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民国石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4&rec=69&run=13

本节收录民国石刻11处。主要有重修四禅寺碑、“勿忘国耻”碑、重修作书坊碑等。
宅地碑 在中军帐。1915年立。碑高53厘米,宽112厘米,厚11.5厘米。碑体基本完整,文字清晰。文中“李公”即泰安县知事李汝谦。
碑文:蓬莱观之地,在紫岩池中者,由上庄张荣等建醮会之所施也。虽有碑碣,记载未详,兼之咸丰以后,住持懦弱,被人侵渔,而此地几乎泯矣。自民国初年,道人董至芳清规苦守,承师祖之贻,不忍坐视。于是李公案下呈明,遂即饬差丈清,共三段大地,壹亩叁分三厘一毫五丝。庶几斯地不泯,而道人藉之以供香资,即施之者愈令闻孔彰,未必非神之默佑也。道人恐代湮年遥,仍蹈故辙,故即事之始末并庙中界至与乡下茔产、宅基,□诸贞珉,以垂不朽。
知事人:
前清
旧县武举陈希魁,旧县庠生程培钧,许家庄介宾王□兰,上庄增生张鹤年,许家庄翟承恩,许家庄张敬凤,旧县监生程金伦,城里陈连云。
郑家庄子□地大地壹亩零三厘三毫,北边长科三十二步二尺,南边长科三十一步二尺,西横十八步三尺四寸,东横十九步三尺六寸。又东头南北大地五分八毫三系,中长科四十步,南横八步一尺,北横七步正。
郑家庄子宅基大地七分二厘零九丝,西边长科二十四步,东边长科三十步零三尺,北横十五步,南横十五步零三尺,又南横一步。
师范讲习所毕业程树魁敬书。
住持:董兰亭,潘至文,郑至来,侯立贞,于立盈,朱立祥。
石工刘鸿文。
中华民国四年岁在乙卯嘉平月立。
(以下碑阴)
为和觧事,□董至芳控张希盛一案,今因蒙传未□,是以□等调处,着张希盛收□种庙地,如数退交董至芳手了事,并道答和好,均愿罢讼,各□争执。如有反悔,惟□等是问,□此公乞。仁宪恩准,□□公感厚法。
蓬莱观四至:东至东□岭芍药峪,西至三瞪眼北崖核桃榜顶,北至马头岭,南至□岭子□坡北梁子。
道光年间碑已有文,但因人毁坏,故又记之。
重修六逸殿、玉皇楼碑 存作书坊遗址。1920年立。
碑文:环此皆崇山峻峯,树林阴翳。形势之胜,钟毓之灵,甲于徂徕,故古今遊人争趋之。旧有六逸殿、玉皇楼踞其中央,年久颓废,几乎倾圮。邓、许绅董酌议修葺,各庄按贫富出资,无不乐输,遂举监工人登山开办,不数旬而工告竣,焕然一新。住持梁宗心不忍泯没二庄之劳费,特立碑以志之。
山阴居士张永亮撰。
师范毕业程树魁书。
(以下题名45,从略)
监工人:魏河培、聂克兴。泥工刘家明,石工刘鸿文。
四至:西至小龙口,东至攒石沟,南至南沟底,北至龙拙道。
中军帐住持董至芳,邓家庄住持张宗庆。
张清松、张盛山、仇长森。
民国九年岁次庚申端月上浣立。
中军幛重修三清殿创修吕祖阁灵官殿碑
在中军帐。1920年立。共由三块碑组成。碑阳边联:万叠青松千涧月 一曲流水四围山。三碑碑体完整,文字清晰。撰者梁步鸿,泰安县天宝镇汶西(属新泰)人。
碑文(第二方碑阳,居中):中军幛重修三清殿创修吕祖阁灵官殿碑记
徂徕山名刹林立,自光华寺、礤石峪而外,端推中军幛为名胜。盖见其丹壁凌霄,溶溶云气;苍松蔽日,谡谡涛声。而且泉分左右,东则澄澈一泓,煮茗则清人诗脾,右则出而带浊,虽非比流觞曲水,而导而引之,灌园尤便。又有金鱼之石腾则化龙,芍药峪则丰艳可爱,所以往来骚人,足以赏心悦目,诚徂徕之奥区也。中有三清殿三楹,重修已历百年。柱已穿,而金蜂留蜜;栈已缺,而紫燕添巢。如不兴坠举废,必致栋折榱崩。兰亭已矣,梓泽坵墟,殊可惜也。故地方领袖善士欲重新之,并添修吕祖阁一楹、灵官殿一座。诸善士量力输资,共襄义举,兼道人董至芳苦心壹志,不辞驰驱之劳,既种无量之德,应登有缘之板。泐之贞珉,永垂不朽。
(第一方碑阳,居右)
中华民国玖年岁次庚申梅月中浣榖旦。
清贡士梁步鸿撰文。
师范生程金殿敬书。
(以下第三方碑阳、碑阴、第二方碑阳、第一方碑阳题名470,从略)
石工:刘鸿文。
住持:董至芳、郑至来,徒侄朱立祥,徒孙朱宗立。
庙忠经制卷箱一套。
重修青云寺碑 在青云寺。1923年立。由三块碑组成,第一块碑高106厘米、宽52厘米、厚15厘米,第二块碑高106厘米、宽61厘米、厚15厘米,第三块碑高105厘米、宽53厘米、厚15厘米,碑阴额题“完善同归”。碑阴边联:芳徽永传堪媲汶河长流水
大勋恒立克傲徂徕不老松。三碑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第一方碑阳):徂徕西麓旧有青云寺一座,不知创自何时,近村善士累加修筑,诚以其庶人赖以护庇一方,籍以壮观。然历久年远,难免残缺之弊,若不重修,何以表前人之功烈,无以启后人之善继也。今有住持僧人永林等弗忍坐视,虔意修葺,但财乏工钜,独力难成,因请近村乡耆公同商议,乐捐资财,兴工修造,不数月而诸殿辉煌,神像装饰俱皆焕然一新焉。事竣嘱余为文,余才薄学浅,略述己见,以志永垂不朽云尔。
师范毕业生周安斌敬撰。
师范毕业生于涟池校阅。
师范毕业生于可复校阅。
师范毕业生周思传敬书。
领袖:职员陈万瑞,监生刘绍金,监生于方瀛,监生陈兆广,监生于方魁,监生于方洛。
(以下第二方、第三方碑阳题名162,从略)
住持僧人永林,徒侄戒僧固旺,徒固法,侄孙绪亮、戒僧绪仙、绪明仝立碣。
中华民国拾贰年岁次癸亥阳月下浣榖旦。
(以下碑阴题名261,从略)
木工于方科系南望庄,石工刘鸿运系旧县庄,瓦工聂尚亮系桥沟庄,画工张连升系北集坡庄。
堂判碑 在青云寺大殿前。碑阳刻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碑阴刻于1923年。高71厘米,宽40厘米,厚11厘米。额题“堂判碑记”。是碑所记乃清末关于寺产之纷争。碑中之“李玉堦”,应为李于锴。李于锴,甘肃武威人,清光绪三十年前后任泰安知县,有政声。
碑阳文字:因自光绪叁拾年,经泰安县知事李玉堦堂断志,堂判柏板扌处郑兰范等由,和尚自费自修,如有余钱,即入共存。是和尚并无自私自主之处,所有郑姓新立之碑,妄称庙主,实则新旧碑文,并无郑姓独自官理之说,应不准。在观音堂立碑结案。
碑阴文字:重修青云寺四至碑记
东至长岭顶,西至团山顶,南至牛心山,北至望景石。
中华民国拾贰年岁次癸亥阳月下浣。
重修四禅寺碑 在四禅寺。1924年立。碑高173厘米,宽70厘米,厚18厘米。额题“重修碑记”。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边联)周降灵影佛道钟于西域 汉梦金人圣教流乎中国
考泰安志书并清相国赵国麟先生《逰徂徕记》,徂徕之西入山数里,丛林森郁。殿宇廊舍望之如人冠巾帻者,盖四禅寺也。内有牒碑,为古名刹,创自金大定间,设备整饬,众僧济济。不独附近安上、南留、西遥、佛婆庄各邨寺僧胥为□寺所分布,即泰山红门宫及远方。僧之凡为曹洞一派所传者,莫不多于此出焉。乾隆年,寺没于水,北迁斯址,重行建设,规模则远不逮昔矣。复经岁久,代易时移,中间虽未之重修,而日月侵削、风雨蚀食,将不复荒墟于榛莽之区者几希。住持僧圆真力其田亩,节其衣食,迩年稍有赢余,慨然兴重修之志,遂邀请东西两南望、黑石埠、老泉头、刘家庄、乡庄各长于方瀛、陈兆广、陈万瑞、于方魁、刘□登等共为赞勷。先整佛爷、韦驮殿,次及山门、禅房,佛像、绘画。凡一载,而百度更新,共需款三千余缗,均为寺出,未假外募。甲子夏,事蒇工成,索序于余,余念寺基千峯屏蔽于后,九陌棊布于前,大汶河、沧浪沟列如带,兹更廓而新之,骚人学士览眺彽徊,固增胜迹,而山川之灵閟、佛法之广大,亦必因之,世传无替矣。是为志。
山东交涉科员滕锡九撰,文童陈万举、居士陈佐曾书。
住持僧人圆真,弟子:永(长、戒僧)常,永(次)江、永(三、戒僧)贵、永(四)水;徒侄永春;徒孙□臣;四禅、青云寺祖长佛镇,字清阔。敬立。
石工:马广存。送角子石一块:王润。
木工:于方科。
瓦工:尚金节、李兴山。
画工:陈万吉。
北至团山顶,南至横山峪,冬至有松山,西北至大簸箕掌,西至风岭口。凡在寺地兴种,不许押卖。
中华民国拾叁年岁次甲子暑月上浣榖旦。
“勿忘国耻”碑 存隐仙观院内。1938年立。碑高80厘米,宽42厘米,厚13厘米。鲍峄山,抗战时任国民党所属山东省第十二特派员区保安第四团团长,后任吴化文部独立第五旅少将旅长。
碑文:倭寇之侵略促成国民之团结焉,深望后人接踵而□,勿忘斯举,即可谓勿忘国耻云尔。泰安县第六区区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游击第五纵队司令部参议李□云撰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队游击第五纵队第五梯队司令、山东省第十二特派员区保安第四团团长鲍峄山书丹。
(以下题名52,从略)
木匠李文炳,瓦匠白汝源,铁笔杨□冉。
住持道人:梁真常、王真宽、张丹臣、罗丹忠、范丹议、王丹岗。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八月中秋公立。
重修作书坊栽树碑 存作书坊遗址。1933年立。
碑文:重修作书房栽树碑记
且夫邑之徂徕山作书房,于清国光绪年,有张君盛思、翟君荣佐屡次栽培树株、重修殿宇,暂修木匾以志之,今刻于石欲垂永久,甚盛事也。及民国十六年,有张君敬聘、刘君雨田、翟君承恩,继前人之志,述昔人之事,倡领众善重修殿宇、栽植柏树,悬匾额、立碑记以志永久也。自去年以来,翟承恩在此教授,尽心竭力整顿一切,垣墉屋宇较前大有可观矣。今春又与邓家庄张君盛一、赵君岑川劝募各峪,邻村善人君子凯然乐捐,买植松柏、杨柳、花木四百余株,又将西之□□去颓墙败栋而增新之。庶役之遊竹溪而观风景者,不致崎岖之苦,可见继述之功,皆前人□□□□也。浼予为文,予属同事畧知始末,故不辞而志之,并将捐资姓名勒之■ 珉,以垂不朽(下残)。
古博后学程培钧□文,程煜彬□书。
(以下题名126,从略)
石工刘树荣,木工傅钦范。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岁次癸酉桐日上浣吉立。
重修作书坊碑 存作书坊遗址。1927年立。碑文记重修作书坊经过,碑阴刻捐资者姓名及钱数。
碑文:重修作书坊碑记
徂徕西北麓山行二三里,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作书坊也。考诸县史,在唐为六逸栖迟寓所,名曰竹溪菴,□□改称玉帝阁,世□□呼之为作书坊。盖以宋之石守道、姜潜,金之党怀英于此著书后,儒家步其尘,负□而来,讲学者接□云集,名之曰作书坊,有由来矣。此地泉甘土肥,草木丛茂。东跨石□,峭壁秀拔。西临竹溪,碧水曲环,徂徕名胜之区首推其擘。□其先贤遗迹,建有玉皇楼一所、六逸殿三楹,其间旁有□□数檐,位如辐凑,形同天然。但历久未修,风雨摧残,殿宇倾圮,树木枯折。邓、许两庄好善义士目睹心恻,不忍袖手,慨然兴修,共为义举。于是敬劝父老捐赀,以襄善事。坏者修之,倾者补之,树之缺者植之,神像之浸绽者装饰之。鸠工庀材,逾月告竣,金碧交辉,焕然一新,庶足以壮观瞻而肃神明矣。所有捐赀诸君姓名,勒之■珉,以志永垂不朽云。
栽植柏树四百株。
陆军步兵少校书记官张程云沐手撰书。
中华民国十六年岁次丁卯清和月下浣榖旦。
(以下碑阴题名161,从略)
石工刘鸿文,泥工李兆宣,木工王九韶、刘盛才。
住持道人朱宗立暨徒梁承严敬立。
重修六逸堂听雨轩碑 存隐仙观院内。民国时立。碑高80厘米,宽42厘米,厚11厘米。
碑文:重修六逸堂听雨轩碑记
礤石峪为徂徕第一名胜,县志累著,自古称之。阔自熈朝赵相国国麟先生助赡田、广殿宇,尤有观焉。迄于民初,二百馀年,虽屡经修补,难御长期之摧残,以致玉皇楼、三清殿、吕祖阁、小书斋若坵墟,然道人静修、慧海商诸附近士绅,欲募修之。佥曰:当此教育促进之际,募校款建校舍,各地皆然,虽有心者亦势难及此。道人于是节衣缩食,尽其所积,未募分文,不数月而楼、殿、阁、斋坚修焕然。当斯时也,六逸堂听雨轩尚且翼然,不料十数年来,风雨剥蚀,坍塌尤甚。适值倭寇猖乱,侵及华中,各地人士群相蜂起,组织抗日团体,而我邑爱国志士,遂受中央及省府委令组起抗敌部队,统属乡勇二千馀众,转战邹、泗、新、莱诸邑之间。时维仲夏,在汶新公路暴敌猖獗,廹杀秋禾,始奉命调回汶南一带,屡与搏击。敌退,来此训练士卒,诸同志见堂轩之坍塌,视之如伤,乃谋诸见义勇为之六四大队中队长李君子安,与不辞劳怨之大官庄庒长刘君传良,以及附近各村善士,咸乐捐资料、助工力,以草易瓦,增其高阔,一阅月而告厥成,虽曰重修,胜剏作也。斯举也,固由地方人士之好善、住持之信感,足见人群好合亦由(按:文似未完,便原碑即如此)。
王炼师真宽字慧海墓碑志 存隐仙观院内。1949年立。
碑文:王炼师真宽字慧海,西羊舍王兴美之孙,王炼师密涵之子也。十二岁皈依隐仙观,拜周炼师月峰为师。尚俭朴,助其师兄梁炼师真常理稼穑,农隙时诲诸弟子学经卷、习乐器,携经柜立坛设醮于四方者,可谓极盛一时欤。其高足万丹屾等提倡为炼师立碑,咸乐为助诚善举也。生于光绪五年六月十二日巳时,现年七十□一岁,康健犹昔。
世弟梁■堂沐手拜撰并书。
(大字)王炼师真宽字慧海墓碑志。
世弟李文照,徒侄万昆泉。
弟子:万丹河、任丹琴、万丹屾、张丹、钟丹首、张丹亭、万丹岭、焦丹敏、李丹杨、夏丹梅、褚丹运。
徒侄:朱丹峪、罗丹忠、安丹桂、李丹昆、陈丹增、李丹羣、万丹礼、刘丹存、李丹聚。
徒孙:武体章、李体亨、万体厚、贾体增、王体连、时体幹、赵体辇、尹体安、张体富、刘体兴顿首。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岁次己丑桂月上旬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