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泉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6&rec=24&run=13

南泉寺
张洪谱
泰安城东角峪村西向有古刹南泉寺,为远近知名的一座寺庙。庙创建于何时,无载籍可考,据传始于元代。庙内主神位为释迦牟尼,元代佛像盛行,寺庙广布天下,于时在这一山水胜地,建庙祀佛,应属可信。
  此地襟山带水,东临会河,长年流水淙淙。西为九龙山,山不高,为花岗岩构成,呈东向斜坡形。山上草莽茂密,柏树葱郁。河边杨柳翠绿,历历排列,实一游览胜地,四时游人不绝。庙内旧有联语,文曰:“襟山带水大罗地,绀宇琳宫小洞天”。堪谓对这一寺庙的写照。
  南泉寺在创建前为宋代张清河墓地。张清河曾任剡州判官,埋葬于此,其墓志铭不知何时出土,置于庙内,清末泰安知县毛蜀云视察南泉寺时,曾索阅此碑石,并嘱妥善保存,后将此碑嵌于山门东的庙墙上。
  建庙之后,至明代立有庙基四至碑,其地东至河,西至常林家,南至养鱼池,北至刘瑾,把整个九龙山都包括了。养鱼池在九龙山西南角下,为一方形水池,周围约四十米,碧水澄清,深约二米,今只为小龙洼矣。常家林为角峪常氏祖茔,面积数十亩,草木茂盛,在十年动乱期间已破坏无遗。刘瑾不知为何许人,当时可能是河西村的一家住户。
  庙内建筑,经过明清两代的扩充修建,已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寺庙,形成一座古建筑群。庙南北长约一百五十米,东西宽约一百米,分东西两大院,西为庙院,东为僧人居住的禅房。庙院正南为山门,进门两侧塑哼哈二将,高约三米,全身披挂,横眉怒目,面青紫,极为骇人。山门东为魁星阁,二层,下为便门,上层塑魁星执笔点状元状。出门西为钟楼,亦两层,下为便门,上层悬一巨钟,每逢旧历初一、十五晚上,僧人用木杵击钟,声闻数里。山门内为一进院,院北为四大天王殿,天王为坐像,分列两边,各显雄武之状,脚下均踩一怪物,象征除暴安良之义。殿后为二进院,在南者为韦驮殿,北向,内塑韦驮像,仗剑独立。殿北十数武为一小露台,台北为大雄殿,为整个庙院的主体建筑,砖墙黄硫瓦,山墙与殿背,历排哈叭狗、张口兽,至为雄伟。殿中设佛龛,祀释迦牟尼,为趺坐像,连底座高约五米。两侧为十八罗汉,佛龛后为倒坐观音。大雄殿前为东西两廊房,亦各塑神像,东为关帝,西为阴曹神。大雄殿西北为娘娘庙,祀送生娘娘、眼光娘娘、癍疹娘娘。娘娘庙自成一院,亦有垣墙门庭。
  东院为禅房,其中东屋三间,为僧人住室,迤北为炊事室,二间。与禅房相对,有西屋三间,僧人在此贮存粮食和器物。南为磨坊、碾房,再南为菜园栏厮,菜园南端为大门。僧房院北,地势高起,为一单独院落,有北房三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前一亭,名洗心亭,这里是地方士绅筵集、议事之所。东配房称东亭子,开窗则面对河水,浓荫蔽日,清风徐徐,是夏日乘凉的好地方。
  庙内石碑林立,有宋碑二,一为宋代张清河墓碑,一为张清河墓志铭。明清两代碑刻较多,大都为重修庙宇碑,民国时期的碑占极少数。一九三○年在山门西立一巨碑,记述了当地红枪会与徂徕山匪帮作战情况与牺牲人员。张荫镐撰文,刘俊德书丹,县长周百皇题赠“壮烈永昭”四字。
  庙内僧人与泰山红门宫僧人为一家,但其世系无考。至清末民国初时期,庙内有住持僧名佛珍,又一僧名佛性,佛珍之弟子名圆庆,佛珍佛性圆寂后,圆庆又招收弟子一人,名永喜。圆庆行为不端,被驱逐,改由新泰九真寺僧人圆洁作住持。圆洁莱芜大碾小庄人,吴姓,角峪西北角一贾姓为其胞妹家。庙有赡庙地大地十八亩,大部坐落在庙前,土地肥沃,不虞旱涝。僧人平日除诵经礼佛外,不事劳动,长年雇长工二人,炊事工一人豢养牛二驴一,供耕作用,粮食丰足,再加进香人的施舍,僧人的生活极为优裕。
  庙内香火极盛,除平日不断有人入庙拜佛进香外,每年还建醮一次,举办庙会三次。庙会一为旧历正月十六日,会期四天,这次庙会以礼神为主,一些善男信女,匍匐在神前,顶礼膜拜,祈求消灾弭祸,五谷丰登。一为旧历三月十七日,一为旧历九月十七日,会期均为六天。这两次庙会,主要是开展物质交易。每次庙会,都请来莱芜梆或山东梆剧团唱戏。庙西筑有戏台,长方形,高二米,每次唱戏,即请人扎起席棚,前为戏场,后为屋棚,供放置道具和化妆用。一九三○年戏台改建为戏楼,扁额曰“民众剧场”。
  在三、九月的两次会上,四面八方的生意人都来赶会,就连泰城的几家商店也来做生意。一些像样的买卖,都扎上起脊大棚,防备风雨,这些生意摊,大部分设在庙外,少部分设在庙内。交易中的主要货色,京广杂货最显眼,有绫罗绸缎、各色布匹、头绳针线、木梳篦子、手巾肥皂、官粉胭脂、带子鞋帽、梳头匣、穿衣镜、丝线网、马尾纂、头面首饰等。铜器有铜盆、铜壶、铜锅、铜灯、铜铃、铜盒、铜锣、铙钹、唢呐、箱柜什件子等。铁器有大锅、小锅、炒瓢、敖子、斧头、锤子、平板、铡刀、菜刀、勾担爪、门鼻子、锄镰镢锨等。木器有八仙桌、条山几、大小板凳、箱子、椅子、风箱、橱子、马扎、纺线车、抽屉、杌子、柜等。农具有梨耙绳索、辘轳倒灌、簸箕箢子、皮鞭、皮绳、抬筐、粪筐、槽子、牛索头、杈笆扫帚扬场掀等。儿童玩具有泥娃娃、泥巴哨、洋咕咕、竹枪、木刀、货郎鼓、哗啦梆棰、鼓当子、糖人、豇米人等。卖饭菜的更为齐全,有包子、水饺、面条、馒头、锅饼、火烧、油条、锅贴、猪下水、烧牛肉、烧驴肉、豆腐脑、绿豆丸子等。叫卖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卖小吃的有炒花生、煮地瓜、麦芽糖、山楂串、刀切糕,他们穿梭于人群中,边走边叫卖。此外还有打拳卖药的、说书唱戏的、测字算卦的、玩杂耍的,这里一堆,那里一堆,都吸引了不少观众。
  每逢庙会,附近村子,有的搬闺女叫女婿,七姑八大姨也邀来赶会,较远村庄,则用小木车推着老幼妇女,前来赶会、看戏、进香,车声吱哑,络绎不绝。于是男女杂沓,扶老携幼,拥拥挤挤,人声轰隆,一些年轻妇女,则搽脂抹粉,穿红戴绿,三三两两,笑语声声,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民国初年,在僧房北之上院设立初等小学堂,一九二四年,改为二等小学堂,设高级一个班。此后学生逐年增加,原校舍不得容纳,于一九三○年旧历正月甘一日夜,由进步教师率领学生将神像全部撤除,僧人也相继离去,庙房僧舍全部划归学校,建成容纳六个年纪的完全小学。建国后学校又有大的改观,旧的庙宇建筑全部拆换,近期又撤除部分校舍建修一幢大楼,学校完全失去了原来的面貌。
  庙中碑刻,撤除神像后,全部集中起来,嵌于校院西墙上,尚称完好,建国后扩充校舍时全部废毁。其中尤可惜者为两块宋碑,张清河之墓志铭,字为楷书,工整秀丽,一些学生榻下来作字帖用。铭文叙述张清河家世甚祥,颇具史料价值。此碑石初置校内作饭桌,长久磨泐,字漫漶不清,后有教师以此作砧石劈木柴,碑震为两断。清代里人贾启祥撰写的《宋碑》(记张清河墓碑事),书、文均臻上乘,亦未能保存。九龙山亦先后修建了农电站、兽医站、种子站、拖拉机站,又建起了民房,安置了数十户人家,俨然成为一个村落,原来的自然景观全部消失,而热闹熙攘的庙会,更是遁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