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村坝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498&run=13

戴村坝,位于东平县彭集镇南城子村东北的清、汶两河交界处,横截大汶河,距东平县城10公里。东经116°33′,北纬35°54′。该坝呈东北西南走向,略为弧形,全长1500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遏汶济运水利工程之一,素有“第二都江堰”之誉。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戴村坝创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它起因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黄河在河南原武县(今郑州)决口,漫过东平湖,造成京杭大运河大部淤塞,致使济宁至临清段船只不能通行。为解决京杭大运河水源的不足,明成祖采纳济宁州同知潘叔正的上奏,命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钝、都督周长发流浚会通河。宋礼征调济南、兖州、青州等地民工15万多人,将济宁至临清近200公里的会通河全面疏浚。但由于号称“水脊”的汶上县南旺地段的高程高出济宁地段3米之多,因此疏浚后的河道水源仍然不足,济宁至东平段还时常会成为一条干河。宋礼又采纳汶上治水专家白英提出:“借水行舟,引汶济运、挖诸泉、修水柜”的建议,决定建筑戴村坝。其设计方案是:在大汶河下游南岸选取了高程高出南旺地段13米,东依松山之麓,北岸西5里与龙山对峙的位置,遏大汶河西流入海之路而筑戴村坝,迫使汶水南行,走高趋低,沿新开挖的近90公里的小汶河,直达运河的“水脊”汶上县南旺处。然后在小汶河与大汶河交汇处的丁字口,筑砌一道近300米的石护岸,并在河底设了分水“石拔”,也称作“鱼嘴”,使汶河来水南北分流,从而达到南接淮、黄,北通漳、巳的“引汶济运”效果,造成了“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分水奇观。
戴村坝最初为土坝,其结构后经过历代多次改造整修,逐步完善形成。明万历元年(1573)侍郎万恭见土坝经不住冲刷,既在土坝迎水面砌石坡以防水冲。万历十七年(1589),总理河道潘季驯又将此段拆除,另筑石坝,取名玲珑坝。万历二十二年(1594),尚书舒应龙又在玲珑坝南、北各增筑一坝,取名乱石坝和滚水坝,并在坝面铸以铁扣,以连接坝的石料使其坚固。清雍正四年(1726),内阁学士何国宗将滚水、乱石二坝增高一尺。清乾隆九年(1744),河东总督田文镜因汶水入运过多,又将大坝降低一尺五寸。清道光二年(1822),中丞琦善于坎河口再增筑三合土坝,以防汶水冲击玲珑等三坝。清光绪三十年(1904),抚东使者周馥,又改建了连接玲珑等三段石坝和灰土坝的太皇堤(因当时为直隶候补道窦子桂主事,故又名窦公堤)。民国22年(1933),山东建设厅长张鸿烈、工程师孔令溶进行大规模整修之后,北部命名曰灰土坝,中部曰太皇堤,南部曰滚水坝,总称戴村坝。
戴村坝北端(即大汶河北岸)现保存有古碑刻5块:即《重修东平州戴村坝碑》(清光绪六年立),《重修玲珑坝碑》(清乾隆三十七年立,双钩行书笔划),《龙神庙碑》(清乾隆三十七年立,趺座赑屃的头翻仰上扬,造型奇特),《窦公堤碑》(清光绪叁拾年立),以及清宣统元年记事碑一块,皆保存完好无损,是研究戴村坝历史演变的重要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的1965~1977年间,戴村坝曾进行过三次整修加固。现各坝的基本情况是:戴村坝石砌坝,全长437.5米,其中玲珑坝149.40米,高程51.30米(大沽高程);乱石坝长152.10米,高程51.50米;滚水坝长71.60米,高程51.20米;三坝衔接段共长64.40米,高程51.60~51.80米;坝两头的坝台顶高程南为55.6米,北为55.7米。灰土坝,全部用水泥沙浆砌石镶护,长262米,顶宽6米,顶高程52.90~53米,南北裹头顶高程分别为56.9米、56米。窦公堤,临河面为白灰沙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顶宽0.8米,底宽1.5米,后衬土堤顶宽2~3米,坡为1:2~1:3米,顶高程55.5米~56.9米;窦公堤全长900米,其中有262米坍塌,于1974年用块石护坡至54米高程。
2001年8月,戴村坝遇大汶河特大洪水被冲垮。2002年4月,本着“恢复工程原貌”的原则,从“稳定河道、保护古迹、保证农业灌溉”的目的出发修复戴村坝,至2003年8月竣工。
戴村坝是古代大运河的心脏,它从根本上保证了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对明清两朝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南北文化交流,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600多年来,一直被视为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一大奇迹,受到广泛的称赞和推崇。《敕封永济神开河治泉实迹》中写道:“此等胆识,后人断不敢,实亦不能得水平如斯之准”。19世纪初,美国水利专家方维因在参观了戴村坝后评价说:“此种工程在14、15世纪工程学的胚胎时代,必视为绝大事业。”1965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山东省党政主要负责人时,也曾提到戴村坝,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戴村坝现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