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书城古建筑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516&run=13

晒书城古建遗址,位于肥城市桃园镇东里村北、凤凰山前一带,东经116°45′,北纬35°70′。
相传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时,游于东里村北凤凰山下,突遇大雨,书被淋湿,雨后在此晒书。数日孔子边晒书,边教书育人。世人因仰思圣德,建祠塑像祀之;又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所以一同祀之,并挂匾曰:“晒书城”。清光绪《肥城县志》载:“晒书城:县西南三十里,相传孔子经游处。初,土人塑像以祀孔子,并祀老聃……”
到元至正年间,有俗僧住祠内,又塑佛像于中,左塑老子,右塑孔子,遂更名“三教堂”。至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知县刘赞迁佛像及老子像,扩建大成殿3间,东西厢房各5间,大门1座,将孔子安在中间,旁配4贤哲(指颜渊、子思、曾参、孟轲),匾曰“大成书院”。肥城古八景之一“书院秋风”即指此。清嘉庆《肥城县志》记载:“书院秋风,院在凤凰山之阳。相传孔子经游遇雨晒书于此。后人为之立书院焉。境本清旷,古木抉,凉飚微振,萧然意远。神宇奥区,此其是矣。”院指“大成书院”。知县刘赞在此设看门人1名,掌管祭仪的4名。每年都有致祭者。后来知县林成立裁掉主祭者,书院渐衰败。明万历时,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邦珍得知后,很是愤慨,立请恢复,并立碑以期流传永远。清顺治年间,知县史廷桂设奉祀生,当时正逢加封孔子后裔衍圣公的行文至县里,于是将孔子六十二代孙孔贞格、孔贞楷,六十四代孙孔尚瓒、孔尚璇充当奉祀生。清康熙九年知县尹任督工重修,后时有修葺。历经时代变迁,“晒书城”城址已毁坏,“大成书院”以及历代重修“晒书城”碑记早已湮没。
1961年,桃园人民公社机关迁址晒书城遗址。1970年11月,解放军某部驻防晒书城。1987年11月,遗址改建为桃园镇第二初级中学。目前学校已迁出,原址闲置。

【附录】
书院秋风
清·史廷桂
古今人说晒书城,此地何由得此名。
宣父过时开典籍,太阳当午照文明。
独怜古院基犹在,况值秋风菁更轻。
只此可修圣贤业,何须邹鲁访群英。

晒书城
清·史廷桂
衰周夫子世,辙迹此径游。
日丽文当午,天高风正秋。
麟书开碧落,鸟字重荒丘。
问礼庭前拜,氤氲紫气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