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佛 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4&rec=72&run=13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至十六国和东晋时期在山东快速发展,泰山周围成为山东地区佛教中心。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山东地区全面兴盛,泰安地区的佛教传播路径南下至东平,东进由徂徕山区扩展到新泰周边地区。位于徂徕山区的光化寺和映佛岩摩崖刻经标志着佛教在此地的广泛传播。
一、沿革
徂徕山区寺院以北魏时期光化寺为始,佛教自唐后多为禅宗。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泰山与徂徕山区兴起,信徒众多,寺院经济发达。北魏时期,佛教僧众在徂徕山东南麓修建光华禅寺,徂徕山区寺庙由此而始。光化寺曾挖掘出东魏兴和三年(541)四月清信女羊银光造佛像。
北齐河清二年(563),崇佛众僧在徂徕山西北麓兴建四禅寺,后在其近处修建法云寺(人称小寺)。北齐武平元年(570),梁父县令王子椿分别刻《文殊般若经》、佛名于徂徕山映佛岩、将军石等处,为后世书家所推崇。据民国刘声木《续补寰宇访碑录》卷十一记载:景龙□年(707~709),信士□知诲、信女李氏□娘等于徂徕山映佛岩造像,并题记于北齐《般若波罗蜜经》字隙之中。光化寺和映佛岩所刻般若经,是佛教在徂徕山区繁荣昌盛的见证。
到唐代由于道教崛起,佛教禅院多深藏于深谷幽壑之中。唐朝中叶以后,佛教吸收儒家的性善论和道家任远自然的人生态度,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创造了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唐贞元年间(785~805),高僧怀晖驻锡光化寺,四方禅子纷纷前来请问,光化寺盛极一时,成为泰山之南的丛林名刹,至明清两朝,乡人相继增修,形成规模。徂徕山有赵州庵遗址,碑载有赵州禅师足迹留存。而据后唐惠通禅师《赵州真际禅师行状》、北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东院从谂禅师》等史篇记载:唐会昌五年(845)乙丑七月,唐武宗敕并省天下佛寺。高僧从谂因会昌法难,隐迹徂徕山,草衣木食,修行愈峻。解禁后出山,天下僧俗仰慕,尊之为古佛,可见徂徕山区是禅宗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
至宋金时期,徂徕山区僧人、民众苦于战乱,为求生寄托,民众崇佛结社蔚成风气,纷纷出资兴建、重修佛教寺庙。如徂阳寨山(今新泰市天宝镇寨山前村)有本年结社题记:“治平三年三月廿七日,维那头刘厅字名□创立社□。又于熙宁元年(1068)三月十九交□了当”。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三月,宋廷颁牒于徂徕光化寺,赐额“崇庆寺”。金大定二年(1162)冬,泰安军奉符县天封寺僧法润等,经官纳钱获赐额“法云寺”,欲兴复徂徕西麓四禅寺,因见旧址山水冲注,乃移徙旁地。大定十二年并立《四禅寺牒记碑》。四禅寺建立后,又于附近建一支寺,亦以敕牒中之“法云”为额(后世因称其寺为“小寺”,而称原四禅寺为“大寺”,而“法云”之号亦渐专属小寺)。敕牒碑石亦复制立于寺中。金大定三年(1163),徂徕僧众在羊祜城(今新泰市天宝镇古城村)羊氏故址建大觉寺,并立玄敕牒碑。金大定十六年(1176),僧福灯于徂徕山建法云寺,修成法堂、方丈、僧房、寝堂等,栋宇雄壮,经始于大定十一年(1171),历时5年而成,金廷赐额“法云禅寺”。此寺与四禅寺同属一系,前者称“大寺”,此则称“小寺”。金代,高僧善达(天眷时)、智公(大定时)、日公(明昌时)先后驻锡光化寺,禅名颇著。
至元代,在佛教各派中仍以禅宗最为繁荣。蒙古定宗元年(1246),徂徕光化寺殿宇堂庑于贞祐之变中尽为灰烬。当时徂徕山区为天保人时珍掌控,官居镇国上将军、左副元帅、泰定军节度使兼兖州管内观察使。时珍及其子时宥先后延请僧晖公、昧公师弟来驻光化,支倾起废,重建寺宇。同年四月,高翿为撰记碑。元皇庆二年(1313)前后,僧众于徂徕山竹溪庵故址建法云寺。明正德时僧柔公驻此,僧宇颇盛。后于明嘉靖三年(1524)迁建于许家庄,亦名许庄寺,至清康熙时作书坊已易为道士住持。
明清以后,由于道教及泰山碧霞元君等民间信仰兴盛,佛教渐渐没落,但仍有信徒不时募化修建寺庙。明弘治十六年(1503),僧成宽“发心修盖”徂徕山南麓青云寺。明弘治十七年(1504),法云禅寺(即小寺)年久颓败,住持悟景于成化四年(1468)重修。后其弟子舟宁等又募化“起盖佛殿、伽蓝堂、廊房”,“装塑佛罗汉像”。康熙五十五年(1716)孙家疃村信士郑印等重修,道光二十二年、光绪二十年、光绪三十年皆有信众重修。光绪间泰安知县李于锴并出判保护寺产。为徂徕古刹之一。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十月,僧普禄重修徂徕旧寺(青云寺),不数月而成。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七月,徂徕裂泉横流,冲毁北齐古刹四禅寺,后于故址复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乡众重修徂徕大悲庵。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三月,徂徕光化寺僧于寺中建白衣阁。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三月,徂徕僧丁考等重修旧寺(青云寺)。清光绪十年(1884)七月,徂徕光化寺僧海亮(贵修)募资重修寺宇,助工者凡三千馀众。至是工成,勒石寺中。清光绪二十年(1894),徂徕僧圆和重修青云寺。寺原称“旧寺”,至是碑记始称“青云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徂徕四禅寺(大寺)因“创建有年,风雨摧坏,产业凋零”,至是僧佛邀集近乡善士,将佛殿及韦驮殿、山门、禅堂等俱行重修。八月立碑记之。同年十二月,信众郑兰从等捐资重修徂徕青云寺。此时因寺产事,郑氏与寺僧发生争执,后由泰安知县李于锴予以判决结案,并于寺中立碑公示。
民国时期,由于长期处于战乱,寺庙多数败落。抗日战争爆发后,徂徕山区成为抗日斗争前线,寺庙多数毁于日军炮火。
二、寺庙
光化寺 光化寺庙依山傍水,坐落于山之坳区,左右双峰如抱,前有诸山如翠屏遥列,后有兰谷山泉流入寺院。周围群山起伏,似群龙舞动。鼎盛时寺内有僧人99人。
原庙宇占地50亩,山门、配殿及大雄宝殿鳞次耸立,仅存庙宇10间。蒙古定宗元年(1246),泰定军节度使、左副元帅、陇西郡开国侯时珍重修寺宇,尽复旧观。民国《重修泰安县志·舆地志建置·坛庙祠宇》载:“元初,副元帅泰定军节度使时侯再清(请)晖公长老住持寺,于是复起,有高诩碑记。”高诩所撰碑,犹存寺内。清代乾隆、光绪间乡人相继增修。寺院仅存大雄宝殿,为光化寺正殿。大雄宝殿为硬山前廊式,气象宏丽。殿内四壁绘有清代《西游记》二十余幅壁画,据说与岱庙的壁画出自同一画师之手,虽历经沧桑,画中山水人物仍清晰可见。
寺院西南有古柏、古松各一株,树龄均在千年以上。松树南边为原粮站仓库,在松树南边的仓库北墙附近,散放着13个和尚墓塔部件,其中有莲花座6个、长石鼓形的塔身7个,上刻有和尚名号,其中可识者有:“和公禅师之塔”“智公山主之塔”“岁次丙午三月一日立”等。寺院北门路东有巨石,名将军石,上刻《大般若经》,为北齐武平元年(570)所刻。寺东南二里路西有墓塔林遗址,为光化寺历代高僧埋骨之所,现存残塔石数十块,均为元明遗物。墓塔林东是梁父山映佛岩,耸峙陡险。其巅有巨石,石壁上刻隶书《般若波罗蜜经》。光化寺及塔林遗址处,存清乾隆、光绪年间重修碑等石刻十多通。其中可辨识者分别为:“重修碑记。咸丰二十□年”;“重修山神、灵官二庙记碑。道光二十一年岁次壬丑八月中浣”;“四禅寺碑记。光绪二十六年后八月上浣”等等。
四禅寺 位于徂徕山西南麓团山之阳,岱岳区房村镇黑石埠村北,徂徕山林场办公机构驻地。南北朝时期北齐建筑遗址,又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遗址。1987年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禅寺也称大寺,创建于北齐河清二年(563)。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泰安府志》载:“四禅寺,在徂徕山西麓,距城四十五里。”因传寺由四位僧人筹建,故名四禅寺,也有人将“四禅”解释为佛法的一种境界。后屡有重修,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大雨,东山裂泉横流,山洪暴发冲毁寺院,后又进行较大规模复修。民国《重修泰安县志·舆地志建置》载:“四禅寺,在徂徕西麓团山下,距县四十五里。北齐河清二年建。金、元重修;清乾隆己丑年,山雨坏决,复修建”。延至民国时,仍续有重修。
民国时期腾锡九碑文记载:“徂徕之西入山数里,丛林森郁。殿宇廊舍望之如人冠巾帻者,盖四禅寺也。内有牒碑,为古名刹,创自金大定间,设备整饬,众僧济济。不独附近安上、南留、西遥、佛婆庄各邨寺僧胥为□寺所分布”,足见寺域广大。又载:“即红门宫及远方僧之凡为曹洞一派所传者,莫不多于此出焉”,足见影响之广。据碑刻记载,至1931年,其庙产仍“北至团山顶,南至横山峪,东至有松山,西北至大簸箕掌,西至风岭口。凡在寺地兴种,不许押卖”。其重修于清光绪年间的下院有南留广福寺、安全庄安泉寺。
大寺遗址面积500平方米,为一进院落,建有山门、正殿和东西配殿各3间。山门长8.5米,宽4.1米,高5.7米,门内左右分塑哼哈二将。正殿为大雄宝殿,长10.2米,宽8.9米,高7.2米,内塑佛祖释迦牟尼金身及两个弟子迦迪迦和迦诺迦伐蹉。西殿长7米,宽3.8米,高5.8米,塑观音菩萨,左手拿净瓶,右手持杨柳枝,表示佛祖的恩惠遍及人间。东殿长7.0米,宽3.8米,高5.8米,供奉碧霞元君(后续供奉)。院内尚存金代碑刻1通、清代碑刻3通、民国碑刻1通和1996年10月立《重修四禅寺碑记》。大寺山门外存石碑5通。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在大寺举行了著名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创建徂徕山抗日根据地。起义部队驻扎在大寺。1942年,日本侵略军“扫荡”徂徕山,曾强占寺院,寺内建筑物受到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大寺旧址曾为徂徕山林场场部所在地。1957年7月4日,泰安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应保护文物古迹。“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内石碑等文物曾遭到破坏。1977年12月23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安市及郊区人民政府在大寺山门前边建立了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1996年,当地政府部门又对四禅寺进行全面复修。
大悲庵 位于徂徕山东南麓圆瓦崖,创建无考,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乡众重修徂徕大悲庵。先由僧人园成、园功(年代不详)率徒重葺之,主祀观音,“文殊、普贤并列左右,子孙、送生诸菩萨皆次□(列)”,又“兴造山门、云梯,不日告成”,园成等被尊为“开山和尚”(《重修大悲庵记》)。后为风雨所摧,善士和亮等聚四方善信,输资重修。“功兴于夏,告竣于秋,金碧辉煌,焕然一新”。十一月,僧众立碑记之(清冀世勗《重修大悲庵大悲菩萨碑记》)。此后,大悲庵数经民间香社集资重修,清末渐废。遗址犹存大殿墙壁及碑石7通(多已残),有摩崖大书曰“三笑处”、“山高月小”。
大觉寺 金大定三年(1163)徂徕僧众在羊祜城(今新泰市天宝镇古城村)羊氏故址建大觉寺,并立敕牒碑。寺内有银杏树两株,高大挺拔。后寺院毁于战乱,古树也被砍伐。
青云寺 又名旧寺,为徂徕古刹之一。位于岱岳区房村镇黑石埠村转山子以北山凹。仅存遗址,据传为明弘治十六年(1503)僧成宽“发心修盖”。康熙五十五年(1716)十月,僧普禄与孙家疃村信士郑印等重修。道光二十二年(1842)、光绪二十年(1894)、光绪三十年(1904)皆由信众多次重修。光绪间泰安知县李于锴并出判保护寺产。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重修所立碑文记载:重修后,四禅寺、大云寺、法云寺等寺长者、主持曾至为贺。至1922年,其庙产“东至长岭顶,西至团山顶,南至牛心山,北至望景石。”
法云禅寺 位于徂徕山西峪,山民相传为古四禅寺。经数代僧人结庵作室已初具规模。金大定二年冬,住持法润等,经官纳钱,赐额“法云”。后因地势峻侧,山水冲注,难以修盖,僧人福灯移徙至此。因古四禅寺被当地称为大寺,故又称法云禅寺又称小寺。据敕碟碑文记载,时有房屋15间。明成化、弘治年间重修。
赵州庵 位于徂徕山南麓演马岭上,新泰市天宝镇内。创建无考,旧称“徂徕七十二观寺之首”。今存吕仙阁,祀吕祖。《岱览》云:“东二里为演马岭,广可驰骑。下有飞湍,东别谷出焉,西南流五里,与西别谷合,南注小汶。岭上旧有赵州庵。”在徂徕历代人物中,与“赵州”一名有关者,惟赵州禅师从谂一人。因此可以推断赵州庵与赵州禅师有一定内在联系。再对证史料中关于从谂“避地岨崃”的记录,可以推断出,此处或即是从谂避迹山中的一处遗迹。
三、僧人
境内寺庙唐以后多为禅宗,禅宗法脉为临济派,以“智慧清静,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演宽洪,性传法印,证悟会融,监持戒定,永继祖宗”48字传承。著名僧人有怀晖、法润、福灯等。
怀晖(753—815) 唐代名僧。同安(今厦门)人,俗姓谢,禅宗南派大师马祖道一弟子,后住徂徕山中,迁灵岩寺,苦于不得静修,乃隐于中条山深处结茅.学人蹑踵而往,如影附形。元和二年(807),诏入章敬寺上院。元和十年(815)卒,年六十二。谥大宣教禅师。
从谂(778—897) 俗称赵州和尚,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惠能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唐大中间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圆寂,寿120岁,敕谥真际大师。传曾避地于徂徕山南演马岭上赵州庵,或即因从谂而得名。
福 灯 金僧,曲阜人,俗姓展。少年出家,拜善慧为师,精研经、律、论三藏,博通大、小二乘,严持净戒,苦修梵行。大定二年(1162),建徂徕山法云寺,学众萃集,门风严峻,人称“法云大师”。
法 润 金代奉符县天封寺主持,其生活时代与僧福灯同时期。金大定《重修法云寺碑》记载:他与福灯“结庵上峪。或迎送约束,或求化僧储,往来维行斯地。观其四禅古迹,未尝不恻然动怀”,于是一同募化重修法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