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研究概述(1985-2002人文、社科部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7&rec=36&run=13

泰山研究概述(1985-2002人文、社科部分)
朱 俭
  一、历史文化研究
  清人阮元在《泰山志序》中有“史莫古于泰山”之语。80年代始,诸多学者提出了泰山是中华民族与文化的发祥地的命题并予以论证。1989年,周郢首次对泰山古代重大历史史实予以钩沉,采用编年体撰为《泰山历史纪年》一书,其为第一部通史性资料书,后经1997、2001年两次增订,资料已达千余条。80年代末,先后有学者提出建立“泰山学”的主张,此后引起泰山学术界较多的讨论;杨辛、姜岱东分别从美学视角诠释了泰山文化。1995年,刘凌于《泰山大全·泰山文化总论》中对泰山文化的类型属性、历史沿革、文化特色、现代意义作了系统论说。1997年,杨树茂《泰山美韵》出版。此外,关于泰山历史分期、泰山精神的诠释、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等课题也相继探研。在泰山文化研究中,尤以历代名人研究为著,涉及之人物几乎贯穿整个古代及近现代时期。至2002年,《历代文人与泰山》、《石介》、《泰山名人轶事》与《泰山名人文化》等专著及数百篇相关论文陆续出版、发表,其中羊祜家族、泰山学派人物、王氏父子、冯玉祥等都是研究热点。
  泰山文献是泰山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元代以来,代有整理,集大成之作当属20世纪30年代由王价藩、王次通父子编纂的《泰山丛书》。1985~2002年,泰山文献研究的内容主要为古籍整理、资料辑录与文献考述。古籍整理的主要著作有:《岱史校注》、《泰山道里记》(点校)、《泰山小史校注》、《泰山药物志点校》等。此外,《明代泰山志校证》与《岱览点校》分别被列为1998、2002年度“山东省古籍整理规划项目”。资料辑录的主要图书有:《历代诗人咏泰山》、《泰山历代游记选》、《泰山历代文史选粹》、《泰山历代小说选》。文献考述有:《泰山历代著述提要》著录了历代著述的内容、版本、作者等项目,是第一本泰山简明书录。还有关于《泰山道里记》版本、作者的研究,王氏父子对泰山文献历史贡献的论述。2002年,有研究者尝试“乡献证史”的研究方法,对泰山文献在文史研究中的重大价值予以展现。
二、封禅祭祀研究
  关于封禅研究,自先秦《管子·封禅篇》与汉代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已开其端,历代正史、政书亦多有涉及。而对这一历史文化现象作深入讨论,则始于20世纪下半叶。台湾、日本的一批学者率先涉猎这一领域;大陆的相关研究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
  80年代下半期,封禅研究主要偏重对历代帝王封禅史迹的追述,并已涉及封禅性质的考论。1987年,徐北文《泰山崇拜与封禅大典》在《文史知识》发表。同年,汤贵仁《历代帝王与泰山》一书简述六朝帝王封禅、祭祀的史实。1989年,石芳苓专著《中国历代帝王泰山封禅秘闻》,对封禅的由来、目的、条件、礼仪、器物及重大事件予以考论,并评述了封禅对泰山的意义和影响。同年,《历代泰山封禅综述》一文将封禅礼制的产生、发展与演变分为四个阶段,并分别加以阐述。90年代,封禅研究普遍展开。尤其是学者们对封禅的性质与起源问题的探究广泛而深入,论述颇多,观点各异;同期还对历代封禅祭祀的特点作了专题研究。其中1992年韩国西江大学李昊映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是《泰山宗教思想与封禅研究:以〈史记·封禅书〉为中心》。1994、1998年,台湾和大陆高校研究生撰有同题硕、博论文《唐代封禅研究》。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路易斯(Mark Edward Lewis)教授的长篇论文《The Feng and Shan Sacrifices of Emperor Wu of the Han》(《汉武帝时期的封禅祭典》)提出了汉代对封禅的三种认识,分析了体现封禅意义的七项要素,汇集了历史文献对封禅典礼的五种诠释,表明了汉武帝时期以官僚系统为基底的天界思想。同期,日本学者亦有多篇论文述及封禅。此外,关于《史记·封禅书》、唐宋玉册研究亦是这一时期探研热点。进入21世纪后,考古界的新发现,对封禅研究又有新的推进。2001年,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王莽封禅玉牒的发现与研究,订正了史书对新莽封禅之议曲笔不书的史实,同时填补了泰山封禅史的一个空缺。2002年,有研究者将中国的封禅大典与西欧的涂油加冕典礼加以比较,认为这两种礼仪,“鲜明的展示了基督教神权政治文化传统与中国儒家政治文化传统的重大分野。”
  三、宗教研究
  泰山宗教研究始于20世纪初德国学者蒂施佩与法国汉学家沙畹对泰山宗教的研究。1926年,卢逮曾对泰安高(蒿)里山神祠的七十五司与北京东岳庙的七十六司作了比较研究。1961年,胡适撰写了一系列关于泰山地狱的短文,对这一文化现象初作剖析。1980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发表陈 《泰山主死亦主生说》是这一时期的力作。
  近20年来,泰山宗教研究普遍展开。这一时期关于五岳真形图的研究成为重要课题之一,中、日、法诸国学者就此课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长期探讨。1989年,刘宪章从泰山佛教入手开始对泰山制度化宗教进行系统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涉及泰山儒、释、道及民间宗教,并将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亦纳入泰山宗教的研究范畴。1991年,袁爱国专著《泰山神文化》以时代为序,对泰山神话、泰山封禅、阴阳五行说、泰山宗教、民间俗神等问题予以考论,从中归纳出泰山神文化的五大特征。1994年,刘慧专著《泰山宗教研究》通过对泰山宗教的信仰基础、祭祀特征与组织系统的阐述与论证,进而认为泰山宗教具有“国教”性质。199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达白安(Brian Russell Dott)的博士学位论文《Ascending Mount Tai:Social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s i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a》(《攀登泰山:十八世纪中国社会与文化的互动》),以数百页的篇幅对18 世纪泰山进香中不同文化阶层的人士之间的互动作了深入细致地描述和分析。2001年,日本学者菊地章太将沙畹法文专著(主要部分)译成日文《泰山:中国人の信仰》。
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是泰山信仰中的两位主神。80年代起,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泰山神的信仰缘起、司职功能、身份演替及人格化特征进行探究。其中《古代的泰山神与〈九歌〉的司命》一文考证出《九歌》中的大司命即由泰山神演变而来;《泰山府君与阎罗王更替考》一文分析了泰山府君在唐宋之际逐渐被佛教的地狱之王阎罗王所取代的原因。1996年,荷兰戏曲研究学者、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依代马(Wilt L. Idema)在檀香山举行的亚洲研究联合会1996年年会提交的论文是关于元杂剧中东岳大帝信仰的研究(《The Taishan Pilgrimage in Yuan-time Drama》),文中介绍了戏曲演员参加进香,香客出资赞助颂神戏曲的互动现象。同期,研究者相继对泰山神传入朝鲜、日本、韩国等国度的史实作了考索。日本学者对日本文化中的泰山府君信仰亦有多篇专文论述。
1987~2002年,诸多著述涉及碧霞元君的信仰源流、兴盛原因、宗教关系、诸神比较与传播影响方面的探究。其中《泰山娘娘信仰》是关于此课题的专著,还有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吴龙安的硕士学位论文《碧霞元君信仰、传说之研究》等。1991与1992年,英国牛津大学杜德桥(Glen Dudbridge)教授的两篇英文论文《17世纪小说中的一次进香之旅--泰山与〈醒世姻缘传〉》与《泰山的女香客:十七世纪小说中的片断》对古代小说中泰山进香的描述作了专题研究。1996年,美国历史学家韩淑瑞(Susan Naquin)在《北京妙峰山进香之旅》长篇论文中认为妙峰山碧霞庙与泰山有“更本质的联系”,是泰山碧霞元君信仰的“简单移植”。1997年,美国加州大学帕摩兰淄(Kenneth Pomeranz)教授的论文《Power,Gender,and Pluralism in the Cult of the Goddess of Taishan》(《泰山女神宗教中的权力、性别及其多元性》),结合性别理论和宗教学理论分析了碧霞元君信仰的起落盛衰。2002年,《清代东北地区的碧霞元君庙》一文从移民角度考察了碧霞元君信仰在东北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四、民俗研究
泰山民俗研究的发端几乎与中国现代民俗学同步,即1925年顾颉刚等五位学人对北京妙峰山碧霞元君香会所作的民俗学调查,开启了泰山碧霞元君信仰研究的门径,其中罗香林、容庚的论文对后续研究影响较大。1925年,哈伯德(G.E.Hubbard)《泰山香客》一文于《中国科学与艺术杂志》第3期发表。1982年,日本学者泽田瑞穗撰有论文《泰山香税考》。1985年之后,3部民俗研究专著《泰山民俗》、《古今民俗》与《泰山风俗》,对泰山民俗事象作了全面调查与综述。
石敢当作为灵石崇拜的“一种相当定型的文化符号”,已成为我国独特的民俗象征之一。20世纪上半叶,邓尔雅、王成竹、卫聚贤分别对石敢当的来历作了考证与介绍。80年代后的石敢当研究主要关注于信仰由来、地域分布及其司职功能。其中,中日研究者分别对日本、中国大陆、台湾的石敢当信仰进行了单项民俗学调查。大陆研究者多侧重于泰山石敢当信仰起源的探究,对其源于灵石崇拜遗俗的观点较为认同,但也有研究者考证其原型是古人测天定时的圭表和古代巫师沟通人神天地的法器。
庙会最初主要是一种宗教和民俗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庙会的商业、文化色彩愈加浓厚,泰山庙会亦是如此。八九十年代《民俗研究》等杂志有多篇考识东岳庙会的论文发表。1999年出版的《泰山庙会》一书,对庙会沿革及现状、东岳“圣帝”、泰山“奶奶”、香客与香税等,均有记述。该书为迄今第一部关于泰山庙会研究的专书。
除上述泰山信仰民俗的研究外,1986~2002年尚有诸多与泰山有关的社会民俗、经济民俗、游艺民俗的文章发表,如《泰山娃》、《泰山山轿史话》、《泰山古代香客店考》、《泰山民间曲艺与曲艺习俗》等。(碧霞元君研究见“三.宗教研究”)
  五、旅游经济研究
  泰山旅游经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泰山旅游业成为泰安市的支柱产业,旅游经济研究逐步开展起来,现已成为泰山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1981年刘慧林《泰山风景区游览主路的综合分析和规划设想》与魏士衡等《泰山风景区发隐历史经验的探索》两篇论文,是泰山旅游经济研究初期鲜见的重要成果。
  1987年,建设部重点研究项目《泰山风景名胜资源综合考察评价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完成。该项目由北京大学谢凝高主持,5个系80多名师生参加,历时3年,最终形成70万字(附图百余幅、照片数百张)的研究报告,对泰山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森林植被、建筑园林、文学、美学、历史、书法艺术、旅游经济、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以及航空遥感等多学科、多领域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同时,课题组还与泰山管委联合编制了《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世界遗产--中国泰山》申报书。课题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是我国对风景名胜资源研究的空前成就,标志着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工作发展的新水平。该项目获1988年度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国家建设部城建司王秉洛《泰山风景名胜资源综合考察评价及其取得的成果》一文对该项目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作了介绍与评价。1992年,根据该课题撰写的《中国泰山》一书出版。1997~2002年,泰山学院旅游研究所人员对泰山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旅游结构层次、旅游需求时空分布、旅游业经济行为结构、旅游区形象策划、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旅游开发战略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发表论文数篇。1999年,山东师范大学李子君的硕士学位论文对泰山旅游业进行了评判分析,找出了其停滞不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泰山实施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泰山旅游区生态旅游实施途径与措施。同年,鹿锋《泰山经济价值论》认为泰山旅游是泰山经济价值的集中体现,“泰山品牌”的真正价值在于全方位地塑造“泰山旅游品牌”形象。2000~2002年,《泰山全景浮雕盘》、《泰山圣母》、《泰山石敢当》、《导游(图)手杖》等20项旅游产品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2002年,南京经济学院的研究者从山岳型旅游资源构成要素的角度,对泰山和黄山的旅游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与比较。其数据显示:黄山的自然景观的旅游价值远高于泰山,而泰山的文化资源远胜于黄山,但因二者分值差距较大,致使泰山旅游资源质量的总评分值稍逊于黄山。
这一时期,除上述研究外,对泰山新景区开发、旅游商品开发、宗教旅游、假日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管理等专项研究也有新的开掘。(相关研究见“五、环境研究”)
六、文物古迹研究
  泰山文物古迹的介绍与研究,在泰山文献中占有极大的比重。早在明清时期,便有《泰山胜览》、《泰山纪胜》、《泰山胜概志》等多种著述;民国时期更加繁富。1949~1985年,也出版了多种此类图书。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对泰山文物古迹也渐从一般性介绍转入专题研讨。岱庙为我国古代三大建筑群之一,又是泰山神的祖庭,研究者对其颇为热衷。1986~2002年间,即有20多种岱庙图书出版。其中陈从周《岱庙》一书,对岱庙建筑从总体到单体均做了确切丈量绘制,收录测绘图约130幅,并对岱庙的历史和现状作了阐述,是一部研究岱庙建筑系统而详备的专著。《岱庙文化丛书》分10个单册对岱庙的历史文化内涵予以全方位的揭示。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家建设部在泰安举办中国泰山壁画研讨班,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国壁画保护、修复技术和理论进行研究探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家建设部联合投资4万美元,用于岱庙天贶殿壁画的研究保护。之后,有研究者从温湿度变化对天贶殿壁画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泰安的路宗元等五位花甲老人步行踏察齐长城,并据考察记录编成《齐长城》一书,被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誉为“填补了国内外长城研究方面的空白”。
  泰山被誉为碑刻摩崖的露天博物馆。古代即有《泰山金石志》、《泰山金石考》、《泰山石刻记》等重要著述予以著录考释。20世纪上半叶,陈志良的《泰山石刻考》、高文的《张迁碑集释》、容媛的《汉故城长荡阴令张迁表颂集释》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之作。80年代以后,这一课题倍受关注,相继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1986~2002年,先后出版了《泰山刻石选》、《泰山石刻大全》、《泰山历代石刻选注》、《泰山石刻大观》与《泰山碑刻艺术丛书》等多种书籍。如《大观》一书收入历代石刻465处,考录精当,装帧精美;《泰山大全》著录历代石刻812处,是目前著录石刻最多的著作。姜丰荣阅十年寒暑,孜孜不倦致力于泰山石刻的普查与研究,为泰山石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诸多第一手资料。此外,对泰山石刻的个案探研亦取得一些重要突破。1989年,关于经石峪刻经的时代与书丹者,学者们通过对书风书艺的比较,初步认定其书丹者为北齐僧安道一。岱顶“无字碑”,据清初顾炎武考为汉武帝所立后,颇为世人所认同,但1990年有学者提出“武则天说”。翌年,又有学者考证无字碑不是碑,而是阙;立者不是汉帝,而是秦皇。1991年,复建“秦泰山刻石”立石岱顶。复建工程经几十位秦文字专家反复论证,最终以宋《安国本》为蓝本,以先秦文字和秦代同期文字作为补缺主要依据,补遗缺字42个。1991~2001年,研究者对现存秦刻残石真伪与书者提出质疑与辩难。1992~2002年,除泰山石刻的综合论述与个案考证外,还有多种版本的法帖印行,如《秦泰山刻石》、《张迁碑》、《衡方碑》、《经石峪刻经》等。这些泰山名碑佳刻均被选入中国书法史籍。
  七、文学艺术研究
  泰山文学名作叠出,如杜甫《望岳》诗、李白《游泰山》诗及姚鼐《登泰山记》、杨朔《泰山极顶》、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冯骥才《挑山工》等散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其中杜诗与后四篇散文还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1985~2002年,对上述作品的赏析、研讨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其中关于《望岳》诗的研讨,持续数十年之久,是影响较大的研究热点之一。关于泰山艺术作品,从书法、绘画、摄影到音乐、影视、工艺美术,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其中对石刻书法(见上节)、岱庙壁画的研究尤为广泛深入。1986~1997年,研究者对岱庙天贶殿壁画的时代、作者、人物作了考证,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下转第6页)
(上接第33页)1989年,常一诺编绘《泰山五千年》画册出版。作者从大量泰山历史掌故、神话传说中精选出四十四篇,采用工笔重彩的绘画手法、并附以泰山名胜古迹照片和中英文说明,颇具匠心。1993、1994年,马吉玉对泰山道教、佛教音乐作了专题研究。1997年,15集电视片《中华泰山》摄制完成,由孙玉平担任总编导、总撰稿、总摄影,该片获山东省对外宣传精品和对外传播特别奖;1999年,其同名评论集出版,季羡林为之作序。翌年,《张登山泰山风光剪纸作品集》出版。2001年,《百年泰山》摄影集用镜头真实记录了20世纪泰山的沧桑变迁。2002年,三弦独奏《岱顶望月》在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奏响,乐曲以皎月当空的泰山夜色为背景,充满着人与自然、人与艺术的和谐情韵。此曲还被选入《中国民族器乐曲博览·三弦曲谱》、《民族器乐曲论选集》等书。
(载《泰安市志》(1985~2002)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