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觉寺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445&run=13

性觉寺,俗名“西小寺”,位于东平县州城镇小西门村,旧东平县城西部,东经116°17′,北纬35°54′。佛教寺院。遗址现被水塘淹没。
性觉寺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据民国25年《东平县志·古迹》记载:“县治西南,元至正二年建,今废。”“县治西南”的性觉寺与“县治东城隅”的报恩寺是一对孪生佛寺,群众多习惯称“性觉寺”为西小寺、“报恩寺”为东大寺,并有“东大寺不大,西小寺不小”的俗语。
性觉寺,到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已颇具规模。整座寺庙东西宽200米,南北长100余米。
性觉寺建筑的基本格局分东、中、西三条轴线,其中轴以前后大殿将山门内的建筑分隔成前、后两进院,前院有历代碑刻(多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后院为主体,大殿前建有东西配房。寺东轴为跨院,亦即菜园。寺西轴为花园。遗址处有古井一眼,井旁尚有三块残碑,上面文字基本可读识。
性觉寺遗址,现已被养鱼池淹没。

【附录】
趴碑子地
相传,西小寺的师祖云悟,给弟子定下规矩,僧家习武,全为防身,再为护民;不能给官府当保镖,充当打手,更不能给皇家出力,欺压百姓。不然便是犯戒。明天启年间(1621~1627),该寺一个武僧,法名“隆祥”,他身高九尺,膀宽一挺,武功很强。皇帝欲封他为紫衣护印僧官。他经不起金钱禄位的诱惑,应聘去京城为官。天启皇帝“驾崩”后,隆祥随之失势,待他年老病死后,尸体被送回西小寺,当时的住持依照寺规不肯接纳,后经过多方通融,几番周折,主持才允许将隆祥葬在离寺一里开外的地方,名叫“趴碑子地”,且立碑为记,刻文曰:“性觉寺不肖之徒隆祥之墓”。
1930年前后,有人曾在“趴碑子地”处发现了收葬圆寂佛徒的陶制缸碴和一件硕大的头骨,人们多认为这可能就是隆祥墓址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