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543&run=13

张迁碑,全称《汉故穀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现存岱庙东碑廊。东经117°07′32.9″,北纬36°11′41.3″,海拔154米。东汉中平三年(186)二月立。明朝初期在东平县出土,为东汉谷城(今山东平阴东阿镇一带)的故吏韦萌等41人为张迁立的表颂碑。此碑系泰山、乃至全国现存著名的古代碑刻之一,属国家一级文物。
张迁碑高2.92米,宽l.07米,厚0.2米。该碑为圆首方趺,沿碑身两侧分别圆雕二蟠螭缠绕上行至碑首,顶部有两神鸟对拱、其尾与螭首相交,此碑形装饰为我国现存汉碑所少见。碑阳文15行,满行42字,凡567字,字径3.5厘米,为隶书。碑阴刻立碑故吏41人衔名及出资钱数,计3列41行323字,字径3.5厘米,亦为隶书。额篆书阴刻“汉故穀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2行12字,字径9.5厘米。碑正文详细记述了张迁的出身家世及其为政业绩。根据碑文可知: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省夏邑县)人,其祖自周宣王时“以孝友为行”的张仲以后,有“筹策帷幕之内,决胜负千里之外”的西汉张良、“建忠弼之谟”的张释之、“广通风俗,开定畿宇”的张骞等。又记述张迁任穀城长的政绩,诸如“孝弟于家,中謇于朝”,“聪丽权略,艺于从政”,“路不拾遗,犁种宿野”,“黄巾初起,烧平城市,斯县独全”,“流化八基,迁荡阴令”等等。
张迁碑在书法艺术方面,用笔以方为主,于方直中寓圆巧,笔画方正古拙而多变,粗细相间而生动自然。在字体结构的组合上,端正中见揖让错综,灵活变化,殊多生趣,而又沉着方劲。碑阳之字朴雅秀隽,碑阴之字稍见纵肆,皆高洁明朗。古今书家一致评价《张迁碑》为“字体方整中多变化,朴厚中见媚动,蚕不并头,雁不双设,外方内圆,内捩外拓,是雕刻、书法艺术的珍品。”《张迁碑》自面世以后,深得后世书家评说,明王世贞评其书云:“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清万经评其书云:“余玩其字颇佳,惜摹手不工,全无笔法,阴尤不堪。”孙退谷评其书云:“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杨守敬《平碑记》云:“顾亭林(顾炎武)疑后人重刻,而此碑端整雅练,剥落之痕亦复天然,的是原石,顾氏善考索而不精鉴赏,故有此说。”又云:“篆书体多长,此额独扁,亦一格也。碑阴尤明晰,而其用笔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上尊号奏》《受禅表》《孔羡碑》)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不过,全面审视《张迁碑》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是刀法拙劣,书刻欠精到,许多字不严格依点画边沿走刀,而是随意处置,把本来方圆粗细变化的点画僵硬地刻成了方棱模样;二是碑文中过多的使用了别体字和通假字,如“禽兽”写成“禽狩”,“张氏”写成“张是”,“相继”写成“相倚”等,在书写文字方面尚欠严谨。
清雍正《山东通志》载:“掘地得之”,“未详其处,意必汉时谷城境也。”张迁碑于明朝初期被掘地发现以后,便运至兖州府,后又移至东平州学明伦堂,当时碑文尚可完读,至明正德年间残缺5字,“东里润色”4字尚好;清乾隆年间,“东里润色”四字的“东”字泐半,其“水”旁尚存中间点,“色”字与下“君”字皆泐大半。新中国成立后,在东平县政府院内曾建亭一座加以保护。1965年移至岱庙炳灵门,外置玻璃罩予以保护,至此碑已残泐65字,不可认读者36字。1983年10月又移置岱庙碑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