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村 ——白马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9&rec=37&run=13

中国民俗文化村
——白马石
白马石村位于泰山东南麓威王山下。据当地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威王山下的女儿河旁,有一块巨大的石英石,雪白透亮,形象似对空长嘶的一匹骏马,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昂首挺立,村民对石马产生崇拜之感,初一、十五都去给石马烧香摆供,祈求平安。白马石村由此得名。只可惜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这组雪白的石英奇石被破坏,变成了熔炼钢铁的原料。后来,白马石人为发扬和光大龙马精神,在村口塑起了一匹昂首奔腾的白马雕塑,并立为村标。在白马石村境内,还有黄巾军山寨、汉墓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以及540余处摩崖石刻。村落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泰山传统的民居及民俗民风。
2001年该村被国务院批准为“泰山华文教育基地”,2004年被中国民俗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民俗文化村”。
美 丽 传 说
凤凰岭 在白马石村东北部有座岭,形象非凡,当地百姓都叫它“凤凰岭”。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白马石村住着一个善良的小伙,名叫石福。爹娘二老相继过世后,只剩他孤身一人靠种半亩山地和拾柴糊口度日。有一天,石福在山上拾柴累了,在石板上躺下睡着了,梦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送他一支铜箫,并嘱咐他要专心吹练,日后定能帮他排忧解难,等石福醒来一看,真的看见一支金光闪闪的铜箫放在身边。石福得到铜箫后,如获至宝,日夜不停地练习,几年后,石福吹练的炉火纯青,悠扬的弦律让听者如痴如醉。
一年春夏之交,他和乡亲们辛勤栽种的庄稼长势喜人,这天突然发现很多蝗虫铺天盖地飞来,眼看庄稼就要毁于蝗虫之口,他和乡亲们十分着急。石福坐在山坡拿出铜箫吹起忧郁的曲子,突然见远处一块石板上站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向他微笑,告诉他吹曲“百鸟朝凤”,可引来百鸟,把这些蝗虫吃光,才能保住庄稼。姑娘说完不见了,石福听后全神贯注地吹起了“百鸟朝凤”,曲子未吹完就见一只金翅金瓴的凤凰落在对面的山坡上,各种鸟类也都朝凤凰飞来,眨眼功夫这里就落满了成千上万只鸟,这些鸟不一会功夫就把蝗虫吃得一干二净,随后飞向了别处。石福吹累了又在那块石板上睡着了,梦中老者告诉他,刚才姑娘是泰山修炼多年的石榴仙子,正在家里等他,石福醒后,半信半疑的回到家中,刚一进门,果然见石榴仙子姑娘在家等他,并愿与他结成伴侣,白头偕老。
没想到祸不单行,虫害刚过,瘟疫又蔓延起来,山里百姓贫穷,缺医少药,遇上瘟疫,九死一生。心地善良的石福急得茶饭不思,石榴仙子看出丈夫的心事,主动上山采回参叶等草药,整治好药汤后给乡亲们每人一碗,使乡亲们逃过了瘟疫之灾。可是从此石福夫妇却不知去向。当地人们没有忘记二位仙人的功绩,把吹箫引凤的传说流传到今。后来人们都说那只凤凰在这山上没走,变成了一道岭,形似凤凰,就叫它“凤凰岭”。
卧虎岭 白马石村西北侧有座山峰,形似卧虎,当地老百姓叫它卧虎岭。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泰安出了一位朝中官人,官拜三品尚书,此人耿直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年老后皇帝恩准告老还乡,来到白马石村建起了一座庄园,叫史家庄园。史尚书进村后,与左邻右舍和睦相处,村里人有了困难他都尽力帮助,乡亲们都尊称他史员外。一天夜里,史员外刚睡下,天就下起了大雨,朦胧中,史员外梦见一只猛虎来到自家门口卧下,他突然惊醒,慌忙起身,叫醒管家伙计,来到门口,发现一年轻的书生在门前石板上呻吟不已,史员外见状,感觉蹊跷,心想此人非同一般,有可能是文曲星(白虎)下凡,将来必成大器,想到这里,命管家伙计将书生抬进房内,请来郎中,把脉诊治,在史员外的关照下,书生很快恢复了健康,几天后书生含泪告别恩公,踏上赶考的路程,临行前史员外见他路费不足,特意送上白银,随后二人依依惜别。
后来书生果真考取了头名状元,为报史员外的救命之恩,特来白马石村酬谢。史员外面对奇珍异宝,分毫未留,慷慨捐赠给贫苦村民,从此史员外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美名传遍四方。为纪念这段佳话,后人在书生躺过的石板处建房供奉,取名“卧虎岭”。
威王山 说起白马石村北方的威王山,在公元前356年(周显王13年),齐桓公去世后,由他的儿子齐威王继位。齐威王年轻好胜,射猎成痹,成天吃喝玩乐,不问朝政。
有一年,他率朝中官员驾车离开齐国,绕道来到齐鲁交界之处的泰山前怀狮子峰下。这里古树参天,灌木丛生,竹林茂密,是獐狍野鹿栖息之地,因此威王命随行驾起帷幄,安营扎寨,专心射猎。一天,威王射猎回寨后,十分高兴,特命侍从备酒备菜,召来歌伎舞女和琴师,为他获猎庆贺。这时有一名叫邹忌的琴师把琴调好后却不弹,威王等得不耐烦了,就催促他快弹。而邹忌巧用琴理来劝说威王要专心治国、造福百姓,齐威王明白邹忌苦心后聘其为相,收拾营帐返回齐都,彻改陈规陋习,推行邹忌提出的增加生产、厉行节约、选贤任能、训练军队等一整套治国安邦的措施。齐国很快强盛起来,后人为纪念齐威王在位时的功绩,特在他射猎之处建庙一座,取名为“威王庙”,此山称做“威王山”。
丰 富 特 产
红石榴 泰山大红石榴有五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清代曾定为贡品,是历代帝王朝泰山必备果品。主要品种有胭脂红,金红、大白甜等。泰山大红石榴个大皮薄,色泽鲜艳光洁,籽粒晶莹饱满,分甜、酸、半口三味,甜者食之甘若冰糖,酸者食之味苦酸莓,半口者介科二者之间。单果一般重400克至800克。初夏,逢盛花期,花红似火,叶绿如碧,极富观赏价值,当地山民称之为“看石榴”。
泰山大红石榴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甚高,据《本草纲目》记载,石榴籽可以“御饥、疗温、解酒止醉”等,现代药理研究,石榴可以软化血管,降胆固醉,含有十八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转化糖、维C等元素,长期食用可乌发、养颜、健身益寿,被称为“泰山神仙果”。
白马石村土沙质,水甘甜,无污染,中心产区500余亩,大小树近万株,年产量5万公斤左右,除特供北京等大城市外,还远销南韩、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女儿茶 泰山产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李晔在《紫桃轩杂缀》中记载:“泰山中人摘青桐菜点饮,号女儿茶。”《重修泰安县志》中也有:“居泰山者,采青桐菜曰女儿茶;泰山上泉崖阴址,茁如波菱者曰仙人茶,皆可取代南茗”。至清代时,泰山女儿茶已成为上流社会不可多得的高档佳茗,《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品茗颇有造诣的贾宝玉酒后消食,就是选饮的泰山女儿茶,在曹雪芹的笔下,可以想见此茶的珍贵。目前,白马石村民在制茶专家的指导下,优化优良茶树200余亩,并发展和完善了传统女儿茶的制作方法,制作出了品质更加优良的女儿茶,成为茶市极品。
赤鳞鱼 又名螭霖鱼、斑纹鱼,与富春江的鲥鱼、青海湖的湟鱼、渤海的弓鱼和油鱼并称为我国的五大贡鱼,泰山赤鳞鱼生活在泰山海拔270~800米区段的山涧溪流中,为泰山独有特产。赤鳞鱼长不过二十厘米,重不过百克,鳞披全身,细密紧凑,颇具观赏价值。历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对其推崇倍至,为历代帝王贡品。唐朝诗人李白曾留下:“鲁酒琥珀色,汶鱼(赤鳞鱼)紫锦鳞”的诗句。赤鳞鱼是在泰山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泰山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一独特的名贵品种。鱼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氨基酸、脂肪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能强身健骨、延年益寿,具有特殊的药用保健价值。自然条件下,自古有“泰山赤鳞鱼不下山”之说。
从一九九二年开始,泰安市泰山赤鳞鱼保护繁育研究所在白马石村建起一处大型养殖场和实验基地,村里还邀请山东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加盟,成立了连年有渔鱼业公司,养殖规模达到10万尾左右,让昔日御用贡品进入百姓餐桌。
迷 人 景 观
白马腾飞 白马腾飞为白马石村标志性建筑物,位于白马石南村口,面南而踞,高12.8米。柱础之上,有一石雕白马,腾云驾雾,嘶鸣长空,昂首奋蹄,飞驰向前,是白马石富而美,盛而强的象征。
凤凰仙境 凤凰仙境是白马石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真实写照。从凤台村向北看,凤凰岭下,青山碧峰为屏,饮马涧、女儿河潺潺流过,山岚徐徐,绿树簇簇,水木清华,别墅式小楼白墙红瓦,鳞次栉比,若海市蜃楼,人间仙境。
书山有路 书山有路为饮马涧西畔一巨石。巨石昂立,高丈余,分册竖削,为一天工石书。石书周围,山涧淙淙,童山濯濯,芳草萋萋,佳木荫荫,为读书及第佳处,故曰书山有路,潜意“勤为径”策勉后人耕读继世长。
润笔石砚 润笔石砚为泰山碑林之上,校场岭一景观,青石巨盘如黛,晶莹如覆墨池,故名润笔石。石砚西首有石纹成字,从三个角度看,为“天、之、心”,奇石,奇字,均为天工吉物,鬼斧神工。
狮峰茶韵 狮峰茶韵为白马石特产泰山女儿茶的特有景观。民谣曰:“南有狮峰龙井茶,北有狮峰女儿茶”,白马石村北狮峰之麓,女儿河畔,是女儿茶园,每逢阳春,层峦叠嶂之下,茶绿如翠,一望无垠。茶女采茶其中,翠海点红,飘摇若仙女下凡,几缕山岚,抚弄茶海,虚幻若天宫花园。
竹园雨趣 竹园雨趣位于白马石饮马涧畔。这里竹林连绵,绿波荡漾,每逢春雨,雾起雨落,曲径通幽之处,倾听天籁,若神山仙人下凡,犹抱琵琶斗遮面,大珠小珠落玉盘。卧地彩石之间,新笋破土,铿锵有声,伴奏若黄钟大吕。境以养目,声以悦耳,此时此境,常见情侣共伞,陶醉其间;童颜老者,吟诗赋闲。
碑林春晖 碑林春晖位于白马石北威王山南坡,天然石壁丛中。拾级而上,古木遒枝,石林峭立,数百名人大家墨宝勒石。每逢春晓,阳光明媚,金屑散地,云蒸霞蔚,千岩竞秀,草长莺飞,树影婆娑,文人骚客时常聚首碑林,评点翰林,指点书法,举日环顾,满目春山尽墨花,唯有春晖映碑林。
榴花映日 榴花映日为白马石特有的著名景观。白马石是泰山大红石榴的主产地,每逢春夏,山麓石榴间及村居石榴株,花开艳丽,娇红似火,形若焰焰。远远望去,灿烂阳光之下,和风习习,绿海翻浪,榴花姹紫嫣红,花团锦簇,随风飘摇,闪烁翠波之上,届时,八方游客,携妻将子,接踵而来,榴园阡陌之中,落英缤纷,秀色可餐,俯拾皆诗,信步天然。诗曰:白马榴花映红日,天宫美景亦斯然。
美 好 前 景
白马石村是泰山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村里为把泰山民俗文化继承和发扬广大,自2000年开始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营造大泰山,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的号召,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路治水、规划观光农业、民俗保护区,陆续创建石刻艺术园、花卉园、跑马场、陶艺室、健身房,剪纸艺术展览室、垂钓中心等,初步形成了吃住游购娱一条龙服务。同时组织90农户到职业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免费培训,其中多数民俗接待户达到能吃能住标准,规模和档次也不断提升。现每年接待数万名中外游客。村里还在威王山的巨石上开辟了中华泰山摩崖石刻,150余名国内知名书法家留下了墨宝。2004年村两委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在新疆购买5000余亩土地,后又增加到20000余亩,成立了黑土地开发公司,使许多失地农民有了新的致富门路。2004年被中国民俗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民俗文化村”称号。2006年,村党支部书记史振明在山东省首届文博会上与美国瀚尼尔有限公司签下8000万美元的合约,用于投资兴建白马石民俗文化旅游村项目,现正在积极筹备之中。相信明天,中国民俗文化村白马石更加美丽、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