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探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8&rec=53&run=13

“社稷”探古

彭建红
社,是土地神。相传社神名叫句龙,是红发社神水神共工的儿子,因为能平九土,被皇帝选中作了土官,官名就叫后土,掌土地与农业之事。《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又《礼记·月令》:“择元日,命民社。”郑玄注:“社,后土也,使民祀焉,神其农业也。”
稷,是谷神。传说夏代以前祭祀的是烈山氏之子、名叫柱的神人,因为他能种植百谷百蔬,所以成为稷神;夏代以后,周始祖弃,是农耕垦植的领袖,教导人民钟稷与麦,后人因尊称他为“后稷”,自商开始拜后稷。《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关于后稷的形象,在《诗经》的《生民》和《七月》中,均有相当生动的描绘,这些传说和诗歌,不仅解释了祭祀社稷的根由,而且表达了人民对辛勤开辟中华大地英雄人物的崇拜和感激,充分反映了宗法制农业社会中人们普遍的重农意识和眷恋土地的深厚感情。
“社”与“稷”代表土地神与谷神,在古代受到隆重祭祀。为什么社稷又指代国家呢?这是因为历代统治者都极端重视“社稷”祭祀的国家大礼,把它作为立国之本继承下来,加以宣扬,使之代代相传。如周礼就把社稷定为“建国之神位”,摆在了比祖宗还高的重要位置上。据此,社稷的建制,必须放在皇城的“外门之内,内门之外”,“右社稷,左宗庙”(《周礼·小宗伯》)。古人以右为上,社稷之神当然就居于祖宗灵位之上了。同时,又规定了立社的等级:“王为群姓立社,曰太社;王自立为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立为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礼记·祭法》)“太社”代表国家,需用五色土建筑——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后来历代统治者均大体沿习为制,把祭祀社稷列为国之大典,“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