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古石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489&run=13

大汶口古石桥,位于泰安城以南30公里处,岱岳区大汶口镇南面五汶交汇的大汶河上游。石桥北起大汶口镇的西南门,横贯大汶河,南至宁阳县茶棚村,北纬35°56′46",东经117°5′48",海拔91米。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泰安府志》载:“大汶口桥,邑人姜桂松捐修。”清乾隆《泰安县志·人物·孝义》载:“姜桂松,字兰如,粥店人。不知书,以攻石起家。豁达好施,于贫乏多所赈贷。大汶口石桥,长亘里许。雍正八年(1730)冲损,工费不赀,无敢承其事者。松捐金倡修,不期年而告竣。行人快之,又自捐修泮河通西桥。前后约费二千余金,无德色。”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舆地志·建置·桥梁》记载:“大汶口桥,乾隆六年邑人姜桂松重建。”古石桥,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清雍正八年(1730)毁于大水,清乾隆六年(1741)由著名工匠姜桂松捐资重修,世称“姜公桥”。
姜桂松,泰安粥店村(今岱岳区粥店街道办事处粥店村)人,以石工为业,技术精良,人称“姜鲁班”。姜为人好义,雍正八年,大汶口漫水石桥被水冲毁,河宽里许,重修工程量大,被搁置。姜看到行人受阻,立誓日后如有可能,必重修此桥。时清廷遣内务府郎中丁皂保、赫达塞整修泰山,重建岱宗坊时,坊梁过重,数次起升未能成功,姜桂松向丁皂保提出“堆土上梁”的施工方案,获得成功,深得丁皂保赏识,遂委派姜桂松督工重修泰山盘道等工程。工竣,赢得工值颇丰,为实现夙愿,姜桂松于乾隆六年(1741)捐资倡修大汶口石桥。姜桂松亲临工地勘测设计,监督下料施工,不到一年,65孔桥完全竣工,无论在高度、长度、石料和建造质量方面,都好于原桥。大汶口一带民众感其义举,曾立碑记其事,并题曰“姜公桥”。此碑原立于大汶口西南门里,后在修建汶河拦河大坝时损毁。
古石桥所在的大汶口镇,是1座有名的历史文化古镇。大汶口古石桥西边是跨越大汶河的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和104国道,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史上所说的“齐鲁必争汶阳田”就是指的古石桥北面的万顷良田。桥的西边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汶口遗址”。
古石桥,横卧在大汶口镇南面、滔滔西去的古老大汶河上。大汶河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西流向内陆河,它发源于逶迤连绵的泰沂山区,自东向西先后流经莱芜、泰安、新泰、宁阳、肥城、汶上、东平等市县,全长200多公里,然后注入东平湖,进而流入黄河。大汶河上游的牟汶河、赢汶河、石汶河、北汶河、柴汶河,世称“五汶”,在大汶口交汇,形成了宽阔而又壮观的大汶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泰安府志》载,大汶口河段的“汶河古渡”为古泰安县八大著名形胜之一。
古石桥,高1.4米至1.8米,宽为2.5米。桥面分别由5块泰山花岗岩条石并排铺成,每块长3.5米,宽0.5米,厚0.3米,桥板纵横相接处,均用铁制纺锤形扒锔相嵌接。每孔桥长约为3.5米,桥墩用大石块下接河床石底垒砌。此桥依水势和地形分南北两区。河床中心一段岩石隆起处,仅将岩石铲平,铺上平整的石块,因桥下无孔,俗称“哑巴桥子”。总计架桥65孔,桥面长度238米,加上哑巴桥子及两端石铺引桥332.95米,总长570.95米。
此桥在姜桂松修建完成之后,先后于1773年和1939年、2003年进行了三次大的整修。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古石桥部分桥孔被冲毁,当年进行了修缮。1938年1月2日,日本军的坦克过桥时,部分桥孔被地雷炸毁,翌年进行了修缮。现桥北头有石刻“明石桥记”。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对石桥进行多次修复。1996年6月,泰安市郊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大汶口镇政府又对古石桥进行全面整修,恢复保持了原貌,再展古风,并于2003年7月,在古石桥北首立“重修大汶河明石桥记”碑1通。大汶口古石桥,是泰安现存规模最大的古石桥。2006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石桥为民众带来了巨大便利,当地人经常围绕古石桥举行一些群众文化活动,如每年的正月十六日,大汶河北岸各村群众都要踏过石桥去汶河南岸茶棚村的华佗庙烧香,龙灯故事队也赶来庙会表演,热闹异常,由于人多桥窄,过桥时不小心难免会被挤落河中,因而人称“爬桥节”。有古诗赞曰:“汶河倒流水泱泱,两岸杏柳吐芬芳。古石桥上人如织,古镇城内商贾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