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姓氏文化研究与泰山文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5&rec=37&run=13

泰山姓氏文化研究与泰山文化
冯钦淮
从众多的姓氏源于泰山,可证明泰山文明起源极早
从众多姓氏慕名而来,可证明人们对泰山的崇拜
从众多姓氏的外迁,可查到泰山文化的传播途径
从一个家族,可看出对泰山文化发展的贡献
一、泰山姓氏文化研究,是为了进一步丰富泰山文化的内涵
泰山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在其形成过程中都是以人为主体的。姓氏文化同泰山文化一样,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涵盖面很广的范畴。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考察,姓氏文化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丰富的、多元的,是多层次的立体网络。这对发展泰山文化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性,也为吸收、融合外来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宗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其构成和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文化载体。它是姓氏的物质文化,是由存在于本族内范围的一定数量的活动场所、墓地等物化形态构成。某种意义上表现了姓氏文化的精神风貌。⑵文化方式。它是姓氏文化的形态表现,集中体现在家族成员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⑶文化制度。它集中体现在各种规范、制度,它是社会规范在家族生活的规则和行动的准则,是家族生活价值观念的具体化。⑷文化精神。它是家族文化主体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和相应的观念体系为代表的精神财富。姓氏文化的四个要素组成一定的文化结构,文化载体是姓氏文化的外在标志,文化方式和文化制度是姓氏文化的直接体现,文化精神是姓氏文化的灵魂所在。
我认为研究泰山文化应该重视潜文化层次的研究。所谓潜文化层次,就是活文化,即人们的心理文化结构的行为方式。由于这一文化层次的流动性、散漫性特点而不被人们所重视。实践上,它在泰山文化发展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一般说来,观念性文化属于“有知识阶层”的文化,而潜文化则遍及全社会各个阶层,以及社会各个角落,以固定化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存在着。氏族心理因素是指当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在血缘关系的基层上形成的一种群体的共同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表现在文化面貌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内心世界,如群体观念、宗教信仰、生死观念、恐惧心理、希望与追求等等。氏族的共同心理因素是在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婚姻形态有了根本转变之后形成的一种范围更加狭小,主要是血缘关系维系在一起的,比较牢固的共同心理因素。氏族的心理因素最主要的特点是体现了血缘关系,如共同的氏族居址、共同的基地、共同的图腾崇拜、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利害关系等等,都取决与当时人们思想意识的发展水平。对泰山文化发展有较大贡献的赵国麟父子、萧大亨父子、李钦父子、王价藩父子等都是对泰山有一种特殊的热爱之心,而致力于泰山文化工作的。
二、众多的姓氏渊源泰山,证明泰山文明起源极早
笔者近几年来,着意探索源于泰山的姓氏,有据可查的一百余个,现列为全国100个大姓的有:谭、林、卢、丘、孟等;始于泰山的嬴姓又衍生出的姓在100个大姓之中的有:赵、黄、徐、许、马、梁、江、秦、汤等。一个地区产生的古代姓越多,说明这个地区越古老,人类文明起源极早。一个古老姓衍生出的姓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生命力极强;一个姓分布越广,说明对祖籍文化的传播面越宽。我想,称源于泰山的姓的始祖及后裔是泰山古老文化的形成者和泰山文化的传播者,应是当之无愧的。
三、研究姓氏文化首先了解宗族特征
历史文献记载告诉我们,宗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人群共同体。它产生于父系家长制历史时期,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大潮中解体。它不仅是一种自然历史现象,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通过对泰山宗族资料大研究分析,我们看到泰山宗族的基本特征有八个:
⑴有共同的始祖。每个宗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始祖。始祖是宗族的“木本水源”,没有始祖即没有宗族。泰山宗族资料告诉我们,始祖后裔繁衍裂变出来的每一个宗族,也各有自己的始祖,即始迁祖。《泰安李氏族谱》云:“明永乐间有善长公,开国勋烈……其四世孙讳绍祖公字奉先,自开封府定远县迁居于泰安城南宅子庄。”其后尊李善长四世孙李绍祖为“始迁祖”。
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每一个宗族的子弟全部都是该宗族始祖——始迁祖的后裔,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社会人群共同体。泰安市岱岳区马庄裴氏在宣统二年续修的《裴氏族谱·谱序》中云:裴氏“自山右卜居山东泰安之马庄,数世后散居它乡者星罗棋布。”
⑶有明确的昭穆世次。一个宗族必须有明确的昭穆世次。如果没有明确的昭穆世次,即使同一个祖先的后代,也不能形成一个宗族。怎样才能辨昭穆、明氏次呢?泰山地区的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和手段是修族谱。泰安市角峪北徐冶清乾隆九年创修的《韩氏族谱·序》中云:“何以使已之人仍敦一本之谊乎?则必其本源有可溯也,必其长幼有可序也,必其亲疏有可辨也,苟非具详于谱后人何从而知?是谱者。”泰山地区每个宗族都有明确的昭穆世次。笔者所接触到的近千部族谱,世系在谱中都占有重要位置,甚至绝大部分或全部内容都是世系。宗族就是通过族谱的编纂达到辨昭穆、明世次的目的。
(4)开展一定的集体活动。建国前,泰山地区宗族活动非常繁多,有“元旦团拜”、“春祭”、“秋祭”等等。宗族子弟农历清明必须诣祭祖扫墓。这是尊祖敬宗的重要表现。如果不诣祖墓标祀,就是最大“不孝”。此外,宗族成员之间“喜庆相贺,忧戚相吊”是经常性的集体活动。通过这些集体活动,使骨肉之情常相通,以此促进宗族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⑸有共同的居住点。这是他们发展泰山文化的基地。周灭商后,姜姓、姬姓分别在泰山北、南建立齐国和鲁国;在泰山附近姬姓在今山东省宁阳境内建立了成国,风姓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南部建立了宿国、在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建立了须句国,等等。需要说的“国家”一词,大概在战国秦汉以后才逐渐使用。《左传·桓公二年》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有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里国、家、室都是同义语,即父家长家族(宗族)。由此可知,上面提及的所谓国家就是家族的扩大,或者说,是建立在家族基础上的。这些姓在确立泰山为五岳独尊的地位中有其独特的贡献。
(6)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形式。
⑺有家族的族规家法
⑻有一定的公共财产
四、泰山文化世族推动着泰山文化更变
泰山文化的构成和发展,有赖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演化。然而,相对说来,自然地理环境变易缓慢,有其特强的稳定性,因此,泰山文化在数千年历史行程中发展推进,主要依附于人文地理的更变。人,特别是人的群体性社会实践,原是一切文化的创造基因和动力;而人文地理的更变,其实正是人的群体性社会实践推促着政治、经济、教育、文艺以至风俗、语言等等的演变。在这演变过程中,文化世族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文化世族,当然是泰山望族,但并不等于簪缨世家、豪门右族。关于此中的差异,《文氏族谱续集·序》有简明的分辨:“吴中旧族以科第簪缨世其家者多有,而诗文笔翰流布海内累世不绝则莫如文氏。”事实是,豪门与寒门的界定,取绝于政治地位及由之而生成的社会等第,唯其如此,豪右大族亦与寒族之门一样,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很大的不稳定性。或者举族沦败,或者大多数分支房派衰落,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同时,某些寒族又完全可能应运而起,成为新兴的钟鸣鼎食之家。文化世族则不同,它在家族承衍过程中,尽管其文化建树的具体实践也会受到政治经济地位的兴衰消长的影响,但其在特定文化氛围熏陶下的积累,包涵着文化素质、精神以至各门类技艺能力的积累,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积丰厚,愈显优势。于是人才辈出现象不仅呈现长久的绵延性,并且在共时性阶段构成爆发力极强的密集群体。
五、研究泰山姓氏谱牒 探索泰山文化发展轨迹
早在20世纪初期,史学大师梁启超等就大声疾呼:“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十五,《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泰山地区是中国传统家族制度最为兴盛和完善的地区之一,而作为家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私家谱,也早在唐代就已出现。从整体文化传承上来说,泰山地区民间族谱的发展轨迹,与全国其它地方的族谱基本相同,泰山地区所特有的开发历史、自然人文条件等,必然造就了泰山地区族谱的某些独特风格。从研究泰山文化的角度,探究泰山地区族谱的真实面貌、独特风格及其与泰山文化的整体联系,从一般看个性,从个性证一般,无疑对泰山文化研究是有学术意义的。
一个家族多有族谱。撰写和研究家谱的目的不外有三:一是为了了解自己的祖先,找到本家族的历史渊源;二是通过他找到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东西;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来进行研究。由此看来,家谱是一个宗族文化的浓缩。作者对近千宗族做过调查,现存有家谱的占70%以上。加强对族谱的研究能更加丰富泰山文化的内涵,这是因为族谱是一种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一个宗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载籍。如族源、族史资料。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拉法格从经济基础入手,说明人类的某些相同或相近的认识是基于相近的生产方式与物质基础产生出来的。他们从老家走向不同的新居,带去了同根的语言,同根的神话与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