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清代石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4&rec=68&run=13

本节收录清代石刻55处(含佚刻2处)。主要有徂徕山礤石峪赡田碑、徂徕礤石峪重修楼阁殿宇碑、徂徕重修中军帐三清殿碑、汪汝弼游徂徕中军幛诗刻、徐宗干诗碑、泰安知县毛澄等堂谕碑等。
新建蓬莱观三清碑 在中军帐。清康熙二十年(1681)立。碑高210厘米,宽61.5厘米,厚15.5厘米。碑阴额题“创修蓬莱观碑记”。碑体完整,文字清晰。撰者丁体仁,清泰安人,贡生,顺治三年(1646)任藁城训导,升萧县知县。嘉庆《萧县志》卷八《职官表》:“(顺治)十一年:丁体仁,山东泰安人。贡生。”
碑文:新建蓬莱观三清碑记
王□□□□□云: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天宝丈人,则天宝君之祖炁也。丈人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虚之炁,后至龙汉元年,化生天宝君。灵宝君者,则洞玄之尊神。灵宝丈人,则灵宝君之祖炁也。丈人是赤混太无元玄上紫虚之炁,后至龙汉开图,化生灵宝君。神宝君者,则洞神之尊神。神宝丈人,则神宝君之祖炁也。丈人是冥寂玄通元无上清虚之炁,后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宝君。此三号,虽年殊号异,本同一也。出乎太空之先,隐乎空洞之中,无光无像,无形无名,无色无绪,无音无声。导运御世,开辟玄通。运推数极,三炁开光。气清高澄,积阳成天。气结凝滓,积滞成地。天地奠位,日月著明,人民品物,并受生成矣。经云: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孰□□□,孰□维是。惟我三清□□□先天地而生,生而无始。后天地而存,存而无终。自本自根,生□□物,何其洋洋而□□也哉。
本州郡南六十里许有徂徕山,其周围之形势□□也。峯峦□□,太岱之脉,而峙为名山。往昔名杰多卜居于此,以藉形胜而托处焉。中有最竒一峯为中军帐,春秋时吴王曾营兵于□,因而名焉。适有羽士,姓韩,名太章,字养拙,仙丰道骨,逈超凡尘。初修于终南山,一■偶游至此,坐而叹曰:真仙境也。遂动念而栖□焉。时有契友三四□□□殿□□三清于上,焚修□余,又恐不能永远垂世也,继而募化十方善信。工始于康熙癸丑岁癸亥月,迄甲寅辛未月。殿宇□□焉,复□三清尊像,□悬诸真锦绣□,垩雘金碧,焕然一新。开光之日,奔走如市,目覩心恭,悉生寅畏。善者固善,不善者亦因之向善。未必非化导人心之一□□□□神□□□应也,山川之效灵也。非羽士至诚感通,何如此□且易也。羽士以十方之功德不容泯没,砻石为碑,□□为记。□年七旬有余,愧不能为文,谨陈俚□□□为之记,以垂不朽云。
原任江南徐州萧县知县丁体仁沐手撰。
泰安州正堂又加一级邹文郁。
泰安州道正司贾本真。
师魏守道、路圆守、晋道昌,众道兄张太松、孔和中、郭一守、崔一纯、幺一阳、刘法真、李一芳、赵一权、□一灿、史通太、沈通秀、沈通连、梁通蓬、孔通山,□清□、郝玄□、朱尚安、孙通照、王通真、张德志、庞正来、李正荣。
峕皇清康熙二十年月日,住持道士韩太章率徒于清林、张清德。
石匠人名:殷子明、王成广、陈□□、曹可教、王志瑞、阚应府、孙竒、商贵臣。
□匠:刘太、李文选。
木匠:宿孟□、翟志□。
泥水匠:张文。
画匠人:孔竒山、李化成。
(以下碑阴)蓬莱观后跋
观以蓬莱名,志随初愿也。随初愿者何志?羽士之诚能格神感人,故能随其初愿也。羽士为谁?葢即前序所述,韩姓,名太章,字飬拙者也。羽士始修于终南,继而遨游名山,至我岱下,登泰山绝巅,晚望徂徕夕照,因思宋孙、石两先生隐居其中,阐明理学,□□竹溪六逸之遗风,犹有存焉者乎。遂自北南游,历□阴、涉汶渡,深入幽径,追先贤遗踪。杖履逍遥之际,适至一峪,面面皆山,中独平坦可庐,心甚爱之。韩即思曰:若于此营三清殿,晨昏习静,供奉香火,不异蓬莱仙境。但不知地何名、主何氏?徘徊流览,虔诚默□,兾神有灵阴来相之。踌躇之顷,俄有牧叟斗笠□蓑,鹤发古貌,驱犊而来,韩遂拱问。叟答曰:地名中军帐,相传春秋时吴王同□〔伍〕员伐齐、鲁,营兵于此。上有望军石、擂鼓石、杵粟舂、吴王台遗址在焉;西有泉,号吴王泉,水甘而洁。韩闻之大喜,复问地主何人。叟又答曰:系古博旧县程氏之山场也。韩欲问其详,叟驱犊不对,悠然不见。韩亦出山问道于途,竟投旧县之里,及人问时,适遇四人话槐阴下。有须半皓者二,有须微苍者一,皆和平乐易,有古君子风。其一英采焕发,磊落不□群。韩视之知非流俗者比,敬叩姓名,方知为程氏乔梓也。其长,廪膳生员,讳用临,字六明;其次,生员,讳用节,字六行;又次,讳用渐,字六宁;其英采磊落者,即六行之长公,廪膳生员,讳正傅,字洛宗。韩且驚且喜,且道其来历始末,一时兄弟父子咸欣然曰:此寒族素愿也,今高士至,愿施其地以为善者偈。韩稽首称谢,于是复归至山。踰月构草殿于上,供三清尊像。苦心积虑,春秋一衲,或盛暑严冬,终日不食,而其志愈坚。远近闻之,知其为至诚异人,而观者接踵矣,余何容赘。及告成之日,名其观曰蓬莱,□其随初愿也。嗟乎!昔为用武之场,今为作福之地,岂非韩之诚,有以格神而感人哉?使非然者,何以默祝而牧叟至,何以入里而地主遇,且远近善信者不介而孚也。故知皆韩之诚有□感之也?所愧者,丁先生序之于前,余何敢赘之于后。不过□处余所闻见者,约略述之,以志神人相感之不爽□。
徂徕居士□□□。
创修三官殿碑 在聚泉庵。清康熙二十年(1681)立。仅可辨“康熙二十年创修三官殿庙主程□(下残)”等字,已用作门砧石。
卧云庵记残碑 在卧云庵大殿前。断踣为四,楷书。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立。撰者“定峯居士”,为吕源号。吕源,字原水,清莱芜人。顺治十一年(1654)拔贡,尝隐徂徕,有《悔过录》《日鉴录》等书。高沙卧云者不悉何人,《泰山道里记》:“西十里为悬珠山,康熙间高沙卧云者居此,因立卧云庵。”碑阴额题“史阁遗风”。有题名,漫漶不清。
碑文:(上残)仑发源,绵亘数万里而结为泰岱,自泰岱而东北,曲(上残)太白、巢父之达人所以于是而观化,明复、守道之哲士(上残)□落其襟怀而有不□然来思者哉。故其鉴观于九龙捧(上残)异得有志之士而与之共兹土。廼高沙卧云,冲年志道,□应其求所以始□(下残)其号,继乃为之奠其居,且不轻为之奠也,必诚之于武□崧岳。邯郸、东光、交河诸□矣,而后奠□□□□及□创修殿宇,则为之审其向、正其位。有窝中起□□中窝倒杖行龙在此坡之句,迄今仙阙告竣,宛如天造,圣像俨然,恍似生成。回想二十年□□□□□若合符节。呜乎!先生之孜孜于诱进,卧云之志以鼓舞一世之志者,可不谓诚与。而□卧□□□仙容之闲闲,念天语之谆谆,抑思有以慰我先生乎?降龙伏虎之有序也,经雷□火之□□□□阴爕阳之不忒也。如是可以慰我先生乎?曰:未也。有百练不磨之心,无千年不朽之身,□□□□先生所言生死利害,尽须扌弃弃方克入道,可知所指长生不在年岁,且其书中每每以忠孝净明□□□□峥云明正是一切不贪着,一切不障蔽。卧云登独秀峰,饮紫源池,澄虑先心,勘破此关,则独□□□□然无累将天下。后世诵涝山者曰长春子,诵华山者曰希夷子,诵徂徕者必曰卧云子。而清□□□□吟不且见赠于先生耶?余亦将敛吾气,守吾神,从事于山阿兮,祗聆黄庭之云云。
夹谷后学定峯居士吕(下残)。
嬴城后学庠生李维(下残)。
知泰安州事知州陞户部员外郎(下残)。
恩荫官生候选通政司经历司经(下残)。
康熙贰拾贰年丁巳月乙酉日,住持道人晋道昌,暨徒郭一守、崔一纯、幺一阳、刘法真、赵一权、李一芳、井一□、(下残)。
□□□□□□□□□等督工善(下残)。
镌字石匠:林士成,刘部,侯明登。
泥水匠:刘复明,李美。
木匠:□(下残)。
修醮祝寿碑 在中军帐。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立。由两块碑组成,一块高210厘米、宽56.5厘米、厚15.5厘米,一块高210厘米、宽61厘米、厚15.5厘米。碑体完整,文字漫漶。
第一方碑:修醮祝寿碑记
岱阳汶遶,其山徂徕,此为一方大福也。其地名中军帐,先人遗迹□□,不胜枚举。其观蓬莱,□若□□。山后各庄悉发诚,邀集胜社,每二月十五日谆请羽流建醮祝寿,数年来而虔若初,恐失诚迹,刻石以记云耳。
(以下题名29,从略)
刻字匠人宗习然。
(以下题名29,从略)
住持道人任通乐,徒弟赵智旺。
峕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十五日榖旦立。
东羊楼庒观音堂道人李□□。
(第二方碑题名257,从略)
重修三清吕祖大殿碑 存隐仙观院内。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立。碑高130厘米,宽58厘米,厚11厘米。已断为截。
碑文:重修三清吕祖大殿序
州治东南徂徕山有礤石峪,此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曲曲,旋遶左右,诚一方名胜,灵秀之区也。峪内有三清吕祖大殿,其由来旧矣。经壬□□,大雨非常,庙宇倾颓。住持道人觧通儒心焉戚之,恨无力可以自□,忽有西晋泽州高平县人王□□讳欲兴者,同众往游其间,遂慨然而为修葺之举。又募化本地善信,各捐赀财。金碧辉煌,焕然一新,□匝月而告成焉。盖非通儒无以动乐善之人,而非欲兴亦无以致善事之成也。于是勒之于石,以志□朽云尔。
(以下题名142,从略)
住持道人觧通儒,刘智本、夏智清、李毓鸾、安毓鹤。
石匠:陈明伦、陈有文。
峕康熙十四年岁次乙酉仲东吉旦(下残)。
徂徕山礤石峪赡田碑 存隐仙观院内。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立。碑高170厘米,宽72厘米,厚13厘米。《岱览》:“国朝·徂徕礤石峪赡田碑:右赵国麟撰书,康熙五十三年,勒隐仙观前,杂篆、隶、真三体。”《重修泰安县志》卷十四《艺文志·金石》:“徂徕山礤石峪赡田碑记:康熙甲午,赵国麟撰书。记称:钱塘吴公岸青(柽)摄泰安州篆,为路羽士契买天宝寨朱德珍三十亩。路羽化后,其徒解通儒绍其绪,有黠徒冒称路弟子,欲驱逐解通儒。适石门张禹玉(其逢)为州佐,廉得其情,白于刺史张公(五福),而解复安。”
碑文:徂徕山礤石峪赡田碑记
赐同进士出身、候补内阁中书、泰山赵国麟撰并书
山川灵异之区,造物者因特钟之,以畀幽人逸士,俾之栖托偃仰,登眺啸傲,以领其奥,突超旷□,趣于又世浓艳之外,而躬膺民祉,强有力者不得过而问焉。然非有大力者为之保护而安全之,则彼幽人逸士亦徒流连企慕、蒿目窃叹,终莫能一日安身其间,□为山林风□主。而灵异之区,且将荒寒寂历,鞠为樵夫牧竖之场,而无以自见其可。是造物虽悋其境于膺民社者,而不之轻与,实未尝不深赖其力之有以扶植于不替,而后山川□惜之,□得□长留于宇宙之间。独是有力者,绳之不绝于时。而或性情不属,鼓雅乐于齐门,不可□妙;性情属,其或政务未遑,簿书鞅掌,先其大者急志,后其缓志小者,亦不可奈何。一旦幸有其人创其始矣,而莫之或继兴者,未几而废者接踵。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庐山草堂,醉翁山水,赤壁风月,其无主人也久矣。然则山川匪灵,唯人则灵。莫为之表,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需殷而相遇,兹诚□偶然也。
徂来山礤石峪在贵人峰下,蜂窠岭西,珎珠坊东,清风顶北。四山如臼,中隐奥区,草树丛蒨,丘壑秀丽。学博孔璧六先生有句云:“茅屋微霜凋落木,清宵明月满寒溪。”盖实录也。以峪在徂徕,为青山所掩,又去州治百里,而遥遊者罕到,故唐宋以来,名不著载籍中。考开山岁,事始于前明。于仙师蝉蜕尸解,屡示异迹,固有以见其地之灵矣。数传而至全真路羽士。路为汶上大司马公裔,逃纷嗜寂,蒲团面壁四十余年,弟子二三辈,春采薇蕨,秋拾橡栗,人无知者。康熙甲子,州司马钱塘吴公岸青闻而造焉。心见针芥,有关尹之契。后摄州篆,遂捐俸契买天宝寨朱怀珎地三十亩,开除徭税,永为香火之供。广文邓公复同绅士资耕力、置农器、修庐舍,既合既完,渐臻美备。后数载,吴公迁济上刺史去,路亦示化。高足觧通儒克绍前绪,躬耕炼炁,食吴公之德者二十余年。岁癸巳,有□徒利峪中产,谬称为路弟子,欲殴觧而据为己有。控于州,适石门张公禹玉来佐州事,廉得其情,白于州刺史张公,觧得复安。于是向相助绅士,咸请予为文志诸石,以为永鉴。
予尝遊其地,爱其泉石之美,乐而忘返。既来山川之有主,又羡两公之才猷经济,恢恢乎游刃有余。故得以从容精密,旁及于山林之趣、方外之事,而性情结契,前后同揆,大有古人之风,故乐为书之。且吾因是而更有奢望于张公也。岱旧有志,阙略弗整,识者羞之。又岱趾有泉名白鹤,悬崖垂练,潆洄邑城,人文蔚起。后为忌者所塞,科名遂歇,见于《一统志》及《太山纪事》者甚详。斯二者,一则文献所关,一则人才所系,立言立功皆不朽之盛事,政治之先务也。张公甫下车,覩学宫倾颓,慨然以修复为己任,可谓知为政之要矣。则二事之举不于我公是望,而谁望乎?且吴公尝欲修岱志、开白鹤,有志焉未逮焉。知彼造物者非留其事以待□公乎。夫二事较学宫固差缓,较徂徕则甚急,公今以名教风化为务,而寸尺足以济之。既先其急者又不遗其缓者,则二事在缓急之间者,必将次第以就举,是吾之望虽奢而非过也。□呼!造物之志不可违,不朽之事不可失,有为之人不易得,可为之机不易逢。吾又焉能无奢望于张公乎哉。
按峪名出土人,字作礤,或作石茶□也,皆无考。今取其声义相近者,易为礤。并附志于此云。康熙甲午正月晦日记。
诰授奉直大夫知泰安州事加三级张五福,泰安州儒学署学正事加一级王玜,泰安州儒学邓国球、臧嘉。
勅授承德郎同知泰安州事加一级张奇逢,勅授登仕郎泰安州吏目加一级赵纶,泰安州吏目汪汇,泰安州巡(下残)。
泰安州助资绅士青阳知县王枢,武举人萧若木,贡监生张鉴,贡生高基,廪生李九德,庠生梁国瑄、刘太江(下残)。
(以下碑阴)
蓬莱派
圆通智毓用,始青重蜜眞,丹提赴蓬莱,宝鼎炼成金。
路圆守,徒李通舜、戚通玄、李通尧、觧通儒。
善人:安相乾、梁□志、于德海、尹志刚、李文英、李文隆、曺玉、刘海、张文富、周林、□名、董应豹、董应栾、董应和、冯君山、李文明、李永□、李永福、李永贵、赵党、赵相、赵爽、王好才、季起运、(上残)、芦奉□、尹广、尹志强、尹志书、王杰、芦奉兆。
石匠:张瑞、韩春享、朱成悦。
计开地亩:天保庒买朱□珍地三十亩、宅一所、草房四间、杂色树株,又买李春旺地二十亩、宅一所、草房二间,原天保寨有地四叚共八亩,硲口地卅亩。
住持道人:许智恭、觧智寿、夏智清,张毓珩、□毓□,徒□用□。
旹康熙五十三年四月十五日立。

“玉皇上帝”题记 嵌置作书坊玉皇阁门楣之上。
刻文: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立
会首程秉进
领袖善人翟竒
创始道人孙清童
暨徒李一山
暨孙刘阳真
重修观音堂碑 在青云寺。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立。碑高175厘米,宽73厘米,厚16厘米。额题“万古流芳”。碑体基本完整,文字较清晰但有残缺,碑阴为题名。
碑文:(上残)观音堂碑记
(上残)之阳有汶水,汶水之侧有徂□。□徕岩岩,鲁邦所瞻,汶水汤汤,愈□弥长,诚东□(上残)观也。徂徕之中,有古寺曰旧寺,□乃历代久远,而破□颓垣,无复□者,既已化为(上残)坵墟矣。僧普禄登其地、覩其刑、观其势,□莫然□羡,欲求其髣髴□东土之禅宗(上残)域之灵秀。由是虔心忽生,募化四方,风尘鞅掌而不辞其劳,备历艰辛而不愠其(上残)灵在上,感之即通,而四方之人民莫不以此为□,惜忻□跃,各输所有。于是殿宇(上残)庙貌辉煌,金身创塑,焕然以新,不数月而工告成,废者斯举,坠者兴□,复前日之观(上残)□人力之所为,寔赖神圣之显应也,是以敬修□语以志不朽□。
观音菩萨,各庄善会管,普存施银二两。
文殊、眼光,(下残)郑兴、郑实管□。
普贤,南望庒蒋朝赞□。
送生,北望店吴相克、朱万库,大领合庄等管。
子孙,徐家庒宋成管。
班疹,南望店蒋万重管。
韦驮,南望店陈运旺管。
(上残)熏沐拜撰。
塑□□:□文炳、何全仁、魏明贞。
泥水匠:□朝用、蒋考、朱美生、张玘旺、孙玘凤、蒋仲祥。
石匠:仝进、仝福刊。
镌字匠:仝福,后请□字匠:张□、刘儒是。
木匠:李进才、于贵。
先日修功随行朱秉。
四禅寺□□公长老徒弟,(上残)沙□,□马寺(下残)弟沙旺,大云寺福(下残)同随、同□,法云寺觉公(下残),徒弟同珍徒(下残),同□徒沙保,同贵徒弟(下残),同□,度公长老(下残)同□徒弟□尚、□□,慧公长老(下残),普观、普恒、普愿,徒侄同随。
峕大清康熙伍拾伍年岁次丙申仲冬上旬十月(下残)日吉立。
开山重修观音堂僧普禄徒同玉、同深。
(以下碑阴题名389,从略)
徂徕山重修古刹光华禅寺碑 在光化寺。清乾隆九年(1744)立。碑通高155厘米,宽68厘米。额题“万古□传”,碑阴额题“宗派碑记”。碑体完整,碑阳文字清晰,碑阴文字漫漶。
碑文:徂徕山重修古刹光华禅寺碑记
闻之三代而上,惟恐好名;三代而下,惟恐不好名。若是乎好名难矣,而况功德显著而韬光自晦,不求立名者哉?而自然禅师则不然。甲子岁,予以避喧,谒禅师号无云者于徂徕山东麓光化寺中,师即自然之弟子也。余览其庙宇,至东院,见有如来佛殿,庙貌辉煌,井井有条,题方云康熙二十一年月日立,至今六十馀年矣。因欲观碑文所叙述,无云师曰:“无之,盖吾师因寺古有是殿,岁久倾圮,目覩心伤,募化重修之。爰与德庆师戮力同心,而功以成,时有劝勒石者,吾师云:吾尽吾心耳,奚以碑为故。予至今未敢擅勒诸石也。”曰:“呜呼!此其所以堪勒诸石也欤!昔晋杜预贤者也,猶□登岘山而勒功于二石,一置山顶,一投汉渊,名之难忘如是。夫今师愿自忘其名,兹乃所以令人不可忘欤?且不欲立碑,师之净心也;必欲立碑,汝之孝心也。并行不悖,其何伤乎?”无云师曰:“然。”遂志于石,俾余为文记之。顾迩来无云师修二佛阁已六载,又未有刻石,则真其师之弟子也。余感忘名之难,而谓□顺师当特□,德庆师当附书,而于无云师,亦欲勒其志千佛阁于石也。既承命,又执笔以竢。
乙卯科举人拣选知县莱芜康无逸顿首拜撰。
杨庄、张文海、天保寨庒、南寺□庒、南□庒。
善人:刘先进、朱朗、赵可印、于要还、刘自强。
管尊善人城里庄王门庄氏子王立刚。
彭家庄善人王敬雍正六年施前寺庒宅基一分、草房二间、坡下地十亩,并无钱粮。
石匠:唐贵禄、董洪汝。
皇清乾隆玖年岁次甲子六月貮拾陆吉日。
东峪庄张绅沐手书,监院僧圆文立。
(以下碑阴)
临济正宗
边联:北斗七星养水影碧拾四,□育罗汉燃灯照破壹千。
□□清净,□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演宽洪,性传法印,证悟会融,监持戒定,永继祖宗。
德庆
徒:明海、圆长、明江、圆满、圆清、圆宝
徒孙:真贵、真桂、真茂、真山、明有、明乐、明柱、明轮
曾孙:如□、真宗、真祥
德顺
徒:圆广、圆文、圆□
徒孙:明僧、明碧、明悟、明镜、明旺、明兴、明如、明□、明玉、明□、明法、明林
重孙:真修、真本、真月、真随、真□、真存
曾孙:如平、如□
(以下题名104,从略)
“桃源深处”摩崖题刻 在礤石峪隐仙观附近。楷书。摩崖高135厘米,宽26厘米。落款“青嵓”即清人赵国麟。《岱览》:“隐仙观题勒文曰:徂徕第一、桃源深处,赵国麟并真书。”“徂徕第一”已佚。
“竹溪”题刻 在礤石峪隐仙观附近。草书。高54厘米,宽90厘米。落款“青嵓”即赵国麟。又有一楷书摩崖,高34厘米,宽77厘米(见第312页图)。
“炼丹炉”题刻 在礤石峪炉丹炉石屋之上。楷书。《岱览》:“石屋题勒文曰:炼丹炉,赵国麟真书。”

“昇仙台”题刻 在隐仙观西南桃花峪南峰顶。清乾隆年间泰安知府颜希深题刻。
游徂徕山记碑※ 佚。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立。《岱览》:“右成城撰,真书,乾隆二十四年十月,勒隔尘桥北。”成城,字卫宗,浙江仁和人。尝与泰安知府颜希深修纂《泰安府志》,又撰有《泰山胜概志》。
侯家宅五圣堂碑 在太平顶下栖云坪。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立。碑高80厘米,宽46厘米。
碑文:(额)万古流芳
侯家宅五圣堂碑记。
里人孙廷璧撰并书。
乾隆贰拾柒年三月二十四日。
创建迎仙桥碑 存隐仙观院内。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立。
碑文:创建迎仙桥碑序
迎仙桥(大字)
咏迎仙桥七律
升仙台下迎仙桥,修葺便行免步超。
鸟鹊高飞银汉渡,虹霓横跨碧天霄。
泽环曲涧随风舞,梁设古溪任水浇。
溱洧施恩歌子产,浩滔灾后诵唐尧。
武均古杨张永壵题
古梁父欧阳元孔撰
岱下梁元春书
住持姬永信、徒□□张始齐、刘始玉、刘始□、孙始贵、张始端、王始取。
大清乾隆三十五年岁次庚寅十月廿九日。
重修星主殿叙碑 在寺基工队院内。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立。碑高113厘米,宽55厘米,厚13.5厘米。额题“流芳百代”。旁联:民敬星灵昭百代 山明水秀垂千秋。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重修星主殿叙
从来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是山中地名曰团瓢,建有星主殿。星主者,北极、东极、西极是也。其殿虽系草成,想尔时庙貌、神像必焕然一新,是有为之前者矣。以后相继补葺者,不可备述。延至于今,庙貌不整,神像不完,□会及合庄目覩心伤,各出己资,愿为之于后焉。爰是鸠工庀材,不数日而告厥告功。行见庙貌之严整,神像之辉煌,不且先后济美也哉。爰勒石以志不朽云。
增生王执中撰书。
北斗尊:张士奇,戚志德,史恺,陈守官,史悦,吴怀义,杨得贵。
东斗尊:王俊山,子文、章,王浴山,子廉、信,侄忠。
西斗尊:李正己,子朋。
住持赵美斯。
乾隆三十五年岁次庚寅初夏榖旦立。
重修大悲庵大悲菩萨碑 在大悲庵。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立。碑通高175厘米,宽78厘米。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重修大悲庵大悲菩萨碑记
大悲庵者,泰安府名胜之区也。左青峯,右古刹,前临涧溪,后绕徂徕,落花流水,洵哉别有天地矣。然福地洞天,非凡庸之所栖;名山胜境,实仙□之所居。斯庵之建,由来已久,而巍然于后者,则大悲菩萨宝宇也。伏念菩萨,厥号大悲,惟克自悲,始暇悲世。道岸先登,永离苦海于尘寰;慧剑自持,不牵凡情于人间。斍则成乎至正,□则转乎无上,非自悲能如是哉?然□视同仁者,菩提心也。是以脱火宅以慈云,耀昏夜以宝炬。演法宁止三车,渡人欲遍万方。盖其所悲者广,斯其所拯者宏,以如是无量功德,称曰大悲,固恒享馨香于不替,永俎豆于万年也。前此庄严象尊,动人钦仰者,几历年所,顾迩来风飘雨洒,金容无光,莲座尘封。感怀牧竖,伤心路人,是诚吾人所覩之而心恻者也。使创之□昔,嗣而□者不乏;垂之至今,踵而增者无闻。人性皆善,岂菩萨悲人,人反不为菩萨悲耶?邑人和君讳亮者,一乡望人,好善乐义,有古人风。首□然以重修为己任,邀二三同志募化四方善信,尚忧用度不足,因破产以成善举。功兴于夏,告竣于秋,金碧辉煌,焕然一新。和君之功德诚伟矣!是不可无文以纪之,以倡厥后,顾愚謭陋,素不可文,以嘱之者□不可辞,故不得已而聊为之记。
(以下题名303,从略)
鲁家庒廪生兾世勗撰文。
马家庒居士马志亮书丹。
天保寨石匠孟大学。
营里庒施车善人下千。
岳家庒岳宗阳。
天保寨:王世永,王夫兴,同兴店,得盛号。
怀林庒:□全,方贵左,永朱。
开山和尚圆功、圆成,暨徒明睿、明光、明道、明柱、明常,徒孙真传、真圣、真全、真宽、真存、真义,徒曾孙如荣、如常、如兴、如普、如玘、如成,玄孙性复、性乐、性惠、兴吉,云孙海□、海成。
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吉旦立。
重修大悲庵碑 在大悲庵。碑仅存两块下部残片,文字清晰。立碑时间已残,但尚存“住持僧人园成、园功”等名,与《重修大悲庵大悲菩萨碑记》中所记相同,当亦立石于清乾隆间。
碑文:(上残)闻能无所闻□无身可也,能无所不闻□千万亿(上残)□故散而为千万亿身,聚而为八万四千母。陀罗,(上残)□一发而头为之动,拔一毛而身为之变,□则发(上残)乱之矣。吾燕坐寂□心念凝□湛□如大明镜,(上残)千目之运□未可得见,而理则具矣。彼佛菩萨(上残)独疑于大悲乎?徂徕东麓有大悲庵,山境□丽,(上残)尊虔诚焚修,四方居民凡有疾病苦难诸事,有(上残)峩,文殊、普贤并列左右,子孙、送生诸菩萨皆次(上残)兴造山门、云梯,不日告成,则其制之壮丽整严,(上残)勒之金石以垂不朽云。
(上残)门周氏,□成张氏,于门□□,毛门□氏,王门王氏,宋门兾氏。
住持僧人园成、园功,徒弟明山、明万、明祥、明光、明道、明瑞,徒孙真福、真贤、真圣仝立。
(以下题名163,从略)
修建白衣阁记碑 在光化寺。碑残,仅存下部,残高110厘米,残宽60厘米,文字清晰。立碑年代已残,碑中述僧某“偕师兄明道、师弟明柱”,按清乾隆四十四年大悲庵碑“有徒明睿、明光、明道、明柱、明常”名,可推知此碑之“癸卯”,应为乾隆四十八年(1783)。
碑文:(上残)□□□非(下残)思之(下残)□□□中人也□□(下残)(上残)弃却尘凡,来□穷山中,偕师兄明道、师弟明柱,典师坚志苦修、艰辛偹尝,迩来三十有余年,□(下残)(上残)身□任山中之重,砌垣墙、盖山门、修别院,种种功业不可殚述,然犹未及修白衣(下残)(上残)诸傅君学诗以决其志,迨其继募诸陈门苗氏以勷厥成,此阁得修于大殿□(下残)(上残)□其状貌,洵徂徕一大观也。自阁成之日,倾动远迩,咸颂大师之功,谓菩萨(下残)(上残)□独盛其功也。如此非菩萨不能动大师之诚,非大师岂能成菩萨之□(下残)(上残)庙貌辉煌,阁规壮丽,登其堂,花木缤纷,幽静宜人,五陵桃源不是过也。非大(下残)(上残)记。
宁邑居士许勷沐手书,徂阳庠生梁潼拜撰。
庙主:刘先举、梁廷櫆。
管主:范仕、张洪殡。
官生:王得用、傅学诗、张汝宾、(下残)
监生:于选、卢勇、万登翰、(下残)。
庠生:王光辉、滑昇、焦生平、(下残)。
(上残)□次癸卯桐月榖旦。
石匠:鞠本为(下残)。
“建修逰览”记碑 存隐仙观院内。清乾隆五十年(1785)立。碑高32厘米,宽68厘米。碑文中涉及的贾仰超、赵浣等人,《泰安县志》中有传。赵浣,字诗村,泰安谷家庄人。以岁贡选朝城训导,助修文庙大成殿与岱麓书院。贾仰超,号岱岩,泰安角峪人。好为义举,尝修角峪广济桥。
碑文:大清乾隆五十年岁次乙巳立。
赵润身会同山后绅士商贾并主持道人建修逰览寄迹之所。
贾仰超字景山,钦诰授昭武大夫、云麾使、正四品都司府。
赵浣字诗村,钦恩科壬申岁进士、历任朝城县训导。
武生贾基盘、武生赵松符、监生冶清相、监生李良佐、武生杨廷霖、监生贾乐书、监生刘慎三、文生刘廷光、监生李焕章、监生刘允升、吉盛典、光裕典、吉顺典、信义店、全兴店、永全店、太盛店、德顺店、安□义、国斈常伯如、监生常连如、武庠李盛甫。
书吏刘志孔。
主持姬永信,徒史相、史乐、史瑞,徒孙青云。
赵氏创修六逸亭题刻 存隐仙观院内。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立。高78厘米,宽170厘米。

题刻:乾隆戊申岱东赵氏创修
六逸亭(三字横列)
住持史乐青云
礤石峪赎回地产记碑 存隐仙观院内。立碑年号已残,但文中有住持道人青云之名,参照创修六逸亭碑,其人主观在清乾隆、嘉庆之际,则此碑石当在清乾隆、嘉庆时期。
碑文:泰安郡南徂徕山礤石峪,峯峦叠翠,树木参差,咸称名胜之区。康熙五十三年有国麟赵大人碑记,清楚地界,整□田产,买天宝寨□□十五亩,至今典压无存。有□□□□□□同西□□君学山等来遊□□,言及情由,愿各输己财□地赎出,以为香火之资。青云道人□□□□事,恐后复蹈前辙,故刻□以志之。
庠生□□□□,延东□□□书。
首事:安□臣□千,吕子□□千,叚学□□千,万□源□千,张□川□千。
□□□、□竹川、□彭年、□□照、卢云登、□□□,六名共钱四十千。
□桂林五千,李□堂二十五千。
同事:程荣先、白汉博、吴□□、尹富禄。
住持道人□青云,师弟常青兰,徒孙重宽、□重□,侄安重□。
(上残)月六日立。
石工:李德臣、叚清河。
重修玉皇楼碑 存作书坊遗址。清嘉庆三年(1798)立。碑刻重修玉皇楼100余名捐施者题名及钱数,从略。
聚泉庵记残碑 在聚泉庵。清嘉庆四年(1799)立。高144厘米。文字可辨者除纪年外,尚有“周岱岩撰”及道士谭复详、高复贞、郑复平、郭复盛、李复魁、赵复义、于复成等题名。已嵌置墙内。
大暗间崔氏题记摩崖 系放牛人崔氏题记,后有清顺治二年(1645)及嘉庆九年(1804)之系年。传有崔牧牛到此,居大石棚中,后子孙蕃衍,渐成墟落。
徂徕礤石峪重修楼阁殿宇碑 存隐仙观院内。清嘉庆十六年(1811)立。碑高168厘米,宽70厘米,厚16厘米。《重修泰安县志》卷十四《艺文志·金石》:“徂徕礤石峪重修楼阁殿宇碑记:嘉庆辛未,蒋大庆撰并书。在礤石峪三清殿前。”蒋大庆,《重修泰安县志》中有传:“蒋大庆,字福安,清泰安人。嘉庆举人。滨州训导。致仕后,设教梁父义塾,启迪后学,乡里称为醇儒。”
碑文:徂徕礤石峪重修楼阁殿宇碑记
泰山为五岳长,徂徕则其伏几也。周回百有馀里,磅礴欝积,气脈沉雄,故春秋而下名贤大儒往往出其间。今虽去古人之世远矣,而世所称和圣故里、羊祜城、石中允墓诸遗迹,皆足以光史乘而劝来学,其仅一邱一壑足供蜡屐之流连已哉。岁辛未夏,礤石峪孤掌道士张始明以重新楼阁殿宇告蒇事问记于余,余忆曩从唐陶山夫子探徂徕之胜,留礤石峪凡三日,每言此地人材锺毓之奇,輙慨然为之起舞。今陶山成进士,膺池州牧,余犹鹿鹿居牖下,复何敢搦管贻山灵羞,然有不能不言者,徂徕大都艳称六逸,夫六逸隐君子也。吾辈居是乡,逢太平盛世,与李白、孔巢父诸人遭天宝之乱者,迥不相侔。啸傲烟霞,怡情诗酒,诚为今日之所不愿。至若柳下为百世师,尚矣。他如羊叔子轻裘缓带,名重岘山,其勋业不可谓不大。石守道崇正辟邪,阐明经学,为周、程、张、朱导厥开源,其道德不可谓不深。即金之党学士亦以文学显,元之时大将军亦有捍卫功,及国朝赵相国又尝读书于此,为发名成业之所。自始居是土者闻风兴起,砥砺奋发,以步乡先君子之后尘,讵不易易。且礤石峪未必即竹溪实地,彼峪中人犹知推重六逸,举千载以上流寓之人,尸祝于不朽,况柳下诸先贤庐邑在望,茔墓仍存,生平行事,饫人耳目。后人之感,□更当何如也?书此以俟居是乡之读书有志者。若夫刻绘山水,铺张神祠,沾沾为道家扬波助□,余则未遑云。
庚申恩科举人邑后学蒋大庆沐手敬撰并书。
(以下题名54,从略)
住持道人张始明,徒彭青海、杨青桂,徒侄王青远、王青润,孙安□□,曾孙王蜜朋。
泥工尹明士,石工张存性,画工张心传。
嘉庆十六年岁次辛未季夏之吉。
(以下碑阴题名315,从略)
汪汝弼游徂徕中军幛诗刻 在中军帐附近石壁。摩刻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汪汝弼,号梦岩,河南夏邑人。嘉庆间任泰安知县。
诗刻:群山环两面,一寺踞当中。鼓吹松涛壮,风云石恒雄。遥峰如倚剑,曲漳似垂虹。暂作登坛想,摩崖试勒功。
嘉庆乙亥三月游中军幛作
夏邑汪汝弼
夏邑梦岩太史此作,无一字不典雅,无一字不稳切。陆鲁望所谓游目佳境,不□刊置他处,此为才子之最也。爰召工泐之崖,以稔来游者。虞山蒋因培记。
徂徕重修中军帐三清殿碑 在中军帐。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立。共由三块碑组成,三块碑同高、同宽,高126厘米,宽54.5厘米。三碑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徂徕重修中军帐三清殿碑记
往余访羊叔子故里,谒石中允墓,至徂徕者数矣。其前麓有唐六逸之竹溪,元许鲁斋之演易亭;东麓则有武平间梁父令王子椿之书石、故赵相国之赡田碑;西麓则有金党怀英之著书处,游览殆遍,而独未至中军帐。越二十年,文学刘子英读书于此,遂与同年王厚堂、明经王运昌昆仲往游焉。至则山势宏敞,规模廓大,背皆叠石成峰,如列屏状,突兀层起,凝青□翠,绝人攀跻,一帧天然图画也。前横以长溪,群山拱向,左右作环抱势,形家每艶称之。碑载为程氏别墅,而韩飬拙即其地以修真,草创三清殿。殿前两松,古盖苍苍,偃蹇如棚阴,浓蔽天日,疑为数百年物,惜殿将圮,无下榻地。子英向余曰:“飬拙之七世弟子刘教山,□情古貌,有道炁,拟重新之,将募资于近山乡人士,异日能为记巅末乎?”余可之。迨嘉庆丙子岁,其殿易茅而瓦,制更阔,增以书斋数楹。工告竣,子英来索记,且言乡人自古博运千觔之石五,不终日呼邪而至,似有神助,知为人心踊跃云。噫!余不谙道家言,何能为役,惟念中军帐,《志》称中军山,盖地当徂徕之中极幽邃处,故取象中军也。但无隐居子之入山秘深者,著名于兹耳。鲁颂云“徂徕之松”,惟此地仅有六株,虽未必即当年所植,而要之观此尚可证经文之实,亦未尝不益动谢东山之游屐也。况前有州牧许应元以志其竒迹,近有太史汪梦岩以赋其景趣,倘復有就斋而来学者□读其中,功名追羊太傅,道德步石守道,自当与组□□□□□□□为中军帐一邱一壑作烟霞主人哉,是为记。
庚申恩科举人、邑人蒋大庆谨撰文。
郡庠生刘廸后端书。
知泰安府事知府百岁捐银拾両,泰安分县陈学山捐银肆両,原任泰安县知县鲁蔼吉捐银捌両,泰安县右厅吕希圣捐银贰両。
(以下题名743,从略)
住持刘教山,徒张永泉、刘永水、钟永贵、李永长徒乔元凤、张永良、刘永柱、任永让,孙尚元富、赵元昌,曾孙王明斋。
木匠张汉三。
泥水孙忠。
油画鲁克虔。
石工李兴有。
皇清嘉庆贰拾三年岁次戊寅四月之吉立。
“壁立千仞”题刻 在礤石峪隐仙观附近。落款“戊寅三月南城王又熺”,按:道光《重修礤石峪碑记》有王又熺题名,此一“戊寅”当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

徐宗干诗碑※ 碑原立于徂徕桥沟村石家林,“文革”平坟时佚失。徐宗干,字伯桢,号树人,清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嘉庆进士,道光初任泰安知县,官至福建巡抚。有《斯末信斋文稿》。
诗文:直道遭三黜,依然柳下风。
奸臣能验墓,难剖寸心忠。
题名碑 存隐仙观院内。清道光十四年(1834)立。碑高158厘米,宽67厘米,厚16厘米。碑文930余题名,从略。
重修礤石峪碑 存隐仙观院内。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立。碑高115厘米,宽52厘米。
碑文:重修礤石峪碑记
礤石峪,徂徕第一观也,自前明道士于蚖虚羽化登仙,其名尤著。嗣后赵相国广其田产,路羽化增其庐舍。其为士君子遊览之场,已及两朝矣。甲午春,义行杨盛九、生员王又熺、监员王绳斋曾倡众修之,而又迫于凶年,功半輙止,洎乎辛丑,而风雨之摧残更甚矣。住持梁重格、王重泰目覩心恻,与来遊君子共谋重修,而闻者亦愿捐资财。于是玉皇楼,三清殿,吕祖阁与山神、灵宫二庙,迎仙桥,庐舍等,一时俱举。令前之倾颓者,焕然聿新,真义举也。是岁,余设帐于兹,目击其事,爰志之,以为将来好施者劝。
府学生员郑圛桥撰,武梦雷书。
(以下题名44,从略)
住持杨重友、梁重格、王重泰,徒耿密东、李密孝、陈密贵、张密寿。
木工侯学如,石工张文富,瓦工贾登庸。
皇清道光贰拾壹年岁次辛丑八月中澣榖旦立。
重修旧寺碑 在青云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立。碑高120厘米,宽63厘米,厚12厘米。额题“永垂奕世”。碑体完整,文字清晰。碑文撰者弭瑞符,清泰安人。道光丁亥府学生。

碑文:尝闻徂徕有七十二观,其中胜地名区不可胜数。然观其形势之结聚,碧山之峭立,树木丛盛、云雾飞腾,诚未有□(下残)者也。夫地因人而显,人因地而彰,今有旧寺,创立不知何始,重修几次,四壁环绕,左右泉流,树林阴□(下残)上下,逰者登览而神怡,未尝不叹曰:盖天钟秀,于是可为天下之一大观也。然日久年远无□(下残)任其倾覆,其地虽美,将芜没于空山矣。幸有僧人法名丁考,性好勤俭,积蓄数年,不远(下残)缘布,惟于临庄以推领袖,率同众人各捐己财,扶助砖瓦、石灰,遂使正殿焕然一新,无处而不□(下残)焉。其徒孙时深眷念,不忍湮没其功,故欲立碑碣以志之。
岁进士弭瑞符撰文,于可恭书。
心祭、心仲,徒孙安旺、安长立石。
南望庄领袖:蒋士成,滕洪玉,于在翰,蒋文,马正旺。
南望东庄领袖:陈钦,李希文,刘存惠,刘德,陈华,陈曰河。
老泉头、刘家庄领袖:于在富。
□工于修立。
木工蒋士忠。
瓦工王兰。
石工苏稳、赵允成刊。
皇清道光二十二年岁次壬寅花月榖旦。
重修蓬莱观碑 在中军帐。清咸丰元年(1851)立。共由两块碑组成,两块碑同高、同宽、同厚,高208厘米,宽60.5厘米,厚16.5厘米。碑体完整,碑阳文字清晰,碑阴文字漫漶。
碑文:重修蓬莱观碑记
中军帐在徂徕深处,峯迴溪横,四围作环抱之势,故俗称名焉。叠□层嶂之中,礧砢崎岖,车骑所不能到。大石有舂凹数十处,或明季避兵者所为,所传吴王曾驻军于此,可不辩而知其为诬也。其地为吾先世畜牧牛羊、栽培树木之场。康熙癸丑,韩道士太章乞于七世祖六行翁暨叔祖六明翁、六羽翁,诛锄榛芜,创建三清殿,为习静奉香火之所,易名曰蓬莱观,盖百八十年于此矣。山深地僻,饶橡□柴薪之产,居于斯者,粗能自给,故其观历久不废。道光初年刘道士教山募赀重修,规模益加宽敞,神室易草为瓦,自刘道士始也。迄今复就倾圮,族叔润普公恐其芜废,并先人施地之意亦遂淹没而不传也,乃劝族人捐赀重葺,桥沟程氏附焉。欹者植之,圮者整之,规模皆复旧观。是举也,劝捐督工润普公一人任其劳,然非矜山场为我家旧地,遂豪财乐施,如俗所称庙主云尔也。松涛石□□□悦人,倘使渐为草莽芜秽之区,恐致贻羞山灵,而不忘先祖之心,亦寓于是云尔。故为纪其愿,□于石而施财者亦並誌之。
赐进士出身广西庆远府知府程灿策撰。
议叙九品程世泽书。
石工:李廷栢,刘清海,刘玉震,白龙川。
(以下题名73,从略)
住持刘永主,暨徒薛元德、孔元智、国元仁、房元有、刘元来、刘元孔,徒孙刘明节,孙明绪。
皇清咸丰元年岁次四月吉立。
(以下题名1255,从略)
创修六逸亭及重修迎仙桥、渡仙桥碑
存隐仙观院内。清咸丰四年(1854)立。碑高115厘米,宽55厘米。额题“永垂不朽”。碑文主要题刻捐资创修、重修者姓名及钱数,主要捐助者为程酉山,其人名灿策,泰安旧县人,道光进士,官至广西庆远知府。
碑文:创修六逸亭及重修迎仙桥、渡仙桥碑志
壬辰进士程酉山捐银拾两,耆宾李德正六百,邑廪生武传厚题。
(以下题名173,从略)
石工:田兴祥、张文富。
助工人:戚玉山、孙学义、张清元。
(以下题名4,从略)
主持王重太,徒侄李密孝,暨徒王密瀛、赵密泾、王密涵、刘密湘。
咸丰四年岁在甲寅五月初吉日立。
老君堂摩崖 镌于土岭老君堂遗址旁石上。摩崖高120厘米,宽63厘米。清咸丰十年(1860)镌刻。楷书,凡9行。
刻文:徂徕山乔峪菴重修老君堂,原是邓家庄收□之处,立字存正。
(以下小字题名6行漫漶不清)
大清咸丰十年六月立。
老君堂残碑 存土岭老君堂遗址。共四块。第一块碑残高17厘米,宽19厘米;存字“老”“大清国”。第二块碑残高18厘米,宽10厘米;存字“张迪、张萌”。第三块碑残高19厘米,宽18厘米;存字“张永□、张永亭、张永言、张永信”。第四块碑残高24厘米,宽22厘米;存字“初八日重修”。
创修竹溪书屋碑 原在二圣宫,后存徂徕林场庙子林区院内。清同治二年(1863)立。撰者李培硕,字若谷,清泰安延东人。咸丰辛亥举人,选馆陶训导。《重修泰安县志》卷八有传。碑文中涉及的卢运常、冯清宇等人,均为清末泰安著名文士。卢运常,字彝卿,楼德南泉人,道光甲辰遂举于乡,后屡困礼闱,至同治时选恩县教谕。冯清宇,字栋臣,楼德人,同治癸酉拔贡,以直隶州州判用,入山东机器局,有《香雪斋诗集》行世。
碑文:创修竹溪书屋碑记
二圣宫者,唐贤胜迹,元代遗踪。前山插石笋一尖,后面围屏风□(下残)藏道院浮□迭翠,飞□轩窗,真尤崃之名区,诚竹溪之佳境也。然(下残)架茅屋,仅有数椽,研朱者无以倣鹿洞之风,踏青者每致叹蜗居(下残)。院颇暌孤,有菟裘孝廉卢运常字彝卿、廪生冯清宇字栋臣、隽洛(下残)字化远、封家庄乡饮介宾封乐山字海川数公者,与鹤龄王炼师(下残)。十一年□□陈诸公,从道院西北隅修一别墅,卢公、冯公筑北堂(下残)房三楹,又协修萐厨一座,藩垣两面。封公于道院东偏筑堂屋四(下残)垂业筑堂屋两楹。此数处者,衡宇相望、磴道相接,乱世则以为桃(下残),则以为柳阴之书堂。异日有志青云者,或肄业于此或著述于□,(下残)巢父,演易则继踵于鲁斋。吾于将来有厚望焉。
辛亥科举人李培硕拜撰。
邑庠生王运昌沐手敬□。
住持王密松立石(下残)。
皇清同治二年岁次癸亥且月中澣(下残)。
玉帝宫建醮碑 存作书坊遗址。清同治九年(1870)立。
碑文:古来人之道莫重于礼,礼之经莫重于祭,醮亦祭事也。郊特牲曰祭,有祀焉,有报焉,有由辟焉。亦惟祈福报德,用以弭灾之意。颜张地方邓家庄好善,诸君子每岁正月初九日建醮于玉帝宫,迄今已四春矣。其所以祈报于天而弭灾者,不可谓不笃善举也。予故嘉其事而书之于石,以为后起劝。文庠张曾源撰。石工梁元起。
(以下题名45,从略)
住持道人:国元仁。
同治九年岁次庚午正月初十日敬立。
重修礤石峪玉皇楼记碑 存隐仙观院内。清同治九年(1870)立。碑高128厘米,宽57厘米。
碑文:礤石峪旧有玉皇楼,杰构□海,□□□止雨收,烟霞澄鲜,登□□览之,顷万象森列,人以为比之齐云、落□〔迦〕不是过也。但□年久远,栋折□□□□,登探者以为□遵之。六逸堂为唐贤托迹之所,自前年毁于风雨,修葺未能完善,来遊者益复憾焉。岁庚午,重泰王羽士目覩心忧,恐其久而废也,爰邀癖山水之诸君子以倡于前,并四方好□施之士以继于后,共输赀为重修之举。工既竣,属余为文,勒诸石以述其巅末,且志盛事于不朽云。岁贡生武传厚撰文。优廪生安思善书丹。
(以下题名140,从略)
石工张培兴,木工马景华,瓦工梁玉福。
住持王重泰,徒侄黄密秀,徒刘密湘、王密瀛、王密涵、赵密泾,孙李真平、王真修、□真岭、张真林,曾孙□(下残)。
皇清同治九年八月上浣吉日榖旦敬立。
王密松墓碑 原在二圣宫,后存徂徕林场庙子林区院内。清同治十年(1871)立。
碑文:王炼师讳密(下残)也。□□清高不(下残)世俗,遂□(下残)□于此,后以石楼庄诸君子□(下残)去之后,树木损(下残)□庙院倾圮(下残)器具荡然无存,诸善事目触心伤,(下残)丰二年公请王炼(下残),师旋归。于(下残),师来此亦为太息。于是力加整顿,备□(下残)猪山二圣宫之(下残)大观也,不(下残)无树,遂遍养树株,又于圮者修之,(下残)于此者□曷可胜数。(下残)□则犹是□(下残)历数年而道院齐整,历数年而树(下残)。殿宇亦为之一新(下残),十馀年间(下残)□之内外已灿然可观矣。余非嘉其(下残)以示来许云尔。
皇清羽化(下残)师讳密松(下残)字鹤(下残)之墓。
邑庠生张体正□(下残)拜(下残)。
郡庠生刘经堂□(下残)敬(下残)。
徒张真果、□(下残)丹廷、曾孙郝提□、范提顺(下残)。
(上残)俗家长子王鸿德、次子王鸿平、(下残)□应负、应殿、应和、应元。
大清同治拾年岁(下残)吉辰敬□
(下残)。
修留云仙馆碑 在寺基工队院内。清同治十一年(1872)立。碑高152厘米,宽60厘米,厚13厘米。碑阳额题“大清同治十一年岁次壬申□□中浣榖旦”,碑阴额题“乐输姓氏”。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修留云仙馆碑记
(题名396,从略)
住持孙密敖,徒靳真魁,徒侄韩真义、陈真清、高玉林。
石工张振刚。
瓦工高际端。
张文富刻字。
(以下题名从略)
(以下碑阴,题名203,从略)
“翠柏胜境”题刻 在礤石峪隐仙观附近。“同治甲戌朝阳题”,同治甲戌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
创修山神堂碑 在聚泉庵遗址。清光绪四年(1878)立。碑高135厘米,宽56厘米。
碑文:(额)千古不朽
大清光绪四年岁次戊寅暑月中浣吉辰
创修山神堂
运碑人:郑振杭,侯炤泗,宋玉德,张恒省,侯安、侯安卜,李文俊。
住持:朱和全,徒侯教来、□教□、夏教平、郑教华,徒孙刘永江、刘永柱、王永福、李永序、庄永河、蔡永堂仝立。
蔡本源墓碑 在聚泉庵西部。清光绪四年(1878)立。碑高12.8米,宽49.5米。
碑文:(额)勿替引之
大清光绪四年岁次戊寅暑月中浣吉辰
大炼师法印本源蔡真人之墓
奉祀徒朱和全,门外徒董即贵,徒孙□教来、□教□、夏教平、郑教华、□教盛,小徒孙刘永柱、刘永江、王永福、李永序、庄永河、蔡永堂敬立。
路圆守墓碑 存隐仙观院内。清光绪七年(1881)立。碑残高62厘米,宽47厘米,厚12厘米。
碑文:顺治十六年(下残)。
羽化先师路公讳圆(下残)。
光绪七年(下残)。
“仙闾灵府”题刻 在礤石峪隐仙观附近。“光绪辛巳武恭□程介以题”,光绪辛巳为清光绪七年(1881)。
重修光化寺碑 在光化寺。清光绪十年(1884)立。共由四块碑组成。四碑碑体完整,碑阳碑阴均刻文字,文字清晰,刻重修光化寺经过及捐施者姓名及钱数。
碑文(第一方碑阳):重修光化寺碑记
盖闻宝界三千,曾被慈云普护;珍台八万,咸教法雨均霑。供弥天之珠树,园号祗洹;施布地之银衣,国名舍卫。洎佛书取自西方,因释教传于东土;数十朝禅关林立,千百载佛刹日增。尤胜者争为选佛之场,下此者不失栖真之处。徂徕光化寺者,肇始传于魏都,继构显于隋世。历唐宋元明之朝,屡兴屡废;阅日月岁时之久,时盛时衰。皈依者多曾结因于活佛,焚修者众或证果于金仙。溯经营于伊始,已历多年。论景致于来兹,信称胜地。然而隆污无常,升沉有数,探奇恍与竹溪竞爽,历劫复共梓泽邱墟。是以禅基未续,灵迹将湮,此善男信女所同伤,释子沙弥所共悼也。惜兹善果,结此福因。幸有贵修禅师者卓锡于兹,募缘于外,借檀越力,兴土木工。兰楣桂栋,摧残变以雘丹;藻梲雕题,倾圮化为金碧。巍巍宝殿,偕莲座以俱新;璨璨琳宫,对佛山而并峙。飞峯头之香雪,居然花散维摩;舞门外之长松,依旧风清罗汉。龙天护法,郁晓旭之云霞;狮象宣音,应下方之钟鼓。虬藏壑底,再聆梵音;鸽下晴空,还看瓶刹。智灯回照,显色相于已倾;慧日高悬,镇禅林而永固。俾大众胥仰佛光,共乐光天之下;愿群生咸归圣化,同游化日之中。用摛斑管,述旧拓之规模;爰勒贞珉,标新修之岁月。
优廪贡生安思善撰文,郡廪膳生梁步鸿书丹。
(以下题名1500,从略)
(碑阴题名1368,从略)
住持:僧海亮,徒侄寂和字贵珍、寂元斗,孙照全、照昇,曾孙普礼、普喜、普聚、普正,元孙通春、通信、通才。
石工:周元生。
木工:苏亦盛、孙献武。
画工:刘绍清、白庆友。
瓦工:高纪端。
大清光绪十年岁次阏逢涒滩夷则月榖旦吉立。
礤石峪王炼师墓志 存隐仙观院内。清光绪十四年(1888)立。
碑文:礤石峪王炼师墓志
后学邢可平字履坦,监生武恭臣字懿卿,郡庠傅寅亭字同轩撰并书。
炼师王姓,讳重泰字舒亭,青远王炼师字亮如之徒。本邑员外邨人也,少失怙,惟母是依。其修真于隐仙观也,盖自垂髫而已然矣。读书仅数年,即晓文义,比长多材,能尚勤俭。以故殿堂、楼阁、山门、道院、书房无不渐次重新,尽归巩固。而其尤足志者,六逸堂之西山,下临浚谷,山水冲激,几至倾圮,刱修六逸亭以固之。玉皇楼高出云表,而下无阶墀,亦刱修之。树林阴翳,山居之观也。而峪之东山童焉,于是亲率徒众栽柏树若干株,且于峪之隙地亦皆垒石覆篑栽之,以补其阙,共计三千一百馀之数者。虽非非常之功,而事皆刱新,较之因循苟且不自树立者,其相去为何如哉。后之人遊于亭,升其阶,徘徊东山而荫暍樾下,功将必有所归矣。使凡住持是观者,皆如炼师之所为,则峪中之光景,不将终古常新乎。余恐后人不知肇造之维艰、整顿之不易,故谨志之。非敢过奖,侈陈其功也。特不没其功,以为后之住持劝云。其徒密澄材能勤俭,有师风焉,炼师有知,岂不含笑于地下也哉。
师:生于嘉庆乙□正月二十□日吉时,羽化于光绪十四年六月十一日酉时。
买天宝寨:场一段计地二分六毛,长十四步,南□□九步、北□□□步□□尺;西坡地壹亩伍分肆厘叁毛;地玖分四厘五毛,长八十七步一尺,南(下缺若干字)、北(下缺若干字)尺四寸。
长徒王密瀛、三徒周密澄、次徒赵密泾、四徒贾密涛,孙王真修、徐真岩,侄孙张真林,孙□鲍真苞,曾孙李丹禄仝立石。
大清光绪十四年岁次戊子九月初二日。
重修青云寺碑 在青云寺。清光绪二十年(1894)立。碑高162厘米,宽65厘米,厚15厘米。额题“万古流芳”。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且中国之有佛,始于汉,炽于唐,极盛于元,迨至有明,爰及我朝,未尝熄也。徂徕西麓旧有青云寺,群峯回抱,汶水环流,瞻林木之苍翠,听禽鸟之飞鸣,洵为徂徕之胜景也。且殿阁整肃,山门广大,尤足以壮观瞻而妥神明。但历年久远,殿宇倾圮,金碧脱落,此际正赖修补之维殷,□兴之有人也。戒僧圆和视为急务,不容缓图,但内无积馀,亦惟束手,是无集腋无以成裘也。因请近乡父老公议价,卖死亡树株,兴工修葺,不日而告成焉。由是气象辉煌,焕然一新。噫!是举也,虽系重修之力,实同创建之难!事竣欲勒石为记,问及余,余嘉其勤劳,慕其虔诚,可为善继善述也。故为之序,以志其□□□。
俊贡刘象仪撰,介宾陈松轩书。
(以下题名16,从略)
木工:周明魁。
石工:王旭□、于□□。
瓦工:周□坤。
住持:圆和,师弟圆贵,徒永松,徒侄永起,徒侄永林,孙固兴,侄孙固有立石。
大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暑月上浣榖旦。
重修四禅寺碑 在四禅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立。碑高128厘米,宽59厘米,厚18厘米。额题“万古流芳”。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四禅寺碑记
《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神之为道,所以警觉众人而保障一方也。徂徕西麓有四禅寺一座,创建有年,风雨催坏,产业雕零,有佛重自咸丰六年进寺,拜安全足下为徒,目覩心伤,虽邀请近乡善士各捐资财,将佛爷殿修补,并韦陀殿、山门、羣墙、禅堂。佛重费力艰辛,衣食俭约,三次俱以重修如故。庙貌整齐,庶无倾覆之患矣。告成后欲勒石为记,嘱余为文,余未能文也,□述其事而为之序。
俊贡刘象仪撰。
居士于文科书。
(以下题名10,从略)
北至团山顶,南至横山顶,冬至有松山,西至风岭口,下莲花盆,东至石门。
住持僧人长老佛重,长徒圆真、次徒圆信,徒侄圆振仝立。
皇清光绪贰拾陆年后八月上浣敬立。
师祖心清碑 在四禅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立。碑高107厘米,宽54厘米,厚15厘米。碑体完整,文字清晰。记寺僧心清一系谱系。
碑文:皇清光绪贰拾陆年岁次庚子后八月上浣敬立。
师祖心清,肥邑魏氏。
长师伯安立,南望陈氏。
次师伯安荣,南望刘氏。
三师伯安惠,北子张氏;弟子佛义,西南望滕氏。
师父安全,阳关冯氏;弟子佛重,东南望陈氏,弟子圆真陈氏、圆信杜氏。
四禅寺下院:南留广福寺、安全庄安泉寺。
住持僧人佛重敬立。
重修青云寺碑 在青云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立。碑高153厘米,宽69厘米,厚16厘米。额题“重修碑记”。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徂徕山旧寺观音堂由来已久,不知创自何代,自前明弘治一三年重修碑碣,迄我朝康熙五十五年,有孙家疃郑印及兴彬等来游于此,见夫院宇荒凉,殿楹摧残,心焉伤之。适因眼疾之灾,触其好善乐施之心,于是不辞庙主之嫌,同捐赀财,庇材重修,增扩旧基,装塑神像。不数月而鸠工告竣,庙貌以之而巍峩,香火因之而益盛。较之从前,颇有可观矣。然世无百年不变之运,亦无历久不弊之器。自康熙以迄光绪甲辰,历有年所,其间虽屡经修补,然至今亦间有残缺矣。且夫修造之事,创始难为力,重修易为功。于天即倾颓之时而修葺之,日费少而成功多。于是后裔以先人曾为庙主,复约会乡绅公同酌议,计卖枯柏数株,召工修饬,内外殿壁复焕然一新。然今日此举,既不等诸乐善好施,又非自谓后先济美,亦不过叙而述之,踵而修之,一则先人之功不至掩没,一则院壁之间复状观瞻。勒诸贞珉,以志不朽云尔。是为记。
监生郑兆瑞撰文。
廪生张树诚校阅。
文童郑若亭书丹。
首事人:介宾郑兰从,耆宾郑玉夏,郑玉新,郑玉顺,监生郑兰范,懿行翟化仁,郑兰斋,监生郑传统,郑继立,聂尚仕,李元林,陈永兴,介宾翟继栢,刘安禄,张敬远。
石工刘锡禄。
住持圆贵,徒侄永松,徒永林,徒孙固兴、故有。
大清光绪三一年岁次甲辰严月上浣榖旦。
泰安知县毛澄等堂谕碑 存隐仙观院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立。碑高126厘米,宽55厘米,厚15厘米。毛澂,字蜀云,清四川仁寿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光绪间三次出任泰安知县,政迹卓著。有《稚澥诗集》。
碑文:光绪卅年九月初三日,毛县尊讳澄批梁真常呈:该庿坐落下汶西,本县每次亲来,皆下汶西地保在彼迊候,可证此地树株提欵应归下汶西,□即遵照。十月十一日,毛前天批武玉巽等呈:查礤石峪原系下汶西地方所辖,本县累次□礤石峪,见汶西地保,亦曾询此地何属,皆称系属下汶西,众口皆同,何得平空妄扳,实属荒谬。特饬。毛前天又批朱某等呈:无理妄争,荒谬已极。十月廿八日,毛前天又批武某呈:查礤石峪应归下汶西,本县每遇因公至彼,厯有见闻,毫无含混,前已迭次批□,何得复行妄渎。况天保寨系大地方,何至必须侵蚀他地方乃能兴学。特饬。十一月初八日,毛前天又批武玉巽等呈:前已批明,何得复行妄渎,荒谬胡涂已极。不准。卅一年三月十二日,李县尊名玉楷批武玉巽等呈:查此案屡经毛前令亲谊询明,礤石峪原系下汶西地方所辖,一再批示在案,何得仍复以学堂为名,饬词图翻,实属荒谬。不准,并饬。卅一年三月廿八日,李县尊堂判梁真常批:着该地保传谕武玉巽等仍遵毛令办法,将礤石峪庿产交下汶西地方力理,总以庿在何处,庿地、庿树即归何处经管为一定办法,不□钱粮飞往何处,倘该生等敢不遵照办理,准梁真常随时禀究。此系一县通行办法,不得听天保寨一处独违成式也。
光绪三十二年九月重阳,遵堂谕同众立碑以息争端,以垂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