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研究概述(1985-2002自然科学部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6&rec=31&run=13

泰山研究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样。西汉《史记·封禅书》记历代泰山封禅史实,并言及《管子·封禅篇》。东汉人所作《泰山记》,为今知最早的泰山著述。两汉以降,泰山艺文代不断简。明清两朝续有泰山著述刊行,内容多为山水纪胜、艺文辑录、金石考订等,其中含蕴了时人对泰山的认识。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泰山研究始自19世纪60年代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Richthofen)对泰山地质的考察。
1903年,美国地质学家维里士(B.Willis)等人组队考察泰山、崮山,之后在其著述中将泰山岩石命名为“泰山杂岩”。20世纪上半叶,北京高等师范学堂和中外地质学家赓续来泰山进行考察研究,奠定了地质研究在泰山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领先地位。1932年泰山极顶始建测候所,开展高山气象观测,在中国气象学史上居显著席次。泰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亦由国外学者开启先河。19世纪七八十年代外国传教士已述及泰山祭礼问题。1906、1910年德国学者蒂施佩(P.A.Tschepe )与法国汉学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先后出版了专著《泰山及其宗教信仰》、《泰山:中国宗教研究》。二三十年代论述碧霞元君、泰山神与石敢当的文章见诸报刊。30年代王价藩、王次通父子整理编纂《泰山丛书》等地方文献,高宗岳撰《泰山药物志》,皆使乡邦文化发扬光大。
  20世纪50年代,自然科学研究者对泰山植物、鸟类的初步调查与研究,均取得一些重要进展。六七十年代,受大环境影响,除大陆鲜见的自然科学成果及港台、国外少量人文著述外,泰山研究领域一片寂寥景象。1982年始编纂《泰山志》,各学科专家共襄盛举,首次将泰山自然科学的内容纳入其中,搭起了融自然与人文于一志的新框架。1987年泰山首批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1989年,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下称泰山管委)“泰山研究会”成立,并于1990、1991年两次主办“泰山国际学术研讨会”,刊出五集《泰山研究论丛》,引起域内外学术界关注。《泰山研究论丛》、《泰山志》与《泰山大全》的出版反映了90年代上半期泰山研究的领域和水平。泰山建设与保护工作的需要,也推动了研究工作的开展。如索道建设、卫生防疫、古树复壮、文物保护等课题,均体现出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2001年,第三届泰山学术研讨会召开,收到论文50余篇。至本世纪初,除宗教、神祇、封禅、文献、石刻、艺文、地质等传统课题外,一些新的学科领域的探研相继展开,如美学、旅游经济学、动物学、昆虫学、医药卫生学、林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等,泰山研究已涉及20多个学科门类,涌现出数以千计形式各异的研究成果。其中关于泰山历史文化传承脉络的廓清、泰山文化性质的诠释、泰山文献的校证以及泰山石刻的著录等,均已载入泰山研究史册。
  一、地质研究
  泰山是名闻中外的太古宙“泰山杂岩”的命名地。1869、1903年,李希霍芬和维里士等人先后对泰山作了地质考察。20世纪上半叶,中国地质学家孙云铸、冯景兰、王植对张夏、泰安一带寒武系及泰山岩浆旋回等进行了辨识与划分;日本学者富田达等人对泰山地质作过路线考察,并撰有论文。1953年,卢衍豪等对张夏、崮山寒武系地层予以划分。1958~1961年,北京地质学院在山东中、西部地区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建立泰山群。1963~1968年,填制了全国第一幅1:5万地质图(泰安幅)。1980年,《泰山杂岩》一书出版。
  1985~1986年,朱振华《泰山地区岩浆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硕士学位论文以及阎月华等论文《泰山杂岩的REE研究初报》深化了泰山侵入岩的研究。1986~1990年,山东区调队进行了1:20万泰安、新泰幅区调修测,进一步提高了泰山区域地质的研究程度。1988年江博明(法籍)、沈其韩等中外地质学家在国内外刊物合作发表论文《中国太古代地壳演化:泰山杂岩及长期亏损地幔新地壳增生的证据》,对泰山地区前寒武纪变质杂岩进行了深入研究。1990年,吕朋菊等人在泰山北部发现了“重力滑动构造”现象并予以深入研究。1991年,程裕淇等继续新泰雁翎关地质问题的探讨。1992~1993年,曹国权等人提出了“泰山岩群”的新命名,并将泰山岩群自下而上由老至新划分为孟家屯岩组、雁翎关组、山草峪组、柳杭组。1993~1996年,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和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对泰山进行新一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大大提高了泰山区域地质的研究水平。1995~1997年,庄育勋、王新社等对泰山地区早前寒武纪陆壳演化作了进一步阐述。80年代至世纪末,泰山的形成及年龄问题一直是地质研究者的重要课题。2002年,吕朋菊等对泰山地质地貌特征及其地学价值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与评价,为泰山申报国家和世界地质公园提供了地质依据和基础资料。
  二、气象研究
  气象研究在泰山自然科学领域中起步较早,成果显著。早在1932年,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编印了《峨眉山泰山国际极年观测报告》,竺可桢为之作序。1936年,泰山气象台落成,为东亚唯一高山气象台。1956年,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程纯枢对泰山气象台1937年日观峰日射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得出了大量统计数据,并与欧洲7处观测点的数据作了比较。60年代中期,一些气象研究者分别对泰山流云的宏观特征和云雾降水的微物理特征作了观测分析。
  1986年,国内第一座高山自动气象站——泰山气象站建成。1987年,王昌明向中国气象学会全国局地气候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泰山南坡气候的垂直分异》。1987~1992年,泰山气象站和山东矿业学院的研究人员对泰山713天气雷达的探测功能及防雷击设施进行研究。1988年,泰安市气象局主持完成了《泰山日出、云海、雨雾淞形成及预测预报》的科研项目。1989~2001年,泰山旅游气候、水文气候特征、雷暴气候特征是研究的主要内容。1993年,泰安农业气象试验站和泰山管委的合作科研项目《泰山风景区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保护技术方法》获本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南京气象学院王鹏飞教授运用大气物理和大气光学原理,对泰山碧霞祠、傲徕峰蜃景现象的形成原因作了考察分析。
  三、植物研究
  20世纪5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贺士元、周光裕、陈汉斌等率先对泰山植被类型展开调查。1963~1964年,泰安地区林科所的科研项目《泰山古柏枯黄原因探讨研究》针对泰山盘路“柏洞”一带古柏枯黄现象,首次采用逐棵垒坝堰的方法,对保持水土,恢复古柏根部正常生长,防治古柏枯黄收到了良好效果。
  1985年,卢秀新主持的《山东淡竹林丰产栽培技术及益鸟招引生态效益的研究与推广》科研项目,以泰山为主要研究基地,对淡竹林生物学特性进行定位观察。该成果分别获1990年度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泰山植物检索表》出版。该书著录泰山植物种类1136种,隶属于133科、550属。同年,第一次泰山古树普查表明:泰山百年以上古树名木17科23种5563株。1989年,《泰山古树名木》出版。1991~2001年,众多研究者分别对泰山观赏植物、食用植物、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进行了普查,并提出了许多开发与保护的建议。1992年,泰山管委的科研项目《泰山古树名木的研究》、《泰山古树名木的复壮研究》分别获本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翌年,第二次泰山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结束。此次普查历时1年7个月,查得百年以上古树名木27科46种9810株,其中23株千年古树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清单。1996年,《泰山生态》著录泰山植物种类1382种;另据1994~2002年数篇论文统计,约有138个植物新分类群和新记录在《泰山大全》、《泰山生态》两书中未予记载,其中泰山硅藻、泰山、徂徕山地衣的发现填补了泰山低等植被的空白。至2002年,已著录的泰山植物的种类至少已有1500余种。
  四、动物研究
  动物研究起始于50年代对泰山鸟类的调查,研究成果相对较多。60年代,研究者对泰山鼠类等脊椎动物作了初步调查。80年代初,赤鳞鱼研究开始起步。80年代中期之后,通过研究人员多年调研,基本查清了泰山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哺乳类37种,鸟类148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6种,昆虫类1040种。动物研究成果最著者当属泰山鸟类、蝶蛾类和赤鳞鱼的研究。
  1985~2000年,杜恒勤等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摸清了泰山鸟类的种类、分布规律和生活习性,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北红尾鸲繁殖习性研究》被俄罗斯《生物学文摘》1990年第11期选登。赤鳞鱼为泰山独有的珍稀鱼种,属山东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85~2002年,研究者对泰山赤鳞鱼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如人工养殖、异地养殖、生物特性、营养测定、病害防治、饵料配制、资源保护与产品推广的研究等等。其中有科研项目《泰山赤鳞鱼人工驯养和繁殖的研究》、专著《泰山赤鳞鱼》、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大量的期刊论文。山东农业大学现已成为泰山赤鳞鱼研究的重要基地。1990~1994年《泰山蝶蛾志》三册相继出版。该书收入蝶蛾40科592种,其中蝶类64种,蛾类528种,并配有分类形态特征图。这一时期,研究者还对危害泰山生态平衡的一些动物和害虫作了多项专题调研,并采取了一些防治性措施。至2002年,泰山森林已连续15年“有虫不成灾”。
  五、环境研究
  环境研究是80年代中期泰山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属性。1987~2002年,金传元等人先后对泰山风景区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调查与评价。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家建设部的合作项目《保护泰山资源讲习班》在泰安举办。讲习期间,主办双方还就“岱庙壁画保护”与“泰山古建筑、古树名木、森林防火”两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协议。1993~1999年,许多研究者分别对泰山森林火险与气象指标、林火发生规律及其扑救方法作了分析研究。1996年,《泰山生态》出版,这是一部泰山环境研究的综合性著作。该书详细分析了植被、动物、土壤、大气、水文、旅游六大领域对泰山生态环境的贡献与影响;同时制定了环境评价标准,并予以量化打分,为泰山环境保护提供了大量参考数据。同年,《泰山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发生于泰山地区(岱岳区下港乡)的泥石流引起研究者关注,东野光亮在2001年“第三届泰山学术研讨会”上提交了论文《浅析泰山地区泥石流发生的原因》,开始涉猎这一课题。
  如何处理好泰山环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一棘手问题。从80年代泰山索道建设伊始便引发了激烈争议,至世纪之交,形成反对派、赞成派与中和派三种观点。1996~2001年,诸多研究者针对泰山景区游客超负荷现状,对泰山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加以测算与研究,提出了旅游调控策略和强负荷区生态补偿的方案。1998年,王雷亭等人较早提出了泰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保护环境是对未来的投资,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寻求合理开发的途径;开发与保护相矛盾时,宁取后者。翌年,崔凤军主持的山东省科委项目《泰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系统设计研究》对该课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系统的探讨。1999年,泰山管委《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对策研究》科研项目完成。2001年,清华大学王彬汕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山岳型世界遗产地保护研究——以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对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中与世界遗产保护有关部分进行了深入分析,试图从规划层面建立起遗产地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
  六、医药卫生研究
  泰山中草药资源极为丰富。1939年,泰安名医高宗岳所撰《泰山药物志》为最早的泰山自然科学研究专著。1955年,刘德义在《药学通报》发表了《生药采集在泰山》一文。60年代初,泰山林场采取林药结合的生产方式第一次大规模人工种植中草药。
  1987~1989年,此期的研究主要是对泰山前胡的化学成分及泰山全蝎、瓜蒌、酸枣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1990~2002年,关于四大名药和赤灵芝的研究成果居多。主要涉及栽培技术、成分测定、药效实验与成品加工等方面。其中对赤灵芝、白首乌与何首乌的研究较为深入。泰山医学院王洪存、孙树英等对野生和人工栽培泰山赤灵芝进行对比试验,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以《泰山白首乌化学成分的研究》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作了相应探讨。山东中医药大学徐凌川等对泰山白首乌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药材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泰山何首乌的栽培技术》、《黄精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黄精啤酒的制备方法》分别获国家发明专利。四大名药之一紫草的研究尚属空白。1996年,李富元等主编《泰山药用植物》出版。该书重点介绍泰山药用植物计151科、529属、918种。每种植物主要记述其形态特征、生境分布、药用部位、药材品名、主治功能等等,并配有300幅插图。
  1992年泰山景区卫生防疫站成立,泰山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关注。1993年,有关研究者提出了旅游区卫生评价标准,并尝试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旅游区卫生进行标准化评价。1996~2002年,当地卫生防疫工作者对泰山景区餐饮旅店业卫生状况及景区传染病疫情进行了卫生学调查与统计。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