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泰山刻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523&run=13

秦泰山刻石,又称“李斯小篆碑”。原石立于泰山顶,后几经辗转,现存于岱庙东御座院内。东经117°07′34.3″,北纬36°11′37.4″,海拔151米。秦泰山刻石为秦二世元年(前209)礼祠泰山的诏书,现仅存残字10个,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泰山刻石始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为秦始皇封禅泰山的诏书,由丞相李斯撰写,后秦二世胡亥礼祠泰山时又就始皇刻石一面刻下诏书,以表彰始皇的赫功盛德。关于原刻石的位置,众多史料说法不一,经近些年的进一步研究,多倾向于在碧霞祠以北、玉皇顶以下(泰安市文物局编《泰山石刻大全》,齐鲁书社出版)。原刻石即为就地选取的自然泰山花岗岩石料,宋刘跂《秦篆谱序》载:“其石埋土中,高不过四五尺,形制似方非方,四面广狭皆不等。”据宋刘跂《秦篆谱序》记载,原刻铭文22行,满行12字,凡222字,字径6.1厘米。前12行为始皇刻辞,计144字;后10行为二世诏书,计79字。相传皆丞相李斯篆书,故又称其为“李斯小篆碑”。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及人为破坏等原因,至明正德以后,此石曾经几移其所,面目全非,铭文也仅存秦二世诏书中的29字。清代以后仅存二世诏书中的10个残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十字”。刻字为秦统一文字后的小篆书体,为圆笔阴刻。
据清道光《泰安县志》和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十三《金石》记载,宋政和四年(1114)刻石在岱顶玉女池上,可以认读的有146字,漫灭剥蚀了76字。明嘉靖年间,北平许某将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宫东庑,时存二世诏书4行29字。清乾隆五年(1740)碧霞祠毁于火,刻石遂失。嘉庆二十年(1815),泰安旧尹蒋因培带领同邑柴兰皋在山顶玉女池中搜得残石2块,尚存10个字,遂将残碑嵌于岱顶东岳庙壁上。清道光十三年(1833),东岳庙墙坍塌,泰安知县徐宗干“亟索残石于瓦砾中”,嘱道人刘传业将残石移到山下,嵌置在岱庙碑墙内,并写跋记其经过。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石被盗,县令毛澂大索十日,得石于城北门桥下,后重置于岱庙院内。宣统二年(1910),知县俞庆澜为防刻石遭风雨剥蚀,在岱庙环咏亭造石屋一所,将秦泰山刻石及徐宗干的跋和自己写的序共3石嵌于石屋内,周围加铁栅栏保护。1928年移于岱庙东御座内,并修筑一座门式碑龛,将以上3石垒砌其中。新中国成立后,又于碑龛正面镶装玻璃加以保护。
秦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小篆笔法圆润,骨气丰多,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的隶、行、真、草都有较大影响,历来被书法界视为珍宝。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曰:“始皇勒岳,政暴而文泽。”宋朝的欧阳修、朱熹等均亲撰有跋语。宋刘跂《秦篆谱序》云:“李斯小篆,古今所师。”元郝经《赞泰山刻石》诗云:“拳如钗股直如箸,曲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岱史》云:“秦虽无道,然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书法世莫能及。”清宋思仁《泰山述记》云:“夫李斯小篆为八分之祖,斯不义不足论,而碑实为可宝,能继周之石鼓鼎铭,为汉金石刻之前步焉。”清代王家榕赞曰:“零星两片石,卓越二千年。”鲁迅对其也有极高的评价,他说:“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李斯篆书的泰山刻石,不仅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对中国的文字发展史也起过很大作用。足见其历史文化价值之大,故又有“天下第一名刻”之誉。

【附录】

秦始皇泰山刻石文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饰。廿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賓服。亲巡遠黎,登兹泰山,周览东极。從臣思迹,本原事业,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修明,垂于後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达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体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無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秦二世刻石辞

皇帝曰:“金石刻書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遠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