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土壤植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4&rec=26&run=13

一、土 壤
类 型 徂徕山分为山地土壤与河滩土壤两部分。前者约占93%,后者约占7%。山地土壤,主要为中性棕色森林土,占99%,仅在高山地区的平缓沟谷中有小面积的山地草甸土和隐灰化棕色森林土。河滩土壤,主要为冲积砂土和风积砂土。山区大部属普通棕壤,有少部分粗骨棕壤,共7963.3公顷,占93.8%,此类土壤土层薄,质地粗,结构疏松,层次发育不明显,耐湿性能差。按土层厚度分类:厚层土(60厘米以上)270公顷,占3.4%;中层土(31~60厘米)3583.5公顷,占45%;薄层土(30厘米以上)4109.8公顷,占51.6%。土壤pH值一般在5.5~7.0。在高山平缓地带,有小面积草甸土。山地草甸土,表层积累较厚的有机质层,颜色较暗,剖面特征质地相同。土壤水分丰富,无黏粒移动现象,底部风化较弱,多为粗砂砾石,微酸性反应,非农业用地,典型剖面特征:0~30厘米上色为灰褐色,砂壤,腐殖质层较厚;粒状,根系,动物穴多,疏松多孔,pH值6.3;30~50厘米土色灰褐色,砾质砂土,粒状,根系较多,结构稍紧,pH值6.1;50~65厘米土色为黄褐色、粗砂土,单粒,夹砾石,pH值6.1;65~150厘米土色为黄褐色,粗砂土,粒状,结构紧实,pH质6.7。河滩主要为沉积砂土,以无石灰性潮土为主。
特点及分布 中性山地棕色森林土。分布广泛,为徂徕山区主要土类。总面积7231.27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93.2%。受自然条件复杂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剖面形态差异很大。总的特点是土层较薄,层次不明显,A层不明显或只具有薄层,一般没有发育完全的B层,pH值5.5~6,砂壤至砾质,剖面中多混有石砾,透性良好,保水蓄水能力较差,养分贫瘠。按土层厚度不同划分,以中薄层土分布最广。中层土(土层厚度25~50厘米)占本土类面积的47.7%,薄层土(土层厚度小于25厘米)占44.9%,厚层土(土层厚度50厘米)仅占7.4%。按不同质地划分:砂壤土最多,占本土类面积的97.4%,中壤和轻壤很少,仅占2.6%。中层土及薄层土土壤剖面形态见下表。
此剖面在光华寺营林区大寨顶后崖中上部北向陡坡,海拔500米赤松林内。植被为野古草、管草、鸡眼草群从,覆盖度45%。剖面腐殖质层厚度15厘米,植物根密集层厚度15厘米。
河滩沉积砂土,分为冲积砂和风积砂土。冲积砂土主要分布于王家院林区,面积379.9公顷,占林场面积的4.5%。由于沉积位置、流速、流量、砂粒粗细和沉积过程不同,分为两类:粗砂土。一般离河道较近,表层淤土很薄,大多为裸砂地,有些是大马牙砂,底部有卵石,营养物质极为贫乏,夏季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日灼伤。间壤砂土。一般离河道较远,砂粒较细,淤积层和砂层相间,厚薄不等,主要分布在河滩漫地。
风积砂土 主要分布在西旺营林区,147.8公顷,占林场面积的1.7%,是在原冲积沙滩或黏棕壤的基础上风积而成,砂粒较细,覆砂厚度随所处地形及搬运远近而异,有的岗岭形成砂丘,覆砂厚度2~3米,岗岭之间为平坦砂地,但下部埋藏黄土,肥力较高,地下水1~3米,雨季易形成积水。
二、立地条件
为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因地制宜的选择造林树种和拟定造林技术措施;根据地区条件不同及各地区最能影响造林的主导因子,将徂徕山林场划分为22个立地条件类型。依据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坡向母质层厚度和地形等将山地划分为15个立地条件类型。
三、水土流失
1953年12月,山东省林业厅成立徂徕山育林委员会,由泰安县和徂阳县分别向徂徕山派驻林业推广员,组织发动当地村民开展植树造林,至1955年以公私合营方式完成造林1333.33公顷。1956年3月,泰安专署徂徕山林场建立,下设礤石峪、光华寺、王庄、徂徕、山阳、西旺6个造林站,开展大面积人工植树造林,至1965年造林基本结束,转入营林阶段,水土流失基本停止。但因地形复杂、坡度较大,土质瘠薄,林分结构单纯及群众牧场管理不良,尚有不少地段水土流失现象仍较为严重。有些刺槐林地郁闭度大(0.8以上),未进行抚育间伐致使地表受光极少,阳性草被失去生活能力,新的地被群丛尚未形成,出现新的冲刷现象。至2012年,已形成防护林面积5335公顷。其中,水源涵养林2489.3公顷,水土保持林2728.7公顷,防风固砂林117公顷。
四、植被
面 积 徂徕山总面积173平方千米。徂徕山林场总经营面积8492.1公顷。其中,林地面积7174.1公顷,占总经营面积的84.5%;非林地面积1318公顷,占总经营面积的15.5%。森林覆盖率87.8%。在林地中,有林地面积6819.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5.1%;疏林地面积50.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7%;灌木林地面积47.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7%;苗圃地面积8.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1%;无立木林地面积45.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6%;宜林地面积20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8%。针叶林面积3245.4公顷,阔叶林面积2660.2公顷,混交林面积850公顷,疏林地面积50.1公顷。
在有林地中,防护林面积5335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78.2%;特用林面积1046.7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15.3%;经济林面积437.5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6.4%;竹林面积2.4公顷。林分中,各龄组面积分别为:幼龄林面积1499.3公顷,占22%;中龄林面积1392公顷,占20.4%;近熟林面积1746.6公顷,占25.6%;成熟林面积2068.1公顷,占30.3%;过熟林面积113.2公顷,占1.7%。有林地中主栽树种为油松、赤松、黑松和刺槐等。
在非林业用地中,农田22.3公顷,占非林业用地面积的1.7%;湿地210公顷,占非林业用地面积的15.9%;建筑面积20公顷,占非林业用地面积的1.5%;其它1065.7公顷,占非林业用地面积的80.9%。
类 型 徂徕山植被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暖温带南部落叶栎林亚地带——鲁中南山地、丘陵栽培植被——油松林、侧柏林、麻栎林等杂木林区。采用优势种原则作为划分类型的标准,把植物群落中各个层或层片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群落学作用最明显的种称为优势种,主要层片(建群层片)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按上述分类原则将徂徕山区植被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灌草丛、草甸6种植被型。
针叶林 寒温性针叶林。徂徕山无典型的寒温性针叶林植被,但有部分引种的寒温性树种,主要包括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红松等树种。日本落叶松主要集中在林场的马场、上池、卧尧,红松在中军帐有少量栽培。
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是徂徕山区植被构成的主要部分,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徂徕山区内本群系主要有油松林、侧柏林、赤松林、黑松林等。
油松林。油松林是山东省的代表性针叶林类型,是鲁中南海拔700米以上山地习见森林类型,最高分布海拔可达1500米。油松生长在山东的泰山、蒙山、沂山、鲁山等也有历史记载,都有古老的油松古树存在,为油松成为山东的乡土树种提供了证据。油松是中国特有的针叶树种,以油松为建群种的森林植被是温性针叶林中分布最广的植物群落,它的北界为华北山地,西南界限为川、陕、鄂的秦巴山地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它和赤松在山东的分布呈东西交替状态,赤松分布于温暖湿润的山东东部,油松则出现在稍干旱的西部。油松较赤松适应性更强,喜光,耐干旱瘠薄,有害生物少,生长快,材质优良。油松树干高大挺拔,树形优美,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被看作美的象征。油松在徂徕山各林区均有较大面积分布,总面积1875.4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27.5%,面积和蓄积在各群系中都居于首位,对于徂徕山植被起着建群种的作用。油松胸径、树高在25年前生长较快,材积在15年前生长缓慢,之后加快,尤其是高地位指数条件,到30年时仍保持明显生长。据调查,地位指数8米时,30年生,990株/公顷,胸径13.2厘米,树高9.6米,108.7立方米/公顷(1999年11月泰安市徂徕山林场科学技术报告)。
徂徕山油松林多为纯林,油松×赤松、油松×侧柏、油松×刺槐、油松×麻栎混交林也有分布,林下灌木、藤本、草本植被分布与油松纯林无明显差异。油松林下灌层主要有胡枝子、兴安胡枝子(达胡里胡枝子)、华北绣线菊、迎红杜鹃、照山白、牛奶子、茅莓、连翘、大花溲疏、野蔷薇、小叶鼠李、卫矛、扁担木等,高1.5米,盖度20%~30%。
草本层主要有黄背草、白羊草、野古草、结缕草、鹅观草、大披针薹草、地榆、桔梗、香薷、茵陈蒿等,高度50~100厘米,盖度60%~80%。层外植物有南蛇藤、野蔷薇、山葡萄、白首乌、穿龙薯蓣等。
根据油松林主要层和层片种类组成和生境条件的不同,特别是土壤条件的差异,徂徕山油松林可以划分为三个群丛:即油松—胡枝子—大油芒+大披针薹草群丛;油松—迎红杜鹃—野古草+大披针薹草群丛;油松—华北绣线菊—大披针薹草群丛。
侧柏林。侧柏是山东的三大针叶乡土树种之一,侧柏同其它两个针叶乡土树种赤松、油松相比,更耐贫瘠干旱,是石灰岩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以侧柏属植物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分布较广。徂徕山侧柏林面积273公顷,占森林面积的4%。对于保持徂徕山四季长清的景色,起着重大作用。据调查,该树种57年生,平均树高7.8米,平均胸径16.2厘米。侧柏伴生树种主要有黑松、赤松、油松、刺槐、麻栎、栓皮栎、黄连木等。林下通常没有明显的灌木层,灌木不仅盖度小,而且生长低矮,这与侧柏林适生立地条件差有直接的关系。林下常见灌木主要有荆条、兴安胡枝子、酸枣、华北绣线菊、连翘、锦鸡儿、小叶鼠李、卵叶鼠李、扁担木;草本层主要有白羊草、狗尾草、鹅观草、黄背草、橘草、蒿属数种、大披针薹草、中华小苦荬、委陵菜、长蕊石头花、女娄菜、紫花地丁、珍珠菜、结缕草、中华卷柏、茜草等,盖度30%-60%。
侧柏分布区的生长环境比较一致,群落组成相近,根据优势种类的不同,分为三个群丛:即侧柏——荆条+酸枣——白羊草+大披针薹草群丛,该群丛是徂徕山侧柏林最主要的类型;侧柏——扁担木——黄背草群丛,该群丛常见于山地丘陵的阳坡,土层厚度30~40厘米,立地条件优于侧柏、荆条群落;侧柏——鹅耳枥——大披针薹草群丛,该群丛见于山地阴坡,土壤为中厚层上,30~60厘米,枯枝落叶厚10厘米,有机质丰富。
赤松林。赤松为山东的乡土树种,赤松林是山东省地带性的针叶林之一,也是全省面积最大、分布最广、资源最丰富的天然森林群落。赤松的生长、发育、繁衍和分布与当地的生态条件,特别是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赤松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也是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先锋树种。根据63年生赤松解析木,树高生长以30年前最快,连年生长量0.26~0.44米,30年之后逐渐缓慢,大致在0.1~0.12米。胸径生长15~20年最快,连年生长量0.6~0.85厘米;年平均生长量10~25年最快,为0.4~0.67厘米,25年以后逐渐缓慢,在0.30~0.40厘米。材积生长一直处在上升阶段,以15~30年间生长最快,期间连年生长量约为平均生长量的2~3倍。徂徕山赤松林的结构一般分为3层:即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多为单层,即赤松层:灌木层难以分出亚层,有时与草本植物统称灌草层。灌木及草本层植物的种类和多度,与气候和立地条件有直接关系。常见灌木有胡枝子、荆条、酸枣、花木蓝、锦鸡儿、截叶铁扫帚、华北绣线菊、连翘、郁李等。草本植物有黄背草、大披针叶薹草、野古草、地榆、委陵菜、苦荬菜、白羊草、结缕草、米口袋、瓦松等。依据赤松林主要层和层片种类组成的不同和生境条件,可划分为3个群丛:即赤松—胡枝子一黄背草+大披针叶薹草群丛;赤松—山槐—黄背草群丛;赤松—花木蓝—黄背草—长蕊石头花群丛。其中赤松—胡枝子—黄背草+大披针叶薹草群丛特征,为徂徕山区的主要类型。
黑松林。黑松原产日本,又称日本黑松,20世纪6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为鲁中南低山丘陵及胶东丘陵、沭东丘陵和沿海沙滩主要造林树种。黑松与赤松、油松的生物学特性有很大的相似性,喜光,树干较通直,根系穿透力强,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在排水不良的情况下生长不良。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栽植,个别可达1000米。黑松具有早期生长快,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最高峰比油松来的早,和赤松基本相当,高峰值也较大。根据解析木材料分析,15~22年生树高和连年生长量最高峰都出现在7年左右,变动幅度在5~9年,树高最大生长量0.6~0.95米,胸径最大生长量0.75~1.2厘米。徂徕山黑松多为纯林,单层林冠,局部地方也有异龄复层林,常与黑松混生的树种有麻栎、栓皮栎、槲树、油松等。常见群丛为黑松—荆条+酸枣—丛生隐子草群丛。乔木层,主要是黑松,灌木层,荆条、酸枣、花木蓝、兴安胡枝子、地椒,草本层,丛生隐子草、大披针叶薹草、白羊草、委陵菜等。
落叶松林。主要为日本落叶松林,原产日本本洲中部及关东山地,由于它生长快,材质较好,多个国家地区普遍引种。20世纪80年代,山东各大山区都有引种。日本落叶松林,一般也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三个层次。乔木层一般只有日本落叶松一个树种;灌木层常见种类有茅莓、白檀、绣线菊类、郁李、胡枝子、小叶鼠李、大花溲疏、花木蓝、迎红杜鹃、忍冬、荆条等,盖度一般较大;草本植物尤其丰富,主要有多种薹草、黄背草、野古草、白茅、耧斗菜、地榆、玉竹、白羊草、结缕草、蒿属数种、前胡、铁线莲数种及唇形科多种。
其它针叶林。主要包括华山松林、樟子松林、水杉林等,在徂徕山只是局部小片状栽植,面积较小。
阔叶林 栎林。组成树种主要有麻栎、栓皮栎,面积217.5公顷,占森林面积的3.2%。在海拔800米以下生长良好,最高分布可达1000米,常与松类、侧柏、刺槐、槲树、山槐混生。徂徕山区内分布着较大面积的麻栎古树群,主要在礤石峪林区,最大年龄150多年,胸径1米多,在山东实属罕见。
栎林下灌木以荆条、胡枝子、多花胡枝子、扁担木为主,草本主要有野古草、鹅观草、黄花蒿、小花鬼针草、荩草、中华小苦荬、低矮薹草、看麦娘、狗尾草、鸡眼草、紫花地丁、龙葵等。
刺槐林。面积1332.7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9.5%。刺槐原产北美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奥萨克山脉一带,1898年首先从德国引入青岛,因该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很快遍及全国。本群系在徂徕山各林区都有较大面积分布,垂直分布可达1000米,但以500~800米最为集中,而且生长较好。徂徕山内刺槐林,有人工林,也有二代萌生(次生)林;有纯林,也有与松类、栎类等树种形成的混交林。林下灌木主要是荆条,草本植物较多。阴坡多为一些喜湿性植物,如路边青、龙芽草、半夏、鸭跖草、丛枝蓼、求米草、鹅肠菜等;阳坡草本植物有茜草、大麻、锦鸡儿、臭草、橘草、鹅观草、低矮薹草等。
元宝槭林。元宝槭秋叶变红或变黄对于增加徂徕山区植被的季相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林下灌木以荆条、华北绣线菊、大花溲疏为主,草本植物主要有大披针薹草、白羊草、野古草、中华卷柏等。
辽东桤木林。是山东山地沟谷常见的森林类型,徂徕山区在马场、上池有引种,常与日本桤木(赤扬)混生。生长快,根部有芙蓉菌固氮。林下灌木主要有郁李、胡枝子、绣线菊、大花溲疏、连翘、盐肤木、扁担木等;草本植物有大披针叶薹草、珍珠菜、鸭跖草、地榆、唐松草、歪头菜、乌苏里风毛菊等。
枫杨林。枫杨俗名枰柳,是山东山地速生优质阔叶树种,在山地丘陵的河谷、溪边和河滩常形成片林。林下常见灌木有胡枝子、扁担木、茅莓、卫矛、野蔷薇等;草本植物主要是一些喜湿种类如知风草、大披针叶薹草、地榆、鸭跖草、水蓼、翼果薹草、牛膝等。
毛白杨林。毛白杨为中国特产树种,也是山东的乡土树种,为平原地区常见森林群落,在山谷、山麓有一定规模栽培,垂直分布海拔200~1000米,一般在500米以下生长良好。林下一般无灌木层,草本植物也比较少,常见的有知风草、狗尾草、牛筋草、藜、益母草、萹蓄、水蓼、铁苋菜、长萼鸡眼草、刺儿菜等。
杂木林。杂木林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的一个代表,是由多种落叶阔叶树种组成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一般不十分明显的森林植物群落,是在自然演替和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形成的植被类型。分布在较高海拔地带,是特有的地带性落叶阔叶林。该类型在徂徕山,虽然面积不大,其经济效益并不突出,但分布较广。其群落学和生态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基本特征、分类、演替的研究,在植被演替理论和植被恢复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组成树种有麻栎、栓皮栎、槲树、枫杨、辽东桤木、日本桤木、山槐、黄连木、栾树、椴树、花曲柳(大叶白蜡树)、水榆花楸、坚桦等。林下常见灌木有黄荆、连翘、胡枝子、华北绣线菊、牛叠肚(山楂叶悬钩子)、卫矛、迎红杜鹃等;常见草本有野古草、地榆、委陵菜、大披针薹草、低矮薹草、中华卷柏、蒿类、地锦、鸭跖草、路边青、堇菜、水芹、鹅肠菜、牛膝、歪头菜、东亚唐松草、乌苏里风毛菊等。
经济林。总面积437.5公顷,占森林面积的6.5%。组成树种主要有板栗、胡桃、苹果、山楂、柿树、樱桃、杏、白梨等。主要分布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坦山坡、山脚、沟谷。果树林管理相对较好,林下植被比较稀少,一般无灌木层,常见草本植物有狗尾草、牛筋草、马唐、藜、益母草、萹蓄、铁苋菜、刺儿菜等。板栗、胡桃、樱桃等品质优良,驰名省内外。特别是板栗,林区内有上百年大树1000多株,胸径达90厘米,且生长茂盛。果树林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对增加徂徕山区植被的季相变化,增强美感具有重要意义。
竹 林 徂徕山区竹林有毛竹林、淡竹林两个群系。
毛竹林。毛竹天然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20世纪60年代,由南方引进徂徕山区,栽培在礤石峪林区。毛竹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湿润、排水好、向阳避风的地方,一般适宜淡竹的生境都可以栽培毛竹,由于毛竹林为人工栽培,其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都比较简单,乔木层一般只有毛竹,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也比较稀疏,灌木仅有少量的荆条、花木蓝、胡枝子、茅莓、扁担木等;草本有黄背草、水蓼、车前、刺儿菜、鸭跖草、画眉草、狗尾草、紫花地丁、龙牙草、龙葵、香附子等。
淡竹林。淡竹同样天然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向北可分布到秦岭北坡,在鲁中南山地为习见栽培。徂徕山区的淡竹主要分布在礤石峪,在赵州庵有成片栽培,另外在隐仙观、二圣宫、光华寺、中军帐有零星栽培。淡竹四季常青,形态优美,成为美化徂徕山区的重要观赏植物。淡竹林的种类组成同样比较简单,乔木层一般只有淡竹,在河谷地带的竹林中,偶尔散生枫杨等种类。林下常见灌木有胡枝子、野蔷薇、郁李、锦带花、扁担木等,草本植物有水蓼、鸭跖草、车前、酸模叶蓼、刺儿菜、小花鬼针草、紫花地丁、龙牙草、龙葵、香附子、画眉草等。
灌 丛 是以灌木为建群种或优势种所组成的一种植被类型。群落高度一般在5米以下,盖度一般在30%以上,建群种多为丛生或簇生的中生落叶灌木,生活型属中、小高位芽植物。灌丛或多或少具有一个较为郁闭的木本层,裸露地面不足50%。灌丛包括原生性类型和在人为因素及其它因素影响下较长时期存在的相对稳定的次生植被。徂徕山区主要灌丛有黄荆灌丛、胡枝子灌丛、绣线菊灌丛、连翘灌丛、野蔷薇灌丛、卫矛灌丛、牛叠肚灌丛7个群系。
黄荆灌丛。该群系为山地次生植被,常出现于林间空地和荒山坡地,在低海拔地区若森林破坏后则迅速形成群落。该群系灌木树种以黄荆为主,其他有酸枣、胡枝子、多花胡枝子、兴安胡枝子、花木蓝、欧李、卫矛、扁担木等。高度1.5米,盖度50%~90%。草本植物主要有黄背草、结缕草、白茅、野古草、白羊草、鹅观草、鸡眼草、茵陈蒿、中华卷柏等。
胡枝子灌丛。该群系在水分条件较好处,常呈丛状分布,盖度40%~50%,最高达90%~95%。在高海拔地区,除了建群种胡枝子外,伴生灌木有多种绣线菊、照山白、牛叠肚、卫矛等;草本层主要是由野古草等几种禾本科植物及菊科蒿类、白头翁所组成,其他有地榆、龙牙草、歪头菜、鹅观草、大披针薹草等。在低海拔地段,伴生灌木有黄荆、酸枣、花木蓝、绣线菊、扁担木、卫矛等;草本层有黄背草、荩草、白羊草、野古草、蒿类等。
绣线菊灌丛。该群系,建群种为华北绣线菊。植株平均高度为1.0~1.5米,盖度40%。伴生灌木主要为卫矛、连翘、胡枝子等。草本层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以野古草、黄背草、大披针薹草、鹅观草为主,其次为地榆、委陵菜、桔梗等。
连翘灌丛。该群系主要分布于陡壁深谷、人畜少去处。灌丛高度1米以上,盖度为60%~80%。建群种为连翘,伴生种类有牛叠肚、大花溲疏、花木蓝、照山白、山葡萄、南蛇藤等。草本植物主要有大披针薹草、白头翁、桔梗、歪头菜、委陵莱、翻白草、玉竹、薯蓣、展毛乌头及蕨类。连翘枝条细柔而横展,生长茂盛,春夏之间花先于叶开放,呈现一片金黄色景观。
灌草丛 灌草丛是以中生或旱中生的多年生禾草类植物为主要建群种,其中散生有部分灌木种类的植物群落。徂徕山区内主要包括两个群系。即黄荆、酸枣、黄背草灌草丛。该群系建群层片为草本层,生长茂密,主要由黄背草组成,盖度约60%,高度60~80厘米,在水分条件优越处盖度可达90%,高度1米。其它种类有白羊草、委陵菜、大油芒、蒿类、白头翁、荩草、鸡眼草等。灌木以黄荆、酸枣为常见,伴生种类为花木蓝、胡枝子等,分布稀疏,不成层。
绣线菊、连翘、大披针叶薹草灌草丛。该群系建群层片为草本层,主要种类为莎草科的大披针叶薹草,伴生种多为耐寒喜湿类型,如地榆、歪头菜、草本威灵仙、乌苏里风毛菊、远东芨芨草等。一般总盖度达90%~95%,高度在40厘米以上。其中散生的灌木主要为绣线菊类、连翘,其它尚有胡枝子、照山白等。
草 甸 徂徕山区仅有结缕草草甸群系,为典型的天然草甸类型,是分布于林缘、林中空地或山顶部的次生类型。该草甸属于山地草甸(植被亚型)——山地禾草草甸(群系组)——结缕草草甸(群系)——结缕草群落(群丛)。以多年生中生(包括旱中生和湿中生)地面芽和地上芽草本植物为主体组成的植物群落类型,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土壤为草甸土。植被主要由禾本科植物组成,以结缕草为建群种,此外尚有少量的其他杂类草,群落覆盖度较大,一般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