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任务目标 推进全市 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9&rec=5&run=13

明确任务目标 推进全市 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李洪峰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历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一个目标、三大重点、四个坚定不移”发展思路不动摇,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加大经济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统筹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加快“和谐泰安”建设步伐,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个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全市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万元GDP能耗、取水量分别下降4.7%和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增长18%,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以内;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4‰以内。在实际工作中力求发展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推进全市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更面临着机遇和有利条件。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进一步深化,制造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加速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家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这是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保障。近些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质量、活力、后劲明显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欲望更加坚定和高涨。只要我们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全市经济与社会就一定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工作指导和把握上,要做到“五个必须”: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切实做好结合的文章,做到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市委确定且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不动摇,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为切入点,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推进力度,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注入生机、活力和动力;必须坚持政府管理创新,在充分发挥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行政问责,努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更加关注民生,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突破,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坚定不移地抓好大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是发展之本,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紧紧抓住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无污染,能带动结构优化、支撑财政增长、促进协调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开动脑筋,破解难题,搞好土地资源整合,多渠道筹措资金,优化投资结构,高效率高质量搞好服务,千方百计保证项目落地建设。集中力量抓好泰安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国电石横电厂三期扩建、临矿煤机基地、泰开电气550KV无功补偿器生产、泰安青年汽车车身零部件及温控系统生产和宝龙广场等270个投资过亿元的重点新建、在建项目。按照“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突出农业龙头企业、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论证筛选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梯次推进、连续建设的格局。要创新完善大项目建设落实机制,强化调度检查,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益。
做强做大工业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抓好“三个一批”为切入点,以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深化内部改革、招商引资、整合资源、集约投入等途径,努力把产业做大、企业做强、产品做优、品牌做响,尽快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培植,加大扶持推进力度,在汽车及零部件、输变电设备、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领域,着力开发一批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的产品;通过拉长延伸产业链条、搞好同类产品空间集聚与资源整合、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等措施,培植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骨干企业和企业群体,优化增量,提升存量,膨胀总量。特别是要制定落实推动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运用高新技术、现代化设备,改造提升企业,向技术改造要质量、要效益、要速度。全年计划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00亿元,重点抓好30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壮大提升旅游业 继续坚持“营造大泰山,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的思路,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名城和旅游经济强市目标,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整合资源,逐步将旅游业培育成新兴经济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泰山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宣传促销,培植壮大旅游骨干企业,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全面提升旅游产业体系。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突出抓好泰山博物馆、《印象·泰山》、泰山国际休闲运动中心、泰山湖畔生态园、徂徕山旅游开发、莲花山及水浒文化旅游区二期工程、彩山自驾车营地等工程项目建设;做好“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和泰山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增强旅游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对泰山景区等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规范管理泰山奇石市场;加快发展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创建一批旅游强乡镇和旅游特色村。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和“面向生产、面向生活、面向农村”的思路,制定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土地等手段,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吸引信贷资金、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科技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房产中介、物业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休闲娱乐、卫生保健、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特别是要解放思想,强力推进康体休闲、文化娱乐、卫生保健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国内服务业转移,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引进和培植发展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一批服务业知名品牌,努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和档次。同时,高度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培育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增长。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围绕加强创新型泰安建设,切实做好“自主知识产权、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三篇大文章,强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科技投入机制。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高新技术和产品开发、提升传统产品、发展循环经济和改造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加强企业观念、技术、制度、队伍、文化等创新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一批重点行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建设国家火炬计划输变电器材、非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着力抓好20家重点企业、20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20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争取有更多的企业产品、企业技术中心进入全省“双百”工程和国家重点扶持行列。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驻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智力、成果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专利技术产业化。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抓住用好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三个环节,创新人才选拔使用、合理流动和分配奖励机制,加大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优秀企业家、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全面落实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加强依法治理,严格监督控制。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技术,突出抓好钢铁、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列入“省千户”、“市百户”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加快改造淘汰落后的技术、设备、工艺和产品。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广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循环生产的关键技术,实现资源能源梯次利用、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继续抓好肥城市和新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实施好循环经济“1623”培育工程。进一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活动。加快“生态泰安”建设步伐,认真落实南水北调、碧水行动、生态市建设污染物减排责任目标,巩固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严格环境准入和源头控制,重点抓好各类规划、区域和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严格环境执法,进一步提高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环境安全、人居环境优良。
(本文为李洪峰同志在泰安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第二、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