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海泛舟不畏艰 存史资政谱新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5&rec=20&run=13

志海泛舟不畏艰 存史资政谱新篇
孟昭禄
1994年我开始从事修志工作。2003年办理退休手续后,继续从事史志工作。先后主编了《仪阳乡志》、《中共仪阳乡组织史资料》和《中共仪阳乡党史大事记》,撰写史志论文10余篇,完成专题20余个,积极完成了省、市史志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任务。仪阳乡史志工作连年被评为肥城市先进单位,我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编纂出版《仪阳乡志》,是一项浩繁艰巨的文化工程。要想编好写好,必须首先构建起一个既符合仪阳乡实际又符合时代特色的框架——乡志篇目。为了设计好这个篇目,我阅读了几十本关于编写地方志的书籍,了解了乡里各行各业的全面情况,到泰安、济南阅读了外县市区和外省的30余部志书。根据仪阳乡的实际,拟出了《仪阳乡志》篇目,后又对篇目进行十几次修改完善。《仪阳乡志》篇目分32篇,编首设概述、大事记,编后置附录、后记。
志书是资料性著述,志书质量之高低,寿命之长短,取决于资料工作的成败。我按照《仪阳乡志》篇目,设计出搜集资料提纲。大年初四,我就和办公室的另一位同志到乡档案室查阅档案,共查阅档案150余卷,摘抄资料30余万字。紧接着又到市档案馆查阅了300多份档案。当时查档案的人比较多,为了尽早地进馆查档案,我们早晨7点多就到馆,中午带着干粮。5天多的时间,我们抄回资料40万余字。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先后走访老干部、老党员、知情人士1000多人次,发出函信700余封,召开座谈会70多次,搜集文字资料300多万字。依据搜集来的资料撰写了150余万字的资料长编。
在修志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在搜集资料过程中进行反复考证是确保志书质量的重要一环。仪阳乡有76个自然村,总面积95.4平方公里,境内遣址有20余处。且仪阳乡地处山区,境内有大小山头144个,我对所有山头都进行了考察。对20多处遗址分别进行了勘察、测量、记录、摄影。关于空杏寺,旧县志上只寥寥数语。我到空杏寺后,考察到石雕墓志塔40块,古碑5块,并精确地测量出塔、碑的高、宽、厚度。我对仪阳3处石棺墓进行了勘察。到王南阳村考证汉代深沟,摔伤了右手。第二天我不顾医生的劝阻,吊着受伤的胳膊,又到其他地方去考证材料。在撰写和修改乡志初稿过程中,我坐下来就是一天,有时甚至忘记吃饭。母亲生病住院时,我一天也没有去照顾,老人在病床上一直念叨我的名字。长时间的伏案编稿,使我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病。严重时,一动不动,但我躺在炕上还时时划算着志稿。
史志工作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但又十分重要的工作。”仪阳乡的史志工作状况更是如此。我到史志办后,办公条件差,困难重重,等是等不来的。我到乡领导那里奔走争取,赢得了大力支持。乡党委政府专门开了办公会,研究史志工作,为乡史志办公室配备了3个热爱修志事业、熟悉仪阳历史、文字功底好的工作人员。乡党委、政府给我们安排了两间宽敞的办公室,配备了电话、写字台、沙发等,《仪阳乡志》编纂期间,乡党委书记对我说:编乡志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物有物,乡里全力支持你们,一定要把乡志高质量的编出来。他还亲自参与,为乡志聘顾问,去济南、下泰安请仪阳籍的领导人题词、题写书名。实践使我体会到,作为史志工作者,必须务实,真干事,不断干出成果来,领导才会对你的工作认可,并大力支持。几年来,我带领办公室工作人员,勤奋工作,史志成果一个接一个,仪阳乡的史志工作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使乡领导十分满意。
(作者单位 肥城市仪阳乡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