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欧阳中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7&rec=17&run=13

走近欧阳中石
吕大明
欧阳中石先生是我们泰安老乡。
  一九二八年,欧阳老出生于泰山脚下的泰安城里望山胡同,由于乡贤地缘的关系,在泰安的商肆楼堂,泰山的摩崖碑刻,屡现他老人家的书法大作,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既有帖学之流美,又具碑学之雄壮。我以欧阳老是同乡而自豪,感情上自然亲近了许多,自年少时就对先生的书法心追手摩,爱不释手,收益多多。
  欧阳老是国学大师,博学多优,在逻辑、音韵、绘画、戏曲、文学、书法等学科都有精深的造诣,以其书法和书法教育名世。一九八五年始,欧阳老与众多同仁一起,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书法教育专业,弥补了中国书法教育的不足,培养了大批中国书法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书法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春风化雨审印稿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云天。”——清曹霑

  二○○八年初,拙著《吕大明印谱》初稿杀青,正在多方征求学者意见,以求臻善。泰山文化协会副主席袁明英先生是著名泰山文化学者、碑刻专家,我的书稿聆听袁先生的斧正,自在情理之中,热心的袁先生看过书稿后,建议请欧阳老审阅把关,以提高书稿质量。
  二○○八年四月二十四日,袁先生得知欧阳老从北京来济南驻跸舜耕山庄,即电话约我去济。翌日,我驱车与袁先生从泰安出发,经大津口、黄前、仲宫,直赴济南。仲春时节,一路山清水碧,草长莺飞。在舜耕山庄简单午餐后,即至欧阳老下榻之所,温彦国先生首先在茶亭接待了我们,说,先生已知道我们造访,但正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济南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可稍等。袁先生和温先生很熟,向我做了介绍,得知温先生是欧阳老的博士生,温先生询问了我们的来意,我奉上《吕大明印谱》书稿,请他指正,他很谦逊,他泛泛地翻览,说:“很好,很好,一会儿让欧阳先生看看。”并客气地提出,方便时,给他刻一方名印。我高兴地答应了,说:“你是大名人,能用我治的印,是对我的提携啊。”他说:“哪里,哪里,得谢谢你。”说着,温先生写了字条递我,上书他的姓名和手机号。还和我们交流了如印石、印泥、款识等一些印学方面的知识,袁先生介绍了他的巨著《泰山石刻》,温先生盛赞了《泰山石刻》对中国书法文化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须臾,门侍招呼我们:“欧阳先生有请泰安的客人。”在温先生的导引下,我们进入客房。这是一个有大会客室的套房,四壁挂着先生的书法作品,典雅而精致。远处,欧阳先生坐席的正面架着几台工作的摄像机,还有若干记者抓拍摄影,想是拍摄先生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欧阳先生和夫人张茞京老师起座迎接我们,握手时,袁先生首先把我介绍给欧阳先生并说明来意,知道是家乡来客,特意用山东乡音和我们寒暄。入座后,得知我外祖母家距先生老家不远,便聊起了家乡风俗,温先生斟茶三巡,先生接过我手中的《吕大明印谱》书稿,一边带上眼镜仔细审阅书稿,一边垂询书稿的情况,我唯唯应答。先生还用铅笔不时地在书稿上圈圈点点,有的是问号,还有的是对号。看到书稿中有“泰山石敢当”一枚印蜕时,先生说:“泰山石敢当,我的断句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泰山,石敢当;我是:泰山石,敢当。我是泰山人,我总觉得我的断法是对的。”说罢,和大家一块笑了。
  翻完最后一页,先生用慈祥而肯定的语气说:“大明治的印很好啊,刀法很熟,章法很得体,古汉字有功力,汉印有功夫。”这当然是过誉鼓励之词。他话锋一转,又说:“我铅笔作的标记,打钩的是精品,其他的,你可以再斟酌一下,我看得粗,不一定准。选的还可以再精一些。”并以已出版的印谱为例,就书名、编目、规模、内容、形式、分类等等谈了意见,我点头喏喏,说:“你老人家是泰斗,是国学集大成者。”没想到,引起了老人家的话头,先生说:“做任何事,都不必要集大成,也不可能集大成,只是在某个方面,继承学习前人的精华,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当袁先生插话介绍我是朱復戡先生的弟子时,欧阳先生如数家珍般谈及朱復戡先生治印艺术的特点,我抢抓机遇,向先生请教了书法篆刻的若干问题。先生谈起了五十年代他和齐白石先生的治印交往,他说:“我的名字,笔画多的多,少的少,治印难布章法,齐白石先生对我名印的章法建议是,印面分成四个空间,‘欧’占一个,‘阳’占一个,‘中石’占一个,‘印’占一个,这样就比较均衡。”我请教书名叫《印存》还是《印谱》好时,欧阳老说:“都可以。”
欧阳老还谈起了泰山为中国书法名山的意义,说要去看看泰山上“中国书法名山”碑(欧阳老题字)。问询了他书写季羡林先生《泰山赞》的立碑情况,他说,泰安有六千多处石刻,仅泰山就现存两千六百多处。碑刻之多,冠中国名山之首,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价值和书法价值,泰山荣膺我国首座“中国书法名山”称号,当之无愧。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门侍禀报有省领导造访,先生回话:“哦,让他们等等。”我们揖手告辞,先生起座,礼让道:“有时间欢迎到北京。”袁先生说:“您也得多来泰安。”欧阳先生好像意犹未尽,想起了什么,握住我的手说:“等等,和老乡合个影。”温先生应声拍照。欧阳先生和夫人送至门厅,依依惜别。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宋苏轼《雨晴》)。回泰安途中,在袁先生引领下,我们考察了泰山西麓长清莲台山的一处古代碑刻。披着夕阳的余晖,满载而归。

高山景行题刊名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陶潜

欧阳老出生于泰山脚下,心中流淌着泰山文化的血液,躯体沐浴着孔圣文化的洗礼,泰安的乡学、济南的府学、京畿的太学,聪慧勤奋的他完成了三阶俱佳的个人模式。一九五零年,以优异成绩荣登辅仁大学学子前列,尔后,把一生的热血奉献给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事业。欧阳老自称是生于鲁,长于齐,壮游京师,从吴玉如学书,师奚啸伯学戏,向齐白石学画,一介书生闯天涯。
  但,他永远忘不了他是泰山的赤子,博大的齐鲁文化蕴藉融合在欧阳老的思想之中,沉实厚重的泰山精神贯穿于他的人生历程和艺术生命。八十春秋,岁月如梭,斗转星移,欧阳老从英俊少年到耄耋老人,从蒙学到博导,沧海桑田,植根于欧阳老脊髓中枢的,仍然是泰山精神和泰山品格。“书为心画”,欧阳老书法风格雄强而博雅、沉稳而飘逸、刚健而温润、厚重而灵动。他思念家乡,关怀家乡,又反哺于家乡,为家乡贡献他的力量。泰安的重大文化工程,都有他老人家的指导,重要典籍出版,都有他老人家的墨宝,重头的文事活动都有他老人家的莅临。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唐李白《江上吟》)。
欧阳老饱蘸浓郁的乡情,用万毫齐力的笔触频频为家乡题词作诗,歌颂家乡泰山的《泰山颂》:“泰山郁郁千年翠,碧岳苍苍万世尊,立地横空擎日月,支天转斗抚乾坤。”还有碧霞元君祠楹联:“碧落高居金台传妙诀,苍生溥佑木德仰慈恩”,“三素云英扶降节,九光霞缬丽青坛”,等等,不胜枚举,他这些“惊风雨、泣鬼神”的佳句,在齐鲁大地广为传唱。
  二○○四年,《泰山文化研究》创刊,作为泰山文化协会会刊,肩负着发掘泰山文化,弘扬泰山文化,发展泰山文化的重任,是泰山文化领域重要的学术平台。所以,请欧阳老题写刊名,一直是我们朝思暮想的孜孜以求。但,欧阳老作为文化界巨擘,京畿文事繁忙,欲言又止,不知如何冒昧启齿。
  二○○八年岁杪,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向袁明英先生请教,谈及这一奢想。袁先生是个热心肠,说,“欧阳先生谦和仁厚,对家乡文化事业特别支持,有机会时,我给你问问。”
  二○○九年初,得知欧阳老赴济南出席某重大文化活动,袁先生也去济与欧阳老汇合,我拜登袁府,郑重拜托袁先生请欧阳老赐题“泰山文化研究”之事。
  时光荏苒如梭。到了五月初的一天,袁先生电话告知,欧阳老题写的“泰山文化研究”已经捎回来了。当我以激动地心情,用颤抖的手打开欧阳老题写的“泰山文化研究”墨迹,只见“下笔则烟飞云动,落纸则鸾回凤惊”(唐卢照邻《粤若》),那淡淡的墨香,精美的书法,一袭浓浓的乡情澎湃于心中,跃然于纸上,斗室霎时星汉闪烁,蓬荜生辉。
  “泽如凯风,惠如时雨”(魏曹植《矫志诗》)。从那以后,《泰山文化研究》启用欧阳老题写的刊名,知名度大大提高,期刊越办越好,成为泰山、泰安文化战线上的重要的尖兵和脊梁。至二零一四年,已出刊三十二辑,刊载泰山学术文献五百余万字,强有力地推动了泰山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这些,都是与欧阳老的鼎力襄助分不开的。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事后,为表达对欧阳老的感激之情,我将准备已久的泰山四大名药,有紫草、何首乌、天花和黄精,精心挑剔,分成四包,用锦缎、油纸包装好,委托袁先生捎给欧阳老,祝福老人家万事如意,健康长寿。

  发蒙振聩沐梵音
“泰山不自高,因丘垤以形。”——清郑世元

二○○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晴天朗日,阳光和熙。泰山学院校园里“欢迎著名学者欧阳老来我校讲学”的横幅迎风飘动。
  提前接到通知,欧阳老要到泰山学院作学术讲座。我心潮澎湃,沐发更衣,提前来到泰山学院学术报告厅,奢求目睹当代文宗欧阳老的风采。
  下午两点左右,欧阳老在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爱军先生陪同下,来到校园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爆满的大厅响起经久不息、震耳欲聋的掌声,欧阳老挥手鞠躬致意。校方作简短的欢迎词后,欧阳老以“经石峪石刻书法艺术与保护”为题,开始了精彩的讲座。  
  欧阳老精神矍铄,鸿音铿锵。他极谦逊,以“向各位请教”的姿态开讲,从少时观摩小学侯老师写经石峪帖,谈起经石峪对他书法艺术的启蒙。回忆起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随侯老师登山观摩经石峪的情景。他说,那时候经石峪上面的水流潺湲,能漫过脚面,为在上面站稳,就得把脚放进字口中。欧阳老对经石峪的书丹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较了大同、响堂、邹县、河北娲皇宫等摩崖经刻,以及经石峪经刻在日本、韩国等海外的深远影响,对经石峪经刻书法艺术特征做了高度概括,即“雄、浑、丰、厚”。认为,南北朝时期,从北方到南方,经石峪书法最具代表性。泰山是书法名山,更是一个文化名山。当代许多书法家、书法作品都是从经石峪书法中汲取的营养。他尤其是对经石峪“丰”的特点作了详细的、独到的诠释。
  欧阳老还举例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楠木殿、欧阳询《九成宫》碑刻等很多各地文物保护实证,谈经石峪摩崖经文大字文物保护的问题。他说,经石峪书法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世世代代人们为了保护它,尽量避免去捶拓它,这种保护方法好不好,值得人们去思考。我们每天都守着这样一座文化宝山,该怎样去保护它,是一个课题。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应该让大家学会鉴别的方法。
  欧阳老最后说,他出生在泰安,他的根就在泰山。他相信齐鲁永远青未了。他还谦虚地称呼听讲的泰山学院学生为“学弟”,鼓励“学弟”们勤奋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栋梁。
  讲座在热烈地掌声中结束,我隔着簇拥欧阳老的拥趸向老人家问好,欧阳老回首,一边应:“好,好。”一边挥臂颌首向我会意。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春秋《老子》)。回后,我把讲座记录做了详细整理,反复咀嚼揣摩欧阳老的微言大义,他那种谦和的大家风范,谨慎的治学态度,博学的瀚海沧桑,加深了我临泰山而仰止的映象。

 心往神驰送祝福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唐柳宗元

  二○一四年岁末,十二月十七日晡夕,本文初稿涂鸦搁笔,倦意来袭,正榻第小憩,翻检微信。突然,被陈墨先生群发的微信消息所震惊,“欧阳先生今早因突发脑溢血入住济南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读后辗转反侧,回肠九转,不敢笃信。翌晨,我即与袁明英先生通电话,核实情况,询问欧阳老病情,预约赴济探访事宜。
  十九日侵晓,晨光微曦,松风清冽,残雪拂道,冰瀑封溪。我与袁先生从泰山东麓驱车,过岱阴药乡九转十八弯,直奔济南千佛山医院。途中,袁先生介绍了欧阳老这几天在济南繁忙的活动情况。十六日上午,欧阳老参加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史志办、山东省档案局、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欧阳中石书中华美德古训展”在山东省美术馆开幕仪式,并讲话。十七日,原计划上午向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捐助教材,并现场指导学生书法练习。旭晨七点三十分,欧阳老入住医院,诊断为脑出血,一度昏迷。谈起欧阳老对泰安家乡的奉献,抚今思昔,我们都唏嘘不已。
  按照约定,欧阳老的家乡好友藏石大家赵光星先生、公安部许海洋先生在济买好鲜花、礼品,在经十一路医院南门迎候我们。汇合后,我们径直奔外科楼九楼,经门检,进入神经外科病房。省文联副主席姬德君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说, 欧阳老身体有所好转,专家正在会诊,但尚未脱离危险,在特护室,不能会客,请于谅解。须臾,会诊结束,列席会诊的欧阳老在济的学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荆向海先生,知我们以来医院,疾趋寒暄。他身边欧阳老的主治医师、神经外科刘广存主任介绍说,“欧阳老到医院后,省卫计委主任刘奇先生亲自挂帅,医院孙洪军院长第一时间前来督阵,组织济南三大医院专家会诊,制定周密的诊治方案。北京武警医院的专家也及时赶到。昨天,给欧阳老做了微创血肿钻孔引流,手术后欧阳老意识状态有明显改善。在场的欧阳老的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主编殷学仁先生还介绍说,欧阳老是第二次脑溢血。第一次是一九九四年。”
  赵光星先生说,“欧阳老近期太忙,积劳成疾,”还说:“我们泰山石文化研究院为弘扬泰山文化,通过工作,邮政部正准备出一套“泰山文石”的邮票,前几天,这套邮票中范正红和吕大明等先生的篆刻作品,欧阳老在百忙之中,亲自审定,一字不苟,并请范正红先生重新做了修改,精神感人。”
  由于病房要求和不敢打扰老人家的惶恐,我们只能在室外门隙一瞬仰望欧阳老睡眠慈祥的容颜,倾听他老人家均匀起伏的酣息。感慨良多。作为国学大师,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一位八十七岁的老者,一生孜孜不倦、披肝沥胆,奉献国家,奉献乡梓,他老人家确实累了,也该休息休息了。
  日昃偏西,怀着对欧阳老满满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景,回到泰安。
  寒舍甫至,我第一件大事,沐手焚香,遥拜泰山极顶中华民族的精神皇宫——碧霞祠,虔诚地默默告请庇佑众生、福绥海宇的泰山老奶奶,定会保佑欧阳老早日康复,重焕泰山北斗的熠熠丰采。
(作者单位:泰安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