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济打援”指挥部旧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628&run=13

“攻济打援”指挥部,位于宁阳县城西北7公里的东疏镇大伯集村。此为一处解放战争时期的纪念遗址。

关于攻济打援,毛泽东在1948年济南战役的目的与兵力部署中说:“此次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灭一部分援敌,但在手段上即在兵力部署上,却不应以多数兵力打济南。如果以多数兵力打济南,以少数兵力打援敌,则因援敌甚多,势必阻不住,不能歼其一部,因而不能取得攻济的必要时间,则攻济必不成功。”又指示:“此役关系甚大……我们要求你们是以一部分兵力真攻济南(不是佯攻,也不是只占飞机场),而集中最大兵力阻援与打援。济南是否攻克,决定于时间,而取得时间则决定于是否阻援与打援。”
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1948年8月25至29日,华东野战军前委在曲阜召开会议,研究“攻济打援”的作战方案,决定以七个纵队组成攻城兵团,以八个纵队组成打援兵团,其他各军区、地方武装民兵积极配合。济南战役计划围城打援,诱调驻徐州及河南商丘的两路敌军,由微山湖东西两侧北上援济时歼灭,然后围歼济南王耀武部。华东野战军打援主力,兵分两路,东路部署在滕县、临城一带,西路部署在金乡、巨野、单县一带。宁阳是济南、滕县、金乡三足鼎立的中心,在此设立指挥部统领三线。同年9月6日,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攻济打援”指挥部由滕县的界河进驻宁阳县四区的大伯集崔家大院,司令部首长有粟裕、唐亮、钟期光、张震等。9月7日,战前动员大会如期在大伯集东南圩子角的大场里召开,仅当时参会的越野吉普车就达一百多辆。
在部队驻扎大伯集期间,军民团结亲如一家,部队官兵一到村里,便放下背包,帮老乡挑水做家务;生活上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地群众像接待亲人一样,主动为部队腾出住房,为子弟兵提供衣食住行等方便条件。因逢阴雨天气,不少农户自发把自家屋内木棂隔扇拆下来,以备炊事班用柴。为了部队的安全,当地政府特意安排把集市迁移到赵刘大伯村达一个月之久,缩小了地面目标,掩护了部队的行踪。国民党驻徐州、商丘之敌,慑于解放军的威力,龟缩未动。攻济部队奋战7昼夜,解放了济南。指挥部亦于9月30日迁至曲阜。
新中国建立后,市、县有关部门曾多次到指挥部旧址进行现场考察。该旧址后因村庄规划而大部分拆除,现仅存当时所用的桌凳、油灯、门板等部分生活用品。
2006年6月26日,北京军事研究院研究员李洪军(师级、曾任粟裕的秘书)、何炳富在县、镇武装部负责人的陪同下,专程到大伯集村考察“攻济打援”指挥部旧址。“攻济打援”指挥部旧址,现已成为宁阳县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