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山摩崖造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601&run=13

青峰山摩崖造像,位于东平县东平镇护驾村东青峰山西麓的摩崖上,为东经116°28′,北纬35°55′。1994年3月18日,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造像有两组,共24尊。第一组造像近于山巅,呈扇形分布在高十几米的3块巨崖上,有高浮雕造像20尊。中间为释迦牟尼高浮雕主像尊,高60厘米,结跏趺坐于高须弥座之上,两耳下垂,高肉髻,披通肩式袈裟,手施无畏与愿印,神情庄重。其左右各有一弟子像,亦为高浮雕,立式,脚踏圆形仰莲座,双掌合于胸前,亦着通肩式袈裟。另左右两崖各有9尊造像。像高30厘米左右,各单身雕刻于佛龛内,姿态各异。这些造像多作跏趺状,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的手捻佛珠,有的手持莲花,有的手握法器,有的两手合十,有的搔首,有的抚胸。其中一尊罗汉双眉深皱,双手合十于胸前,口有微微颤动之感,似在默诵经文。造像的多数题记已模糊不可辨,年代已不可考,但根据造像风格分析,应是金元时期的产物。
第二组造像位于第一组造像的前下方近60米处,有造像3尊,置于圆拱形龛内,依“三世佛”像尊设计雕刻(又名三身佛),表示佛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像高度均在2米左右,高浮雕,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着袈裟,面部圆润。中间为释迦牟尼,双手抚胸。左为阿弥陀佛,右为琉璃光佛,皆施禅定印。此组造像由于龛深树遮,保存完好,衣纹清晰犹如新镌,可惜龛外左侧题记已模糊不可辨认。根据造像风格和雕刻技法分析,应为明代所雕造。
在两组造像之间有一井,深数丈,掷石则应声,常年不涸,人们称之“神仙井”。在第二组造像旁原还有古寺庙建筑一处,今仅存残墙瓦砾,庙的石砌台阶蜿蜒曲折可通到山下,保存完好。
青峰山摩崖造像表现出自身独有的特点,它虽不及白佛山造像之雄伟高大、司里山造像之众多,但其造像内容十分鲜明、雕刻手法娴熟细腻,对于研究本地区佛教艺术发展、以及这一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特点具有着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