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8-1977)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4&rec=9&run=13

1958年
1月17日历城县由泰安专区划属济南市。
1月泰山顶出现有史记录的极端最低气温-27.5℃。
3月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和《1956-1967年全国农
业发展纲要》, 全区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在此推动下,各部门、各行业不断修
订生产计划,县、乡、社指标层层加码,开展挑战应战竞赛,全区掀起大炼钢铁、大办
教育、 大办水利, 大办粮食、大办养猪、大办试验田,农业生产“放高产卫星”等
“大跃进”高潮。各级领导的“虚报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生
产瞎指挥风”、“共产风”泛滥成灾,造成1958年农业丰产不丰收。至1960年12月,
各级党委、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通知》,纠正
大跃进中的错误。“大跃进”运动始得停止。
同月泰安县汶口炼焦厂建成,采用土焦炉生产。至年底,全区炼焦厂发展到17家。
1961年前后多数停办。
同月从农村大批招工进入新办企业。 至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由5万多人增至13.5
万人。
4月5日徂徕山林场由山东省林业局划属泰安县管理。
4月各县对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失踪的革命军人、工作人员、
支前民工进行登记、发证和抚恤。
同月泰安专区再次移民3501户、17101人至黑龙江省密山县。
5月5日新泰光明水库动工兴建。 同年9月20日完成大坝、放水洞、溢洪道主体工
程。1964年5月,下落溢洪道,并建成溢洪道大桥。1975年加固坝基,处理渗漏。至1985
年,国家累计投资和劳务折款共计214.2万元,投工195.42万个,完成土石方130.39万立
方米。最大库容量4747万立方米。
5月12日泰安出现终霜,为境内终霜出现最迟的记录。
5月26日国务院批准,以泰安县城关镇为主建立泰山市,隶属泰安专区。6月15日
正式对外办公。
5月泰安县黄前水库动工兴建。1960年汛期开始蓄水。1966年续建,1967年11月基
本建成。1976年加高加宽大坝, 1977年竣工。共投资896.92万元,大坝总长1530米,高
33.3米。总库容824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7.09万亩。
同月境内首次进行植物检疫对象大普查。查出的检疫对象有小麦线虫病、黑穗病,
甘薯黑斑病, 桑萎缩病,花生线虫病及棉红铃病等6种。其中甘薯黑斑病发生面积达50
多万亩。
6月23日中共泰安地委批转的《专署党组关于宁阳县非正常死亡情况报告的通报》
称:宁阳县5月20日前,由于病、饿,社员群众无钱卖粮或粮食供应不及时等原因,发生
自杀事件65起。为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地委又于7月15日发出《关于坚决纠正某些
基层干部强迫命令作风的通知》,督促各级干部关心群众疾苦,安排好社员生活。
6月27日泰安、 新泰等县部分山区暴雨成灾。在泰安刘家庄水库工地露宿于河谷
的1.1万余名民工突遭山洪袭击,死亡60余人,300余人受伤,物资损失大宗。事件发生
后,中共泰安地委、专署主要领导人赶赴工地抢险救灾。
6月全区宣传贯彻中共八届二次会议制定的“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6月, 全区组织25万人宣传大军,深入城乡,采取报告会、
文艺演出、张贴标语、宣传画等形式开展宣传,总路线精神家喻户晓。
同月在“大办教育” 口号鼓动下,全区民办中学由原69处、106个班、5132名在
校生,发展到327处、1378个班、15597名学生;小学在校学生由36.81万人增至48.03万
人; 中等师范学校发展到3处, 普通中学发展到26处,共有在校生16871人;扫盲班学员
83.35万人,占应扫盲人数的77%。成立乡中心俱乐部211处、高级农业社俱乐部2289处。
8月15日,专区以原林业学校、畜牧兽医学校(1957年建,后迁潍坊)、助产士学校为基
础办起泰山大学、畜牧学院、泰山医学院。县成立“红专”大学4处,乡办“红专”大
学52处,社办“红专”学校737处,办起各类技术学校323处。各农业社自办中学、业余
中学、民办小学达4991个班,入校学生20余万人。入学儿童共计56.46万人,适龄儿童
入学率87.6%。有97.8%的乡镇建立起有线广播站。上述新建、合办的学校、俱乐部等
多在1961年前后解散、停办或恢复原校建制。
同月全区掀起“大办工业” 热潮,乡社办厂成风。至6月10日,全区改建、扩建
厂、矿、组8838处,7月底猛增到3.08万处。
同月著名作家杨朔登览泰山后,写下散文《泰山极顶》。该文曾选入全国中学语
文课本。
7月3~5日在中共泰安地委召开的各县委第一书记参加的紧急会议上, 要求全区
钢铁产量由8万吨翻番到16万吨; 计划办厂、组5万个;粮食生产翻番,亩产达500公
斤,争取600公斤。8月,各地上报的亩产数达1500公斤。
7月17日国营孙村煤矿2903采煤面一平巷,因自制的变压器短路起火,引起3个工作
面煤层燃烧,死亡13人。采煤面封闭停产1个月。
7月27日国务院作出扩建、 抢修东平湖的指示。山东省政府调集泰安、菏泽、聊
城等4个专区21个县的民工、驻军共31万余人,于8月5日开工,至1960年7月底竣工。
修新堤76公里,蓄洪面积由943平方公里缩为632平方公里,总库容由33亿立方米增至40
亿立方米,防洪库容35亿立方米。
8月3~9日中共泰安地委组织各县委第一书记及乡党委书记共277人赴寿张县参观
“大跃进”开展情况,并依此进行对照整风,批判保守思想,进一步助长高指标浮夸
风。全区计划平均“亩产粮食1050公斤”。
8月9日毛泽东主席乘坐专列路经泰安,列车在泰安火车站短暂停留时,召见地委
副书记李元明及农工部长张瑞周、泰安县委副书记张海涛、泰安县十区灯塔第一农业
合作社社长尚立祥等,了解农村工作和工农业生产情况。
8月肥城师范、宁阳师范、山东省电力学校,分别在肥城、宁阳、泰城建立。
同月境内各地农业社大办公共食堂,农户停止自炊,一律免费入公共食堂就餐。
1959年1月,中共济南市委在泰安召开会议部署发展公共食堂,各地办食堂再兴高潮。
泰山市、泰安县14处公社388个核算单位,建公共食堂2610处,就餐人数76.65万人,
占两县市总人口的98%。因粮食供应困难,至1960年冬先后停办。
9月29日全区动员144.95万人 (占全区整半劳力的80%) 参加省委部署的钢铁生产
“淮海战役”。各县主要负责人到工地召开誓师大会,分采矿、运输、建炉、冶炼几
路大军。铁矿达到6家,矿工5000余人。投产的各种小土炉19758座,还有各县发动群
众搞起的土坯炉、 水桶炉、 大窑坩锅炉、烧缸炉等计462983座。日产铁由44吨达到
5.93万吨,泰安、肥城放出日产千吨“卫星”。
9月中共泰安地委下发《关于办好人民公社的几点意见》 。全区始办人民公社。
至1959年1月,境内建成人民公社103处,入社农户102.69万,占总户数的98.2%,入
社人口412.32万人。 人民公社多是数乡并为一社,其规模5000~10000户。实行工农
商学兵(民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体制,下设生产大队。办社初,提倡“一大二公”,
无偿平调各生产大队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至1959年,全区共平调各类生产资料和财
物总值近2.5亿元。
秋境内秋作物长势良好,但由于各生产大队的主要劳动力抽调大炼钢铁,未能及
时收割。玉米连棵堆放在田间,地瓜就地挖坑存埋,入冬后大量被冻坏腐烂,造成粮
食丰产失收。
10月31日泰安专区建制撤销,所辖肥城、东平、平阴划属聊城专区;泰山市与泰
安县合并成立泰安市, 连同泰安专区原辖其余各县划属济南市。地委、专署机关并入
济南市委、市人委。
10月泰安县渐汶河生产大队购置“热托”--25拖拉机1台,用于农田作业。新泰、
宁阳开始试用国产拖拉机。宁阳县在全区率先购进农用汽车1台,用于农业运输。
同月山东农学院由济南迁至泰安。
同月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山东农学院支部随院迁至泰安。时有盟员23名。
1985年10月26日,民盟泰安市委成立,盟员63名。
同月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山东农学院直属支部成立,时有社员21名。1985年10月,
九三学社泰安市委成立。
同月神莱(神头电厂至莱芜变电站)、莱新(莱芜变电站至新汶电厂)输电线路投入
运行,莱新线长77公里。淄博电网开始在境内部分区域供电。
同月肥城县创作大型歌舞《群英水库》进京在怀仁堂演出, 演员受到周恩来、刘
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该剧还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入纪录片《跃
进花开》。
11~12月各县市相继召开社会主义建设群英大会,与会人数均达万人以上,会期一
周左右。提出“奋战两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迈进”的口号。会后,各
县市以军事编制组织“深翻土地” ,实行“大兵团”作战。有的地方要求土地深翻1
丈,亩播麦种上百斤,造“卫星田”,“放高产卫星”,并在各行各业开展“争红旗,
拔白旗”活动。
11月泰(安) 肥(肥城湖屯)铁路动工修建,泰安--穆庄段于1962年10月竣工。1966
年底,穆庄--湖屯段动工,至1968年8月建成,全线通车,全长50.5公里。
同月辛大(辛店至泰安) 铁路动工兴建。1960年停工。1970年4月重新开工,改称
辛泰铁路。1974年7月1日竣工通车。1980年12月31日正式运营。
同月因开挖济(南) 梁(山)运河,将东平县境内靳口至安山段旧京杭运河河道堵坝
废除,新河道移至东平湖西,实现河湖分离。
同月济南师范专科学校迁至泰安,1962年改名为泰安教师进修学校。1965年又改
为泰安半工半读师范专科学校。1971年定名泰安师范专科学校。
同月济南第六中学迁至泰城灵芝街,1959年改名济南师专附属中学。1961年迁址
泰城文化路,更名泰山中学。
12月5日撤销平阴县建制,并入东平县。
下半年各地人民公社生产大队成立保健室、卫生室,有的试办“互助医疗”。
同年津浦铁路德(州)蚌(埠)段复线工程动工,1974年竣工。
同年重量计量改革, 废除市斤16两制,实行10两制。先在泰安县试行,后在全区推
广。
同年山东省水利局与新泰县合建新汶(东都)水泥厂,1964年建成投产,成为省内最
早的骨干水泥厂之一。
同年境内商品供应出现紧张状况。烟、糖、茶等副食品开始实行计划分配, 定量
凭票供应。
同年新汶市“五四”路(今少先队路) 铺筑水泥路面,长1500米,宽8米,为境内
城区第一条水泥路。
同年境内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办起敬老院485处。 1961年前后因经济困难,绝大
多数停办。
同年泰安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泰城东郊建立。

1959年
1月《东平大众报》创刊发行,4开4版。同年8月停刊。
2月各人民公社相继建立卫生院。
同月泰安聋哑学校在泰城岱庙前仰圣街创办。1960年迁至大关街,1979年迁址岱
宗大街东首梳洗河东岸。
3月张(店) 磁(窑)铁路新泰东都-莱芜东段开工。路段长52.043公里。1960年8月
竣工,1966年1月1日正式运营。
春大批灾民流入境内。2月,仅宁阳县即流入2100人, 3月增至4438人。至4月底,
宁阳县人民委员会收容、 遣送来自河南、安徽和本省12个县的灾民14078人,并帮助
37户卖儿弃婴的灾民领回子女。
春至夏境内遭受严重旱灾。 其中,肥城县成灾57.6万亩,宁阳县成灾36.3万亩,
东平县成灾35万亩。夏粮严重失收减产,劳动力大量外流打工。
4月一天傍晚7时,毛泽东主席乘专列由上海回北京。次日清晨,列车行至磁窑火
车站转向东行,至华丰站东停车。毛泽东在两名工作人员陪同下,下车在乡间小路上
散步小憩。
5月1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到泰安访问并游览泰山。
5月修建津浦铁路复线期间, 在宁阳县堡头村西和泰安县大汶口村西南一带发现
古文化遗址。6月24日~8月,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及济南市博物馆对其实施发掘,后又
于1974年、 1978年两次发掘。共开掘探方81个,清理墓葬188座,房址15座,窖穴及
灰坑近100个, 揭露面积7400平方米,清理出随葬品2000余件。经专家鉴定,确认为
约公元前4500~前2500年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并正式命名为“大汶口文化”遗址。
同月宁阳县第一焦化厂技术员刘敬运、新汶矿务局张庄煤矿回采区队长王敬福、
泰安火柴厂车间主任曹光清、肥城仪阳公社粮所保管员董继元、东平县动力机械厂车
工汝少隆被评为全国工交财贸先进生产者。
同月境内开始培植玉米双交种双跃3号、 4号、8号及维斯康辛等品种。这些品种
一般比当地玉米品种增产30~50%。
6~7月境内各级党委传达贯彻毛泽东主席刊在《党内通信》上的一封信,反对浮
夸风,提倡敢讲真话。
初秋宁阳县引汶灌渠动工兴建,全县出动民工1万余名,至1960年秋完成茶棚至土
罡城总干渠22.5公里,引水灌溉县境北部、中部耕地。
9月境内贯彻中共八届八中全会精神,开展“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
同月境内又有1.49万户、7.46万名居民迁移黑龙江岗锦县。
同月山东省水利学校由济南迁至泰城。
10月中旬撤销东平县,复置平阴县,原东平县所属人民公社分别划归平阴、梁山、
汶上3县。
10月新泰金斗水库动工兴建, 1960年6月告成。共搬动土石83.54万立方米。总库
容325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34万亩。
同月泰安大河水库动工兴建,1960年10月基本建成。库容29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
面积2.98万亩。
同月泰安小安门水库开工, 1961年6月竣工。 库容2310万立方米, 设计灌溉面积
2.03万亩。
同月泰安山阳水库动工兴建, 1960年6月竣工。库容325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
1.42万亩。
同月肥城县尚炉水库动工兴建, 1960年4月竣工。库容287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
积2.1万亩。1966年6月扩建为中型水库。
同月宁阳县机械厂发明“快速轴承工具”,全国10余个省有关厂家到厂参观学习。
11月从新泰县孙村、汶南、城关、宫里等人民公社划出16个村庄建立新汶市。建
市后隶属济南市。自1981年划属泰安专区。1983年并入新泰市。
同月汶口引汶灌溉工程开工, 1960年告竣并开始灌溉。该工程坝长497米,配套干
渠2条29公里,灌溉面积4万亩。总投资288万元。
同月肥城县肖店引河灌溉工程开工, 1960年3月建成。坝长50米, 配套干渠1条长
20.26公里,灌溉面积3.8万亩,总投资151.4万元。
同月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小汶河进水口筑坝堵截,从而结束了汶河分水南
流的历史。小汶河原为1411年(明成祖永乐九年) 开挖的引汶济运河道,长约45公里。
清末,漕运停止后,仍起分泄大汶河洪水作用。1949年后,虽曾多次培修堤防,加固险
工,但因河道弯曲不畅,多次决口成灾。
同月新泰东周水库开始兴建,1962年7月半途而废, 破坝还耕。1973年4月泰安行
署调集新泰、泰安、宁阳、肥城、新汶5县市民工万余人重建, 1977年8月竣工。坝高
23米,坝长1390米,库容80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8.1万亩。
同月宁阳县城至磁窑公路竣工通车, 全长43公里,路宽12米,时为横贯宁阳全境最
长的县级公路。
12月宁阳县选送鲁西黄牛1头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牛重825公斤,高1.62
米,时为该展览中四大牛之一。
同月泰安造纸厂、山东新汶工具厂建成投产。
同月泰安石油经营处成立。 1964年10月改为山东泰安石油采购供应站。1985年4
月改为山东石油公司泰安分公司。

1960年
1月肥城县尚里扬水站动工兴建,1961年5月告竣。建长110米的拦河坝1座,配套干
渠1条长1900米,其中穿山隧洞1条长410米。实施五级提水,将康王河水从白云山后引
向山前。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题名“群力放水洞”。5月4日, 举行放水仪式,
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刘众前剪彩。后因水源不足,灌溉成本高,扬水站废。
2月12日苏联水文物探专家奥洛芬斯基在省、 市水利部门领导人陪同下,到肥城
县考察水利建设。
3月泰安市用引进的高加索羊、美利奴羊、莎力斯羊等优良羊种与本地绵羊杂交,
改良绵羊品种, 至1973年, 杂交绵羊在以徂徕山为中心的广大山区基本普及, 总数达
14.6万只,占绵羊总数的50%左右。1984年达49.8万只。
春境内林区先后发生火灾9起,受害面积8000余亩,其中泰山林场一次火灾毁林200
余亩,烧死幼树6万余株。
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华东局书记柯庆施,在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
同等人陪同下,到肥城县视察工作。
4月27~29日25个国家的驻华外交使节及夫人一行65人, 在外交部副部长曾涌泉
陪同下到泰安、肥城等地参观访问。
5月1日凌晨,游客在泰山后西大岭烤火,引发火灾,毁树16万余株。
5月8~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到泰安、泰山考察。其
间,考证了经石峪大字和岱顶无字碑形成年代,赋《登泰山杂咏六首》,题普照寺“筛
月亭”、老君堂“双束碑亭”、南天门“未了轩”等匾额。
5月下旬各县市委先后召开人民公社、管理区、生产大队、生产队四级干部会议,
贯彻全省六级干部会议精神,纠正“平调风”、“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
“瞎指挥风”(时称“五风”) 及贪污、浪费、官僚主义作风;落实关于人民公社若干
具体政策, 防止“左”的倾向泛滥。会后,各地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
动。
5月泰安市泰山公社晨光农中教师陈庆柱、 新汶矿务局华丰煤矿业余学校教师吴
子实、泰安市麻塔公社红河大队业余中学教师李正冠、新汶矿务局张庄矿广播员张凤
琴(女)、宁阳县伏山公社农中教师陈立春、山东农学院植保系副教授郑广华、肥城县
桃园公社屯头小学教师冉令珍(女)、肥城县石楼公社中心队民校教师刘传生、肥城县
桃园公社综合技校校长阴玉金、新泰县楼德公社沈村大队幼儿园副主任刘守兰(女)被
评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
6月肥城县电影队被评为全国电影放映先进单位,肥城县文化馆被评为全国农村文
化工作先进单位。电影队、文化馆分别派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系统群英大会。
7月中旬各县市按照上级指示精神, 抽调机关干部下基层,精减企事业单位人员,
动员机关干部家属返农村, 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其时,由于城镇供应困难,不少职
工自动回乡务农。
7月26日根据山东省人民委员会的决定, 东平湖老湖和二级湖开始蓄洪,至9月5
日,闸门全部关闭,最高水位达43.5米,蓄水24.2亿立方米。
7月27日中共济南市委针对新泰县部分地区出现断粮,有的群众以滑石粉、坩子土
为食及发生水肿病 (其中刘杜公社即有1588户5988人吃滑石粉、坩子土,1014人患水
肿病)等问题,派出由市委书记处书记刘众前和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组赴新泰县检
查工作,帮助安排群众生活。
7月境内第五批900户、5767名移民迁移黑龙江省林甸县。至此,全区共移民2.9万
户、13.03万人。移民赴安置地区后,因生活遇到困难,不少人陆续返回原籍。
同月著名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率中央广播说唱团到肥城县体验生活, 深入农村巡
回演出。
8月境内对针棉织品中的卫生衫裤、棉毛衫裤、线衣裤、床褥单、线毯、毛巾被、
绒毯、浴巾、毛巾布睡衣等9种商品,实行凭布票供应。
9月泰安县白喉病流行,发病4454例,死亡103人。
10月泰安县在大汶口拦河坝建水电站1处, 装机4台,总容量574千瓦,年设计发
电量162万千瓦时。
11月境内对5种农产品收购实行价格补贴。对粮食、油料超购部分,按统购价格的
10%给予加价奖。
同年宁阳煤田开始钻探,至1984年探明储量22515万吨,表外储量8162万吨,表内储
量14353万吨,含煤28层,可采或局部可采5层。平均厚度4米,一级瓦斯。
同年境内有6个生产大队(村)通电。为境内通电最早的村队。
同年境内粮食大幅度减产,农村人均口粮下降,城镇口粮供应紧张,自由市场粮
价暴涨(地瓜干4元/公斤、小麦10元/公斤、胡萝卜干丝2.6元/公斤) ,各地陆续出现
饥荒。群众靠采集野菜、树叶、树皮、草籽、地瓜秧、玉米芯等充饥,有些地方群众
因饥饿而死亡,外流人员增加。各级党委、政府成立生产救灾办事机构,根据山东省
委《关于生产救灾运动的指示(草案)》提出的“保人、保畜、保治安”的任务,开展
生产救灾,号召干部、群众以“低标准、瓜菜代”渡过暂时困难。

1961年
1月11日肥城县出现-30.1℃的极端最低地表温度记录。
1月境内贯彻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巩固、充实、提
高”方针(时称“八字方针”),开始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并陆续取得成效。至1962
年, 全区粮食产量达到10.65亿公斤;工业生产水平渐趋回升,小商品增加,集市贸
易秩序趋于正常,工人人均工资提高到47.33元。
同月泰安第一家国营纺织企业--泰安针织厂建成投产。
同月为回笼货币, 稳定人心,境内市场开始出售高价糖果、糕点。3月开办高价
饭馆(不用粮票,只用现金) 。高价比平价一般高出3倍左右。至1962年,高价商品又
增加自行车、钟表、酒类、针织品,后又增加茶叶、沙糖、卷烟等(均不用票证)。自
1964年高价商品逐渐转为平价供应。
3月29日东平湖刮起7~9级大风,翻船致100余人死亡。
3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到泰安视察工作,调查泰安市下港公社羊栏沟生产大
队实行牛、羊圈养, 封山、封滩造林,发展农牧林业生产经验,提出要大力学习推广这
一典型,促进各地水土保持工作。
4月18日恢复泰安专区建制。历城县留属济南市; 恢复长清县,连同原属泰安专区
的泰安市和莱芜、新泰、宁阳、肥城、章丘、平阴等县及新汶市划归泰安专区。刘众
前任中共泰安地委第一书记。5月,地委、专署机关始在泰安办公。
4月中旬又有大批外地灾民涌入境内, 其中,磁窑站最高月份流入达4000余人,
泰安站最高流入量5000人。 灾民中有的携衣物、 化肥换粮渡荒。至年底,收容遣返
51858人次,全区仍滞留灾民4万多人。同时,境内外流异地渡荒的农民达4万多人。
4月华北五省一市养猪事业参观团到宁阳县参观县、社、队集体养猪。
同月石横发电厂动工兴建, 至1965年5月1日投运。年发电量1820.6万千瓦时。该
厂为省属企业。1984年列为国家重点能源工程之一。
5月1日山东省泰安专员公署邮电局在济南成立,6月15日迁至泰安。
5月15日境内一些地方发生逃荒、破产渡荒,甚至出现卖儿弃婴、妇女嫁逃等现象。
因营养不良, 造成水肿病患者9.4万人至年底,全区出现水肿、干瘦、小儿营养不良
及妇女病患者达24.16万人。疟疾发病7.12万人。白喉病暴发流行,发病达1.8万人,
占总发病例的60.97%,病死率1.88%。山东省向泰安专区派医务工作者450人,专区
及各县调集医务人员670人,泰安卫校派出300余名师生,分赴重灾(病)社队巡回医疗,
组织抢救。
6月新泰县光明水库发生沉船事故,落水10人,其中副县长褚玉增等3人遇难。
7月5~6日泰安、肥城、宁阳等县市先后遭受大风、暴雨、冰雹袭击,有41处公社
成灾,面积达70余万亩,其中重灾45万亩;倒塌房屋13663间。
7月10日中共泰安地委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时称“农村
人民公社六十条” ) 。 先在泰安市邱家店公社试点,推行《农村六十条》中提出的
“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体制。”10月
下旬,中共泰安地委召开各县市第一书记会议。会议决定:人民公社设置不变,公社以
下设立管理区。 会后,扩大“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试点范围,全区设点180
多个。
7月14日中共泰安地委作出《关于坚决纠正平调错误、 彻底退赔的规定》,纠正
“一平二调”错误。地委成立由14人组成的退赔领导小组。全区向各县市分配退赔用
期票642.41万元、预算外资金200万元。
8月10~14日全区两次降暴雨,部分地区伴有8级大风, 39处公社受灾,受灾农田
73.3万余亩,倒塌房屋7.4万间,死亡26人。灾后专署拨款50万元,山东省政府拨款30
万元救济灾区群众。
8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压缩城镇人口, 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9条办法,精简职工。
当年,全区精简职工1.84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8万人。至1962年9月,全区精简国家
职工4.46万人;减少吃商品粮的人口5.74万人。
9月23日禹村煤矿1号井东翼三层第四采区1台1344型磁力开关装置失灵,造成电缆
短路失火,死亡10人。
9月泰安专署邀请书画家朱复戡、 岳祥书及山东艺术专科学校14人临摩岱庙壁画
人物,至1962年6月完成。摩本存藏岱庙。
10月31日中共泰安地委、专署精简机构, 地直行政部门由56个撤并为43个,事业
部门由39个减至31个。行政编制由1004人减至550人,事业编制由1065人减至836人。
10月房众夫任泰安专员公署专员,至1964年7月去职。
11月初中共泰安地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 决定对生产队实行定征购任务、定机动
粮、定公积金、定公益金、定管理费的“五定”大包干政策。
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 恢复东平县建制。隶属泰安专署。中共东平县委、县人
民委员会于1962年1月1日正式办公。
年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造右派分子工作的指示》及省委部署,泰安地区第三
批为588名右派分子摘帽(此前已于1959、1960年摘掉两批) 。后又分别于1962年底第
四批“摘右”175人,1964年上半年第五批“摘右”60人。全区右派分子尚有385人。
年底全区对1958~1960年整风补课、“拔白旗”、“反右倾”、民主补课和反瞒
产私分等运动中受批判处理的24964名干部、 党员甄别24682人; 并为受批判处理的
19536名群众作了甄别。
同年旱灾严重。全区受灾110万亩,其中东平、肥城、宁阳分别在20万亩以上。
同年据对18种农副土特产品和食品价格调查,集市价格高于国家牌价3~11倍。
同年全区出口板栗175吨。 经华北地区出口的板栗皆冠以“泰山甘栗”之名。畅
销日本、欧美、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同年徂徕山林场发生火灾,毁林300亩,烧死幼树10万余株。
同年泰安市自来水公司成立,城区建成自来水站11座,当年供水6.86万吨。生活用
水实行包费制。
同年为减轻贫农、下中农的债务负担,巩固集体经济,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通知,
全区豁免贫农合作基金贷款604.2万元,豁免1961年积欠贷款2433万元。
同年国家调整教育结构。 泰安专区的农业中学和民办中学由205所、在校生1.85
万人,减至15所、在校生2027人。泰安一中、泰安二中定为省重点中学。

1962年
2月23日~3月6日中共泰安地委在泰城召开地、县、社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1
月11日~2月7日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时称“七千人大会”) 精神,总结大跃进的
经验教训。地委书记处书记高逢五作总结报告, 重申中央关于“总结经验,统一认识,
加强团结,加强纪律,加强集中统一,鼓足干劲,作好工作,战胜困难,在毛泽东思想的伟
大旗帜下,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的指示,肯定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
面红旗”十大方面成绩, 检查分析本地区4个方面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会后,随着中
央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逐步恢复、好转。
3月6日宁阳县蒋集公社大风成灾, 刮毁房屋3830间、树木325株,1000余亩小麦被
风沙压盖。
4月11日新汶市与新汶矿务局合并为一个机构,挂两个牌子。因工作不便,于5月22
日分置。
5月15日凌晨, 泰安市和肥城、宁阳县有17处公社389个生产大队遭受冰雹袭击。
其中汶阳、边院、汶口、华丰、土罡城、南驿7处公社90多个生产个大队受灾严重,中
心区平地积雹10多厘米。
5月泰安地区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在泰城蒿里山前成立。
6月19日各级党组织传达中共中央关于“紧急动员起来,粉碎在台湾岛的蒋介石集
团企图进犯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的阴谋”的指示。在此前后,境内多次出现台湾国民党
飞机、特务散发的反共传单和食品。
上半年中共泰安地委、泰安专署机关开始整编机构, 地委专署机关行政编制减至
475人。地委设书记1人,副书记3人。地委机关撤销政法部、财贸部、工业部、农工部、
科委、政策研究室,编制137人, 比1961年底226人减少39.38%。专署设专员1人,副专
员4人。机关编制338人,比1961年底人数减少64.8%。
上半年压缩调整文教事业规模。文教、卫生、科技、新闻、广播、体育等系统原
有职工23567人,调整减少5306人(包括公办转民办人员)。
7月泰安专区接收德州专区乐陵、 禹城等县移民34237人; 聊城专区齐河县移民
1821人。分别安置在宁阳、泰安、莱芜、肥城、新泰、东平等县的59处人民公社。
8月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到泰安参观,并回原籍肥城探亲。
同月境内开征集市交易税。凡在集市上出售的旧钟表、旧自行车和猪、羊、家禽、
肉类及生姜、核桃、栗子等土特产品均予征税,税率5%。
秋中共泰安地委在泰安召开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教”会
议,200余名宗教职业人员聚会泰山红门宾馆,学习宗教政策,订立爱国爱教公约和遵纪
守法守则,端正办教方向。
10月下旬按照中共中央和山东省委部署,全区开始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简称“社
教”)。初,安排社教试点126个,其中中共泰安地委的试点安排在泰安县粥店公社。
1963年5月,全区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
(时称社教“前十条”)。9月初,全区118名社教工作队员进驻各试点村,展开清工分、
清帐目、清仓库、清财物(时称“小四清”) 运动。12月中旬,地委确定20处公社和1
个管理区为第一批社教重点, 抽调2250名干部投入运动。12月底,地委确定93处公社
作为面上社教, 先后组织3500名干部投入运动。 社教期间,自杀事件频繁发生,仅
1963年12月1日至1964年1月24日,全区即发生19起,死亡18人。
10月各县、市委先后召开扩大会议,贯彻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决议和省委扩大会议
精神,学习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讲话。
11月24日中共泰安地委发出《关于今冬明春整顿巩固农村人民公社的意见 (修正
草案) 》。12月中下旬,各县召开四级干部会议,普遍展开整风整社运动。地、县、
社组织干部4030名,设基点303处、448个大队,至1963年结束。在整风整社过程中,
全区发生5起5名社队干部自杀事件。
12月21日泰安专区邮电局开通国际长途电话业务。
同年泰安电机厂、泰安拖拉机制配厂建成投产。
同年泰安专区行政干部学校在新泰楼德建立。 1968年撤销。1981年9月恢复。后
该校迁址泰城岱道庵路。
同年国家地质部和北京地质学院开始对泰山进行地质调查,1965年结束。
同年全区对1958年以来工业、交通、城建、文教、财贸等系统的国家建设用地进
行首次清查结果表明:共征地34.01万亩,已利用30.79万亩。

1963年
2月27日中共泰安地委根据山东省委决定, 撤销地委书记处,设立常委会。刘众前
任地委书记。
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全区遂掀起学雷
锋热潮,并涌现出大批学习雷锋先进分子。
4月13日中共泰安地委转发组织部 《关于坚持贯彻干部下放基层和劳动锻炼制度
的报告》中规定: 各级、各单位凡未经劳动锻炼的青年干部均要下厂、下社劳动锻炼
一年; 凡身体许可的公社党委正副书记、社长,厂党委书记、厂长,每人每年至少1个
月当社员或工人; 地专机关科长以上、县科局级以上干部每年至少轮流到公社、生产
队或厂矿车间、财贸基层单位工作1个月。
4月根据中央指示, 泰安地直机关开展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
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新“五反”运动。
同月全区开展整顿集贸市场、 打击投机倒把斗争,至9月底告一段落,共侦破千
元以上案件307件,逮捕投机倒把分子80名,罚款补税16.7万余元。
5月撤销泰安市,恢复泰安县。
6月27日山东广播电视厅在泰山玉皇顶西侧建调频广播实验台,代号为616台,转播
中央台和山东台的广播节目。发射功率1千瓦, 频率70.56兆赫。为新中国第一座高山
广播发射台。1971年,增播电视节目。
6月泰安专署水利局设大汶河管理处,驻大汶口。1964年5月,该处下设泰安、肥城、
宁阳、东平4个管理段。
同月宁阳县南驿公社齐家庄遭受龙卷风,最大风力12级,磁窑石油站一油罐被刮出
1公里。
7月31日徂徕山太平顶一带降暴雨,2小时降雨量200毫米,6公里长的山沟平均刷深
5米多,冲垮谷坊250座、塘坝1座、小水库1座。黄石崖村侯方友一家8口人全被淹死,
茅茨村倒房820多间。
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成武到新泰视察“三线”建设。
8月16日肥城县公安局侦破“中国劳动人民党”一案,逮捕该组织头目。
9月在泰安专区人民医院内建立泰安地区结核病防治所。1970年5月,该所析出迁
址泰城西郊,1975年12月改称泰安地区结核病防治院,后改建为泰安市肿瘤医院。
10月境内进行林木确权发证工作,1966年结束。
下半年全区调整职工工资。调整后, 职工月均工资由41.7元增至44.82元,增幅为
5.92%。干部工资调整重点是18级以下干部, 升级面40%;科技干部酌情放宽。全区有
5994人工资升级,占其总人数的52.4%。
同年徂徕山林场荣获国务院颁发的“荒山造林先锋”锦旗。
同年泰(安)肥(城)35千伏输电线路建成投运。
同年泰安汽车制配厂开始生产66A型泰山牌大型客车。
同年泰安地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立,号召全区育龄夫妇生育“稀一点,少一点”,
并开始推行结扎节育手术。

1964年
1月30日中共泰安地委平反新泰圣贤道案,错捕群众全部释放,并宣布恢复名誉,
补发口粮;依法逮捕制造假案人员,处分违纪干警。此案原由新泰县公安局侦破的该
县羊流公社李家庄、 沟西等村的所谓圣贤道,逮捕11人,拘留1人,刑讯逼供致残11
人,自杀1人,并乱供120余人。后被告反供,并经查实,确系李学忍(村支书)等人制
造的假案。
2月山东省财政学校在泰城建立。
3月肥城县创作的歌舞《肥桃献亲人》在济南南郊宾馆演出,在山东省视察的党和
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彭真观看演出,并与演员合影留念。
春外国驻中国大使团到泰安县省庄公社孛家店生产大队参观。
4月7日中共泰安地委发出《关于全党全民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通知》, 学习毛主席
著作活动在全区普遍开展。
6月30日24时, 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 全区 (10县市115处公社) 共有居民
117.84万户, 537.50万人,其中男270.22万人, 女267.28万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99.02%,回族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9.71%;其他少数民族人数:满族72人,蒙古族9人,
藏族1人, 苗族10人,彝族8人,僮族10人,布依族12人,朝鲜族7人,白族5人,佧佤族1人,
水族7人,民族不详者2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6人。
7月区内各地根据以工程养工程的精神,在国营灌区开始征收水费。
同月泰安县交通局在泰城首开公共汽车。1965年成立公共汽车班,有国产大客车
2辆,环城客运线路1条,长6公里,年客运量36万人(次)。
7~9月东平县、宁阳县连降暴雨,其中东平降雨867毫米, 过水成灾41万亩,淹村
庄201个, 县城被水围困。宁阳西部平原水深1米,31万亩农田被淹,倒塌房屋8.4万间,
受灾群众达25万余人。泰安专署派员到灾区帮助救灾抢险, 省政府派飞机投放食物等
救灾物资。
9月10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
草案)》(时称社教“后十条)。根据《后十条》和省委“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部署,
地委抽调5000人(450人在泰城企事业和街道进行“五反”试点) 组成社教工作队,于
11月上旬到泰安县徂徕、 省庄、范镇、祝阳、麻塔、泰山等6处公社开展“四清”,
其中徂徕公社作为地委的试点单位。 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下发《农村社会主义
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十三条》),提出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
律简称“四清”,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地委在徂徕“四清”试点的
基础上,于8月6日抽调6300余人组成3个社教工作团,分赴泰安、新泰、新汶3县市首
批开展“四清”运动。运动分为清经济、揭生产斗争盖子、开展对敌斗争和整党建党
四个阶段。至1966年8月,工作团撤离。
10月中旬全区农业中学发展到180处、247个班, 在校学生1万余人;耕读小学4554
处、5675个班,学生14.6万人。
10月下旬泰安专署专员房众夫带队, 组织各县市委书记、县长及公社党委书记和
地、县农林水部门负责人、部分农村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赴临沂地区参观学习治山
治水、改造涝洼地的经验,发动各县进行山水治理。
11月2日山东省贫下中农协会泰安地区工作委员会成立。此后,县、公社及生产大
队相继建立贫下中农协会和组织。
11月16日~12月16日中共泰安地委统战部召开宗教界上层人士学习会,加强爱国
主义、国际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参加学习的有163人,其中天主教31人,基督教24人,
佛教3人,道教3人,伊斯兰教102人。
11月国家教育部部长何伟到肥城县视察农业中学办学情况。
12月李群任泰安专员公署专员。
同年肥城县农具厂试制成功的内燃机水泵在济南演示, 毛泽东主席观看表演,并
接见试制人员。
同年全区水灾面积113万亩。冬季开始, 先后对东平县稻屯洼、滨湖沿湖洼,肥城
县湖屯洼、任文洼、颜子洼、衡鱼洼, 宁阳县城东洼、刘茂洼、王卞洼、乡饮洼、天
福洼、氵光河、宁阳沟等进行治理。全区新挖排水沟1.7万条计3600公里,增建桥、涵、
闸2370座。治理面积55万亩,基本形成干、支、斗渠相通,河沟相连的排水网络。在治
理工程中,仅宁阳即出动民工3万余人。
同年泰安黄前水库3号水电站建成,装机3台,总容量250千瓦。
同年泰城泰山大桥建成。桥长92.2米, 宽12米;石拱3孔,孔径20米,高5.7米。两
侧刻郭沫若题“泰山大桥”。时为城区第一座大型石拱桥。
同年全区10个县、116处公社先后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626个管理区建起农业技
术交流网;3717个生产大队建立科技队,占生产大队总数的62%。
同年宁阳县发现2271名钩端螺旋体病患者, 其它县市散有发生, 全区累计发病
3428例。流行形式因接触疫水而感染, 猪为主要传染源。经防治,至1981年后未再发
现新病例。
同年华东煤炭工人疗养院在泰城东北部建成。后改为中国煤矿工人泰山疗养院。
同年境内开始有少数城镇组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8年,毛泽东主席发出“知
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形
成高潮。 1972年7月,泰安地革委成立知青上山下乡办公室,并规定凡城镇非农业人
口中的高、初中毕业生,年龄16~25岁,除病残者、独生子女和父母身边无子女的,
一律动员到农村生产队参加劳动, 至1979年,全区设知识青年下乡点695个,累计下
乡知青4.4万名。1980年,停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5年
1月初中共泰安地委根据省委指示, 抽调3210名干部,由地委书记刘众前带领赴海
阳县参加山东省委社教工作团,至4月底结束。
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长篇通讯和《向毛泽东同
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学习》社论后,全区掀起学习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热潮。
2月中共泰安地委成立泰莱肥宁粮食稳产、 高产样板田指挥部,在泰安、莱芜、
肥城、宁阳19处公社、1011个生产大队建粮食稳产高产样板田157万亩,当年粮田平均
亩产245公斤,比上年增产16.3%。
同月在泰安县旧县村发现汉墓一座,出土画像石5块。
3月全区农村普遍开展以改造厕所、猪圈、牲口栏、沤粪池(时称“四改造”) 为
主的农村卫生基本建设。
春大修大汶河堤防。南岸,自宁阳县北落星村至西皋22.4公里全部培土加固; 北
堤,除整修旧堤外, 增筑大汶口至大侯村、董家城宫至肖家店两段新堤。两岸共填筑
土124万立方米,投资138万元。
春山东省博物馆派员到肥城县城关公社(今老城镇)清理古代遗址,出土周代青铜
器13件、战国铜器数件,上交省博物馆收藏。
4月东平湖引黄灌溉渠工程动工兴建,1970年12月竣工开灌。渠首位于戴庙乡孙楼
村南,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3孔,洞长31.5米。设计灌溉面积2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
万亩。新湖区西部的东平、梁山2县土地受益。
6月新汶市改为新汶县。
9~12月按照中组部、 内务部及中共山东省委的部署,泰安地区先后接受安置两
批1400余户调离北京、济南、青岛人员的留住家属来泰安安置。
10月泰安县公安局交通队始在泰城青年路中段、南段设交通岗, 并首次使用手控
交通指挥信号灯;在城区、城外交通干线设置交通标志。
同月东平县前埠子、后埠子、南辛庄等生产大队试养水貂,貂皮逐渐成为东平县
主要出口产品之一。
同月推广小麦畦播,面积达10.2万亩,土地利用率提高10~20%。
同月在泰安大汶口一带发现特大型优质石膏矿床, 储量300亿吨。主要品种有雪
花石膏、纤维石膏、普通石膏等。
11月20日国家卫生部部长郭子化在山东省卫生厅负责人陪同下,到泰安出席全国
中医工作会议。会议总结检查1952~1961年间的中医政策贯彻执行情况。
11月下旬各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贯彻毛泽东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指示,讨论
国际国内形势, 检查总结干部参加劳动少、瞒产私分等问题(时称“新四不清”),以
山西大寨、山东黄县下丁家生产大队的革命精神,落实生产计划。
11月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到新泰视察。
12月2~10日全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交流会在泰城召开,与会代表929人。会议
向全区人民发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倡议书。 1966年1月,响应“读毛主席的书,听毛
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的号召,全区进一步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高潮。
12月泰安黄前大桥建成。该桥位于黄前水库下游的济(南) 新(海连)公路上,1孔
跨径45米, 桥长56.69米,桥面车行道宽7米。投资33.39万元。时为境内最大跨径单孔
石拱桥。
年底全区农村工读小学发展到6281所,计11448个班,在校学生近30万人,连同全日
制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5%以上。
同年肥城县年日照时数2898.2小时,为境内有记录以来年日照时数最多的一年。
同年泰安专区楼德化肥厂、泰安针织厂、泰安水泵厂、泰安变压器厂先后建成投
产。
同年政府拨款在泰安专区社会福利院修建住房, 帮助从朝鲜回归的一批华侨安家
落户。
同年济南军区泰安第一干部修养所在泰山南麓建成。安置解放军济南军区离休的
师、团级以上干部60名。
同年按照国务院规定, 各县实行退职职工救济制度。 凡1957年底前参加工作,
1961~1965年6月9日精简退职,全部或大部丧失劳动能力或年老体弱、长期患病,影
响劳动较大且家庭生活无依靠者, 按月发给原标准工资40%的救济费,并补助医药费三
分之一。
同年泰山长寿桥东、西两侧新建云水、风雷两亭。

1966年
1月泰安专区有天主教堂124处,教徒1万余人, 分布于215个生产大队(村);有基
督教堂777处,教徒8000余人,分布于480个生产大队。
3月8日河北邢台地区发生6.7级地震,境内震感明显。
3月中共泰安地委书记刘众前调省工作,副书记高逢五主持地委工作。
同月山东省物资局直属综合储运仓库在新泰县东都兴建。 1968年1月完成第一期
工程,占地14.4万平方米。
春区内推行亦工亦农用工制度和定期轮换工制度。当年招用定期轮换工360人(轮
换期3~5年) ,亦工亦农工6322人(向原生产队交款记工分)。1971年临时工改制时,
全部转为固定工。
4月苏联、阿尔巴尼亚等5国代表团到泰安县旧镇村参观村办幼儿园。
5月中旬~6月上旬中共泰安地委组织全区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收听学习《中国共
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时称“五·一六通知”)、《人民日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社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北京大学第一张大字报。6月16日,中共泰安地委成
立文化革命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各县委也相继建此机构。自6月初,全区各大专
院校、 中学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至7月8日,全区105处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
有98处开展起“文化大革命”运动。
5月中共泰安地委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 ,并成立领导小组。之后,各地的
“五·七”中学、“五·七”干校、“五·七”工厂、“五·七”农场等相继而建。
农村生产大队有的建起小工厂,亦称“五·七”工厂。
5月21日33个国家驻华外交使节及夫人一行57人到泰安参观游览。
5~7月东平县先后发生蝗灾,夏蝗面积达8.6万亩,秋蝗面积11万亩。国家实施飞
机撒药治蝗。
6月境内人工催产孵化鲢、鳙、草鱼成功。
同月地委及各县委按照上级部署,向各校派出工作组,指导各单位的“文化大革
命”运动。其时,各学校揪斗了一些教职工,有的还发生学生斗学生现象。据不完全
统计, 全区共有957人次遭体罚、 关押和批斗, 其中52人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和
“反党分子”。8月4日工作组先后撤出,并向学生作了检讨。
7月11日中共泰安地委发出《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意见》,对全区“文化大革命”
运动作出部署。14日,地委在岱庙召开文教系统万人大会,动员“横扫一切反党反社
会主义的牛鬼蛇神” 。会后,文化、教育系统开展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8
月5日,地委召开扩大会议,部署放手发动群众,分期分批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
7月12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泰安转播台建立。1968年12月25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
泰安转播台和616台移交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管理。1969年9月10日, 省广播局将两台
收回由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管理。
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
革命的决定》(时称“十六条”)发布,境内各大中专院校先后成立红卫兵组织。25日,
中共泰安地委机关首次遭红卫兵冲击。当晚,红卫兵又以“破四旧、立四新”的名义,
将泰山主景区寺庙道观的神像捣毁, 古建筑遭到破坏,僧尼道士一律被驱赶下山。在
“破四旧,立四新”中,各地的文物古迹均遭到严重破坏。
8月新泰县龙廷公社龙溪庄受龙卷风袭击,损坏树木1000余棵,一石碑碑帽刮出20
余步。
9月18日泰安专署在泰城召开承印《毛泽东选集》誓师大会。
9月境内各大中专院校、 中学红卫兵和师生在全国大串连的影响下,停课“闹革
命” , 走出学校, 冲向社会,奔赴省内外“大串联”。1967年2月18日,泰安地区
“革命造反派联合总指挥部”发出通知,贯彻执行中央军委《关于外出串连人员限期
返回本单位的通知》,将设在外地的联络站全部撤回,停止接待串连人员。泰安地区
外出串连人员陆续返回, “大串连”活动停止。3月,各学校响应“复课闹革命”的
号召,师生陆续回校复课。
10月中共泰安地委、泰安专署在泰安火车站军用供水站院内成立红卫兵接待站,
为各地路经泰安串联的红卫兵安排食宿。至次年初撤销。
同月东平县在戴村坝上游开渠兴建引水自流灌溉工程,次年5月竣工。投资5万元,
建成配套干渠4条长21.9公里,支渠、桥、涵、闸等建筑物55座。灌溉面积2.5万亩。
11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泰山南麓建立泰山地震台。 1971年9月该台列
为国家基准地震台。
同月宁阳县直界水库开工, 1967年6月竣工。 库容1185万立方米, 设计灌溉面积
1.46万亩。
同月东平县发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俗称流脑) 。 至1967年漫延全区, 发病率
604.89/10万,病死率21.82%。其中东平有10959人发病,272人死亡。其间,省、地、
县派出1000余名医务人员赴东平县进行防治和抢救。
同月泰安专区各厂矿及事业单位普遍成立“造反”组织。至12月,泰安地区革命
工人造反指挥部、泰安地区红卫兵革命总司令部、泰安地区红色文艺造反司令部、泰
安地区小学教师革命造反指挥部等四大“造反”组织先后成立。所属各县相继建立此
类组织。
同月在新泰县刘杜乌珠台一石洞中发现一枚距今约5万年前的智人牙齿化石, 对
揭示更新世晚期中国人类的分布及山东远古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12月15日泰山顶出现雨淞, 至次年1月4日持续496小时,时为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
最长的一次泰山雨淞。
12月16日泰安地革委生产指挥部成立。下设办公室和农业、工交、财贸、内务、
政法等办、组。此后,各县、人民公社生产领导班子相继建立,作为“文化大革命”中
领导生产建设的指挥机构。
同年全区大旱,年降雨量483.5毫米,且严重不均,其中7月份降雨234.8毫米,占全
年降雨量的48.6%,因旱成灾142万亩。其中东平、肥城2县成灾面积各在30万亩以上。
东平县年降水量仅261.6毫米, 时为该县有记录以来最少的一年。全区粮食总产12.47
亿公斤,比1965年减少2542.5万公斤。
同年境内发生大面积鸡瘟,死鸡80万余只,约占养鸡总数的50%。
同年东平湖石洼分洪进湖闸动工兴建,1967年竣工。全闸49孔,总宽344米,设计分
洪量5000立方米/秒。
同年青岛电线厂新泰分厂建成投产。1970年改称新泰电缆厂 (今并入鲁能泰山电
缆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同年济南军区后勤部“五·七”农药厂在新泰县东都筹建,1969年建成投产。后
改称东都农药厂,改属泰安地区化工局。
同年泰安柴油机厂、泰安轴承厂建成投产。
同年肥(城)云(山)输电线路建成投运。

1967年
1月26日泰安地区革命工人造反指挥部等四大造反组织联合在一起, 进入地委、
专署机关强行夺权,并成立泰安地区“革命造反派联合总指挥部”。2月2日,该指挥
部发布第二号通告,命令前地委书记、常委、委员、各部委负责人,前专署专员、副
专员,各局、处长限5日内到该部报到,听候处理;前地委、专署自1966年5月16日发
出的有关“文革”的文件(转发中央文件除外)一律作废。与此同时,全区10个县的县
委、县人委的领导权先后被造反组织夺取。
1月27日根据上级指示, 泰安军分区、泰安驻军及军队医院派出军人进驻地专机
关及学校、厂矿等企事业单位,支持泰安地区夺权, 并在泰城举行武装游行示威。各
县武装部和驻军同时介入地方工作。后称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 (时称“三
支两军”)工作。至1973年10月军队撤出,“三支两军”工作停止。
2月27日泰安地区“革命造反联合总指挥部”发出通知,要求地区及各县建立“泰
安地区贫农下中农革命委员会”,农村生产大队的职权由贫下中农文化革命委员会代
行, 不另建立组织。此后,各级贫下中农“造反组织”先后成立,形成全区自上而下
的工人、贫下中农、红卫兵、小学教师、文艺五大造反组织系统。
3月13日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简称“泰安地革委”) 成立,由军队代表、干部代
表、群众组织代表“三结合”组成。第一次全体会议选出主任、副主任、常委, 并通
过给毛泽东主席的致敬电等。房众夫被选为革命委员会主任。
4月3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在济南组织20万人参加的“反逆流”大会, 声讨“党内
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泰安地区随之开展“反逆流”, 泰安县革命委员
会被冲垮,各群众组织重新分裂成两大派,对立情绪加剧,互相夺权,多数革命委员
会被摧垮,大批被结合到革委会工作的干部又一次被批斗。继之,武斗接连不断。
5月13日泰安县5处公社的万余名农民包围泰安一中、二中,冲击红卫兵泰安指挥
部,抢砸地区革命工人总指挥部,有数十名师生被殴打。
5月15日泰安县下港公社羊栏沟生产大队建成薄壁砌石拱坝。坝高19.3米(其中溢
流坝高18.6米) ,长28米,平均坝厚1米(底宽1.1米,顶宽0.9米)。为区内最早的薄壁砌
石拱坝。
5月31日山东省军区某部战士、泰安县北集坡人王士栋于晚8时在守卫济南泺口铁
路大桥时,为排除障碍而牺牲。7月26日,其家乡北集坡公社1万余名群众隆重举行追悼
大会。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济南军区及山东省军区亦在济南举行大会,追悼王士栋烈
士。
5月肥城县引汶济漕枢纽工程砖舍拦河坝竣工。坝长1250米, 高1.1米。拦大汶河
水入漕河,以补给岗子、城上、肖家店引河灌溉水源。
同月宁阳县土罡城坝公路大桥竣工。为片石混凝土悬砌拱桥。全长612.6米,31孔,
桥面车行道宽7米。投资72万元。时为该县最长的公路桥。
6月4日泰安地革委召开第三次全委会, 决定在全区开展群众性革命大批判。通过
批判“党内头号走资派”,推动全区的“斗、批、改”。9月9日,地革委作出《关于把
革命大批判进行到底若干问题的决议》, 提出把矛头对准“党内头号走资派及其在山
东、泰安的代理人”。15日,地革委在揭发批判原地委、专署“一小撮走资派”会议
方案中,再次点名提出揭批原地委、专署几位主要负责人。由此,各地造反组织对各
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长期残酷的批判斗争。
7月30日泰安地革委根据中央和省革委部署, 组织地专机关、工矿、企业、大中
专学校、部队观看中央点名批判的《清宫秘史》、《不夜城》、《林家铺子》、《两
家人》、《逆风千里》、《武训传》、《燎原》、《访问印度尼西亚》、《赫鲁晓夫
访问美国》、《兵临城下》等10部“反动”或“毒草”影片。
7月小学学制由“四二制” 改为“五年一贯制”;中学由“三三制”改成“二二
制”。并取消升学考试,实行推荐入学。
8月16日泰安地革委贯彻中央《关于对大中学校师生进行短期军政训练的通知》,
成立革命师生军政训练办公室,对中学和大中专院校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8月中旬泰安地革委根据中央和省革委有关指示, 成立抓叛徒办公室,在战争期
间曾在泰安、莱芜、泰(安)西等县工作过的党员干部中抓叛徒。1968年3月2日,地革
委建立“清查敌伪档案办公室”,“抓叛徒”进一步扩大化,全区共清查了9824人,
造成众多冤假错案。“文革”结束后,地、县两级党委对这些案件作了甄别平反。
8月29日泰安地革委发出执行毛泽东主席“要节约闹革命” 的指示,规定不准随
意冲击县革命委员会、揪斗其成员;不准随意强占公共财物;不得擅自离开生产、工
作岗位;不许破坏劳动纪律。
9月泰安地区卫戌办公室和由各“造反” 组织抽调人员组成的泰安地区“文攻武
卫司令部”成立。各县相继成立“文攻武卫”组织。泰安、肥城等地武斗事件频繁发
生。至1969年3月该组织撤销。
同月东平湖老湖区林辛黄河分洪闸工程开工, 1968年8月建成。1969年完成启闭
机安装。全闸15孔,设计分洪流量1500立方米/秒。
10月中旬地、县先后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以“斗私批修”为名,批斗领导干
部,批判不同观点的干部群众。
11月2日泰安地革委、泰安军分区发出拆除一切武斗工事的命令。
11月21日肥城县两派“造反”组织发生武斗,受伤60余人。县革委机关被抢砸。
11月30日地革委为泰安县“爱国党”平反。该案系1966年8月由原中共泰安县委、
县人委报请中共泰安地委泰安县“四清”工作团党委审核,定为反动组织。其主要成
员被定为反革命分子,开除党籍和公职,回乡监督劳动。后经地革委重新调查,认为
此案无确凿证据。
11月宁阳县化工厂生产的氟化钠出口,销往欧、亚、美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为全区最早出口的化工产品。
同年全区遭受旱灾,成灾103.2万亩。其中泰安、宁阳、东平3县成灾面积均在25
万亩以上。
同年山东电子管厂由济南迁至泰安,生产仿苏FU80中功率发射管。
同年泰安县省庄石料厂建成,为区内第一家花岗石、大理石板材生产厂家。

1968年
1月23日泰安地革委发出《关于在全区农业战线掀起学大寨高潮的决定》 。各县
遂组织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生产队长等,分批赴山西省大寨生产大队参观学习。一
些生产队仿行形式主义的生产管理方式和平均主义分配方法。后不久作了纠正。
2月5日凌晨1时许, 在山东省革委主任王效禹的支持纵容下,地革委少数负责人调
集2000余名工人, 围困、攻打与其意见对立的山东农学院“东方红兵团”占据的一号
教学楼,有1名学生被打死,13名学生被打伤,学院财产受到严重破坏。时称农学院“二
·五”事件。
3月5日济南军区派出人员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泰安地区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
会”(时称“军管会”) ,对已处于瘫痪状态的公安、检察、法院机关实行军事管制。
公安处、检察院、法院合署办公。
3月上旬东平湖区修筑围村房台工程开工。 泰安地革委从泰安、东平、肥城、宁
阳4县抽调民工2.7万人参加施工。至1970年1月基本完工。湖区原51个生产大队、3.3
万多移民陆续返回家园。
3月13日上午9时半, 新泰县造纸厂原料场麦秸垛起火,燃烧多日,烧掉麦秸2900余
吨。
3月中旬东平县在全区率先开展清理阶级队伍(时称“清队”) 。至4月中旬,其它
各县陆续展开。5月6日,泰安地革委召开会议,部署全区“清队”工作,对有历史问题
的人员进行批判斗争, 隔离审查。至1970年10月结束。全区清理对象18022人,其中
定为叛徒的9824人,特务1180人,死不改悔的走资派173人,现行反革命分子432人,
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6413人。由于派性干扰,打击面宽,有的甚至
逼供讯,造成不少冤假错案。全区自杀230余人。
3月22日全区组织工人、农民、学生、民兵、干部16.88万余人, 对投机倒把、流
氓、盗窃分子及未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分子, 开展“全面出击,重点打击”的大
清查活动。共查获各类案件8039起、8205人,逮捕21人,拘留14人,交群众批判2408
人。
春山东省革委会主任王效禹,将宁阳县鹤山公社后鹤山生产大队在“文化大革命”
中开展“斗、批、改”、全村实行军事编制等左的做法树为“农村基层建设的典型”,
在全省推广。
4月24日~5月6日泰安地区大中专学校红卫兵首届代表大会召开, 成立泰安地区
大中专学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委员会(简称“红代会”)。随后,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均成
立红代会。
5月泰安地区工人代表大会委员会成立。
6月14日凌晨, 在省、地派性头头挑动、支持下,肥城县“造反”组织抢劫肥城
县人民武装部的枪支、弹药,发生大型武斗,死亡13人,重伤26人,至20日武斗平息。
时称肥城“六·一四”事件。
7月25日莒县、郯城间发生地震,波及境内部分地区。
8月根据中央《关于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的通知》, 地直及各县抽调工人,组成
宣传队进驻108所中等学校和城市小学, 领导学校的“斗、批、改”。之后,又派贫下
中农代表进驻农村小学和下放到公社的普通中学,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同时,
派出工宣队进驻市直文教、卫生系统9个单位。至1975年先后撤出。
9月按照中共中央部署和毛泽东主席“50字建党方针” ,境内开始整党建党。通
过批判“修正主义” 建党路线、 党员人人“斗私批修”、人人检查过关和组织上的
“吐故纳新”等过程,恢复各级党组织机构和组织活动。至1971年上半年结束。共处
理党员1036名,突击发展新党员11423名。
同月泰安造纸厂试验成功亚硫酸氨制浆造纸新工艺。1978年5月,国家轻工部在泰
安召开经验交流会,在全国推广该项工艺。
同月泰安地区第一届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召开, 选举产生泰安地区贫下中农代表大
会委员会。
10月24日新汶矿务局华丰煤矿一号井负210米水平生产大巷发生煤尘爆炸,108名
职工遇难, 1055米巷道遭破坏。停产25天。省、地、县和驻军派出人员赴现场组织抢
救。
11月13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房众夫泰安地革委主任职务,由李毅之 (军
代表)任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主任。
11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嘉祥县两名小学教师《关于将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
的建议》 后,境内农村公办小学全部下放到大队,教师回原籍任教。全区1.4万名公
办教师有1.3万名下放到大队, 将工资改为由生产队记工分,参加集体分配。普通中
学下放到公社管理。联办中学、小学办戴帽初中班、初中办戴帽高中班。造成师资余
缺失调,教学质量下降。1970年作了纠正。
11月23日在山东省革委主任王效禹的鼓动下,境内开展起指向革委会、指向解放
军、指向广大干部、指向广大群众的“反复旧”运动,调整、改组各级领导班子1055
个,2264名革委会成员被撤职、降职或揪斗。群众之间又出现武斗和分裂,各级革委
会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
11月泰安地革委在泰安粥店公社小辛庄南办起“五·七”干校。各县“五·七”
干校也先后建立。原地委、专署和各县的领导干部、一般干部及大中专院校的部分干
部、教师等入“五·七”干校劳动、学习。进行“斗批改”,有的则继续受到审查、
批斗。1979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停
办。
同月东平县二十里铺电灌站开工, 1972年10月23日第一期工程竣工开灌。 投资
1061.35万元,建总渠1条长21.2公里,干渠4条长18公里。扬程42米,灌溉面积6万亩。
冬泰安地区调集干部、民工5.6万人次,参加海河治理工程。
年底境内企、事业单位陆续建立革命委员会。各级革命委员会对所辖区域、单位
实行“一元化”领导。
同年泰安地革委为举办“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大型展览,拆除岱庙灵侯殿及东、
西神门等15间古建筑,改建成水泥结构平顶式展室。1998年拆除展室,恢复原建筑。
同年宁阳县草制品厂“11244”绣花提蓝和“11277”机钉提蓝出口欧、亚、美洲
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同年泰安无线电厂、泰安农机试验设备厂、楼德化肥厂建成投产。
同年泰安地区派出6名医护人员(地区医院5人、泰安卫校1人) 参加中国援助坦桑
尼亚医疗队,为境内卫生医疗系统援外之始。
同年泰安县第一火化场在泰城西七里埠西岭建立,时为泰安地区第一处火化场。
后改名泰安第一殡仪馆。1991年在市区西郊六郎坟动工建新馆,1993年迁入新址,原
馆遂废。新馆占地39.74亩,其中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总投资700余万元。

1969年
1月6日泰安地区投资35.5万元,架设泰安至莱芜35千伏输电线路,长约50公里。
1月15日泰安地区梆子剧团、 泰安县京剧团、新汶京剧团撤销。剧团人员全部到
工厂、农村接受再教育。9月19日,上述剧团恢复,人员回原单位。
春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口号鼓动下,全区部分干部家属被动
员回乡。1972~1974年,回乡人员陆续返城。
4月4日新汶矿务局潘西煤矿发生煤尘爆炸事故。115名职工遇难,108人受伤; 破
坏巷道3700米,停产7个月。中央和省、地、县领导机关及驻军派出人员组织抢救。
5月8日枣(园)徐(州)战备公路开始修建。在境111.2公里。泰安地革委组织泰安、
莱芜、新泰、章丘等4县民工参加施工,1970年9月通车。工程投资413.5万元。
5月中旬泰安地革委召开公社以上革命委员会成员会议,传达贯彻中共第九次代表
大会精神。
6月29日肥城矿务局大封煤矿9204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 每小时1600立方米,至
1970年1月全部堵截。首创国内大流量注浆堵水经验。
7月11日6时9分,泰安(北纬36°13′,东经117°07′)发生3级地震。
7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调查报告)》
一文,毛泽东主席为该文加写了按语(时称“七·二一”指示)。随后,地区及各县、
厂矿企业先后办起“七·二一”大学,组织职工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1977年后
陆续停办。
7月泰安地区贯彻毛泽东主席6月26日关于“把卫生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的
指示(时称“六·二六”指示) ,加强公社卫生院和生产大队卫生室建设。全区农村保
健员、卫生员改称“赤脚医生”。生产大队保健室改称卫生室, 一般由1~5名“赤脚
医生”组成。生产大队逐步推行合作医疗制度。至1975年,全区实行合作医疗的生产
大队达到5032个,占大队总数的84%。至1980年,各地合作医疗基本停办。
同月泰安县遭受雹灾。泰城雹如杏核,大如茶杯。麻塔公社红河村发现重5.5公斤
的特大冰雹。砸死牛2头。
同月肥城石横电厂--东平后屯35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东平县接通第一回路电源。
8月5~9日由玛利亚率领的巴西民族主义左派组织“人民行动”学习团一行3人到
泰安参观访问。
8月26日~9月5日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燎原队” 24人、“星火队”36人到泰安参
观访问。
9月1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下达“一号命令”后,泰安地革委、泰安军分区和驻
泰部队研究疏散计划, 制定战时工作方案和民兵配属计划。军分区、驻泰部队及各县
武装部进行战备动员,制定作战方案。作战部队到达预定位置,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9月泰安邮电大楼在泰城青年路中段建成。主楼3层,门厅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
筑面积2470平方米。 1973年6月29日,泰安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农村电话通信设备
由大关街迁至新建邮电大楼。
10月13日中共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成立。郭景超(军代表)任组长。随后,
各县及人民公社、矿务局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相继建立。
11月13日泰安地革委决定, 撤销地区工人代表大会委员会、地区贫下中农代表大
会委员会、地区文艺革命造反司令部。
11月15日泰城人民防空工程开始施工, 全区逐步形成群众性人防工程建设高潮。
至年底,构筑的各等级工程可掩蔽50%的城镇人口,其中新汶市能掩蔽80%的人口。
12月11日泰安地革委党的领导核心小组召开各县革委常委参加的会议, 会议检讨
了执行原山东省革委主任王效禹错误路线、开展“反复旧”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解决
山东问题的《十条》不力的严重错误。
同年泰安汽车制修厂、泰安印染厂、泰安制药厂建成投产。

1970年
2月6日周恩来总理对反映砍伐泰山林木、乱打山石、破坏文物的人民来信作出批
示:“责成济南部队司令员杨得志派得力人员,查办此事。”11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
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就此发出《关于认真做好文物古迹、山林保护管理的通知》,并与
泰安地革委组成联合调查组查处此事,制止了滥伐树木、乱打山石和毁坏文物的歪风。
2月12~17日泰安地革委先后两次召开县革委领导人会议, 传达中央《关于打击
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的指示》(时称“一打三反”)。
会后, 全区开展“一打三反”运动,至1974年11月结束。全区查出判徒、特务和其他
反革命分子25370人(大部分属于一般政治问题和定性错误的冤假错案) ,揭出贪污盗
窃百元以上、投机倒把300元以上的23025人。1978年后,对“一打三反”中出现的冤
假错案作了纠正。
3月30日肥城橡胶厂兴建。该厂时为国家化工部定点轮胎制造厂家。
4月25日因宁阳县化工厂提供的优质氟化纳用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制造。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该厂发电致贺。
同日616台电视发射机首次接收石家庄转播的北京电视台的信号成功,济南、泰安
等地观众第一次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我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实况转播。
5月中旬济南市2000名知识青年和300名知青带队干部到泰安地区插队落户。
6月各县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团建团工作的通知》, 在整党建党工作中,全面开
展共青团整团建团工作。
7月19日泰安、 新泰等县部分公社发生严重雹灾,受灾面积约50万亩。泰安县有
13处公社受灾,其中重灾7处,全县绝产失收面积13.1万亩,砸毁房屋2.88万间。
7月泰安地革委成立高等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和招生办公室。 大中专院校实行“群
众推荐, 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从工人、农民、士兵中招收学生(时称“推荐
工农兵学员”) 。至1976年,全区共推荐2393人入大专院校学习,7515人入中专学校
学习。1977年,停止推荐入学,恢复高考制度。
同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确定从济南、 青岛的14家企业、1所技校迁往泰安地区。
肥城、平阴、东平、泰安、新泰、莱芜等县自1966年以来, 青岛、济南等地已先期迁
入泰安地区8家企业。
8月泰安地区贯彻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 掀起“学大寨、赶昔阳”热潮。
冬,全区以农田基本建设、整地改土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形成高潮。当年投
入劳力66.9万个, 平整土地35万亩,建梯田(时称“大寨田”)10万亩;投入水利建设劳
力70万人,扩大浇灌面积40万亩;建成稳产高产田60万亩。
同月全区疟疾、乙型脑炎、布氏菌病、痢疾、肠炎等传染疾病激增,其中疟疾患
者15703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8%;乙脑发病476人,死亡19人,病死率12.4%。
9月泰安地革委以“五·七” 大队名义组织90多名地直干部到莱芜县高庄公社、
颜庄公社劳动锻炼,至1971年10月回泰安重新分配工作。
10月12~16日越南劳动党代表团一行12人,到泰安参观访问。
10月19日泰安地革委批转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意见
的报告》,县、公社、生产大队建立计划生育办事机构或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街
道设立计划生育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区深入开展。
10月山东医学院由济南迁至新泰楼德,下设曲阜、枣庄、楼德、新汶4个教学点。
1974年学院本部迁回济南, 楼德成为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1979年分院迁址泰城,与
泰安卫校合并,改称山东医学院泰山分院,1981年定名泰山医学院。
同月从莱芜顾家台至泰安范镇的莱范输电线路投入运营,长19.3公里,导线HIJ-70。
此为泰安地区东部架设供电网络之始。
同年山东造纸总厂楼德分厂、泰安棉纺针织厂、泰安化工机械厂、泰安电讯三厂、
泰安锻压机床厂建成投产。
同年山东阀门厂、 山东通用机械厂在肥城县石横兴建。1984年6月两厂合并为山
东冶炼加工厂。
同年位于泰安县道朗公社的利民油库开工兴建。 1974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至
1994年,经过两次扩建,库容达到10万立方米。为全省最大油库之一。
同年泰安地方小钢铁、小煤炭等基础工业初步兴起; 切削、锻压、农机、农电、
化肥、农药制造工业开始兴建; 轻工、纺织、制纸、制药、水泥、化工原料工业有所
发展。全区地方煤矿产量达59.03万吨。各县均建起农机修造厂, 112处公社建起农机
修配厂,3301个大队建立农机修配组。10个县均建有水泥厂,公社办水泥厂39个。全区
化肥厂发展到6家。

1971年
年初中共泰安地革委党的核心小组组织全区开展批陈(伯达)整风运动。
1月中旬全区基层单位重建工人代表会、 红卫兵代表会、贫下中农代表会 (时称
“三代会”)和妇女组织。至6月基本完成。
2月15~26日阿尔巴尼亚人民军工程兵司令员门杜·巴茨科率领军事代表团一行
12人到新泰东都农药厂参观访问。
3月1日泰安大汶口石膏矿筹建。1980年投产。
3月经山东省革委会批准,东平、平阴、梁山3县成立水产指挥部,制定东平湖水产
资源繁殖保护实施细则,并修筑暂养湾、设置拦鱼设备,发展东平湖鱼业生产。
4月10日泰安地革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清查“五·一六” 反革命阴谋集团的通
知》和山东省委的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和专案办公室,开展清查“五·一六”反革命
阴谋集团分子运动。在运动中,泰安将山东农学院“二·五”事件、肥城“六·一四
事件”、“砸烂泰安县革命委员会”等“文化革命”中出现的13件(后改为4件) 事列
为“五·一六”事件。地直及各县受审查的对象889人,一批干部、群众受到错误的审
查、批判。1973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山东省委指示,中共泰安地委宣布:在清查
“五·一六”运动中,泰安地区排查的13个大事件一律撤销;未经省委批准而隔离和变
相隔离审查的人员一律解除; 全区无一人参加“五·一六”组织,为受害的干部、群
众平反。
5月21~24日中共泰安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泰城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998名,
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郭景超作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 沿着毛主席
的革命路线阔步前进》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泰安地区第一届委员会,有委员54
名,候补委员7名,郭景超任书记。在此前后, 所属10个县、3个矿务局先后召开党代
表大会,选举产生新的县委和党委。
6月19~20日新泰、泰安两县连续发生严重雹灾。受灾地区降雹达15分钟,平地积
雹15~20厘米。冰雹大者重350克。
6月水利部副部长、著名水利专家钱正英到泰安地区视察水利工程,并在泰山剧院
作题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报告。
8月新泰县天宝公社沿汶河13个自然村受疫水感染,暴发流行性钩端螺旋体病,1个
月内发现病人316名。经防治,疫情得到控制。
10月初全区逐级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九·一三”叛逃事件的文件,批判林彪
反革命集团的罪行。 1972年8月下旬,全区贯彻全国批林整风汇报会议精神,传达中
共中央专案组整理的《粉碎林彪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斗争》材料,深入开展批林整风
运动。
10月31日山东煤矿学院由济南迁至泰安煤矿学校校址, 煤矿学校并入该院,改名
为山东矿业学院。
11月18日中共肥城县委、县革委在抗日战争陆房战斗遗址兴建陆房革命烈士陵园,
1972年落成。散葬在肥城各地的100余名革命烈士遗骨迁入陵园安葬。
12月肥城县焦化厂在县城(今老城镇) 西兴建,1974年迁址肥城火车站西。至1990
年供应泰城、肥城净化煤气1500万立方米。
同月境内开始对劳动锻炼2年以上的下乡知识青年招工安置, 当年招收7347人。
至1980年,全区历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全部招录为工人或回城。各地“知青点”撤销。
同年泰安轻工机械厂、新泰谷里灯泡厂、磁窑煤矿机械厂等建成投产。

1972年
2月泰安市交通系统首次派技术干部赴尼泊尔援建公路。
4月山东省气象局以新泰县羊流公社为试验区,进行人工防雹试验,在38个生产大
队范围内设置150个炮位、44门火箭发射场地, 培养炮手500多人。新泰县建立防雹试
验厂,生产研制防雹用火箭和空炸炮弹。
同月全区进行第二次清产核资,至1973年5月结束。共清查127个单位,其中工业
企业110个, 核定流动资金定额4379.8万元;流动资金全额7255.5万元。清查非工业
企业16个。
6月23日撤销中共泰安地委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恢复重建中共泰安地委党校(即今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前身)。
7月23日阿尔巴尼亚农业参观团到宁阳县种子站参观玉米杂交制种技术。之后,阿
先后两次从宁阳购买双跃3号玉米种子2.4万公斤。
7月新泰县汶南公社敖山东、楼德公社西山东等村发生雷击,死11人,伤10人,死牲
畜2头,烧毁花生苗50余亩。
10月17~19日亚非记者协会总书记查禾多和亚非作家协会临时代理负责人里萨戈
达等一行10人,到泰安等地参观访问。
10月各县贫下中农协会普遍组织写村史、家史,举办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展览,
全区有613个生产大队举办了此类展览。1973年8月结束。
12月11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泰安地区支行恢复建立。
同年泰安地区百货文化用品批发公司、泰安地区五金交电化工批发公司建成开业。
同年泰安红旗煤矿在新泰翟镇建成投产。
同年泰安拖拉机制配厂开始生产泰山-12拖拉机。

1973年
3月1日解放军泰安地区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撤销, 恢复建立泰安地区公安处、
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5月共青团泰安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共青团泰安地区第一届委员会。
6月15~20日泰安地区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泰安地区第一届工会委
员会。
7~8月泰安地区妇女联合会、 泰安地区贫下中农协会分别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成立妇联、贫协第一届委员会。
9月中共泰安地委、 地革委调整领导班子。狄生任中共泰安地委书记、地革委主
任,原地委书记、地革委主任郭景超改任副书记。
10月15日泰安地区抽调民工参加津浦铁路复线建设。
11月4日新泰电缆厂一台国产大型挤塑机正式投产。该机日吐胶9吨,生产塑料电
缆最大直径56毫米。
12月12日东平流泽大桥建成。该桥位于平(阴)徐(州)公路所经的大清河上。为32
孔跨径25米双曲拱桥,长877米,桥面行车道宽8米。时为区内最长的公路大桥。
冬肥城县清理城北北坛遗址, 出土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器物3000多件。此为肥城发
现最早的人类居住遗迹。
同年泰安电网正式建成。成立泰莱供电局,泰安与莱芜区域脱离淄博电网,开始
独立管理。1976年泰莱电网与济南电网联网。1981年又与枣庄电网联网。
同年地区属东平水河铁矿建成投产。1980年停产。
同年泰安起重机械厂生产Q1-8A、Q84型汽车起重机11台。
同年泰山饭店东翼楼在泰山大桥东侧建成。时为泰城楼层最高的现代化宾馆饭店。
同年全区计划生育工作号召“一对夫妻一对孩,两个相隔四五年”,并提出结婚
年龄提高到男25周岁,女23周岁的要求,对响应号召和做绝育手术的育龄夫妇给予奖
励,对超生者给予处罚。

1974年
2月初“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区展开。在运动中,部分干部、工人离开生产岗位,
地、县领导机关受到冲击,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受到干扰。上半年工业生产总值只完
成计划的28.5%,比上年同期下降40.7%。至年底,运动基本结束。
春泰安县省庄公社桑家疃在全区最早发现小麦全蚀病。
4月中共泰安地委发出《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通知》,要求
各县及公社, 坚决制止任意分队、并队,改变基本核算单位;坚决制止任意收回或扩大
自留地;坚持《六十条》规定的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定额管理与评工记分相结合的劳
动计酬办法。
6~7月全区先后举办“样板戏”、“学大庆”、“学大寨”影片汇映活动。免费
放映《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8个“样板戏”及“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的新闻纪录片。
8月各县进行地下水津普查,至1976年10月结束。查明全区地下水静储量88.35亿
立方米,调节储量14.61亿立方米,动储量0.41亿立方米,裸露基岩渗水量3.66亿立方米。
同月泰山616电视转播台试播彩色电视节目成功。
11月国家通信干线“京沪中同轴4201工程”途经肥城、宁阳等县,敷设地同轴电
缆104公里。
同月解放军山东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二团移交泰安地区,改名为国营泰安棉纺针织
厂筹建处(今泰龙集团前身)。
同年全区有7个县建起火葬场。至1977年全区城乡基本废除土葬。
同年山东生建摩托车一厂生产摩托车成功。
同年泰安罐头厂从日本、美国引进芦笋试种成功。

1975年
3月根据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和中共中央通知, 全区开展学习无产阶级专
政理论运动,学习讨论商品制度、货币交换、按劳分配、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对资产
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等理论问题,批判劳动分配中的“等量交换原则”等资产阶级理论。
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理论学习成为教条化。
春泰城东郊宅子变电站及肥山(肥城变电站至宅子变电站)38公里输电线路建成投
运。电源从济南电网肥城110千伏变电站引入,供泰城城区用电。
4月6日山东省黄河管理委员会批准修整古代著名水利建筑--东平县戴村坝。用水
泥、沙浆、石块包皮护砌北部灰土溢流坝,1977年竣工。
6月26日中共泰安地委召开300万人参加的有线广播大会, 随后地、县机关和企事
业单位集中人员举办学习班, 批判资产阶级派性。贯彻中央关于整顿的指示精神,调
整充实各级领导班子,全区10个县调整县委领导干部36人, 116处公社有107处调整领
导干部368人,其中调整公社党委书记70人。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严格组
织纪律,削平各单位的派性“山头”。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
动,促进全区经济的发展。至1976年,因“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整顿工作中断。
6月宁阳县石屯煤矿副井发生绞车断绳跑车事故,死亡10人,重伤2人,轻伤4人。
7月18日撤销泰安地革委政治部,恢复建立中共泰安地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
办公室、机关党委和地革委部分委、办、局。部门领导人不再称“负责人”, 恢复原
部局长、委办主任等职务称谓。各县及公社机构设置和名称也随之调整、恢复。
7月中旬泰安县连降大雨, 平均雨量300毫米,4.5万亩粮田受灾,房屋倒塌,部分水
库、塘坝、堤堰被冲垮。
8月肥城县城因地下埋煤待采, 经国家计委批准,县城及附近10个自然村迁至老
县城南7公里处的仪阳刘家庄。新城规划于1977年设计,当年7月动工建设。1979年12
月,县委、县革委机关由老城迁驻新城,1980年1月1日对外办公。原城关公社更名为
老城公社(今老城镇)。
9月25日新泰出现霜冻,时为境内初霜出现最早的记录。
9月泰安、莱芜、新汶3县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被命名为学大寨先进县。
10月宁阳电厂一期工程竣工并网运行。
11月泰安地革委从地直机关、事业单位抽调400余名干部组成首批学大寨工作队,
由地委、地革委领导人带队分赴肥城、长清等县帮助社、队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每
期一年。后又分别向宁阳、平阴、章丘等县派出3批学大寨工作队。至1978年结束。
同月铁道部部长万里到泰安火车站视察站场建设和津浦铁路复线工程。
冬全区实行沟、渠、田、林、路统一规划、全面治理,开展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
泰安县治理埠东岭,总面积近2万亩,建成梯田1.8万亩;东平县实施“40华里一条线,50
华里围山转”治理工程;新泰县治理榆山岭、新兴岭; 新汶市治理团山岭;肥城县石
横公社修筑万米石堰。
同年中共泰安地委作出决定:严格控制征用泰城环山路两侧的土地;若确实需要
征用,须地委常委会讨论批准。以后该决定未能得到严格贯彻。
同年泰安生建电机床厂生产东岳牌D5540可控硅电脉冲机床, 系国内首创。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同年泰安地区建筑公司始派技术人员和技工出国支援毛里塔尼亚国家卫生中心和
成衣厂工程建设,至1977年共派出国人员60名。
同年泰安、 莱芜、新泰、肥城、宁阳、东平6县市第四个五年计划完成。时有总
人口648.1万人,其中男329.5万人,女318.6万人;农业人口600.3万人。实现社会总
产值193106万元,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134245万元。 国民收入117450万元,人均收入
224.10元。 全民单位职工年人均工资615元。 农业总产值84793万元,其中,种植业
69379万元,林业2907万元,牧业11190万元,副业861万元,渔业456万元。工业总产
值99959万元, 其中, 全民所有制77330万元, 乡以上集体15451万元,村及村以下
7178万元。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5376万元,其中,生产性投资13685万元,非生产性投
资1693万元。

1976年
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逝世。全区人民无限悲痛,自发地举
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表达对周总理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2~3月根据中央及省委部署,全区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4月5日,
北京发生“四·五”天安门事件。泰安地区各级召开会议,表示拥护中共中央《关于
撤销邓小平一切职务的决议》、《关于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
理的决议》, “反击右倾翻案风”,追查“政治谣言”,搜捕“反革命”,清查“四
·五”天安门事件参与者。在运动的冲击下,已渐好转的社会生活秩序再次被打乱。
4月9日泰安大堰堤村人、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承钊病逝。刘承
钊,192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生物系,长期从事两栖类动物研究。曾当选第一、第三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选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并任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会
秘书长、美国生物学会秘书长。
4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在山东省革委副主任秦和珍、 李振陪同下,视察肥城县汶
阳小麦田间管理。
同月成立泰山管理局。1978年10月,成立泰安行署文物管理局。两局合署办公。
7月6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逝世。全区人民以悲痛的心情,用各种形
式进行悼念。
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地震,波及境内。继之,全区城乡人民开展防震、抗震。
同时,地区组成51人的医疗队赴唐山参加抢险救护工作。至8月,境内各医院收治4批
1503名唐山地震灾区受伤人员。
8月20日墨西哥农业工程师一行2人参观考察肥城县汶阳公社的玉米生产情况, 听
取该公社玉米增产的经验介绍。
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逝世,全区党、政、军、民陷入无比悲痛之中。中共
泰安地委及各县市委分别在驻地设吊唁厅, 各基层单位设灵堂,人民群众沉痛吊唁领
袖毛泽东。18日,地区及各县市分别在驻地举行万人追悼大会。
10月下旬泰城及各县市分别召开大会,庆祝中共中央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
伟大胜利,声讨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的罪行。
10月东平湖石洼进湖闸改建工程动工,1979年11月竣工。改建后,由原二级提高为
一级,关闸时最高设防水位由48米提高至51.5米。
11月肥城县在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上被命名为学大寨先进县。
年底全区118处公社驻地全部通车,其中49处公社铺设沥青路面,80处公社达到晴
雨通车标准。生产大队汽车通达率71%。
同年新泰县漆包线厂建成投产,当年漆包线产品获全国电子系统质量评比第一名。
同年地质勘探部门在大汶口附近发现岩盐矿床, 面积为36.44平方公里, 储量
75.12亿吨,矿层埋深700~1300米,含盐段厚24~346米,氯化钠平均品位86.76%,
最高达98.99%,属国内大型优质盐矿。

1977年
1月境内开展揭批江青反党集团及其帮派体系运动。 至年底, 全区共查有牵连者
5098人,其中459人列为审查对象。至1978年底,清查工作结束。
2月21日晚10时, 新泰一带雷雨交加,持续两日,100多公里的电线杆被摧倒,供电
中断。经6天抢修,恢复供电。
2月22日东平县花蓝店公社尚家园生产大队打井,因井筒坍塌,8名青年遇难。地、
县帮助妥善处理后事,并拨款资助该生产大队将井打成。
2月23~27日中共泰安地委举行会议,贯彻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研究、
讨论“抓纲治国”,以及全党动员,大办农业,普及大寨县等项工作。
3月16~28日新西兰友好人士路易·艾黎到泰安等地采访, 为写作第二部《中国
见闻》搜集资料。
3月国务院嘉奖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并提供花岗岩石料的泰安县省庄石料厂。
4月16日下午4时,宁阳、泰安2县10处公社120多个生产大队遭受8级以上大风夹杂
冰雹袭击,持续30分钟。10万余亩农田受灾,刮倒树木1万余株,严重损伤果树2万多株。
4月泰安地区抽调7名医务人员,参加山东省第一批进藏医疗队。至1984年,全区
先后派出3批21人。
5月26日中共泰安地委召开全区广播大会,传达贯彻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
6月5~14日,又召开全区工业“学大庆”工作会议,工业系统掀起“学大庆”高潮。
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到东平县视察农田水利基本
建设。
6月初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到泰安、 肥城、东平等地视察三夏生产和农田水利基本
建设工程。
6月2~6日泰安地区有8个县先后3次遭受冰雹袭击,有些地方降冰雹持续10~20分
钟,平地积雹5厘米。全区有22处公社、312个大队受灾,面积达343万亩,其中重灾25.5
万亩。
6月泰安县南宋大桥建成。该桥为跨径15米30孔双曲拱桥,长507米,桥面车行道宽
7米。为联接泰安、新泰两县交通的重要桥梁。
7月1日东平县王台大桥建成。该桥位于州城镇北肥城至梁山公路的大清河上。为
跨径30米25孔双曲拱桥,桥长824米,桥面车行道宽9米。
7月6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遗址、陆房战斗遗址为省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又增加岱庙、大汶口文化遗址、白佛山石窟造像等共15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月16日泰安地区及各县集会游行,拥护中共十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追认华国
锋同志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中国共产党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议》 、
《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议》、《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
决议》。
7月17日狄生调江西省工作。高逢五任中共泰安地委书记、地革委主任。
9月泰安所属10个县至农村公社的通信线路全部实现载波化。118处公社电话会议
实现双向接收。
同月根据全国统一部署,泰安地区停止大中专招生由群众推荐的办法,恢复统考
招生制度。
10月3日全区开展整党整风。 至1978年底结束。主要解决由于江青反党集团的干
扰破坏而造成的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问题。
10月15日泰安县胜利水库和百里胜利引水渠工程开工,1978年7月基本竣工。施工
高潮中出工人数最多达10余万人。完成引汶灌渠53.5公里,胜利水库主、副坝长4770
米,库容59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
10月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部分职工工资的通知》和省革委有关规定,从第四季
度起,全区为40%的干部、工人增加一级工资。
同月遵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打击资本主义势力猖狂进
攻”的指示(时称“双打”) , 全区开展“双打”运动。至1978年3月,全区查处案件
443起,逮捕反革命和刑事犯罪分子402人。
同月宁阳县西起土罡城屯,东至东庄的1200个农田建设工程项目开工(时称“百里
五岭大会战”),至1978年,总投工840万个,动用土石650万方,整地改土4.5万亩,建塘
坝33处,修地堰160公里,植树6万株。
同月美国友好人士韩丁到东平县参观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次年7月中旬,再次到
东平、新泰、新汶、泰安等地考察农田基本建设。
11月25日~12月5日中共山东省委在泰安召开全省普及大寨县工作会议。 期间,
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白如冰带领与会人员到泰安县胜利水库工地参加劳动。
12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视察泰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工程。
12月肥(城)东(平)46公里输电线路和东平后屯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
同年全区有5处公社14个生产大队的5000余亩小麦被工业废水污染,损失粮食70万
余公斤。
同年新泰县北谷里大桥建成。该桥位于牛石公路的柴汶河上,为42孔跨径10米钢
筋混凝土空心桥板,长422.4米,桥面行车道宽7米。时为全区最长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公路桥。
同年山东农学院蒋先明教授研制成功的马铃薯阳畦保种新方法, 在新泰县城关公
社南关大队推广试播3亩,亩产2500公斤,增产333.3%,无退化现象。该研究成果属国内
首创。
同年泰安县徂徕公社桥沟村用温泉水试验养殖尼罗罗非鱼成功, 1982年建成繁殖
基地。
同年境内遭受旱灾,成灾510万亩。其中,肥城60万亩,新泰56万亩,东平29万亩。
有31个大队2.16万人饮水发生困难。
同年境内病毒性肝炎暴发,共发病2.46万例,占总发病率的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