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运河故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497&run=13

明运河故道,指古京杭大运河流经东平县新湖、商老庄、戴庙三个乡镇段,为东平古“八景”之一。东经116°02′~116°19′,北纬35°46′~35°59′。2006年5月,京杭大运河东平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1989年山东人民出版社《东平县志》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为解决江淮水运不通,令兵部尚书李奥鲁赤等自任城(今济宁)开渠达于须城,称为济州河,出大清河由利津入海。后因海口沙淤,船运受阻,加之陆路困难,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又遣礼部尚书张孔孙、兵部尚书李处巽同漕运副使马之贞等,自安民山南开河,至临清到达御河,这一段为会通河(即今运河故道)。自此以后,京杭大运河便流经东平,后因水源不稳定,水浅河窄,不胜重载,元末废弃不用。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黄河决原武(今郑州北)黑阳山,由郓城西河口漫过安山湖,会通河遂淤。南自梁山县的靳家口入境,中经大安山、戴庙等集镇入东平湖,系东平县与梁山县的界河,河段长29.5公里,河宽10.6米,深4.3米,并设闸调剂水位。由此东平成为当时的漕运要枢,历时600余年。江淮一带的漕粮每年计400万石皆取道于此运往京都。清初由于实行海禁,南粮北运主要靠大运河运输。清嘉庆元年(1796)运河遂失修,不能全线通航。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夺清入海,运堤一度冲毁,运道涸竭。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廷裁撤去运河管理人员,漕粮停运,改行海运,黄河至临清段遂为平陆。民国年间,运河南自靳口入县境,经安山镇戴庙,抵阳谷县,共30公里。新中国建立后,为使东平湖水与运河分离,于1959年新开济梁运河,移至东平湖西侧梁山县境,东平境内运河废除。
京杭大运河东平段,自元代开凿迄于清末,有利地推动了东平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东原文化”中的“运河文化”。元代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游历东平州,在其《游记》中曾描述东平是一座美丽的大城市,这里的人们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到处都是玄颂之声,惊叹道:“这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城市,商品与制造品十分丰盛……大河上下千帆竞发,舟楫如织,数目众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元代大诗人元好问曾数游东平,赋诗赞曰:“离城回首一长嗟”、“市声浩浩如浴沸”,形象描绘出了当时东平州城的壮观和繁盛景象。如今的京杭大运河虽已没有了往日的繁荣景象,但运河河道基本完整,现遗存有安山闸、戴村坝、东平湖及其相关石刻等,对于研究古运河流经路线、规模以及整个运河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客观资料。随着古运河的重新开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东平明运河故道必将重新绽放出绚丽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