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藏 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4&rec=60&run=13

一、铜器
春秋鲁侯三足铜鼎 1982年10月在岱岳区化马湾乡燕语城遗址出土。为一级文物藏品。铜鼎2件:一件通高26厘米,口径28.3厘米,腹深14厘米,耳高6.5厘米,足高11厘米;另一件通高26厘米,口径28.5厘米。二鼎造型纹饰相同,平沿方唇,直口,腹呈半球形,三足呈蹄状,其中两足残。口沿下部饰一周窃曲纹,窃曲纹下饰一道凸弦纹,鼎的底部有烟炱,是件实用器,两鼎腹内铸有相同的铭文15字:“鲁侯乍(作)姬□朕(媵)其鼎万年眉寿永宝用”,为鲁侯女儿出嫁时的陪嫁器物。
春秋鲁侯铜簠 1982年10月在岱岳区化马湾乡燕语城遗址出土。为一级文物藏品。铜簠2件,底盖成套,底与盖的形制、大小、纹饰相同。通高18厘米,长方形,口径29×23.5厘米,底盖均有方圈足,四周中间有缺。腹两侧各有一对兽环钮,盖沿四周中间各有一小钮,扣合时以纳底。盖底的口沿下一周饰窃曲纹,腹部一周饰象纹,盖、底的方圈足饰窃曲纹,底饰窃曲纹。盖上部无纹饰,盖、底内各有相同的铭文15字:“鲁侯乍(作)姬□朕(媵)其簠万年眉寿永宝用”,为鲁侯女儿出嫁时的陪嫁器物。
西周饕餮纹铜爵 1946年在徂徕山黄花岭出土。为二级文物藏品。铜爵高20厘米,足高8厘米,腹部饰饕餮纹,柄饰夔龙首,靠近柄的腹部有铭文,流部残。
周夔纹盈 1946年徂徕黄花岭出土,为二级文物藏品。高13厘米。腹底有铭文:“乘父士杉其□作其皇考伯明父宝簋其万年眉寿永宝用”。
西周饕餮纹铜壶 1982年10月在岱岳区化马湾乡燕语城遗址出土,为二级文物藏品。铜壶壶呈扁形,高26厘米,宽19厘米,厚10厘米。口稍侈,呈抹角长方形,长11厘米,宽7厘米。颈微缩,腹为扁圆形,椭圆底,底径12×7厘米。颈部两侧各附兽鼻一个,腹下部中间附一鼻,颈部饰桃形叶纹,肩部饰攀首夔纹,腹部饰连续夔纹。

春秋铜盘 1946年于徂徕山黄花岭出土,为二级文物藏品。铜盘高11厘米,口径36.3厘米。折沿方唇,盘深4.5厘米;盘心内凹,平底,饰三兽形足;腹两侧连接口沿各竖扳耳一只。
二、石器
魏石佛像 1983年11月,徂徕山东南麓光化寺出土,共计8件。
保存完好的为背屏式一铺三尊像,二级文物藏品。滑石质,通高60厘米,宽37厘米,素面舟形背光。正面三尊像高浮雕,中间主尊立,身像高37厘米,头部残,后有浅浮雕双重莲办纹头光。长颈,内着僧祗支,外着褒衣博带袈裟,衣裙下摆略外侈,服饰显厚重。手残,从迹象看应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莲台之上。左胁侍高27厘米,面目模糊,头后有双重莲办纹头光。长颈,佩项圈,溜肩,肩饰二圆形物。袒胸,下着裙,披帛自双肩垂下至两膝交叉后上卷,绕小臂而过沿体侧下垂,裙摆略外侈。双手捧净瓶,跣足立于莲实之上。右胁侍头残,双手于胸前持莲蕾,余同左胁侍。整尊造像布局合理,雕技娴熟,线条流畅,精制工整。背面题记4行,铭文:“□□□和三年四月壬寅朔八日己酉清信女佛弟子羊银光造像一躯所愿从心”。铭文首行前三字缺,年代不明。查证为东魏兴和三年(541)。
同时出土的另7件佛像均为单体,三级文物藏品。其中5件为滑石质、1件石灰岩质、1件陶质。菩萨头像1:戴宝冠、面目丰腴、隆鼻、大耳、弯眉细目,神态安详,似有所思。菩萨头像2:戴花冠、宝缯外张垂肩、面目清秀、细颈。佩项圈,双肩有圆形饰物。菩萨头像3:陶质、戴冠、面目清秀、额上头发作覆莲办纹。头像经火焚烧呈桔红色。佛身躯像1:头部残失,胸部肌肉圆健凸起,着褒衣博带袈裟,内着长裙。左手贴上前腹,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台座之上,服饰厚重。衣褶边缘剖面呈三角形。佛身躯像2:头部残失,余同一铺三尊像主尊。菩萨身躯像:头部残缺,裸上身,下着长裙,腹前结带。左手握蛇,蛇沿体侧下垂,右手握拳置胸前。佛首像:石灰岩材质,面目漫漶。以上单体佛像从造型、材质、雕刻技法、艺术风格与背屏式一铺三尊像相同,应为同一时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