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4&rec=61&run=13

桥沟遗址 位于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南,汶河东畔。面积4万平方米,距地表1米为文化层,厚30~50厘米,内含大量灰褐陶片。能看出器形的有夹砂灰陶子母口器盖,灰褐陶鬼脸鼎足,夹砂灰陶罐,为龙山文化并含有岳石文化的遗址。
西西住文化遗址 位于岱岳区房村镇西西住村西北,其北紧靠牟汶河。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代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面积2.4公顷,耕土层下即文化层,文化层堆积厚约1~2米。20世纪70年代,当地群众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在距离地面10米深处发现新石器时代石斧、商周时代陶豆柄、瓦块等。
1989年,泰安市郊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遗址。1996年6月,岱岳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邹家庄遗址 位于岱岳区房村镇邹家庄村东南约3千米处。新石器时代—宋辽金时期遗址。遗址南北长30米,东西宽55米,面积约1650平方米。地表散布有新石器—宋辽金时期的陶片、瓷片,地下文化堆积不详。遗址东北地势略高于周围,原有关帝庙,始建于宋代,“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残存台基高约2米,底围长5米,黄土瓦砾堆筑,周围有陶片等遗物暴露。
燕语城遗址 又称“古城”“怨女城”,位于徂徕山东北麓岱岳区化马湾乡城前村北。商周至汉代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泰安府志》载:“古城,县东四十里,俗名怨女城,又名燕语城,未详所自。”民国《重修泰安县志》亦记载:“燕语城,县东六十里,俗名怨女城。”当地相传,春秋时期此处为康王封地,康王懂鸟语,常与燕子言语,以至城里有不少人也能说几句“燕语”,因故称此城堡为“燕语城”。
燕语城与孟姜女故事有所关联。《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七《杂考·泰安县》载:“怨女城,一作燕语城,县东六十里,其地甚似古庙址,当即贞女祠也。”此女既“贞”且“怨”,非杞梁妻即孟姜女莫属。《魏书·地形志》载,泰山郡所领梁父县,有古迹“贞女山祠”。有专家认为,此地即是孟姜女“贞女山祠”之所在。
遗址南面靠近彩山水库,北靠泰新公路,东300米处为城子河,东南依徂徕山东北麓山丘,西北500米许有源出徂徕山的淘河,自南向北流入牟汶河。遗址为高出地面约10米的土层高台地,大致为长方形,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40米,遗址面积7.2公顷。文化层堆积厚4.5米。
遗址区残存高土台5个。地面遗物有汉代的布纹瓦,陶豆、盆、罐的残口沿,饰粗绳纹的直口大瓮,小筒瓦,青瓷残豆柄,太阳纹砖等。土台剖面可以看到灰坑、红烧土遗迹。遗址东侧剖面上可见到夯土层,每层10厘米,内含少量灰陶片。
1982年10月,在燕语城遗址的东断层曾暴露一古墓,经鉴定为春秋竖穴土坑墓。墓内一棺一椁,底部铺一层白膏泥,出土随葬品有两鼎、两簠、一壶,为春秋鲁侯青铜器,属国家级文物藏品。
2002年在燕语城遗址发现用砖砌成的汉代水井一眼。
燕语城遗址于1956年泰安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1957年7月4日,泰安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应保护文物古迹。1979年12月,泰安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2月,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7年6月14日对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界定:“保护范围以古井和四个土山头为基点,东至彩山路东40米,西至泰安十八中学东墙西40米,南至京沪高速公路南40米,北至泰化公路北40米。保护范围四周向外延伸46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茅茨东村遗址 位于岱岳区良庄镇茅茨东村东北1.6千米处。商至汉代城址。2010年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长宽各300米,面积约9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约0.5平方米。遗址上有一高约6米土台,土台东西长48米,南北宽39米,面积约1872平方米,散布有较多的陶片、砖块等遗物。采集有商周时期夹砂褐陶素面鬲足、罐、绳纹鬲足、绳纹鬲口、罐口等。遗址保护较好。
中军帐遗址 位于岱岳区徂徕镇徂徕山主峰太平顶西北约3千米处,春秋时遗址。1996年公布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吴王夫差伐齐时,设中军于此。
民国《重修泰安县志·舆地志山水·徂徕》载:“中军帐,以地处徂徕适中也。前有地洞深暗,西为招军石,旁有坞旺泉,下为大峪,水西流入雁愁涧。北五里为玲珑山,有野人洞,相传唐王希夷常隐此。自中军帐东二里为金鱼石,中有鱼形,若隐若现,相传一夕风雨,石劈化龙去,半踣于地,两石鱼痕宛在。东五里为长春岭,宋石介卜筑其下,多从游者,世谓之徂徕书院,今遗址独称读书堂。旁有姜潜别墅,号曰‘读易堂’,介在蜀寄诗曰:‘连云栈外四千里,读易堂中一帙书。’北为天平后寨,此寨去中军帐不远,皆樊崇聚兵处,有演武场,柱窝遗迹尚存”。
清康熙二十年(1681)徂徕山道士韩太章于中军帐建蓬莱观,内设草殿、吕祖阁,各塑神像,一时香火兴盛。清嘉庆十三年(1808)、咸丰元年(1851)重修,时人推为徂徕胜区。道光初年,道士刘教山募资重修,将蓬莱阁易草为瓦,并更名为三清殿。继而乡绅程润又聚族人捐资重修葺,广西庆远府知府程灿策撰《重修蓬莱观记》碑记始末。后又增建吕祖阁、灵宫殿、蓬莱观等,均圯,仅存房基。
1995年在原房基上恢复重建三清殿,共3间,殿内供奉三清。占地约550平方米。房基前有古松3株,树杆巨大,树冠蔽日,虬枝长伸,似大鹏展翅欲飞,相传曾为吴王夫差遮雨护驾,而被封侯。东有升仙泉,西有坞旺泉,并有招军石及石臼等。其址北依陡峰,南临深壑,丹壁凌空,松涛云飞。清人在此题联刻曰:“万叠青松千涧月,一曲流水四围山。”
三清殿前及院内西部遗存有清康熙年间《新修蓬莱观、三清殿记》碑、《修醮祝寿》碑,嘉庆年间《徂徕山重修中军帐正殿记》碑,道光年间蒋大庆《重修中军幛三清殿记》碑,咸丰年间程灿策《重修蓬莱观记》碑及《新修蓬莱观三清殿记》等碑碣8通。
中军帐东南约500米的山崖上有一立一卧两块巨石,名为“金鱼石”。上有明嘉靖十二年(1533)泰安知州许应元题“金如石”、举人封尚章题“金鱼石”。其旁又有巨石高耸,其状如巨剑之柄,古人附会当年仙人持剑劈石取金鱼,留其剑柄为记。
中军帐西有长春岭,岭下有徂徕书院遗址。宋初学者石介在此筑室讲学,称讲书堂,又称徂徕书院。其旁有读易堂,石介门人姜潜,随石介在此学《易经》。石介在蜀时曾寄姜潜诗。其北为天平后寨,即樊崇聚兵之地,赤眉军演武场、柱窝等遗迹尚存。
中军帐之北为玲珑山,因山势挺拔玲珑而名,又称崆崆山。其上有野人洞,又称走神洞。唐开元年间王希夷隐此。唐玄宗封泰山时,王氏已96岁。玄宗“与语甚悦,拜国子博士,听还山。”其洞上依峭壁,下临绝壑,周围山石嶙峋。洞口南向,顶为巨石挤压而成,极险峻。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泰安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人曾居住于此。
1996年6月,泰安市郊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演武厅遗址 位于岱岳区良庄镇演武厅村委北50米处。东周至汉代聚落址。1996年公布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西宽170米,南北长200米,面积3.4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米。采集有春秋时期的豆柄、豆盘口沿、钵口沿、泥质灰陶豆把足,战国时期泥质灰陶豆把、小口宽肩绳纹罐口沿和汉代太阳纹残砖等。据村民介绍,1953~1955年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在遗址东侧曾出土铜镞、铁耙。遗址现为农田。
乡城遗址 位于岱岳区房村镇乡城北村西南200米处。汉代城址。1996年公布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呈方形,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规程厚约0.5米。西北部残存汉代墙垣一段,高约1米,宽约4米,长约100米,俗称城角。其断面上暴露有红烧土块、绳纹陶片。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绳纹缸残片、素面盆口沿等。
阳关城遗址 位于岱岳区房村镇南阳关村正北。汉代城址。1996年公布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重修泰安县志》载:“阳关城,在县东南六十里。今治南阳关村是也。”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40米,面积6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2米,地势坑洼不平,采集遗物有汉代绳纹陶片、太阳纹残砖等。遗址上大部分为农田。
太平顶赤眉军起义遗址 位于徂徕山太平顶。汉代遗址。遗址海拔1009米,面积约1050平方米。王莽天凤五年(18)赤眉军于山东莒县起义,后在徂徕山建天平寨,分为前寨和后寨。天平前寨较平畅,垒石为台,基址犹存。后寨距前寨不远,存有残房基二十余间,高0.5~1米。为樊崇聚兵处,有演武场、柱窝、跑马场以及石臼等遗迹。
鲁里遗址 位于岱岳区房村镇鲁里村。汉至隋代聚落遗址。遗址面积2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米。采集遗物有汉代夹砂灰陶绳纹罐口沿、泥质灰陶素面仓底、隋代青瓷小口高颈口沿、青瓷假圈足碗残片等。
梁父城遗址 为西晋南城侯羊祜食邑,故又称羊祜城,位于新泰市天宝镇古城村。晋代遗址。1981年发现。1994年3月18日,被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年间《泰安县志》载:“县东南九十里即晋南城羊祜封邑。今复城内有寺,曰大觉寺;城西有村,曰羊舍;再西,曰羊祜厅。”
城址范围北依徂徕山,南临柴汶河,东至城东村,西至羊舍村(今新泰市天宝镇),城垣遗址大部分已夷为平地,仅北边城垣残存,东西长约500米,高1~4米,西端高约1米。夯土层清晰可见,厚约14厘米,夯层内夹杂有陶器残片。中间一段不见夯层,填土大量含沙,似填塞的门道。东端高约3米,夯土层不清,被大量取土,几乎夷为平地,城垣由此折向南。城垣遗址地面陶器残片随处可见。收集的瓦当多为灰陶卷云纹,弧形砖正面和侧面饰相套的菱形图案。从发现的砖、瓦标本看,属汉代器物的特征。据村中老人回忆,早年城垣遗址还很高,也较完整。当地民间流传着“羊祜坐古城,惩恶扬善,除暴安民”的故事。
城垣以北尚有护城河遗迹,已逐渐被夷为耕地。
城垣以南原有高土台,面积300平方米,虽经村民常年取土仍高出四周1.5米左右,可能为当时宫室等大型建筑的遗址。其地面之上散见到大量陶片,主要遗物有灰陶罐、豆等;瓦当饰卷云纹、乳钉,弧形砖饰复菱纹;铜镞多枚;铁镞为三角锥形体、六棱关、短铤。
作书坊 位于徂徕山秋千峰西北、徂徕村东南方向3千米处。宋金书院遗址。2003年公布为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称竹溪庵,遗址南北长50米,东西宽30米,占地1500平方米。作书坊建在高于地面1.5米平台上,坐北朝南,建筑面积716平方米,仅存残房室和四面墙体。由于此处山坞峻秀,地势奇伟,怪石兀立,自隋唐以来,历代名流隐士不断至此隐居著书立说,故名作书坊。
作书房遗址北崖有金党怀英篆书石刻“竹溪”。西北为党怀英读书处,额为隶书“竹溪庵”,党怀英曾在此著《竹溪集》三十卷。在作书房遗址旁的山崖巨石上面,有清人许应元登徂徕山题刻“嘉靖十二年(1533)到”。在作书房遗址西山崖上有摩崖刻石“徂徕千秋”、“作书房”、“夕照奇观”、“走神洞”、“讲易处”、“法云寺”、“崆孔山庄”7处。
遗址附近遗存有玉皇阁,建于清代康熙三十三年(1694)三月。坐北朝南,为上下两层,每层3间,共有房屋六间,每间长6.3米,宽3.7米,高6米,墙厚0.98米。下层3间,墙体为块石垒砌,中间券门上方有方形石刻额题:“玉皇上帝。康熙三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立,会首程秉进。”上层3间为青砖石条砌成,上覆青瓦,为砖瓦、木、石结构。玉皇阁的顶部现已坍落。另外还有房基6间,每间长6米,宽3.3米,墙基厚62厘米,房壁残高1.1~1.5米,石头垒成,院落规整。属清代建筑遗存。作书房遗址处有元、明、清、民国石碑10余块,其中残碑1块,为“大明正德十三年二月”立。《重修玉皇楼记碑》较完整,为“嘉庆三年正月二十六”立。《重修碑》为“民国九年癸申端月上浣”立。《重修作书坊栽树记碑》为“民国二十二年岁次癸酉桐月上浣”立。
作书房之南还有天平后寨,即樊崇聚兵之地,存有演武场、柱窝等遗迹。
在作书房东南,玲珑山西面有走神洞(又称野人洞)。1938~1939年,为中共泰安县委办公地址。洞口处有著名抗日女干部于秀泉墓,以及1978年7月7日建立的墓碑、秀泉亭。于秀泉(1890-1978),女,岱岳区徂徕镇徂徕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妇女救国会会长。其家被人们称为“战士之家”。1939年中秋节,日伪军对徂徕山根据地发起进攻。她将消息迅速报告中共泰安县委。县委预先准备,与日伪军激战一天,无一伤亡。新中国成立后,她积极带领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经常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78年8月病逝后,人们为她建墓立碑并修建“秀泉亭”。2003年8月,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将作书坊遗址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阳宫遗址 位于岱岳区房村镇北滕村。元代寺庙遗址。1996年公布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重修泰安县志》载:“灵阳宫,在大汶口南滕村,北距泰城六十三里,久废,有元代至元二年(1265)碑。”元至正二十六年(1633)重建观宇,总计一百余楹。清代渐废,后毁。遗址面积约6000平方米,大部分被村庄占压。仅存元代“重修灵阳宫碑”1通,八棱状石柱7根、龟蚨1个。
毛姑庵遗址 位于岱岳区良庄镇高胡庄以北、徂徕山西南部的乳山西北毛老谷中,又称毛媪谷,俗称毛姑湾,元代遗址。今为徂徕山林场庙子林区。
清唐仲冕《岱览》载:“毛姑庵,旧在徂徕山之阳乳山西二里,今其地称毛老谷。”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载:“徂徕山太平顶……自来泉飞流。自乳山西二里,旧有毛姑庵,元初州人毛仙姑居之,修持三十余载,临化留颂。泰定军节度时宥为纪石于墓,遂称其地为毛老谷。”
遗址在毛老谷上部,占地约6千平方米。遗址处巨石上有元代人时宥《“毛老姑化而留颂曰”诗刻》,字幅横宽98厘米,竖高85厘米,共7列,60字。
遗址东南80米、毛姑刻石东北40米有毛姑湾,由泉和湾组成,一块巨石下清泉汩汩流出,水质清纯,常年不涸,当地人视为圣水。传说毛老姑常饮此水,终于修炼成仙,羽化而去。
无盐庙遗址 位于岱岳区徂徕镇北上庄村东北无盐山山顶。清代寺庙遗址。创建年代不详,清代重修。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643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均毁圯。今存石砌墙基、柱础及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