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东平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60&run=13

黄河东平段,即指从东平县戴庙乡石洼沟村入境,朝东北方向流经十里堡、丁庄、肖庄、杨闸、前山、解山、八里汀,至旧县乡前姜沟村出境而流入平阴县区段的黄河,全长33公里。本段黄河东临东平湖,西靠阳谷县和河南省的台前县,南与梁山县相接,北与东阿县、平阴县相连。东经116°03′~116°14′,北纬35°58′~36°10′。此段黄河河道最宽处约5.5公里(肖庄一带),最窄处约1.4公里(解山一带),入境处黄河大堤以东的十里堡一带地势低洼,较河底低3米左右,向东北趋于平衡。1996年汛期最大流量每秒5540立方米/秒。该段属黄河下游,河床高出地面数米,是名符其实的地上悬河。
据《东平州乡土志》载:“河绕州境西偏,距治所西五十里,西北六十余里,由寿张县境入本境,东北流数里,入东阿县境。”
黄河东平段流域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多风而干旱,夏秋季炎热多雨而湿润,冬季寒冷少雪,大陆性气候显著。年降水量为550~650毫米,而年降水量的70%~80%集中在6~9月间,春季降水仅占年降水量的10%~14%,秋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5%~20%。气候特征是:雨量丰枯悬殊,春旱严重且历时长,7、8月暴雨集中,秋季又偏旱,并经常发生连旱、连涝或数年旱、涝的情况,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流域内主要农作物为小麦、油菜、棉花等。
黄河既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是中华民族的忧患。历史上的黄河曾数次改道,多次决口,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38年6月9日,国民党军队为阻止日军西进,炸开河南省境内的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改道南行入淮,致使东平湖干涸。至1947年3月15日,黄河花园口堵复工程合拢,黄河复归故道,3月18日,黄河水流入东平湖。从此,黄、汶二水复交,东平湖(老湖)重又蓄水。自1855年黄河改走现行河道以来,流经本地区西北部,河段长约100公里。黄河通过大清河道和北部山口与东平湖连接。1958年前黄河发生较大洪水时,自然倒灌入湖,起到滞蓄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使湖水位逐渐抬高,淹没面积扩大。在黄河水位降落到低于湖水位时,又通过大清河泄入黄河。因此,黄河也是湖水外泄的主要出路。1958年建成东平湖水库后,相继修建了山口围堤和进、出湖建筑物,使河湖分家,既防止了黄河水自然倒灌,也控制了向黄河泄水的流量,不仅提高了防洪运用的能力和效果,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黄河、东平湖水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黄河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高,出湖河道逐年相应抬高,向黄河泄水机会越来越少,泄水能力也越来越小,大大增加了东平湖区高水位运用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奋力治黄,趋利避害,整治了河道,加高加固了黄河大堤,建设了堤防、险工、控导工程和蓄滞洪工程。黄河东平段现有浮桥8座,连接东西两岸,大大方便了交通运输,并促进了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为了有利于调节黄河水,在黄河东平段的东岸修建了雄伟壮丽的石洼进湖闸(此闸被称为“山东黄河第一闸”)、林辛进湖闸、十里堡进湖闸、徐庄进(出)湖闸和耿山口进(出)湖闸等大型水利设施,设计分洪流量为每秒11340立方米。当汛期黄河水洪峰超过警戒线时,可以将黄河水及时排入东平湖,能够大大缓解黄河汛期对下游造成的巨大压力,确保下游安全。当黄河枯水时,东平湖水库还可以退水入黄,以供下游所需。为了有效的利用黄河水造福于民,还修建了丁庄扬水站、马山头涵洞等排灌设施10余处,可引黄灌溉耕地20余万亩。随着人类对黄河的不断治理和开发,古老的黄河一定会更加焕发青春,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