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大 年 ——礼俗相融的春节文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6&rec=22&run=13

过 大 年
——礼俗相融的春节文化
顾川泰山
礼,作为先人们的精神信仰和现实实践,在传统的春节得到高度概括和完美融合,以至演绎成俗,形成带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和生活现象。
腊月一到,便有了过年的意思。老人们便会时时提醒晚辈,要说吉利话,什么死呀、没呀、光呀、穷呀、病呀的,想都别想。大人不能拌嘴,孩子不能哭闹,不能打破锅碗瓢盆,还要多行善事,睦邻友好。之所以有这些禁忌,是因为年要来了。过年就是过节,过节就是行礼。因此以前过年并非为了放松和休闲,更多的是要以“敬”、“慎”之心,行祭天崇祖之礼仪,以期庇佑和平安。大人觉得很神圣,小孩子觉得很神秘。大人孩子齐努力,营造一种吉庆祥和而又庄重的气氛。
“孩子盼年,大人躲年。”腊月里讨债的催得更紧。年了年了,钱入柜,粮入仓,年底前要有个了结。以前的地主富户往往要派出几路人马催帐逼债。欠债的也讲究年前还清亏欠,这样年后就能有个好的开始。实在还不起,债主又逼得紧的,便会闭户外出,一走了之,跑到外乡或亲戚家里去,这就是以前所谓的“躲年”。“富人过年,穷人过关。”更有那饥寒交迫的,腊月里走百家门,讨点钱物回来过年。年给不同人的感受是不样的,过年的喜庆并不能替代辛酸的家境。
转眼到腊月初八。这是进入腊月后的第一次祭祀礼。祭先农、祭先祖”,庆丰收,祈丰年。民间赋予这天更多的内涵,“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大户人家便在集市或者村口,支起几口大锅,煮粥布施,一是救济穷人,二是积德行善。也有当地大大小小的花姑娘,这天一起凑米,拾柴,拎锅在村口煮粥,并在里面放一针线,吃粥时谁的碗里有针线,谁就是巧姑娘,一年一个巧姑娘,嫁个好婆家。另有传说这天出太阳前在椿树或枣树上有个“腊八妮子”。“腊八妮”小个子,穿白裙,有翅膀,这天来到人间,太阳一出来就飞走了。有此传说,大人一叫“腊八妮儿来啦”,孩子们便忙不迭地从被窝里爬起来,迷瞪着眼去看。每年上当,每年都去看,留在心里一份柔软的记忆。这天还会腌“”腊八蒜”,这天用糖腊腌的蒜颜色碧绿、味道纯正,经冬不坏。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自从腊月春节拉开帷幕,到今天大年就要敲锣打鼓地开始了。这一天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游子返乡,外出的人要赶回家团圆。泰安以前闯东北的人较多,这一天前也要赶回来辞灶团聚,赶不回来的会被辞在外面。二是祭灶神,是诸神上天的日子。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还要画上“灶王奶奶”。这一天,灶王爷爷会到天庭上对各家进行年终总结。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将这一家在新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如何把灶王爷爷伺候好就显得格外重要和实际。
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各式供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当地人用粘米做成的“粘窝窝”、“糖瓜”。讲究的人家还会摆上用竹篾扎成的小纸马,在筐子里装上把谷草或白菜叶,盛上半碗水,拌上点玉米面,一起摆在供案上。仪式开始,家主领着一家人,给灶王爷爷、灶王奶奶点烛焚香,连连祷告,无非是到了玉皇大帝那儿要把家里人夸奖得花似的,有不到的地方不能讲,还要帮着做好争取工作,让上天多赐些福回来,云云。
笔者记录了一老人在辞灶时的祝辞:“马喂得饱饱的,饮得足足的,您老人家上去多带好话儿,回来少带灾星,多带五谷杂粮。一家子有多少人您老人家知道,没回来的您给汇报全。五更黑下您老人家再回来过年。”
祷告毕,便将神像从墙上揭下来,连同纸钱、纸马、草料一同烧掉。一家人磕头作揖,恭送灶神。青烟袅袅中,纸马化作神马引颈长鸣,老态龙钟的灶王爷爷跨马腾空,飞天而去。
粘米窝窝和糖瓜都是甜的,能让灶王爷爷的嘴像是抹了蜜,到玉皇那里专捡好话说。还有种说法,如果灶王爷爷在玉帝那儿打小报告说坏话,粘米窝窝能粘住他的嘴,说不出来。还有的更富有想象,给灶王可劲地敬酒。酒是好东西,能拉近感情,化解隔阂,灶王酩酊大醉,坏话一句也想不起来。
腊月二十三要吃顿饺子。肥城多数地方以前是喝面叶,但忌喝面条,容易拴住马腿,让灶王爷爷走得不利索。
帐催得更了。老人口里有“要命的糖核桃”说辞,没弄清出处,意思就是叫帐的软磨硬泡、死缠烂打,让欠债的无路可退。
年二十三到年底期间最宜进行嫁娶。说是借诸神不在,无神管辖凡间可以任行其事,百无禁忌,称作“赶乱岁”。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添人进口,借着过年把大事办了,自是有一番热闹。
二十四除尘,俗称扫屋。一家老小全上阵,将屋里屋外、院内院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年底前当地都一个大集(多数以镇驻地为中心集),俗称“赶年集”。“给姑娘买花,给男娃买炮,纸马香锞家家要,天地灶君财神全请到,老汉还要一顶新毡帽。”这是当地人一年一度的盛会,现在已很难见到当年的盛况和气氛。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内置酒宴,早吃早睡,为第二天做好准备。
大年三十称“除夕”,除旧迎新,是春节的最高潮部分,也是最忙的时候,以时辰来计算。
人们一早就会起床,屋里屋外地忙一整天。男女之间也有自然的分工,男人们负责缸里打满水,抱足三天柴,扫院子、扎天灯,糊灯笼,备香案,摆蜡台,贴年画,贴对联。女人们炸鱼、炸肉、炸丸子、炖骨头、煮猪头、包饺子。大人们脸上始终乐呵呵,孩子们更是连窜加蹦。一家人欢天喜地,喜气洋洋。
傍晚时分请家亲,也叫“请老的”,就是把已故长辈的神灵请回家来过年。在太阳还没有落山前请,冬日天短,太阳一落山就黑天。侍死如生,是传统孝道和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说上门逼债的,要到年三十。只要见欠债的燃着香将家亲请进了门,二话不说,愤愤离去。这是规矩,要帐到除夕,家亲进了门就不能再要了,必须走人。否则欠债的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得理不饶人,还有可能打仗。大约忌讳让已逝的先人看到要帐的,认为晚辈们过得不好,挂心,也是对去世老人的一种尊重。债主也算认栽,年前是白搭了,正月里又不能要帐,这帐什么时候能还就没谱了。
请了家亲请财神。迎天神,安灶神,大小诸神,各安其位。还要在院子里高挂一红灯笼,称作“天灯”。相传姜子牙当年封神时,忘了给自己留个神位,只好让他在灯笼底下待着了。诸神请到,放一通鞭炮以示敬意。还有一说是放挂炮竹震震宅子,该请的神都请到了,对那些不该来的那些魍魉邪神予以警告,离得远一点。还要在大门口点把火,俗称“照厅”。
大人孩子已然忙碌,主要是为年夜饭作准备。年夜饭讲究团圆。分开家单过的,如果有父母,弟兄们率领家小到父母那里过年。无父母,当弟的则要到长兄处吃年夜饭(弟弟如娶了儿媳妇或有了孙子后一般不再合一起过年)。年夜饭前,各家分开炒菜,凑到一起,满桌佳肴。孩子们来回打探,充当信使,大爷家炒了个什么菜,二叔家炸了几盘鱼,逗得大人也来了兴致,将菜做得满屋飘香。年夜饭开始,老人们在八仙桌的上首对门居中坐定,儿孙们供围四周,儿子儿媳一口一个爹、一口一个娘地叫着,孝敬谦卑。孙子孙女们长幼有序、滑稽乖巧,老家长对着儿孙满堂、枝繁叶茂的一大家子,甚感宽慰和心足。年夜饭最讲究和气,家和万事兴。弟兄们妯娌们平日有点摩擦,过了今天就算折过去了,至少今天不能翻旧帐,冲了过年喜庆。也有的家庭憋不住,两杯酒下肚,就开始红脸,气得老爹也不端坐席中了,气咻咻地睡觉去,弄得不欢而散。第二天便传得四邻皆知,让全村人笑话,认为这家人人不和,家不旺。
年夜饭入子时需要要告一段落,一般是各返各家,为下面的上供“发祃子”作准备。
供肴早已摆在了各神位前的供案上,只差水饺未煮。煮水饺时忌拉风箱,会让风吹走一家人的福气。草木灰不能倒,留着二月二“打囤”用。水饺煮好,用舀子盛几个水饺并半舀子汤水,开始发码子。天帝台、灶君台、财神台、家亲台,处处焚香烧纸(元宝),浇奠(泼撒水饺汤)、磕头。天灯下,屋门旁,炕前,水井旁,猪圈、禽舍,也要一一烧纸、浇奠。还要到大门外面去烧纸泼汤地祭奠一番,是为了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让他们得点零花钱,以免到阳世间乱逛荡,让大人孩子不得安生。
岱岳区老人那里还有传唱的《大年五更上供歌》:“大年五更地里寒,灶王老天整一年。金香炉玉石桌,五碗供三盘馍,五碗扁食往上托。先烧元宝后烧纸,大男小女把头磕。”上供的时候不许随便说笑,要虔诚,多说吉利话,更不能胡言乱语,冒犯了神灵。
发完祃子放鞭炮。在子时零点,新旧交接之际,各家鞭炮齐鸣,响彻云霄,有的苛意比鞭炮响得时间长短,长了说明富有,放一通不过瘾再来一通,甚至相互较劲,互不服气。有钱的还在院子里燃起烟花,半空升腾,花开富贵。发祃子的香灰纸、鞭炮皮、烟花筒等不能扫,否则是扫财。脏水、灰土等垃圾都不能往大门外面倒,唯恐把"财气"带走,叫“存福”,也是让明天串门的看看谁家放了多少鞭炮、烟花,多的便会被人啧啧称赞过了个肥实年。屋里也不能扫当门(地),会扫了家亲的腿。什么时候扫呢,初三早上扫院子,晚上扫当门,扫到一个角落积存起来,专等初五“送穷”。
发完祃子吃水饺。上面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只是喝酒吃菜,并不吃饭,水饺要在发完祃子,上完供后才能吃,也属吃年夜饭,只是在各自家里吃了。必须吃水饺,“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吃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有的地方只吃素馅的,象征来年“素静”。也有的地方说法不一,说吃素馅的家里出文人,吃肉馅的家里出武生。要吃蒜,表示过日子会算计,能发财,长大了管钱。包水饺的时候还会在里面放两枚硬币,这天晚上谁吃到说明谁是家里最有福的人。
吃完水饺已是凌晨一点多钟。现在人的做法早就去睡觉了,传统过年还早哩。“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么重要的时刻,要守岁,又称“熬五更”、“熬年”。孩子们也不睡觉,跟前大人熬年,更是等着长辈们发压岁钱。讲规矩的家庭晚辈要给长辈行叩拜礼,家里长辈端坐上首,晚辈们一一过来行礼,并祝长辈新年愉快,身体康泰。老人们欣然应受,从裤腰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发给孩子们,“岁”、“祟”谐音,希望用钱压住“祟气”,孩子不得病。早时家穷,钱也实,五角、一块就着实让孩子们兴奋。同辈之间不行大礼,也无压岁钱一说。但也要相互拱拱手,说些拜年的话。孩子们得了红包,转眼就睏成了磕头虫,钻到被窝里睡觉去了。大人们则不然,还要坚熬到五更。男人们便再摆上几个菜,烫上一壶酒,边喝边享受新年最初的光阴。也有近门或邻居敲门过来,一起喝酒守岁。女人们边说笑边包水饺,包的水饺要足够三天吃的。一圈圈排在“锅坯”(锅盖垫子)上。大年初一不干活,农村以天亮为新一天的开始,现在的时刻仍被当作年三十,天亮了就到大年初一了。
五更到可以稍稍睡一会儿。偏偏又有个风俗,大年初一早起。谁起得早,谁过得好,成心让人不睡觉。早起是为了早开门,第一个迎祥纳福。岱岳区、肥城一带有大年五更开门歌:“大年五更新开门,门里门外迎财神。大门外头摇钱树,大门里头聚宝盆。摇钱树上拴海马,聚宝盆里长麒麟。马驮金驴驮银,骡子驮钱进大门。”多么美好的想象啊,人穷有心气,有奔头、有对新一年的向往。
大年初一去拜年。按照先本族后旁姓、先本家后旁支的顺序,晚辈到长辈家或是年轻者到年长者家拜年。大街上已是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男人们新衣新帽,大呼小叫;女人们花团锦簇,笑语盈盈。每家的长辈就在就里守着,摆好烟卷糖果花生果子,茶水换了一壶又一壶,招待来拜年的人们。见面就说过年呱,客气得不得了,好似多少年没见过面一样。初一拜不完,初二初三接着拜,也有磨蹭的拜到初五六。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此俗至今不衰。此俗也与“年关”有关系。过年如过关,终于平平安安地过了旧年,在新的开始就要彼此见面问候一下。
最有意思的是新媳妇拜年。腊月里刚娶进门,好多人还不认识,需要由当家嫂子或是姑子陪着,先到本族的长辈家去,进门就磕头,后来免了。长辈们要给钱,称作”磕头钱”,这点到现在还没免。拜完本族再到平日有来往的家里去转转,不磕头,也没有磕头钱,仍由人陪着。再到其他家中拜年。
初二祭财神,全家吃馄饨(称作“元宝汤”)。 初三送家亲。一般在傍晚太阳未落山前到请家亲的地方,上香、焚纸、点草把(热炕)、浇汤,“过完年了,快点走吧,趁着天亮不迷路,回家烧热炕,等过十五(八月十五)再回来”。初四吃“折罗”,就是将过年来的剩饭菜折合在一起成大杂烩,打扫年货。初五称“破五”。过年的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家家户户送穷鬼,掸土扫地,将这几日来家里积存的垃圾统统扔到大门外面甚至更远的地方去,称作“扔穷”,也叫“送穷鬼”。送完穷鬼“填穷坑”,这天一家人要可着肚子吃一顿水饺。“初五吃顿弯弯饭,一亩地里打八担”。初七为“人日子“。这天要吃顿面条,意思是拴住孩子,不能让鬼拖走,以免夭折。有的地方还在院子里支上煎饼鏊子摊煎饼吃。摊煎饼熏天,让老天看看家里烟火旺盛,香火不断,自然也要人寿年丰。初八为“谷日”。如果这天天晴日暖,则主年内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这里特别要说一下的是节后走亲戚。从初二开始,除初五外(这天是“扔穷”,怕把穷气带到亲戚家里),一直要走到正月十五,看路上走亲戚的男男女女,拖家带口,赶车挑担,络绎不绝。当地人走亲戚一般用提篮、竹篮、箢子等家什,里面装上挂面、猪肉礼条、鱼(多是咸鱼)、馒头、饼干、元酥等不一而足,还有的用专门的点心盒子。亲戚那里多数只象征性地留点礼品,大部分退回,称作“回礼”或者“压礼”。在不少农村有“传篮子”一说,自家的礼品篮子从亲戚家转了一圈,又返回来,里面东西原封未动。所以走亲戚更多的是一种亲情和礼节,礼物并不重要。到了亲戚家里,请近门(本家族的人)街坊陪着,先喝壶酽茶,再埑吧垫吧(吃面或水饺),下午一点钟入席,日头偏西意犹未尽。不象现在走亲戚多成了一种形式,有时一天走几门子亲戚,或各家亲戚约好到某家聚会,酒席也多在饭店置办,味道谈了许多。
候新客也是一件盛事,规格之高、礼仪之重、席宴之盛,无可比肩。新婚燕尔的新郎偕同新娘,由近族兄弟陪同,节后第一次登门拜访。也有的和“回门”(认亲)合在一起,具有双重意义。至少有鸡、鱼、肉、肘四牲礼,还有的专门抬礼品盒子。娘家人从年前就开始准备,请村里专门的厨子(厨师)掌勺,请本族人坐陪。在肥城贫穷人家要办十大碗酒席,好点人家两大件(鸡、鱼、肉、肘选二)酒席,富贵人家四大件(鸡、鱼、肉、肘)酒席,三十多道菜。男女两席,姑娘出了嫁也是客人。新郎稳坐“上首”(第一把椅子),这样的待遇连续三年。有的地方老丈人要亲自上来敬酒。新郎于宴席间要拿赏封给厨师(一般由陪同代劳),厨师得赏后要上来敬酒。新娘还要给娘家晚辈或未长成的弟妹们发压岁钱。在婆家闹新娘,在娘家闹新郎,中间有很多笑话。新郎新娘必须于当日下午落太阳前随夫返回婆家。临走娘家的回礼中要有面粉加红枣的蒸糕,这种蒸糕要回三年,且一年比一年大,寓意年年高,日子一年好过一年。初六似乎没多少特别,主要还是走亲戚,六六大顺,走亲串友的好日子。
大年天天过,转眼到十五。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年的又一个高潮。这天的主要活动是“上灯”和“看灯”,黄昏时分到老林(坟地)给去世(下转第14页)(上接第36页)亲人上灯。家里也要上灯,各处点灯,还要把角角落落、旮旮旯旯全照到,少生虫子。照照孩子的耳朵,防虫入。手巧的人家做花灯挂在院子或大门口。各地有看灯的习俗,各式灯笼高挂,村镇上的民间艺人表演踩高跷,舞狮子、赶驴、老汉推车、拨旱船等娱乐活动。作为联谊,村与村之间还会串演,到了谁家门口就要放鞭炮燃烟花,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花灯竞艳,人潮涌动,老幼狂欢。正月十五又是一个浪漫的的节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男男女女,少了些授受不亲的禁忌,让人性变得更加奔放和自由。正月十五吃元宵,主食则是面条和水饺混煮,称“钱串子”,也称“元宝金条”。
过了十五是十六。有“走百家”、“走百病”之说。女人串四邻门,称“走百家”。男人们出门向北连续走一百步,称作“走百病”。长辈们也终于出头了,背这手,拿着架,到小辈家里走走看看,指指点点,也称“走百病”。有的地方“爬桥”,三三两两到桥上走一遭,只要出来走走,这一年里就不生病了。还有的地方开始兴庙会,男女老少的去赶庙会、听大戏、喝绿豆丸子汤。至此,传统意义上的年算是真正过完了。
除了文中提到的,过年还有一些禁忌,如忌啼哭,预丧事或凶祸,即使孩子做错了事也不能打骂,以免哭闹。忌打破家什,有破财之虞,作为弥补,有“碎碎平安”一说。正月面缸不能空,预示着断炊。忌理发,正月理发死舅。等等。正是这些礼俚的演绎和融合,形成了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的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