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锦罗景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4&rec=54&run=13

锦罗景区位于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北部,总面积9.63平方千米。以自然景观为主,尤以山泉著名。有景点42个,其中岩石15处、山沟13条、山峰4座、山泉3眼、平地3处、岩洞2个、水库1座、竹园1处,以自然沟谷、岩石命名居多。绝大部分均有传说。
一、山峰
轿 顶 位于主峰太平顶东南约1.5千米,在大寺至光化寺主干公路东侧200米处。周围时常云雾缭绕,景色奇丽,使人疑为天上人间,恍如仙境之感。往西南俯瞰,羊栏沟尽收眼底,松树、刺槐等乔灌木郁郁葱葱,实为旅游休闲之胜地。相传碧霞元君当年回归故里时,曾停轿于此,故此得名。
黑 山 为卧尧正北1千米处的一座山峰。在卧尧周围山峰中,黑山孤峰突出,尤其壮美。相传尧帝访贤时遇一奇人黑公,以为后继得人,欲禅让于黑公,无奈黑公坚决不允,尧帝无奈,只得为黑公在此筑一高楼,即“黑公”山峰,俗称黑山。
青石顶 位于恶峪沟上部,神仙屋子沟和大恶峪沟的交汇处。东边为陡峭的悬崖,只有北、南可容行人通过。青石顶四面松柏泛绿,遮天蔽日,东可眺望徂徕之云海日出,西可望主峰太平顶之壮丽景观。相传吕洞宾打败鳄鱼精之后,为防其再出来作恶,遂派青鱼精镇守于鳄鱼头前。天长日久,青鱼化为青石,故名“青石顶”。
寨 顶 位于老君堂东北约500米处。远远望去,此峰突出于其他山峰,周围青松环绕,云雾如带。据传,黄巢起义军残部在撤往泰山途中,经过此地并设立营寨,抵抗官军追袭。
二、沟壑
雁翎沟 位于主干公路南,与卧尧相对。主沟内支沟遍布,形似大雁的羽毛。相传一个贫穷的放羊娃王小,得到一神仙所赐雁翎,从此衣食无忧,但被狠心的继母发觉,坏其灵气,化为山沟于此,故得名“雁翎沟”。
恶 峪 位于馍馍石北500米处。东西走向,两侧山势陡峭,怪石嶙峋,松树郁郁葱葱,山风吹来,松涛阵阵,景色十分美丽。相传一条作恶多端的鳄鱼为阻止吕洞宾解救徂徕山百姓,在此与吕洞宾展开了一场大战,战败后化为一条山沟,即为“恶峪”。
柿子峪 位于恶峪北500米处。与恶峪平行走向。沟内支沟纵横,南坡雄伟陡峭,置身其上,如入云端;北面山势较缓。沟两旁为松、柏所覆盖。相传尧帝访贤路过此地,见此地百姓生活贫苦,遂向玉帝启奏,取来柿苗,令百姓栽植以解饥馑,故名“柿子峪”。
官庄峪 位于卧尧正北300米处。为一东南、西北向山沟。当年尧帝出行于此,手下百官多来请示汇报,为方便食宿,尧帝在此盖多所馆所,以待百官,并兼在此议事。由于馆所规模较大,如一村落,故名“官庄”。
刘龙沟 位于寨顶东北。其山势陡峭,沟谷处多平坦,留有梯田遗迹。相传龙王小太子因恋慕徂徕山村姑王芳而下凡于此。化名刘龙,男耕女织,在此安家落户,后王芳日渐衰老,而刘龙风采依旧。王芳不堪年老色衰而自杀身亡,刘龙则誓不返东海,在此陪伴已亡妻子,后仙逝于此。
茄 沟 位于刘龙沟东约1千米处。南北走向。土地平坦、肥沃,适宜种植各种作物和林木。相传,神农氏于此发现野茄,并推广到四面八方,故名“茄沟”。
篱笆沟 位于王庄至锦罗林区公路东侧。东西走向。沟壑纵横,森林茂密,主要树种有松、刺槐、板栗等。相传,有个叫王鳌的道士在此修炼,因领会错误,竟头脚倒置在此修炼,被人耻笑为“力巴”(方言“外行”的意思),故而得名。今当地百姓取其谐音,讹为“篱笆沟”。
程家沟 位于王庄至锦罗公路东侧,检查站南300米处。东西走向。因化马湾乡西庄一程姓人家世居于此,故名程家沟。
碾盘沟 碾盘沟位于程家沟南1千米处。东西走向。据传,有一孙姓人家在此居住,世代以打碾盘为生,今存有多处旧碾盘。
埋人沟 位于碾盘沟南300米。东西走向。据传,很久以前一外乡人逃荒要饭至此,饥寒交迫,绝望之下在此上吊而死,因不知其出身来历,当地居民就地将其草草掩埋此沟内,故名埋人沟。
大斜沟 位于埋人沟南500米处。沟下部为东西走向,方向较正;上部偏向东北,转而偏向东南,沟的方向很不正,故人称大斜沟。
青铜峪 位于老虎窝东南近1千米。东北西南走向。据传,英俊潇洒的青铜王子爱上了下凡人间的九仙女。但他们的爱情遭到国王夫妇和玉帝娘娘的百般阻挠。为了爱情,他们私奔来到此山沟,借助人迹罕至、丛林茂盛的有利条件,在此结合,繁衍后代,故名青铜峪。
锦罗沟 金罗沟是王庄到锦罗南横岭的一条大山沟。沟内长年流水不断,盛产鱼、虾、蟹及杂果野菜等。汇集篱笆沟、程家沟、松罗沟、东金罗沟、埋人沟、肖家沟、滴水岩沟等水系的水流,是下游彩山水库的主要水源之一。
三、主要景点
饮马泉 位于轿顶东南1千米,主干公路南侧50米处。泉池长宽各3米,深1.5米。泉水夏时清冽,冬季温暖适人,经年不竭。相传,西汉王莽篡政建立“新朝”,人民不胜其苦,赤眉起义爆发,曾驻军中军帐,大军常在此饮马,故名“饮马泉”。
卧龙泉 位于主干公路北侧,卧尧工队驻地西南约40米处。东西长2米,南北宽1.5米,深2.5米。泉水甘冽,富含多种矿物质,常年水位不变。据传东汉末年,为避战乱,诸葛亮幼年曾随父亲迁居至此,看中此地乃一风水宝地,遂定居,四年后离开。因传说此泉为诸葛亮所挖,故名“卧龙泉”。
卧 尧 位于轿顶东2千米,主干公路以北。其四周群山环抱,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传说尧帝治水访贤到此,累极而卧休息数日,故名“卧尧”。
钓鱼台 位于卧尧工队东侧。石质形态独特,传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就发生在这里,因此名钓鱼石。它形象逼真,巧夺天工,像一个巨型的天然山石盆景,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神仙屋子 位于卧尧东北1千米。又名圣泉宫、王母行宫。其南面地势平坦,东西北三面山势陡峭,奇峰秀丽,沟壑纵横。相传山阳有一户人家为感念王母娘娘救命之恩而建。后为王母娘娘驻跸之处,王母娘娘常在此召集各路神仙大会。据传此处有神泉,存有王母行宫、圣泉宫、神仙屋子等遗迹。
馍馍石 位于闸栏水库北500米,卧尧工队至草茨村大路西侧。巨石呈馍馍形,高5米多,直径3米多。相传古时候,有一年此地大旱,百姓饿死者甚多,在泰山“吕祖洞”修行的吕洞宾为救一方生灵,特赐予此方百姓一神馍以救饥荒。后来神馍就化为“馍馍石”。
香炉石 位于柿子峪北300米处的山坡上。形似香炉。据传尧帝为救百姓于饥馑,在此设香炉焚香祷告玉帝,启奏玉帝降“神树”柿苗救济百姓。祷毕,留香炉于此,故名“香炉石”。
鸭子石 位于王母行宫西北300米处。因形似鸭子而得名。相传王母娘娘驻跸王母行宫时,召来天上神鸭,下蛋以补御用,后来神鸭化为石头,即为鸭子石。
老君堂 位于闸栏门水库正东约1.5千米处。老君堂沟南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据传太上老君的八卦炉被孙悟空打破后,太上老君选择此处继续炼丹。定居七载,炼成仙丹后升天而去,此地故名“老君堂”。
弯刀石 位于寨顶北500米处的山脊上。高5米多,呈弯刀状指向南方,形象逼真。据传天神欲使山西恶霸马天成破财而将其元宝输送至此。后来因穷孩子王鑫与山西一马姓女子结婚而在此发现元宝。不料王鑫父亲发觉后,欲将元宝霸为己有,被天神用宝刀所杀,宝刀也从此化为弯刀石,以警世人。
沧浪石 位于寨顶东北约1千米,高约12米,长宽各10米左右。相传观音菩萨为拯救华夏大众,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要把当时齐鲁之地的沧海变为桑田,经过与海神斗法,使海神口服心服,使沧浪变为桑田。海神临退时,留下沧浪石标志。说以此石为证,如果此地人心变坏,便仍让桑田变回沧海。
滴水岩 位于寨顶东南800米处。岩高10余米,长30余米。岩下终年滴水不断,故名滴水岩。
锅 沿 位于王庄至锦罗林区公路东侧金罗沟内。因形似大锅,故名“锅沿”。相传,徂徕山神因怜悯一张姓放羊娃,赐予他一口宝锅,放上什么,锅里就出什么,拿也拿不完。后为一财主夺取,放金放银,贪得无厌,致使宝锅失灵,废置于此,便是“锅沿”。
金砖湾 位于锅沿南侧。砖形,和普通建筑用砖大小相仿。相传山后有一王财主,天天盼发财,找一风水先生,测到此处有一金砖,遂挖去,结果财发了,洪水也至,遂丧命。在挖出金砖的地方留下一遗迹,即金砖湾。
王鳌洞 位于王庄至锦罗林区东侧篱笆沟内,距公路50米。洞口高2米,深4米。因一个名叫王鳌的道士在此山洞练“道”功而得名。
神龟石 位于检查站正北80米的山脊上。形似乌龟,神态可掬。

天 书 位于王庄至锦罗林区公路西侧。为一片高约100米、长约150米的美丽石纹。相传是玉帝为褒奖徂徕山民降下的敕旨。
老虎窝 位于检查站以北山脊上,检查站东北方向1千米处。相传此处有两只大老虎及三只小老虎,使周围村民深受其害。后来人们救了一只小老虎的性命,以德报怨,大小老虎很受感动,遂弃此而去,只留老虎窝,再无虎患。
竹 园 位于锦罗林区驻地东300米处,占地0.5公顷。1956年,徂徕山林场建场时人工栽植,由于管理细致,生长越来越壮,面积不断扩大,成为金罗林区的一大景观。
呛水台 位于青铜峪南500米,当地俗称“石光梁”。相传青铜王子和九仙女相爱,私奔到青铜峪后,为玉帝所发现。玉帝先后派天兵天将用火烧、雷劈、下冰雹等措施,企图除掉二人以解心头之恨,但青铜王子和九仙女在奇人异仙的帮助下,一次次死里逃生。后来二人搬到峪南居住,玉帝又派龙王发水企图淹死他们。危机时刻,山神从傲来国搬来巨石挡住洪水,即为呛水台。
骆驼石 在呛水台东南1千米处山脊上的一个鞍部地形,形似骆驼。相传青铜王子和九仙女纯洁的爱情感动了天上的大力仙,他偷偷下凡,帮助夫妇二人屡脱劫难,平时为二人偷偷驮运生活必需品。有一次又累又乏,一觉睡去,化为石头,即为骆驼石。
东大泉 位于骆驼石正东1千米处。井水无论旱涝终年不竭,且水量极为丰富。因泉位于锦罗林区之东,故名东大泉。今垒砌成井状。
石 鹅 位于东大泉东北300米处。石长5米,宽4米,高3米,呈鹅状,故名石鹅。据传为太上老君所养的一只鹅,见到凡界景色优美,下凡于此,老君招之不去,遂化为石鹅,常驻凡间。
苇 滩 位于东大泉东南约700米处。苇滩长约15米,宽约10米,里面有一涝滩,无论旱涝,水终年不干,滋润芦苇,生长茂盛。尤其在天气干旱之年,芦苇青青,值得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