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9&rec=5&run=13

新中国建立前,泰安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力低下,工商业落后。新中国建立后,泰安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泰安地区土地改革结束,农村涌现出大批互助组织。政府在经济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状况有所好转。1953至1957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下同)建设时期,顺利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各个领域开始占主导地位。农业在生产合作化运动中得到持续发展;在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兴办起一批以煤炭生产、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国营企业。这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二五”时期,由于受高指标、共产风、浮夸风等“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加上遇到自然灾害,导致经济大滑坡,工业生产大起大落,粮食产量大幅度降低。1963至1965年,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时期,通过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大力加强农业,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恢复和发展。“三五”和“四五”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刚刚摆脱困境并开始走向稳定发展的泰安经济,又走上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农业生产出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二次滑坡。工业生产秩序混乱,盲目上马和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了极大浪费,经济建设受到挫折。“五五”时期,纠正了“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但由于又发生了急于求成的问题,以致生产指标过高,基本建设规模过大,战线过长,致使农业和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严重失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贯彻“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走上了一条健康的改革发展之路。“六五”时期,农业,通过调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农副业和渔业生产,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经济有了较大增长。工业,通过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工业布局渐趋合理,经济效益比较平稳。这一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
1985年撤地建市后,全市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七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1988年,工业高速增长,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8%。“八五”时期,是建市后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改革开放步伐加大,国民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5%。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增长比较稳定,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3.1%。“十五”时期,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总目标,突出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三大工作重点,国民经济发展加快。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51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0%,超过同期全省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比1985年增长7.9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458元,比1985年增长6.7倍,年均递增12.8%,跨入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前100名;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8亿元,比1985年增长13.2倍,年均递增1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85年的43.79:33.27:22.94调整为14.71:47.79:37.50,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上升14.52和14.56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泰安神州,十年九收”。泰安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作物生长。旧社会落后的生产力和社会制度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之初,泰安农业经济以生产粮食为主。1949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1%。20世纪60至70年代,开展以兴修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种植结构至1976年变化不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牧副渔业,尤其是发展乡镇企业,初步改变了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格局,过去的落后耕作手段也逐步为机械化作业所代替。农业生产由过去主要依靠人畜力的落后劳动手段转为机械化作业。1984年,泰安地区农业总产值20.18亿元,比1978年增长59.7%。1985年以来,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通过发展立体种植、特色农业及模式化栽培,种植业结构趋向合理。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林牧渔业,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兴修水利,开展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200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131.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85年增长2倍,年均递增6.7%。
工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新中国建立前,泰安工业落后,除少数煤矿外,多是手工作坊。新中国建立初,泰安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机械、化工、造纸、印刷、纺织、食品加工等一批小型企业逐步建立。1958年的“大跃进”中,集体、国营企业一哄而起,全民炼钢铁,违反了经济规律,造成了巨大浪费。“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生产秩序遭到破坏。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工业生产开始走向健康发展轨道。至1984年,全区初步形成煤炭、冶金、机械、化工、轻纺、电子、建材、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1.85亿元,比1949年增长145倍。1985年以来,工业生产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改革用工、劳动、分配制度,推行承包、租赁、厂长(经理)负责制、股份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展企业集团,建立工业园区,工业经济步入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时期。2002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31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12倍,年均递增16.3%。
商贸市场繁荣活跃。津浦铁路通车前,泰安交通闭塞,商贸流通受到严重制约,山会、庙会、集市为主要商业交易场所。津浦铁路通车后,商旅往来频繁,商业渐趋活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不安全因素增多,商业日渐萧条。新中国建立初,泰安商业市场多系小商贩、小店铺经营,规模小,经营品种少,货源奇缺。1953年,国营、集体商业在“三大改造”中得到发展,商业网点布局趋向合理。1958年“大跃进”时,购销失控,盲目经营,造成严重后果。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原材料紧缺,农业歉收,农副产品收购困难,市场物价混乱。1964年,供需矛盾缓解,市场物价趋于稳定。“文化大革命”期间,取缔私营业户,市面萧条,商品匮乏。1978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市场日趋繁荣,商品供应紧张的矛盾明显缓解。1984年,泰安地区国营商贸企业536家,供销合作企业3269家,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46亿元,比1949年增长24倍。外贸出口商品由单一的农副产品,发展为机械、化工、纺织、工艺、矿产等13大类100多个品种。1987年,国有商业企业开始第一轮承包,拉开了经营体制改革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商贸企业实行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计划调拨分配物资的经营方式成为历史,拍卖、兼并、破产、租赁、承包、国有民营等多种形式的改革相继展开,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非公有制商业逐步成为商贸领域主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繁荣稳定。200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比1985年增长13.5倍,年均递增17%。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体私营经济零售总额85.5亿元,占消费品市场的52.7%。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泰安城自宋开宝五年(972)乾封县移此筑城始,已有千余年历史。旧时城垣完整,街衢整洁。津浦铁路通车后,市肆日益扩展,贸易兴盛。但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兵连祸结,继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火连绵,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城垣残破,房舍不整,城区面积仅2.5平方公里,人口2.4万人。1956至1957年,曾编制城市建设规划,但未付诸实施。1978年,泰安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后,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区规模不断扩大。1984年,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1985年以来,按照“山城一体、城不压山、新不压古、刻意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建设现代化旅游城市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为建设重点,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相结合,开展大规模建设,泰城面貌日新月异。1989年,泰安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名城规划、保护、管理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95年,泰安市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城市综合治理先进市称号。1998年,省政府批准的新一轮《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突出“山城一体、城不压山、城不上山、城中见山”的城市特色,确定重点开发具有现代气息和功能齐全的泰城西部新城区。2002年,泰城建成区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60万人。道路面积1523万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1458万平方米;公交运营车辆325标台,比1985年增加291标台;市内出租汽车1290辆,比1985年增加1240辆;城区绿化覆盖率35.57%,比1985年增长12个百分点;人均占有公共绿地7.4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4.5平方米。一个建筑别致、环境优美、道路宽畅的现代化新城区已呈现在人们眼前。
交通状况大为改善。清宣统二年(1910),津浦铁路通车。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为了掠夺煤炭,修筑了磁窑至东都的铁路。20世纪50年代后期,国家投资兴建了泰(安)肥(城)铁路、辛(店)泰(安)铁路,磁(窑)新(泰)线延长至莱芜东。1984年,铁路总长度480.7公里。20世纪70年代,形成横贯东西的铁路有磁(窑)莱(芜东)线、泰(安)肥(城)线、辛(店)泰(安)线三条。新中国建立前夕,境内公路长度约300公里,新中国建立后,公路建设加快。70年代公路总长度2590公里。至1976年,泰安地区各县驻地均通沥青路。1978年后,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公路状况大为改观。1984年,干线公路19条、1231公里,县乡公路178条、1695公里。1985年后,公路建设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七五”期间,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2.22亿元,至“七五”末,公路总里程2426.5公里。“八五”期间,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8.65亿元,在全省率先实施沥青路升级改造,建成省内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高等级公路泰(安)莱(芜)一级汽车专用公路, 104国道泰(安)曲(阜)段改造竣工通车。“九五”期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37亿元,京沪高速公路泰(安)化(马湾)段建成通车,京福高速公路济(南)泰(安)段建成通车,蒙(阴)馆(陶)路泰安段改建工程竣工,莱(芜)新(泰)高速公路通车。2002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1.41亿元,公路通车里程4350.5公里,县乡公路3182.6公里,98%的行政村通公路。形成了以泰城为中心,以环城高速公路为枢纽,高速公路与普通干线公路相连接,布局合理,城乡贯通,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邮电事业发展迅速。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下诏裁驿改邮,泰安邮政业自此始。光绪二十六年(1900)泰安县设电报局,泰安电报业始此。新中国建立后,邮电事业发展较快。20世纪50年代,安装磁石交换机,配备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投递设备。1978年后,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邮电业发生了巨大变化。1984年,泰安地区邮路总长度1.85万公里,电报电路50条,长途电话电路279条,磁石式长途交换机370门,电话6106部,业务总量1026.3万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现代化通讯手段日益普及,网络传输和多媒体、邮政办公自动化、邮政储蓄、特快传递等业务全面展开,固定电话实现程控自动化,无线寻呼、移动电话迅猛增长,泰安进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时代。2002年,邮电业务总量9.7亿元,比1985年增长45倍;程控交换机101.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78.8万户;网络(含宽带)用户13.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0.3万户,移动通讯业务收入3.9亿元。
旅游设施日益完善。新中国建立前,旅游设施残缺不全。新中国建立后,除对大量古迹实行保护外,重点对泰山古迹及道路、通讯、供电、供水等设施进行修复、建设。到1984年,大修景点70余处,改建、续建项目300多个。整修了登山东、西、中、岱阴4条旅游道路,开发建设了大众桥至黑龙潭、竹林寺至通天河、马蹄峪至中天门、王母池至龙潭水库、天外村至中天门、天外村至关帝庙等6条旅游公路,修通了无极庙至扇子崖、中天门至傲徕峰、南天门至扫帚峪、三岔至岱顶、三岔至黄西河、瞻鲁台至拱北石、玉皇顶至丈人峰、岱顶至孔子庙等8条步行道路,建成了中天门至岱顶客运索道。1985年以来,加大对泰山的保护和建设力度,修建了中天门和天外村停车场,开发了后石坞、桃花峪、天烛峰等景区,建成了后石坞、桃花源客运索道,整修了登山盘道,建设卫生公厕,安装防火防盗监控系统,为游客提供文明、安全、卫生的旅游环境。连年举办泰山国际登山节,扩大了泰山的影响,促进了旅游业蓬勃发展。泰安市已形成国家级、省级旅游线路与境内各景区、景点联网,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配套设施健全完善的大旅游格局。2002年,共接待国内游客583.7万人次,比1985年增长78.5%,接待国外游客7万人次,是1985年的7.1倍。旅游收入34.9亿元,是1985年的17.8倍,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8.1%。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中国建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之剥削阶级的盘剥,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十分贫困。新中国建立初,泰安地区城市居民年人均收入70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3.4元。城市居民收入来源单一,除工资外几乎无其他收入。农村土地使用权归集体所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978年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市随着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稳定增长。1984年,全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58元,比1978年增长91.8%,年均递增11.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70元,生活消费支出274元。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人均315.98元,比1978年增长2.76倍,年均递增24.7%;农民储蓄余额人均52.48元,比1978年增长4.49倍,年均递增32.8%。
1985—2002年,是泰安人民得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2002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9元,比1985年增长10.3倍,年均递增15.3%;农民人均纯收入3135元,比1985年增长7.3倍,年均递增13.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7.6亿元,比1985年增长48.8倍,年均递增25.9%;人均储蓄存款4532元,比1985年增长42.2倍。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42元,比1985年增长8.3倍,年均递增1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87元,比1985年增长4.6倍。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档次全面提高。消费模式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吃穿等生活资料支出比重明显下降。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4.8%,比1985年减少20.6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4%,比1985年减少7.1个百分点。文化娱乐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提高39.1个百分点。衣着消费,逐步由御寒耐穿向美观、多样、高档方向发展。城市居民人均衣着支出每年678元,比1986年增长6.7倍,年均递增12.8%;农民人均衣着支出97元,比1985年增长2.3倍,年均递增7.4%。家庭用品支出明显上升,拥有量进一步增长,主要家电消费品在城市基本普及,在农村拥有量迅速增加。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8.8平方米,比1986年增加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12.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