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旱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2&rec=54&run=13

1916年,泰安“大旱,蝗虫害稼”。
1917年,莱芜、东平大旱,麦苗枯,“自五年(民国五年)九月无雨,至本年(
民国六年)五月中旬得雨始耕。秋飞蝗遍野,蟓生,冬无霜,牛疫”。东平县“春
大旱,麦苗槁枯”。
1919年,莱芜、东平大旱。其中东平县“春旱,麦失收”;莱芜县“7月23日
蝗蝻大至,弥月无雨”。
1920年,泰安、东平大旱。其中泰安“春、夏大旱,西南乡蝗蝻生”;东平“
旱、蝗,秋失收”。
1941~1943年,全区持续大旱,河道干涸,树叶、树皮吃光,卖儿卖女、饿死
冻死者甚多。其中宁阳县伏山区逃荒外流者1943户;肥城老城、王庄、桃园3乡饿
死736人,卖儿卖女者2304户;东平县35万亩地颗粒无收;莱芜县农民以树叶、树
皮、河草为食,饿死5000余人。
1949年,春旱,泰山、泰西两区成灾面积418.2万亩。
1950年,泰山、泰西两区春旱,成灾面积270万亩。
1951年,春旱,全区成灾面积799.3万亩。
1959年7月,旱灾。区内宁阳、东平、肥城3县最重。宁阳成灾面积36.3万亩;
东平成灾面积35万亩;肥城成灾面积57.6万亩。
1961年,旱灾。全区受灾面积110万亩,东平、肥城、宁阳3县分别成灾20万亩
以上。
1966年,旱灾。全年降雨483.5毫米,其中7月份降雨234.8毫米,占全年降雨量
的的48.6%,严重不均,旱情严重。全区成灾面积142万亩。其中东平、肥城2县分
别成灾30万亩以上。
1967年,旱灾。全区成灾面积103.2万亩。其中泰安、宁阳、东平3县,分别成
灾25万亩以上。
1972年,旱灾。全区成灾面积106万亩。其中泰安成灾31万亩;新泰成灾51万
亩;莱芜成灾17万亩。
1976年,旱灾。全区成灾面积111.5万亩。其中泰安、莱芜、新泰、肥城4县,
分别成灾20万亩以上。
1977年,旱灾。受灾面积510万亩。其中肥城成灾60万亩;新泰成灾56万亩;
东平成灾面积29万亩,有31个大队21600人饮水发生困难。
1980年,春旱。全区成灾面积228万亩,新泰、莱芜、宁阳3县灾情最为严重。
1981年,旱灾。1-10月份降雨428毫米,成灾面积199.1万亩。其中平阴、肥城、
东平3县受灾面积分别在45万亩以上。全区减产粮食1.23亿斤。
1982年,春旱。全区成灾面积346万亩。其中泰安成灾50万亩,肥城成灾40万
亩。
1983年,旱灾。全区成灾面积211.5万亩。其中新泰成灾84万亩,宁阳成灾56
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