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458&run=13

岱宗坊,位于岱庙以北的红门路上。东经117°07′28.3″,北纬36°12′00.9″,海拔164米。岱宗坊为登泰山的起点,是泰山东路登山之门户,有泰山第一坊之称。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宗坊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创建,隆庆年间及清雍正八年(1730)重修。坊为全石四柱三门式,置建于长16.55米、宽14.2米的长方形石台基上。坊通高7.5米,宽9.8米,进深4.41米。中门宽3.2米,两侧门均宽1.77米。额板上大字篆刻“岱宗坊”三字,落款“雍正八年岁次庚戊季春谷旦奉敕敬建”。该坊为方形柱,柱下施滚墩石,每根立柱前后均施以条石戗柱。柱上施额枋、额板和过梁,过梁上置6个大斗,斗影作一斗三升,斗上置五脊四柱顶,正间和两次间坊顶大脊均施以剑把螭吻,浮雕筒瓦、鸱吻、垂兽,额板上施雀替,正脊上浮雕宝相花装饰图案。
岱宗坊前分立《重修岱宗坊记》碑和《重修泰山记》碑。坊之西北原有“乾隆行宫”,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创建,规模宏大,后荒废。民国年间屡驻军队,宫宇拆毁,古树尽伐。坊西原有建封院,宋政和年间改为升元观,祀东岳福神东华帝君,清乾隆年间拆除后建为行宫。坊东原还有酆都庙,明弘治年间建,祀酆都大帝,配以冥府十王;坊北原有三皇庙,祠伏羲、神农、黄帝,还配以八蜡神。坊北还有玉皇阁及白鹤泉故址。

【附录】

姜桂松与岱宗坊

清雍正七年(1729),应山东巡抚费金吾奏请,清世宗诏发帑银,遣内务府郎中丁皂保等对泰山进行全面整修。主持此次主要重修工程者为泰安匠人姜桂松。姜字兰如,城西粥店人。以石工为业,技术高超,人称“姜鲁班”。丁皂保整修泰山、重建岱宗坊时,由于坊梁过重,数次起升未能成功,这时姜桂松向丁氏提出“堆土上梁”的施工方案,获得成功。丁皂保遂以泰山盘路等工程委之,由姜氏督工重修。姜桂松为人乐善好义,因修泰山所得工薪颇丰,乃捐金倡修大汶口石桥,行人便之,世称“姜公桥”。(《泰安县乡土志·耆旧录》、《粥店公社志·人物》“姜桂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