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两栖类与爬行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4&rec=43&run=13

一、两栖类
徂徕山两栖类动物共记1目(无尾目Anura)、3科、7种,占全省两栖类动物种数(9种)的77.78%,其中蛙科4种、蟾蜍科2种,姬蛙科1种。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和水库周围岸边林内、田间、草丛和浅水中。徂徕山优势种为黑斑蛙,普通种为金线蛙、泽蛙和中华大蟾蜍。两栖类动物以捕食昆虫为主,蛙和蟾蜍都是农林害虫的天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重要的实验动物。黑斑蛙、金线蛙为山东省重点保护动物。
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又名大蟾蜍、蟾蜍、癞疙疱、癞蛤蟆、癞肚子。无尾目、蟾蜍科。体粗壮,体长10厘米以上,雄性较小,皮肤粗糙,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疣。头宽大,口阔,吻端圆,吻棱显著。舌分叉,可随时翻出嘴外,自如地把食物卷入口中。舌面含有大量粘液。近吻端有小形鼻孔1对。眼大而突出,对活动着的物体较敏感,对静止的物体迟钝。眼后方有圆形鼓膜,头顶部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腺1个。躯体粗而宽,四肢粗壮,前肢短、后肢长,趾端无蹼,步行缓慢。雄蟾前肢内侧3指(趾)有黑色婚垫,无声囊。口内无锄骨齿,上下颌亦无齿。近吻端有小形鼻孔1对。眼大而凸出,后方有圆形的鼓膜。头顶部两侧各有大而长的耳后腺。前肢长而粗壮,指趾略扁,指侧微有缘膜而无蹼,指关节下瘤多成对,掌突2个,外侧者大。后肢粗壮而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趾侧有缘膜,蹼尚发达,内跖突形长而大,外跖突小而圆。体长79~120毫米。喜湿、暗、暖。白天栖息于河边、草丛、砖石孔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傍晚到清晨常在塘边、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旁或房屋周围觅食,夜间和雨后最为活跃,主要以蜗牛、蛞蝓、蚂蚁、蚊子、孑孓、蝗虫、土蚕、金龟子、蝼蛄、蝇及多种有趋光性的蛾蝶为食。气温下降到10℃以下,钻入砖石洞、土穴中或潜入水底冬眠。其味辛、性凉、有毒,具有解毒散结、消积利水、杀虫消疳的功效。现代医学证明蟾蜍还有局麻、强心、升压、抗肿瘤等作用。
金线蛙 Rana plancyi Lataste 无尾目、蛙科。体长50毫米(雄体略小),头略扁,吻钝圆,吻棱不显,鼓膜大而明显。指端尖圆,后肢粗短,趾端尖圆,趾间全蹼。背面及体侧的皮肤有分散的疣,背侧有一对背侧褶。腹面光滑,肛部及股后端有疣。生活时背面绿色或橄榄绿色,后肢背面棕色横纹不显,腹面黄白色。雄性有一对咽侧声囊,第一指有婚垫,有雄性腺。金线蛙成蛙以捕食昆虫为主,喜食种类主要是水中的螺、虾等。生活于山区的池塘、湖沼、鱼塘、荷花池等水生植物较多的自然水体内。

二、爬行类
徂徕山爬行类动物共记3目、4科、9种,占全省爬行类动物种数(27种)的33.33%。其中,龟鳖目1科、1种,蜥蜴目2科、3种,蛇目1科、5种。主要分布在水库、河流和湖泊周围的林内、田间、草丛中,有的也分布在浅水中。徂徕山优势种为丽斑麻蜥、黄脊游蛇等。王锦蛇为山东省新记录。爬行类动物中,蛇类主要捕食鼠类,蜥蜴类则以昆虫为食,所食昆虫大多为农林害虫。爬行类动物大都可以入药,为传统的中药材。
山地麻蜥 Eremias brenchleyi Guenther
体长60毫米左右,尾长约90毫米。四肢发达,行动灵活。体侧为铁锈色或土黄色,背部棕绿色。以昆虫为食,多白天活动。山地丘陵区多见,在土穴或石缝中栖息,春夏季早晨气温升高后开始活动,中午气温高时更为活跃,冬季蛰伏于洞内,春季产卵繁殖。是徂徕山农林业的重要害虫天敌。3~7月为繁殖期,其中4~5月为交配产卵盛期。雌雄性比为1∶1.6。从交配到产卵为26天。卵白色、革质、椭圆形,长径平均为1.37(1.23~1.53)厘米,短径平均为0.86(0.7~1.06)厘米,卵重平均为0.6(0.4~0.85)克。每窝平均产卵4.1(3~5)枚,孵化期为50天,初孵出的小麻蜥尾端为蓝绿色,有金属光泽,1个月后逐步消失。个体自然寿命5.5~6周年。主要栖息在徂徕山海拔大于100米的山丘上部及山顶。山地麻蜥正常密度约为1只/100平方米,其数量与山丘土石状况、植被盖度及海拔高度有一定关系,与植被类型关系不大。山地麻蜥有一定的“护洞”行为,主食昆虫和蜘蛛,春季食物生态位宽度大于秋季,食物生态位重叠度0.61。该物种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