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水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74&run=13

山阳水库位于牟汶河支流八里沟河上游,徂徕山南麓,岱岳区良庄镇东1公里处,泰城至新泰市楼德镇的泰楼公路距坝下0.8公里处经过。山阳水库淹没面积433公顷,东经117°16′19″~117°17′20″,北纬35°56′52″~35°57′45″。海拔127米。
水库总库容229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151万立方米,死库容87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95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770公顷。水库盛产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等。
山阳水库所拦截的八里沟河,由水库下自东向西,流经岱岳区房村镇注入大汶河上游干流牟汶河。
水库上游水源来自徂徕山区。徂徕山是典型的中新生代形成的单斜断块山。区域内岩体以前寒武纪变质表壳岩系及侵入杂岩为主,各岩体侵入、包含关系特殊,区内流水切割作用强烈,重力崩塌现象明显,形成了较多的叠瀑、幽潭、奇峰、异石等地质景观。作为泰山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徂徕山于2006年9月18日在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入选世界地质公园。水库上游支流为徂徕山南麓山间河水。主要有:竹溪、八里沟河、石门沟(上游为羊栏沟)河、石良河、响水河等。水库于1959年10月兴建,1960年6月建成,控制流域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引上游水库客水47平方公里(其中:引石良水库客水12平方公里,引黄石崖水库客水19平方公里,二圣宫水库客水12平方公里、涝洼水库客水4平方公里)。水库流域内是砂石山区、丘陵平原库区。
水库枢纽主体工程 大坝:主、副坝均为土坝,东南西北走向。主坝长900米,主坝顶海拔140米,防浪墙体海拔141.20米,最大坝高13.2米,坝顶宽5米,迎水坡为干砌石护坡,坡度为1:3~1:2.75,背水坡坡度为1:3~1:2.5。副坝长1850米,其中:东副坝长1450米、北副坝长400米;副坝顶海拔139.5米,最大坝高5米,坝顶宽3米,迎水坡、背水坡坡度均为1:2.0。
放水洞:分南北两个放水洞。南放水洞位于主坝上,为单孔无压半圆砌石拱涵洞,进口断面为1.5×1.4米,闸后断面为1.0×1.0米,洞长50.5米,进口底海拔131.50米,设计流量3立方米/秒;北放水洞位于北副坝上,为单孔钢筋混凝土圆管,直径1.05米,进口底海拔131.70米,设计流量2立方米/秒,南北两个放水洞均为平板钢闸门,采用螺杆启闭机,启闭力为8000牛、5000牛。
溢洪道:溢洪道位于主坝西端,为开敞式,总长550米,进口净宽20米(进口处设钢筋混凝土板桥1座,净跨4.0米,共5孔),堰顶海拔136.80米,桩号0+050米跌水后为陡坡段,净宽10米,原设计最大泄洪量72立方米/秒,水库建成后,上级水利部门查核审定溢洪道最大泄洪量为188立方米/秒。
引水渠:引水渠工程修建于1987年,渠长5公里,设计引水流量7~11立方米/秒,工程建成以来,效益很好,年均从山阳水库引水300~400万立方米,基本满足了灌区各村用水,保证了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山阳水库人文景观很多,并且有很多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六逸竹溪 竹溪,发源于徂徕山西南麓的乳山脚下,山前有一片竹岩,石纹如深雕竹叶片片。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等六人隐居吟诗的著名“六逸竹溪”。溪水淙淙,经庙子林区二圣宫水库再流入山阳水库(详见《六逸竹溪》)。
石门 山阳水库上游支流中有一条伸往徂徕山深处的深沟,叫石门沟。沿沟进山中,沟东面有一绝壁,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神仙藏宝的石门。绝壁约有两丈多高,一丈多宽,绝壁中间有一道直上直下的裂缝,酷肖两扇紧闭的庞大的石门。周围的山峰和石头都是黑色的,惟有这石门是绿色,格外好看。沿沟再向山深处走,即是羊栏沟(详见《羊栏沟藏身洞》)。

【附录】

白庙村的传说

白庙村,位于山阳水库北岸,村的原址现已被淹没在水库中心。因山阳水库建立,白庙村就近整体搬迁到现在的位置,其村名仍为“白庙”。
传说,吕洞宾、铁拐李等八人曾到泰山居住修仙。有一天,吕洞宾出来游玩,见到修仙的人群中有一女子叫白牡丹,长的十分漂亮,宛如一朵白牡丹花那样美丽,顿生爱慕之心。此后,吕洞宾心中时刻想着白牡丹,经常找白牡丹说些情话。日久天长,白牡丹怀孕了,不能继续修仙了,也不能在泰山上居住,就来到徂徕山前,在一个小村南面的石庙里住下了。以后生了个儿子,取名叫白氏郎。白氏郎长大后神通广大,泰山上的各路神仙,大都是白氏郎招来的。白氏郎出生并居住的庙,人们就叫做白氏郎庙子,这个村就叫白氏郎庙子村,以后人们为了方便,改叫白庙,就是现在山阳水库库区的岱岳区良庄镇的白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