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2&rec=35&run=13

境内有东平湖、稻屯洼(亦称稻屯湖)、蜀山湖、南旺湖、马踏湖等湖泊。蜀山、
南旺、马踏3湖本为一湖,在汶上县境内,自掘小汶河穿湖济运(运河),始分为3湖。
因连年干旱湖水干涸,多辟为耕地。
东平湖 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泊,地处北纬35°30′~36°20′,东经116°
00′~116°30′之间。在东平县境内。北起清河口门,南至金线岭围堤,西濒济
梁运河和黄河大堤,东沿凤凰山、黄花园、州城镇、吴桃园及湖东排渗河。南北长
30多公里,东西宽20多公里,总面积627平方公里。湖底西北高、东南低,最低高
程36.7米。湖中有金山、昆山、土山、铁山等,海拔一般在150~250米之间,面积
均在2~5平方公里。湖区设计蓄水高程44~44.5米,库容量40亿立方米。
东平湖古属大野泽,亦称巨野泽。《尚书·禹贡》中有“大野既潴,东原(今
东平、宁阳、汶上一带)底平”的记述。《周礼·职方·兖州》一书记载:“其泽
薮曰大野。”《尔雅·释地》:“国有十薮,鲁有大野。”清初胡渭注释说:“东
原乃汶之下之流,禹陂大野,使水得所停,而下流患以纾,又浚东源之畎浍,注之
汶济,然后其地致平,可以耕作也。”汉代,大野泽改称钜野泽。《史记》中有“
彭越常渔于钜野泽中为群盗”,“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后二十年
始塞”的记载。这时的钜野泽仍蓄水量巨大,到处是一望无际的洪水泽国,以至汉
武帝惊呼:“瓠子决兮将奈何?……吾山平兮钜野泽溢,……”。南北朝时,仍是
“钜野湖泽广大,南通邾泗,北连清济”。至唐代,已有比较确切的数字记载:“
大野泽在钜野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元和郡县志)。五代以后,大
野泽因黄泛淤淀,逐渐涸缩为梁山泊,又称张泽泺。《资治通鉴》中有“复汴水,
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的记载。《宋史·杨戬传》记
载,“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元代,于钦
《齐乘》中记载:梁山在寿张县东南七十里,东平州西南五十里,东接汶上县界,
汶水西南流与济水汇于山之东北,回合而成泺……泽即梁山泊也。这就是《水浒传》
上描写的“周围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的水泊梁山。金元明时期,梁山泊
逐渐衰退,蓄水时多时少,水至时则“漂没千里,复成泽国”,水退时则“涸为平
陆,安置屯田”。1181年(金·大定二十一年)黄河移至故道,梁山泊水退,涸干为
田。至明初,这里只剩下南旺、蜀山、马踏、安民山、马场几个分散的积水小湖,
“梁山巨浸”已不复存在,历史上称为“北五湖时期”。至公元1855年(清咸丰五
年),黄河于兰考铜瓦厢决口,在东阿鱼山夺大清河入海(渤海),倒灌入安山湖。
为防黄河继续南侵,遂从梁山县十里堡至东平县解河口一线修筑围堤(今称旧临黄
堤)拦截,形成大面积新湖面,时因大部分湖面在东平县境内,安山湖逐渐改称为
东平湖。1933年东平湖的高度(江淮水准):洪水位38.9米,湖底高37.2米,容水量
11880立方米。集水面积:洪水位时229平方公里,低水位时167平方公里,实为现
在的老湖区。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国民党军队在郑州花园口决黄河大堤,黄水改道入淮
(河),东平湖遂干涸为田。1947年堵复决口,黄河复归故道入海,东平湖重又蓄水,
时湖面面积153平方公里。
建国后,1950年从东平县李桃园至金线岭一线又筑一围堤(新临黄堤)以确保黄
河下游安全。东平湖遂形成新湖、老湖两个湖区。滞洪区总面积943平方公里。
1958年改东平湖为水库,将梁山县新湖区西部去掉,滞洪面积缩为627平方公里,
其中老湖区209平方公里,新湖区418平方公里。围堤顶高程加至48.5米,设计蓄水
位46米,相应蓄水量40亿立方米,成为滞蓄黄河洪水的大型水库。
稻屯洼 位于东平县城西8公里,在稻屯、石楼村北,主要汇集该县北部山区
诸水,集水面积272平方公里。1954年,为确保大清河南堤安全,将稻屯洼定为大
清河滞洪区,并修筑了围堤,总面积66.1平方公里。围堤内有自然村63个,可耕地
7.3万亩。1958年10月东平湖水库建成后,稻屯洼遂成为东平湖配套滞洪区,当东
平湖水位已达设计水位,大清河流量达到7000立方米每秒时,即可在马口南破堤向
稻屯洼分洪。设计分洪流量1000立方米每秒,最高蓄水位46米,总蓄水面积76平方
公里,蓄洪能力1.59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