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社会福利院的沿变与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9&rec=41&run=13

泰安市社会福利院位于泰山脚下,泰城东关迎暄大街中段。其前身为民国初年美国基督教牧师勒里斯·姆·安格林(Lmanglin,汉名安临来)与其夫人亚娃·徘顿(Avapatten,汉名安美丽)在此建的“阿尼色弗山东泰安孤贫院”。自创办至今,历90年,先后9易院名。经教会办院、日伪统治、官员掌控,到社会救济、福利服务机构等几个迥然不同的历史阶段。今泰安市社会福利院,发展成设施齐全,环境安宁优雅,集福利、供养、康复、养老服务为一体,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较大规模的社会福利院之一。获泰安市文明先进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全国百家窗口式社会福利服务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教会办院
1909年夏,在美国墨西哥州苏纳拉瓜马斯城从事传教和教育的安临来夫妇毅然辞职,于1910年12月9日辗转来到中国泰山。初在泰城元宝街浸信会传教,后于泰城东关购置房产,办起山东泰安东关基督教堂。1916年,安临来夫妇以其虔诚的信仰和对孤贫者的同情,在东关教堂基础上创办了“阿尼色弗山东泰安孤贫院”(史称“泰山孤贫院”),时有5名孤儿、2名寡妇。以半工半读“让所有被救助者信仰上帝、服务上帝”。1919年,由于受到基督教界的斥责和非难,诬蔑他是美国教会的“叛逆者”,几乎全部断绝了差汇供给。为弥补办院经费的不足,开始兴办实业。至1922年前后,院内孤儿(亦称“学生”)增至300余人。由于院民剧增,办院经费愈加困难。为摆脱拮据,安临来与妻子回美国募捐,增加工副业生产项目,并以神召会和阿尼色弗孤贫院名义向各地教会广泛宣传,呼吁救助,经济来源渐趋改善。1927年,安临来第二次回美国劝捐,翌年成立“阿尼色弗孤贫院芝加哥办事处”,委托兰德马克(汉名罗文彬)代之筹款和推销产品,又与美国基督教神召会签订合作协议。此行收效甚丰。国内许多军政要员和知名人士孔祥熙、朱家骅,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及马鸿逵、沈鸿烈等曾先后到院视察参观,或予以捐助。美国、法国等地有技术专长的教友来院求职。
1932-1935年,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隐居泰山期间,多次造访泰山孤贫院,与安临来和孤儿们建立了深厚友谊。冯称赞安临来是“慈善家”,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曾多次捐赠和资助,并建议更改院名为“泰山教养院”,让受苦难的孤儿们在这里得以抚养、受以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安临来采纳了将军的意见,并登报声明。这一时期,经费来源相对稳定,陆续购置房产、设备,教养院规模不断扩大。院民最多时达1100余人,工作人员160余名,处于历史鼎盛时期。
日伪统治
1937年末,日军侵占泰安。此时,安临来夫妇正携学生肖树栖、陈永年等在美国巡回募捐,院内由早期毕业的学生周文英等人主事。日军进城时,见泰山教养院门前悬挂着美国国旗,未敢冒然闯人。泰城东关大批居民和信教人员栖身院内,躲避兵祸。院方尽力予以方便。教养院一时成为“避难港湾”。一批热血青年,如范天恩、邹玉朋(参军后改名彭涛)等离院从军,投入抗日洪流。时因战乱,安临来虽奔波于国内外,但募捐艰难;原料不足,资金紧缺,生产时营时停,加上购置房地用度过量,致债务多达十几万大洋,泰山教养院危局难支。1940年夏秋之交,安临来最后一次赴美募捐归来,正值抗日战争艰苦之时。安赴美期间,委派的代理院长周文英及张兴友、王敬灵等,用从美募捐汇款,一边维持院民生活,一边巧与债主周旋,“去息还本”偿还债务,维系教养院生存。对此,安临来甚感欣慰。将从美国带回的手表赠送给周、张等助手,以示奖赏。
但好景不长,困难便接踵而至。安临来由美国回院时,随其募捐的学生陈永年与他分道,留美国深造,惟肖树栖及其女儿随同回国;副手王敬灵和学校负责人顾鞠逊等已离院而去;学潮中赶走的“三肖”,有的趁机返院。1941年,院内经营萧条,困难与时俱增,安临来依然拒绝劝说,继续买地扩院。周文英感到难与这位老牧师共事,索性辞职。
是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海上交通中断,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募捐汇款停止。日军驱赶在华的美国人,下令安临来夫妇离开泰山教养院。安临来坚辞:“这个院,我按照上帝的旨意办了20多年,院里的孩子们由我抚养,现在战祸临头,我不能舍弃而去,要同孩子共渡难关!”
日伪泰安道尹杜中是基督教徒,与安临来素有交往,此时也对安下达了“驱逐令”,日本宪兵队传讯,施加压力。门口贴着“不准任意出入、违者处死”布告。后又派兵驻扎于院内,三天两头闯入安临来的书房和卧室搜查。有两次,几个日本宪兵将安临来团团围住,盯着他足有几分钟,安气得脸色发青。日本兵还故意骑在悬挂美国国旗的旗杆上撒尿。安临来受到莫大的污辱,深深陷入了愤懑和惆怅之中。她和妻子经常彻夜祈祷,卧室里传出哭泣声。
1942年夏的一天,日本人又传安林来到宪兵队去,半日方回。张兴友见安临来面色阴郁,便跟随他走进卧室。安躺依于一张靠背很高的藤椅上,紧闭双目,久时不语。张兴友问遇到了什么事,安说:“我现在象是落入无底的深渊,周围一片黢黑,见不到光明。希望天黑下来再也不要明。”一天上午,安临来在书房外廊檐下徘徊。他把工作人员张鸿范招至身边,说:“鸿范,八路军现在哪里?我要去找八路军,行吗?”
夏末秋初之际,安临来病倒了。医生说,他是患了“中风”。1942年9月5日凌晨,勒里斯·姆·安格林病死在他的卧室里。是年冬,日军驱赶安夫人亚娃·徘顿离院。全副武装的日本宪兵,将她押送至山东潍县集中营监禁。
安临来辞世后,日本人立即派石楚安葬主院,并委派马庄耶酥家庭闫立倜(后为敬奠瀛)任伪院长。多年跟随安临来左右的张兴友、张鸿范等被逼走。院内的生产多已停办、倒闭。孤儿们过着“日食草根树皮”的日子。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教养院仍被伪院长把持。同年10月,曾投降过日军的国民党吴化文新编第5军副司令宁春霖,在泰城设泰兖警备司令部,宁应闫立倜请求,曾拨粮给泰山教养院,又被其部下贪污。1946年,内战爆发,闫立倜担心失控,把学生集中起来看管,“形同监牢”。
官员掌控
1946年6月,阿尼色弗美国芝加哥办事处罗文彬来华,力图复兴泰山教养院。此时,早期毕业于该院、1934年“学潮”中被驱逐的“三肖”之首肖树栖,正同其妻肖云霞(又名刘善良)经营泰山教养院济南办事处。肖会英语,又随安临来赴美3年,因而一个偶然的机会被荐为国民党山东当局的英语翻译。不久当了第二绥靖公署外事处第一课长(一说后任外事处处长)。罗文彬从芝加哥办事处来华直抵济南,在肖树栖夫妇辅助下,联络原教养院人员,于7月20日成立由罗文彬、肖树栖为首,彭君重、张锡珂、张鸿范、于清太、武子玉等7人组成的“泰山教养院院务执行委员会”,并委派周文英回泰山教养院任院长,张锡珂为副院长;成立“泰山教养院济南分院”,由肖树栖兼任院长。
周文英、张锡珂到职后,招回张兴友等院内的老职员。月内,泰山教养院收到美国芝加哥办事处第一笔汇款3万元(法币);济南分院同时收到汇款1万元美金。此后,虽然每年数次收到汇款,但由于法币贬值,物价飞涨,院民生活仍然困境难脱。职工四散,员工仅剩14名。工副业生产多已倒闭,机器设备变卖。泰山教养院在风雨飘摇中维持。
人民政府接办
1948年夏,泰安全境解放。人民政府依照宗教政策,早于1946年7月20日,由鲁中南行署发布文告保护该院。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燃烧到中国边境,抗美援朝运动轰轰烈烈。根据国内外形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65次政务会议作出《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决定》。1951年1月9日,华东军政委员会第43次会议决定并发出执行上述决定的指示。时为泰山教养院长的周文英,经泰安专署批准,于同年上半年先后参加内务部和华东军政委员会召开的专门会议。教养院院民也要求人民政府接办,拒绝接受美国汇款。7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泰安专署《关于处理接办泰山教养院的意见》。泰山教养院迎来新的历史时期。
1951年9月15日,泰安专署专员刘舜卿亲率工作人员,并由山东省民政厅派员参加,到院举行接办仪式。宣布苏一庭任院长,原院长周文英、副院长张锡珂均任副院长,13名原工作人员留用。10月初,召开第一次院务会议,研究领导分工,安排生活、生产事宜。1952年4月1日,泰山教养院更名为泰安生产教养院,隶属于泰安专署,由专署民政科负责业务领导。此时,大批难民、灾民及国民党军政闲散人员流浪城镇。生产教养院成立收容所进行收容遣送工作。是年,院内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6月,副院长周文英以“贪污”和“虐待儿童”罪名被捕判刑(1986年平反)。12月,苏一庭调离。夏家店院办学校析出,改为“泰安烈士子弟学校”,与教养院同属专署民政科领导。1953年2月,成立由代理院长程明、副院长张锡珂等6人组成的院务委员会。1955年,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社会流动人员减少,院内收容所撤销。同年10月,开展审查干部和内部肃清反革命分子运动。副院长张锡珂被疑放走“从台湾来的肖树栖之子”受审查,自杀身亡(1983年落实政策)。
1956年初,山东省民政厅对各地社会福利、生产教养单位进行任务区分,泰安生产教养院以收养泰安、临沂两地城镇人口中无依无靠、生活无来源的残老人员为主。4月1日该院改属泰安县领导。9月易名泰安残老教养院。
1959年,根据全国湖北现场会议精神,省民政厅对各地教养院、社会福利院的任务再行调整。泰安残老教养院改名泰安社会福利院。1960年院内成立泰安复员退伍军人慢性病疗养院。1961年9月,泰安市社会福利院收归专署,更名泰安专区社会福利院。复员军人慢性病疗养院同时收归专署民政局(1965年撤销)。1965年在“四清”(清政治、清思想、清经济、清组织)运动中,批判“单纯福利主义”,社会福利院改名“社会救济院”。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院领导班子受到冲击。1969年8月,成立泰安地区社会救济院革命委员会。
1980年6月,院名由泰安地区政府行政公署民政局社会救济院,改名泰安地区社会福利院。1985年3月,撤销泰安地区,泰安市升为地级市,遂改院名为泰安市社会福利院至今。
(载《泰安市社会福利院志》2006年8月出版 主编 汪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