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陵禅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437&run=13

尧陵禅寺,原名崇圣寺。位于东平县梯门乡芦泉村东的尧陵山前,施建于乡域南部低山丘陵处。东经116°23′,北纬35°59′。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民国《东平县志》载:(尧陵禅寺)“县治东北二十五里帝尧陵右,明洪武年建”。该寺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尧陵禅寺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现存大殿为3间硬山式建筑,面阔14米,进深8.7米,高9米,为砖石结构,殿内有8根石柱支撑7架梁木作结构。建筑石柱上刻有明嘉靖七年(1528)“重修崇圣寺题记”及后魏村杨氏家族捐资人名。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时更名为尧陵禅寺。寺内现存一通嘉靖十六年(1537)的重修残碑,此碑仍能看出是由3位进士分别篆额、撰文和书丹。还有清雍正十三年(1735)御制祭文碑一通,另有许多碑刻被砸断后垒砌于墙上。
据清光绪《东平州志》载:按明代《集礼》的规定,由礼部定议、皇上遣编修葛守诚修建的“帝王陵寝在山东省者凡二”,即由曲阜祭祀少皋(昊)、东平祭祀唐尧。“祭用二伸之朔陵”,并御制碑文刊记祭期和牲帛的数量。由“所在有司守之,春秋祭享”,“国有大庆则告”,3年一换官,并“制遣道士奉香诣陵”。清乾隆元年时,祭祀尧陵由东平移祀濮州之城阳,但“此地仍勅有司岁时做祭享”,不使荒废,“故松门清閟,延路肃然,有其举之莫敢废也。”祭祀尧王陵的传统至民国时才“陵存而祭废”。清代黄哲历东平时留有《谒尧陵祠诗》一首。
现寺院内尚有古老银杏树1株,树围3.2米,每年仍枝叶茂盛、硕果累累。
尧陵禅寺北系芦泉山,又称尧陵山,这里“环列如屏,下有泉,珍珠喷涌,水尤清冽,夏不浊,冬不冰”,其与尧陵禅寺相衬托呼应,形成了“东平古八景”之一的“尧陵揽胜”美丽景观。
【附录】
尧陵传说
相传芦山是尧王墓地,它与尧陵禅寺一起形成了“东平古八景”之一的“尧陵揽胜”美丽景观。在尧王未葬此地之前,这里常年干旱无雨,收成很少,当时的居住人争抢尧王葬于此山后,芦山下便冒出一清泉池,泉水昼夜喷涌不息,一时间泉西平原地成了一片汪洋,后来人们就挖修水道将水引入大河之中,并在河上筑坝拦水浇田,于是原来干旱无收的田地变成了聚宝盆。人们纷纷迁此居住,形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村。人们就把这个村庄称为“不靠天的芦泉屯”,简称为“芦泉屯”。
又传说葬于尧陵的尧王是倍受人们推崇的明君,人们认为他死后葬到哪里,那里的百姓就会得到他的保护和恩典,于是,人们都争抢埋葬尧王。尧王死后,山东人先得到尧王尸体,便悄悄把尸体运往山东,而河南人知道后便尾随追来。每当快追上之时,山东人即修一假坟,河南人以为是真,等到扒开知道被骗时,山东人又已抬棺走出很远,但河南人仍紧追不放。当追至东平石马村一带时,眼看就要追上了,河南人突然发现一匹石马带着响铃跳起舞来。就在他们停下观赏马跳舞之机,山东人已将尧王的棺材抬到芦泉村的东北山中,只听“轰隆”三声巨响,芦泉山裂开一道缝隙,山东人立即把尧王棺放入其中,所裂开的山缝又重新合上。后来河南人不甘心,又派一小队人马,前来打探尧王葬身的地方。当他们秘密询查到了尧王之墓时,发现墓上长了一片麦秸亭儿草,于是他们就以此草为记号,速回老家搬来大队人马,要抢回尧王之躯。可大队人马来到一看,那种不多见的麦秸亭草已是满山遍野,因此河南人就再也未能找到尧王的葬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