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82&run=13

东平湖,位于东平县西部,东经116°00′~116°30′,北纬35°30′~36°20′。其北临斑鸠店镇、旧县乡,南接商老庄乡;西部与戴庙乡和银山镇接壤,东部与老湖镇及新湖乡的西王庄、西马庄毗连。湖面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19公里,总面积为627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水面为124平方公里,蓄水量为40亿立方米,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黄河下游仅存的天然湖泊。
东平湖地处北温带,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3.4℃,极端最高气温42.5℃,极端最低气温-18.9℃。年平均无霜期200天左右,光温同步成为发展农业、渔业生产的最有利条件。年平均降水量为640毫米,致土壤表层强烈积盐,造成多次盐碱化土地。
东平湖历史悠久,据其有文字记载的生成演变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大野泽时期。东平湖为古大野泽,据战国时期《周礼·夏官·职方氏·兖州》的记载,“其泽薮曰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获麟”,都是泛指这一带洼地。汉初成书的《尔雅》中说:“鲁有大野。”至西汉时期多改称钜野泽(亦称巨泽)。据唐《元和郡县志》记载:“大野泽在钜野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史记》所记载的“禹陂九泽”,既是对大野泽的治理。据考证,远古的汶水、济水交汇在现东平湖新湖区小安山以南的何官屯(古安民亭所在地),大禹治水后,大野泽的水源补给减少,又开挖一些小排水沟,分别注入汶、济,使部分土地涸出耕地,小患缓和。
1958年以来,为兴建位山枢纽和东平湖水库工程,曾对东平湖进行了大面积地质勘探工作。据黄河管理委员会地质勘探资料所载,在地表黄河、汶河中积土铺盖层以下4~10米,有一层厚度1~5米的湖积层,除层底部为古河道所切割外,层面比较连续整齐,分布很广,并已超出东平湖区范围,一般东浅西深,都向湖心倾斜。地层以黑色、灰褐色的粘性土为主,局部带有少量地灰色、灰黄色的亚砂土和粉砂层,有机质含量很高,有臭味,并含有豆状钙及锰质钙质结核,局部带有绿色条纹及黄色斑点。部分地区打井时发现储存有大量沼气,当地群众称这一土层为“宋江土”。在施工中还发现这一土层挖出的莲籽尚可以培育发芽;出土的陶器(豆)、断剑和野牛牙等物品,经国家有关文物部门鉴定,均为战国时期的文物,由此证明东平湖一带确实就是当时大野泽的一部分。
梁山泊时期。从北宋建隆元年(960)至北宋末年黄河向南大改道的140年间,有记载的主要决溢年份就有35年,且有一年数决和多年不能堵复的记载。河决入钜野泽,溢于淮泗或由北清河(即大清河,也就是古济水)入海。史料记载,决水“注入”或“东汇于”梁山泊(或称张泽泺),使这一时期的湖泊洼地不断得到大量黄河决溢后的水源补给,随之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淤积,使古钜野泽不断向北推移,逐渐形成了以梁山为主要标志的积水湖泊。据《资治通鉴》记载:后周显德元年(954)复汴水,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可见五代末已不称钜野泽。《宋史·杨戬传》云:“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这就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上所描写“周围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的梁山泊。
安山湖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致使黄河进入一个最不稳定的时期,也是梁山泊由盛到衰的时期,水至则“漂没千里,复成泽国”;水退即“涸为平陆,安置屯田”。据《巨野县志》载:“元末河决入钜野及徙后,泽遂涸为平陆。”说明梁山泊只是在黄河洪水泛滥的情况下,涸出的土地又遭受淹没,已不再是常年积水的八百里水泊了。《明史·地理志》载:“东平州西南有安山,亦曰安民山,下有积水湖,一名安山湖。”明末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今州境内积水诸湖,即其(梁山泊)余流矣。”清末东平人蒋作锦《东原考古录》载:“安山湖,原在安民山北,旧小洞庭湖也,明贯小洞庭湖开会通河,置湖岸南以济运,周围八十三里有奇……”由此分析明清时代,由于水源减少,黄河泥沙淤积,八百里的梁山泊已分割成局部洼地积水的小湖泊。从梁山东北的小安山到大安山一带洼地,由于部分汶水和坡水补济,尚有小量积水,称之为安山湖,明万历六年(1578)丈量安山湖方圆50余公里,面积32.98平方公里。清雍正十三年(1735),安山湖位于运河西,南至朱家口、杨家口,西至似蛇沟、十里堡、八里湾、通湖等4闸,周长32.5公里,围堤长52公里,总面积626.7平方公里。1855年,河决铜瓦厢,夺清河入海。嗣后,逢大汛常倒灌入湖。为防黄河水南浸,湖东多次修筑围堤,形成了周长87公里的自然滞洪区。时因大部分湖面在东平境,故改安山湖为东平湖。
东平湖现具有分滞黄、汶洪水,灌溉、水产养殖等多项功能,同时又是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后一级提水枢纽,它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当地人生产、生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平湖景色优美,旖旎多姿,1985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初春,这里坚冰融解,风平浪静,嫩草竞发,鱼虾争游,春雨时节,湖上烟雾朦胧,水天一色。夏日,这里粉红色的荷花,紫红色的芡实花,黄白的菱花,把整个湖面妆扮成锦灿的水上花园:或荷花映日,莲叶接天;或夕阳西下,渔舟归来;或出船而歌,声达数里;或两舟赛行,势如奔马。古朴自然的湖光水色,此时展露得酣畅淋漓。
东平湖渊源流长、历史文化遗迹丰富。湖的东南岸有一高台,是宋代东平郡太守刘敞修建的乐效池亭遗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殴阳修曾泛舟梁山泊,登上乐效池亭,情趣盎然,赞叹不已,挥笔赋诗曰:“乐效何所乐?所乐从公游……有山东其东,有水出逶迤,有台以临望,有沼以游嬉。仰俯速上下,朱栏映清池,草木非一种,喜红随四时。”湖底至今还淹埋着比河北赵州桥尚早的隋代建筑清水石桥,唐代诗人高适在《鲁西至东平》诗中就有“沙岸泊不定,石桥水横流”的诗句,此桥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东平湖中心有一小岛,名谓土山岛,史称无影山。明朝时岛上建有著名的寺院“藏梅寺”。当时寺内有口大钟,与东平府的大钟合为“姊妹钟”,撞击其一,另一钟则应声而和。今寺庙已毁,仅存钟架、残垣、断碑。岛上还有著名的洄源亭遗址,为唐朝著名诗人、东平郡太守苏源明所建。苏曾赋诗曰:“小洞庭兮寓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富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陉。”宋代文学家苏辙夜过梁山泊,为小洞庭美妙的夜色所陶醉,也留下了“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桨声”的优美诗句。东平湖西岸有座棘梁山,为北宋末水浒英雄最初聚义的地方;与棘梁山相连的腊山,也是水浒英雄的出没之所。东平湖西畔的石庙村,是水浒“阮氏三雄”的故里。水浒英雄朱贵开设酒店的地方也在湖边。
为了更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东平湖的特色优势资源,自1986年行政区划调整以来,全县干部群众、尤其是库区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进行了东平湖的规划、开发和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主要是:
东平湖的防汛蓄洪功能得到加强。在东平湖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县和库区乡镇村始终把搞好东平湖的蓄洪防汛放在首位,强化了防汛指挥系统,加强了防汛工程的建设,对大湖围坝和进出湖涵闸经常进行检查验修。完成二级湖堤吸泥淤背加固工程85万立方米;修筑了9条防汛撤退干线道路,全长93公里,其中柏油路31公里、沙石路30公里。
保护水生资源,科学进行捕捞。东平湖的管理曾一度处于混乱状态,水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甲鱼、大雁、野鸭等珍奇动物几乎濒临灭绝。1986年,东平湖划归东平县统一管理后,县委、县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东平湖水产资源的措施:成立了东平湖管理委员会;加强了湖上的治安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在宣传贯彻《渔业法》和《渔业法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平湖水产资源保护条例》,颁布了《渔业管理通告》,实行了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对大湖水面实行乡村分片管理责任制,使东平湖的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
实行科技进湖,提高生产水平。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技进湖”方针,通过加强科技指导和推广新技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产生产水平。在库区先后开展了大湖网围养鱼、坑塘精养、河蚌育珠、蟹苗人工淡水孵化和甲鱼人工养殖等科技项目的试验;推广了集约养殖增氧、配方颗粒饲料、高密度流水养鱼等科技新成果;进行了武昌鱼、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等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渔业生产由过去的自然繁殖为主转到了人工养殖为主上来;由传统养殖方式转到了科学养殖方式上来;由单品种养殖转到了多品种混养上来;由粗放养殖转到了集约养殖上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