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堽城石堰记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583&run=13

造堽城石堰记碑,即《堽城堰记》东碑,位于宁阳县伏山镇堽城坝村北禹王庙院内。东经116°47′7.5″,北纬35°53′45″。该碑为明成化十一年(1475)建筑堽城坝堰的记事碑。
此碑位居禹王庙殿前东庑南侧、钟楼鼓楼至两庑之间,石灰岩质料,坐东朝西。碑为龟趺螭首形制,通高5.50米,宽1.42米,厚0.44米,其中碑身高3.21米;碑阳边饰錾刻以山峦、瑞鸟,以及缠枝花草纹饰。碑首篆额“造冈城石堰记”。碑文阴刻、楷书,字径4厘米,碑文共27行,行3至66字不等,共1144字。字体均端庄工整,刻工精良。该碑详细记载了堽城堰易址、堰的结构特点及堰的功能等方面情况。堽城堰为中国古代著名京杭大运河的配套工程,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它来拦截汶水,通过洸河,为京杭大运河注入水量。堽城石堰的修筑,为确保大运河航运畅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面功不可没。该碑不仅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水文碑刻,而且具有很高的书法、文学艺术价值。
《造堽城石堰记》碑,由明朝科举考试中唯一连中三元的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商辂撰文,征仕郎、中书舍人、乡贡进土、东吴李应祯书丹并篆额。

【附录】
造堽城石堰记碑文
赐进士及第、资政大夫、正治上卿、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知制诰、经筵官、淳安商辂撰。
征仕郎、中书舍人、乡贡进土、东吴李应祯书丹并篆额。
汶、泗二水,齐鲁名川。汶出济南莱芜县,泗出兖州泗水县,二水分流,南北不相通。自古舟楫浮于汶者,至兖北而止;浮于泗者,至兖南而止。元时,南方贡赋之来,至济宁舍舟,陆行数百里,由卫水入都。至元二十年,始自济宁开渠抵安民山,引舟入济,陆行二百里抵临清,人卫。二十六年,复自安民山开渠至临清。乃于兖东筑金口堰,障泗水西南流,由济河注济宁;兖北筑堽城堰,障汶水南流,由沈河注济宁。汶下流,又筑戴村堰,障之西南流。南抵济宁,北抵临清,而汶、泗二水悉归漕渠,于是舟楫往来无阻,因名之曰会通河。
我太祖高皇帝定鼎金陵,无事漕运,向之河堰废坏殆尽。太宗文皇帝迁都于北,爰命大臣相视旧规,筑堰疏渠,漕运复通。第堰皆土筑,每遇淋潦冲决,水尽泄,漕渠尽涸,随筑随决,岁以为常,民甚苦之。
成化庚寅,工部尚书郎张君克谦奉命治河,历观旧迹,叹曰:“浚泉源,疏漕渠,此岁不可废。至若坝堰,以石易土,可一劳永逸,何乃因循弗为经久计乎?”于是督夫采石,首修金口堰,不数月告成。凡应用之需,以一岁桩木等费折纳,沛然有余。曰:“其堰既修,堽城堰亦不可已。”方度材举事,遽以言者召还。
已而,巡抚、都御史牟公睹其成绩,极加叹赏,腾章奏,保用毕前功。至则以堽城旧址河阔沙深、艰于用力,乃相西南八里许。其地两岸屹立,根连河中,坚石萦络,比旧址隘三之一,乃谓于此置堰,事半于古,功必倍之。
遂择癸巳九月望日兴事,委兖州府同知徐福、阴阳正术杨逵、耆民张纶、许鑑分领其役,储材聚料,百需咸备。
明年春三月,命工淘沙,凿底石如掌平。底之上,甃石七级,每级上缩八寸,高十有一尺,中置巨、细石,煮秫米为糜,和灰以固之。底广二十五尺,面用石板甃二层,广一十七尺,袤一千二百尺。开秋口七,各广十尺,高十一尺,置木板启闭。遇山水泛涨启板,听从故道西流;水退闭板,障水南流,以灌运河。两端为逆水雁翅二,各长四十二尺;顺水雁翅二,各长三十五尺。中为分水五,各广二十三尺,袤一百三十尺。两石际连以铁锭,石上下护以铁拴。秋口上横巨石,或三或四,各长十余尺。河旧无梁,民病涉,堰成遂通车舆。有元旧闸引沙入洸,洸淤,汶水不能人。兹堰东置闸,为二洞,皆广九尺,高十一尺。中为分水一,旁为雁翅二,亦用板启闭,以候水之消涨。涨则闭板,以障黄潦;消则启板,以注清流。洞上覆以石,石之两旁仍甃石高一十有八尺。中实以土,与地平,俾水患不致南侵,洸河免于沙淤。闸之南新开河九里,引汶水通洸河。河口逼崖,自颠至麓皆坚,石凿两阅月始通。
肇工于九年九月,讫工于十年十一月。是役所费,较之金口不啻数倍,而民无劳扰者,似前折纳之外所增无几,盖处置得宜,区画有方。所以开漕运无穷之利者,实在于此。
都宪嘉其功之成,命兖郡守钱源征予以记往岁。克谦还自东鲁,语及修堰之役,予心善之。及克谦再行,予实从臾,乃今绩用有成,可靳于言耶?昔白公穿渠,民得其利,歌曰“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若克谦石堰之筑,漕河允赖,公私兼济,视白渠之利不亦尤大矣乎?予故备书其事为记。
克谦,名盛,常之宜兴人。天顺庚辰进士,都水员外郎,功名、事业,此其发轫云。
大明成化十一年、岁次乙未秋九月吉日。
中宪大夫、兖州府知府、崑山钱源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