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佛山石窟造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599&run=13

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东平县东平镇于寺村东邻的白佛山之阳,距县城3.5公里。东经116°30′,北纬35°56′,海拔370米。白佛山又名峗山、金螺山,俗名白虎山。2001年6月25日,白佛山石窟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美术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列有专条介绍。
该造像群主要包括东、中、西4个龛窟及露天造像等。原有佛像148尊,现存138尊。其开凿年代从大隋开皇七年(587)至北宋开宝年间(968—975)。
主窟即隋窟,俗称大佛洞,系自然洞经加工凿修而成,高6.8米,宽5.5米,进深4米。东西壁平直,后壁呈弧形,平顶。窟口有元至元六年(1340)砌垒石墙一道,中留拱形小门。窟口面阳。正中雕有释迦牟尼圆雕坐像一尊,身高4.72米,宽4米,头高1.33米。佛像高坐莲台,双膝下垂,跣足踩莲台;螺髻,方脸稍平,面目端庄,双目微合,神态凝重,肃穆伟岸,气韵非凡。佛身着袈裟,线条粗犷流畅;右手举起,高不过眉,五指并拢向上;掌心向外,手作施无畏与愿印。据专家考证,此像既有中国其他石窟隋代造像共有的特点,更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保存如此完美实属少见。主像两侧,即东西两壁凿有整齐排列的小龛,每龛造像多在1—5尊不等,共计105尊,大者高0.5米,小者仅有十几厘米,或端坐莲台,或合掌而立,神态各异。龛旁刻有像主题记,笔法雄健,字体有从隶到楷过渡阶段的风韵。东壁最下方有一长方形龛,内雕《涅槃图》,主像头南直身仰卧,上身袒露,肋骨裸暴,十余弟子围坐身旁,或低首致衷,或仰面嚎啕,或捧头,或抱脚,神态悲凄,是一幕活生生的吊丧景象。窟外崖壁还刻有“大隋开皇七年寺主王子华□□□”等两则题记,应是此窟开凿年代的证据。
小佛窟位于隋窟的西侧上方20米处的峭壁上。窟有两入口,一向南,一向西,南口下为断崖,只有从西口攀援人工石窠(当地群众称抠罐子鼻)方可出入。窟高3米,宽4米,进深3米,亦为自然洞加工修凿而成。内有造像3尊,中为一圆雕坐像,高2.4米,宽处1.6米。身着袈裟,袒胸,衣纹纤细。高肉髻,两耳垂肩,面目丰满硕长,嘴似菱形,唇润颐丰,整个头部的表现匀称和谐、比例协调。佛像右手平举,掌心向外,左手下垂至膝部。整组造像雕刻精细,通体光亮,形态逼真。主像两侧还各有一尊高浮雕像,高1.6米,宽处0.6米,皆结跏状,头戴宝冠,身着袈裟、璎珞,面部较丰满,亦通体磨光,此组造像亦为隋代遗物。
宋窟位于小佛窟东侧,高2.2米,宽5.5米,进深2.5米,其北、东、南三壁共有造像12尊,排列无序。其中最为可贵的是东壁上雕造的鉴真大师高浮雕像,造型与面目酷似鉴真肖像,雕刻细腻,线条流畅,充分表现了人们对这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使者的崇敬和爱戴。壁间还有一则“郓州须城县汶阳乡□□□□造像一区”的题记,东平县在宋代即为须城县,属郓州,由此推断该窟的开凿时间应为宋代。
唐龛位于主窟的西侧。以石壁凿拱形龛,高1.2米,宽1米,进深0.9米。内有造像3尊,为“一佛二弟子”组合。皆高肉髻,眉间有白毫,面相丰满,身着袈裟,袒胸佩璎珞。西壁题记曰:“大唐故节度使随军宣德郎赋大理寺权直知齐州司马清河传府君弥勒像□文并序夫善而能固者□□□□。”
清代学者陆增祥曾到此考察,把白佛山隋窟中的部分造像题记及窟外部分题记载入《八琼室金石补正》一书中。
白佛山石窟除造像及题记外,周围摩崖上还有一些赞美白佛山的石刻。其中以明代万历年间所刻《白佛山赞》为最佳,汉隶字体,脉出《张迁碑》书风,笔力雄健,俊秀挺拔,古拙朴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余还有明清重修碑记6块。
近几年来,这里被开发建设成了一处融文化、自然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相继接待过日本、波兰、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际团体学者的考察,每年都有大量国内外的游人到白佛山观光游览。

【附录】

白佛山赞
明·无名氏
金螺为名,清汶为带。
山峙水流,占尽气盘。
雄震一方,瞿坛所在。
发祥须国,人文累代。
巅壑飞云,弥漫世界。
祈祷虔诚,霖雨即届。
福我生民,亿兆永赖。
柏亭为赞,同垂千载。

登白佛山
清·萧鹏程
半山系马陟层峦,奕奕金螺斗际攒。
俯视林城挥汗雨,下临泉壑渡沙湍。
洞飞云迹常流润,佛勒石形不碍宽。
乘兴徘徊幽静里,几忘身是散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