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84&run=13

白鹤泉,位于泰城红门路岱宗坊北102米处,因古代白鹤常云集于此或泉中有白鹤飞出而得名。东经117°07′25.3″,北纬36°12′15.2″,海拔190米。
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载:“北为玉皇阁,万历八年建,白鹤泉故道也。按《明一统志》:‘悬崖泻出,宛如垂练’。《岱史》云:‘泉冽味甘,异于他水’。《泰山小史》云:‘泉出一天门下一里,水西南流,迨宋创此城,疏泉萦绕其下。城北旧有水道,经岱庙东南,出折而西南,曰运舟街。至城西南出,会■河入泮归汶’。嘉靖间举人封尚章别墅于泉侧,引水为池,曰封家池。凡輶轩宴集多于此。尚章没,其家苦于供应,遂用巨釜塞之,复立阁于上。自泉塞后,宋焘以州中科目渐稀,与当事议浚通,竞为众所阻。然至今夏秋大雨时,阁旁地中犹隐隐如雷吼。西南有泉一泓,清冽甘美,盖其支流耳。乾隆十八年,知县冯光宿建石坊于前,额曰‘白鹤’。”
泰安城是北宋开宝五年(972)由现泰山区的旧县村处迁至于此,可知此泉为宋代创建泰安古城疏导泉脉时重新发掘出来的,距今已有1036年的历史。泉塞后,明万历年间泰安人御史宋焘曾“浚之不果”;清康熙年间泰安人文渊阁大学士赵国麟“议浚之。后有乔荩臣,奇士也,毁家治之,皆为俗人所扰而罢”。有诗云:“名泉喷激漾悠悠,达入雉城堪泛舟。鹤翥源枯空怅望,蓁芜满道野烟浮。”后来又发现了白鹤泉的支流,新中国成立后甃石为井,井壁嵌方碣,上书“白鹤泉”,现仍在泰安军分区干休所东的井壁上。2003年,泰安军分区干休所在白鹤泉故址施工时,又发现了众多泉眼。现仅存古石坊一座,额刻“白鹤泉”。2006年,红门路重修时,牌坊与“白鹤泉”方碣均被移至红门路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