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明窝摩崖造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600&run=13

理明窝摩崖造像,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堂子村附近的六工山山腰处。东经116°12′,北纬36°04′。唐代摩崖造像。1992年6月12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理明窝摩崖造像在半山2米多高的突出断崖上凿龛造像,呈“一”字形东西排列,长14米,共有大小造像49尊(包括供养人像),造像最高者1.79米,最低者仅10厘米。均为唐代造像。尤以具有七尊坐佛像的大龛最为突出,是一处珍贵的盛唐时期造像遗存。
此处造像按其题刻记年共分为三期,即长安三年(703)、开元八年(720)和咸通十四年(873)三个阶段的造像。
第一期长安三年造像。造像结跏或半结跏趺坐于莲台上,披双领下垂式袈裟,质藻贴体,襞褶流畅写实具有质感。面部丰腴,眉眼细长,五官比例适度,眉间有突起白毫相。胸部突起,腹部略圆,身体上宽下窄明显,具有强健和力度美。身后饰葫芦形火焰状背光并施以彩绘。尤其雕像所刻划出的端庄大气、神态生动气质,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石刻艺术的高超技艺,可谓武周时期佛教摩崖造像的经典之作。
第二期开元八年造像。此造像应是第一期造像的延续,它继承了第一期造像的风格特点,亦属于唐代成熟期的雕塑作品,除在佛刻形象上稍有逊色外,其总体风格特点与第一期基本一致。
第三期咸通十四年造像。此期造像也着通肩式袈裟,衣纹呈粗泥条状,螺纹发髻,身体面相圆胖,眼球较小突出明显,目光下俯,面容较丑陋,身段亦无优美可言,体现出唐代后期造像走向衰落的特点。尤其第1号造像,结跏趺座,手施无畏与愿印,除面相丑陋外,竟然没有刻出耳朵,这在国内造像中实属少见,较为特殊。
综观这三期造像显示,在造像题材方面,多为弥勒、阿弥陀释迦佛身形象,符合当时佛教题材信仰的主流;在佛像形体的设计方面,有的手施无畏与愿印、禅定印或金刚印等,有的附以供养人像,有的手托供品,有的双膝跪地,姿态又各不相同,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唐代佛造像发展的基本轨迹;另外,整组造像的佛龛雕以规整的楣檐处理,还形象的雕有双层莲瓣帐装饰,更加烘托了佛家“清静”的教义氛围。
摩崖造像之南坡下还有建福寺、献佛寺,二寺相连,仅隔一墙。建福寺今存前殿、后殿和山门殿,基本完整,院内原有“文殊问病”等内容的造像碑一通。此寺初建于长安四年,咸通二年增修扩建,五代及宋辽金明清各朝都有重修。原殿内还有塑像,并曾在金大定二十年维修。摩崖造像北山顶上还保存有明清建筑玉皇庙,内有壁画。
明正德八年(1513)《重修建福寺记》载:山本名六工,俗称理明窝。唐武后长安甲辰(704)有比丘尼首先命工就岩壁刻如来像凡12尊,及至懿宗咸通癸巳(873),历百余年。这里在造像之初就有弥勒院之称,是摩崖造像与佛教建筑相结合的寺院。据清道光《东阿县志》记载,此处原称理明窝,后俗称李迷窝,“为弥勒陀院福地,古称理明窝是也,昔有大比邱飞锡而来,结卢窝中,发明禅旨,故名其窝曰理明窝。俗称李迷窝,谓唐太宗迷于此,谬且迂矣”。由此说明,民间所传的“李密窝”仅为传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