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双束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545&run=13

唐双束碑,俗称鸳鸯碑,亦名“岱岳观造像题记碑”。因该碑由两块相同的碑石并立,“以盖趺合而束之”,形制特异,故名“双束碑”。现立于岱庙东碑廊。东经117°07′33.0″,北纬36°11′41.1″。唐高宗显庆六年(661)立。泰山重要碑刻。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古帝升封设舍所跨处有窍存焉。”现南阯有双碑以盖趺合而束之,俗名鸳鸯碑。碑通高3.18米,碑首覆盖为浮雕庑殿顶式,高0.5米;趺座为长方形,长1.15米,宽0.85米,高0.35米。两块碑石均高2.36米,厚0.22米,其中北块碑0.49米,南块碑0.495米;除两石衔接处未刻文字外,其余每石三面均刻有文字,且每面刻文四五段不等,皆真书。整通碑刻共刻文45首。碑文主要为唐显庆六年(661)以来,即唐高宗与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代宗和德宗等遣使到泰山岱岳观修斋建醮的记事(其中武周时期占主要比例),历时138年。此外还有宋代的几则题记,为泰山现存古碑中时间跨度最长的碑刻。碑刻的内容具体分类,可包括斋醮记、造像记、画像记、写经记、兴造记、题诗、题记、游记、皇帝手敕、后人插刻等,可谓题材多样。唐双束碑造型别致、独出匠心,一向被书法史研究家们认为是“唐碑所独有”。如果我们把此碑纳入其所刊立的历史背景去分析,该碑包涵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因素。首先从该碑所刻第一则碑文看,是由东岳先生郭行真等人奉旨为唐高宗、武则天皇后刻立的,而依据《资治通鉴》所记,当时唐显庆五年的唐朝朝政已经是“百司奏事,上或皇后决之。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侔,即相等的意思)矣!”由此说明立石的历史背景是则天皇后设朝政、欲意专权之时;将该碑设计成如此造型,不能不让人体味出帝后权齐、平起平坐的政治寓意。
此外,还需特别指出的是:该碑题记中有9篇是大周武则天时期的,九篇文辞中几乎都使用了武则天改造的文字,如(天)、(人)、(星)、(日)、(正)、(地)、(月)等。清代叶昌炽《语石》曰:“泰华多祭告之文,唐初祀岱宗投龙简设斋醮皆题名于石,自显庆六年郭行真以下二十余首,多道流之笔,今在老君堂(故址在今王母池西)内。”总之,双束碑以其特殊的造型、长久的时限和独有的题记内容,对研究唐代的社会政治、宗教和碑刻艺术都具有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价值。
此碑原立于泰山南麓王母池庙西侧的老君堂,1960年建亭保护。“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8年冬,泰山管理处的文物工作者将其移入岱庙埋于地下,免于浩劫。1982年又陈列于岱庙碑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