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独一无二的泰山帝王封禅文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8&rec=30&run=13

世界独一无二的泰山帝王封禅文化 李传旺

在中国历史上,自远古至明清有延续数千年不断的历代帝王泰山封禅史,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封禅文化遗存,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泰山帝王封禅文化。那么,封禅的起因、礼仪、内容、目的、条件、规模以及对泰山的影响是什么呢?
封禅的起因
据考古发现,泰沂山系的“沂源人”距今已有40万年。1966年在泰山附近发现的刘杜乌珠台村的“新泰智人”距今5万余年。1959年在泰山脚下发掘的距今50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的符号,自上而下由“日、火、山”组成,字意为借泰山之高,在最高的泰山顶上堆柴点火祭天(日),人们顺着缕缕上升的香烟实现与“上天”对话的夙愿。这与史书上记载的“柴望”非常吻合。这就是泰山封禅的滥觞,这说明泰山至少在距今5000年前,就有了泰山崇拜,就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据《史记》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禅祭祀。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秦始皇(赢政)、秦二世(赢胡亥)、西汉武帝(刘彻)、东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章帝(刘炟,)、东汉安帝(刘祜)、隋文帝(杨坚)、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康熙(玄烨)、乾隆(弘历)等12位帝王亲临泰山封禅祭祀,形成了世界上独有的延续数千年不断的泰山封禅文化,或曰帝王封禅文化,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使整个泰山变成了一座文物宝库。
中国这么多名山大川,为什么历代帝王都把封禅仪式选在泰山呢?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封禅的起因谈起。笔者认为:
一是人类的原始崇拜塑造了泰山神和“昊天”的象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先民们对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知之甚少,便产生了对大自然、对大山的崇拜,创造了“神”。认为“山无大小,皆有神灵”,“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礼记·祭法》)。同时,太阳从东方升起,给人们带来了光明、温暖和快乐,不仅使万物生长,也给人们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这样,先民们由对大自然、对山川的崇拜升华到对东方、对太阳、对“天”的崇拜,认为东方的太阳神(昊天)主宰乾坤。天是至高无上的,帝王只不过是上天的儿子,天生民众,要由帝王来治理;帝王受命于天,侍奉天帝而为天之子。随着先民们原始崇拜的发展,对泰山的崇拜也不断发展,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珠的历史文化形态。这种原始崇拜的形成和发展,便成为封禅文化重要的理论基础。因而,历史上黄帝封禅泰山时“会鬼神于泰山之上”的传说就不足为奇了。《韩非子·十过》记载:“昔者黄帝会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扫地,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二是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形态,是泰山崇拜形成的重要原因。泰山位于中华大地的东方,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一天的开始,因而东方就变得分外神秘。汉字“東”,《说文》释为“从日在木中”,即取太阳从树木中升起之象;《晋书·五行志》亦谓“说日木,东方也”。东方和太阳密不可分;从地形上看,泰山的四周是广阔的平原,又东临大海;泰山海拔1545米,在中国虽不算最高,但其主峰直入云霄,有拔地通天之势,人称“东天一柱”,泰山周边的山丘又比较矮小,无法与泰山相比,因此泰山最早的名字便叫“大山”;泰山与山下的泰城相对高差在1400米以上,相对高度比较高。所以,在未有明显海拔高度概念的先民的眼中,泰山是雄伟的,又是天下最高的山。在最高的山顶上离主宰乾坤的“天”最近,最便于与上天“对话”,因此,先民们由对大山的崇拜发展为对泰山的崇拜。
三是随着原始崇拜的逐步发展,人们对泰山的崇拜越来越强化。泰山地处神州大地的东方,在后来形成的“五行”说中,东方属木,其色为青苍,故“东方曰苍天”;在“八卦”中,东方为“震”,“震为长男”;在“四时”中,东方为“春”,春乃四季之首;在“五常”中,东方为“仁”,仁是天地大德;在“五帝”中,东方是“青帝”,青帝是至高无上的天神……所有这些都显示了“泰山”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文献通考》说:“岱宗东岳,以其处东,位居寅丑之间,万物始终之地,阴阳交泰之所,为众山所宗也”。《风俗通》亦云:“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昔王者受命,须封禅之。”而泰山的取名,本身就有东方崇拜的含义,“泰”卦由乾、坤两卦组成,象征天地相交;阴阳交代,“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随着原始崇拜的发展,泰山几乎与“天”等同起来:“青帝天神也,东岳属焉”。所以,泰山上就有了青帝宫。《易·观》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因此,古代的君王们都把祭祀天、地的仪式选在泰山,以使自己的统治得到上天的“恩准”,以借昊天之力行事。从《史记·封禅书》及其引用的《管子·封禅篇》可推知在原始社会的东夷各部落就有了这种泰山崇拜。
封禅的礼仪及内容
封禅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它的礼仪及内容是什么呢?
“封禅”一词,始见于《史记·封禅书》和《史记·齐太公世家》。《封禅书》说《管子》一书有《封禅篇》,但至今未见。《史记·封禅书》载,在秦以前就有72代君王封禅泰山之说,但记载简略,司马迁所引只有12帝,且叙述不详。自秦以后正史所载的帝王封禅都较为详细。
唐代张守节在给《史记·封禅书》注解时,对“封禅”一词的解释是: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言“禅”者,神之也。由此可见,封禅是一种祭祀仪式。
所谓“封天”。即在泰山顶上设五色坛举行“封天”之礼,由帝王一人在坛上与上天“对话”,报天之功。
所谓“禅地”。即帝王在泰山顶“封天”之后,到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上,一般在社首山(蒿里山东侧的小山丘)、梁父山(徂徕山东麓、今新泰境内,俗称“映佛崖”)等,也设五色坛举行“禅地”仪式,报地之功。
有的帝王在泰山封禅时,除举行“封天”、“禅地”仪式外,还要举行“告祭”、“朝觐”等仪式,制作“玉检金册”等。
“告祭”,是指有的帝王(如唐高宗、唐玄宗等)到泰山封禅时,先到泰安城南门外设坛(或曰封祀坛),向“昊天”行告知之礼,然后,选择良辰吉日进太安门到岱庙祭祀泰山神,再上泰山极顶举行“封天”大礼。
“朝觐”,是指到泰山封禅的帝王完成“封天”、“禅地”的大礼后举行的一种仪式,主要内容有:宣布大礼告成;改年号,大赦天下;接受君臣和外国使节的朝贺和贡品;奖赏有功人员;与民同乐等。
“玉检金册”,是封禅仪式中局部性的一个“道具”,秦始皇、汉武帝都搞过“玉检金泥”之类的祭品。后来,唐高宗、唐玄宗等也都有玉牒文(指帝王在泰山封禅时刻在玉片上祈祷性的文字)。《白虎通》云:“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资治通鉴》(卷二零一)云:“……皆缠以金绳,封以金泥,印以玉玺,藏以石”。1931年,国民党将领马鸿逵驻泰安期间,为修烈士祠及“讨逆阵亡将士纪念碑”,在蒿里山挖凿文峰塔塔基时,发现有五色土坛,四边为青、赤、白、黑四色土,中间为黄色土。继而挖出“宋玉册”,再继续挖时,又发现“唐玉册”。该玉册是封建帝王为泰山封禅大典在禅地(祭地)时所用之物,用以向大地报功并祈求厚土的佑护。该两份玉册均被马鸿逵据为己有,马鸿逵死后,其夫人于1971年将玉册献给蒋介石,现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另外,在中国历史上自汉至清历代帝王凡国中有大典礼,大政务,或征伐、或祈雨、或新君即位,常常遣使告祭泰山。
封禅的目的
历代帝王为什么都要到泰山上举行封禅活动?封禅的目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一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帝王到泰山的封禅,按《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天下太平于天,报天、地群神之功。”但实质上,历代帝王的泰山封禅是一种“君权神授”的象征。帝王把“天”比作上帝,把自己比作“天子”,把地处东方的泰山视为与上天对话的最佳场所,只有到泰山进行了封禅仪式,帝王才能成为真正的真龙天子,得到上天的恩准,取得代天行道,统治天下的资格。一旦帝王完成泰山封禅这种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祭祀活动,在当时人们对昊天神祗高度崇拜的历史条件下,就自然起到震慑天下,巩固统治地位的目的。
二是宏扬自己的功德。有资格到泰山封禅的帝王,都把宣扬自己的功德作为封禅的主要目的之一。将自己的功德作为“不朽”的业绩,题刻在泰山坚硬的岩石上,以名垂千古,如秦刻石、唐《纪泰山铭》等。
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后,诏命中书令张说撰写《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社首坛颂》,礼部尚书苏颋撰《朝觐坛颂》(三碑今均失),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文,并于本年九月摩刻于岱顶大观峰。他虽然打着“朕今此行,皆为苍生祈福,更无秘请”(《旧唐书·礼仪志》)的旗号,但洋洋千字的大观峰御笔题刻,主要颂扬了唐代的功绩和封禅的经过。
三是寻求长生不老。得到天下的帝王,都想使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永享已经得到的荣华富贵,因而便借登封泰山之机,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最典型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秦始皇渴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永久地享受人间帝王的无穷欢乐。他一方面派徐福出海找神山、寻长生不老药;另一方面,便借东封泰山,亲自寻访长生不老之术。
谈到封禅的目的,在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在中国历史上参加帝王泰山封禅的第一位女性武则天。唐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在武则天的纵容下,唐高宗与武则天敕使到泰山建醮造像,立碑记事,所建的“双束碑”,也叫“鸳鸯碑”。其形制奇特,碑基座和碑首各用一块石料,而碑身是由两块同样尺寸的条石并列组成,碑文是本年以及后来的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唐中宗、睿宗、玄宗、代宗、德宗时期到泰山行斋建醮的题记,体现了武则天与高宗同治天下、二圣并尊的政治用心;最后,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正月,唐高宗李治东封泰山、禅社首山时,当时辅佐高宗处理朝政的皇后武则天,经高宗批准也来到泰山,在高宗于泰山南封祀坛“祀昊天上帝”、泰山顶登封坛“封天”、社首山降禅坛“禅地”后,再由武则天在社首山的祭地大典中“行亚献礼,诸王大妃行终献礼”。这是女人第一次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在泰山封禅的盛典中取得了与男人同等的地位。这既是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史上的一项创举,又为武则天走向与皇帝平等的地位铺平了道路。
封禅的条件
先民们认为:“孝莫大于尊敬父亲,知礼莫过于向天祭祀祷告”。泰山封禅是一种规模宏大的祭祀典礼,其隆重的程度超过历代帝王的登基仪式。按照司马迁的说法,自古帝王即位后,都想到泰山来封禅,但帝王到泰山封禅是有一定条件的。帝王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有资格到泰山进行封禅祭典呢?在中国泰山封禅史上形成了帝王到泰山封禅的如下三个条件:
一是更朝换代、太平一统。《五经通义》云:“易姓为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就是说开国之君,有了突出成就,实现了国家的太平一统,可告天地神祗。但即便是在更朝换代以后,国家不统一,不太平,帝王也不能到泰山封禅。如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统一了国家、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有作为的皇帝,可谓盛世之君,两次下诏决定封禅泰山,一次于贞观15年(公元641年)下诏翌年二月东封泰山,当唐太宗到泰山封禅的车驾从长安走到洛阳时接到快报,因北方铁勒族发动叛乱及天有彗星之变,下诏停止封禅活动,又返回了长安;另一次于贞观21年(公元647年)正月唐太宗正式决定:翌年仲春东封泰山,禅社首山。后因高丽薛延陀部叛乱等原因,李世民觉得天下还不太平,自己还没有资格上泰山封禅,于同年八月下诏,停止原定封禅计划(旧、新唐书《太宗纪》)。致使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未能实现到泰山封禅的夙愿。
二是太平盛世,政绩卓著。《史记·封禅书》曰:“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由此可见,非开国帝王,到泰山封禅,必须要有政绩。因封禅大典是这个朝代盛世的标志,所以被历代著名的政治家所瞩目。不是国富民强、国泰民安,没有世人公认的盛世政绩的帝王,是没有资格到泰山封禅的。如,除秦皇、汉武之外,唐高宗有了“永徽之治”,唐玄宗有了“开元之治”,才得以上泰山封禅。一句话,有功绩的,可告上苍,有德政的,可宣扬于百姓。
三是上合天意,“符瑞”出现。“符瑞”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有人主张“天人相应”。认为,“国家将兴,必有征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古人们都把是否符合“天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司马迁所说的“符瑞”以及后世帝王封禅时所指陈的“祥瑞”,都与上述主张有关。即要求帝王到泰山封禅,必须“天降祥兆”,有“祥瑞”出现。如: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春秋时期,在泰山脚下的齐桓公提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吾欲封泰山,禅梁父”。管仲固谏,不听;乃说桓公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封,桓公乃止。致使齐桓公因无“祥瑞”出现,而一生未能到泰山封禅。再如,北宋太宗赵光义于雍熙元年(公元984年),下诏决定本年十一月到泰山举行封禅大礼。后因宫中乾元、文明二殿遭火灾,太宗认为泰山封禅未符天意,于同年五月下诏停止封禅准备事宜(《续资治通鉴长篇·太宗纪》)。可见在当时“祥瑞”在泰山封禅中的作用。
帝王到泰山封禅的上述条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形成了民族的认同感,它不仅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封禅对于封建帝王在国家统一、富强,帝王的政绩、道德诸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客观上也对历代帝王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其行为有所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