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岩洞石窟造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605&run=13

华岩洞石窟造像,位于东平县梯门乡西沟流村西北的凤凰山之阳,是山东地区较为有名的一处佛教石窟造像,东经116°20′,北纬36°03′。2006年12月31日,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石窟系自然石洞稍作加工而成,有一进一出两个洞口,呈“U”形,俗称“牛鼻子洞”。洞宽3米,高3.5米,进深约50米。石刻佛造像分布在洞内两边的石壁上,共有浮雕造像大小近百尊。造像内容主要有三世佛像、西方三圣像、菩萨像、天王像、十王像和罗汉像等。佛像服饰多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施不同手势印;菩萨像衣着华丽,缨络繁缛,面部丰圆饱满,雕刻细腻。其中位于洞口南壁的关羽像,身著盔甲,一脚下踏,一脚横置,双手握帔巾抚于膝部,长髯垂至胸前,仪态威严,豪气冲天,其右边的周仓持青龙偃月刀侍立。窟中的十八罗汉像,或站或坐,或卧或斜侧,有的手持法器,有的双手扪天,有的肚腹凸圆,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华岩洞石窟佛造像最高者1.8米,最小者仅有10余厘米。虽没有发现造像年代题记,但根据造像的组合内容和雕刻风格来看,应为唐代晚期的造像。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造像洞窟虽主要是借助自然岩洞,但在创建佛窟的过程中则根据主题赋予了很多环境处理,使之俨如一处地上的佛寺建筑,如窟的顶部处理呈穹窿状,形似古建筑中的藻井,此种表现方式在摩崖石窟造像中较为特殊,这在山东地区的佛教造像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再如造像中的十王像,在中国北方地区很少见,而在四川地区相对来说较多一些,敦煌莫高窟虽也有十王像的内容,但多为壁画,特别是在日本,此类绘画像更多。十王像在不同地区的出现,反映了一个地区民间信仰的趋向。十王像在我国北方地区的陕北有一处,但形体较小,年代也稍晚。华岩洞石窟的十王像可以说是中国北方地区佛教造像中最早的一处,这对研究中国北方佛教石窟造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华岩洞石窟的造像,惜头部皆在“文化大革命”时被砸掉,洞口的两方维修碑记也在当时被凿掉,其余部分的雕刻皆保存完好,仍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