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2&rec=1&run=13

新编《泰安地区志》正式付梓出版,是泰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
可喜可贺。
编修《泰安地区志》是一项浩繁的文化建设工程。在十几年的编纂过程中,省
地方史志编委会及其办公室给予了及时指导。曾在泰安工作过的老领导们给予了热
情支持。区内离、退休老同志和各界人士给予了大力帮助。我代表中共泰安市委、
泰安市人民政府、泰安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向为编纂出版《泰安地区志》作出
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国昌以修志。编修地方志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泰安境域内编修地方志,
始于汉朝,盛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各地亦曾普遍编修,
因仓促成书,未能正式出版,实属憾事。地方志书,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对于“正人心,敦风尚,明正宜,垂治规,究兴衰之由,陈利弊之要,补救时政之
阙失,研求民生之荣枯”,具有积极的作用。
这次编修《泰安地区志》,于1982年春天着手。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各级政
府精心组织,成立专门机构,广大专、兼职史志工作者广征博采,辛勤笔耕,历时
十余载,数修志稿,至1996年6月底完成。
新编《泰安地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详今略古,据事直书,客观地反映了泰安境域内近一个
世纪的历史与现状,横及境域、经济管理、农业、工业、交通基建、财贸、中共地
方组织、党派群团、政权政务、军事、文化、泰山、人物等,有些内容还因事上溯。
既详记了全区人民在旧社会受压迫的苦难史以及浴血奋战求解放的斗争史,又总结
了全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创业绘宏图的丰功伟绩和经验教训。对于资政、
教育、存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新编《泰安地区志》是一部珍贵的百科全书,置一部于案头,一地风情史实,
展卷即得。
是为序。

泰安市市长 张知平

一九九六年十月

凡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述泰安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二、本志上限起自1912年,为反映某事物的来龙去脉,则因事而异适当上溯;
下限断于1985年撤销泰安地区,建立地级泰安市。
三、本志记述区域以1985年撤销泰安地区时所辖9县市为区域界,兼顾历史上
的区划变动,以反映历史面貌。如抗日战争期间,区内抗日根据地分泰山区、泰西
区及鲁中区,同时存在国民党统治区、日伪占领区。
四、本志以着重记述全区宏观面貌为主,详载地区级事与物,兼及县市,以突
出地区一级志书的特点。
五、本志书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图表随文插
入相关章节中。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兼用记事本末体。
六、本志由概述、大事记、分志、附录四部分组成。分志采用编、章、节、目
结构,基本按事以类从、类为一目的原则横排竖写。
七、本志采用语体文、记述体,寓褒贬于记述中;有争议的事与物,诸说并存。
八、入志人物,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在世人物以事系人记载。立传人物以本
籍为主,以人民群众为主,以对社会贡献或有重大影响为标准,并适当收录了少数
劣迹昭著的反面人物。《人物编》设人物传、著名烈士名录、古代名人录,按县、
市排列,以人物卒年先后为序。
九、本志资料来源于档案、文献、旧志、口碑、社会调查和地直有关部门及县
市史志办,均经考证,一般不注出处。
数据以统计部门的数字为准,凡不含平阴、汶上、泗水三县数字时,均作注明。
计量单位,除注明旧制外,一律采用公制。
十、纪年用公元,必要时加注历史纪年。行文中的“建国前(后)”,系指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十一、名称:专用名称,初用全称,后用简称;人名直书姓名,一般不冠褒贬
词;地名均用地名委员会公布的名称,用历史地名时,加注今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