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429&run=13

禹王庙,原名汶河神庙,奉祀远古治水的大禹王。该庙坐落于宁阳县城北15公里的伏山镇堽城坝村北、大汶河南岸200米处。2006年12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庙创建年代不祥。据清咸丰《宁阳县志·秩祀》记载:“汶河神庙,在堽城坝,明成化十一年(1475)员外张盛建坝,因立庙。”又记:“今庙额曰‘禹王庙’,不知始改何时。”清顺治十六年(1659)曾全面重修禹王庙,以后则渐次年久失修。
禹王庙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74米,南北长218米,占地16132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庙门、神道、正殿、假山等建筑,东西两侧有掖门、东西两庑、石碑及古柏树11株。庙正门一间,面阔3米,进深3.5米,高约5米,灰瓦硬山顶,饰吻兽,两扇实踏大门饰铺首衔环,施门钉40枚,门额悬“禹王庙”三字贴金云龙木匾。门前置石狮一对,庙门两侧各开一掖门。庙门内侧为钟楼、鼓楼遗迹,仅残存柱础。
虹渚殿系禹王庙的主体建筑,为穿堂式清代建筑,砖、木、石结构,歇山式顶复以灰瓦,蟠龙大脊。大殿为5楹,面阔15.9米,进深7.8米,高6.2米。殿内祀禹王雕塑神像。门额篆“风调雨顺”四字。东西两庑设在正殿前的东西两侧,分别为五开间,面阔13.5米,进深5.3米,通高6米,灰瓦硬山顶。明间置格棂窗。
禹王庙院内还保存有两通高大的龟趺螭首石碑。东碑为明成化十一年(1475)“造堽城石堰记”碑,由明代科举考试中唯一连中三元的兵、户、吏三部尚书并文渊阁大学士的商辂撰文,由征仕郎、中书舍人、乡贡进士、东吴李应祯篆额书丹;西碑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同立堽城堰记”碑,由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大学士万安撰文,布政使司樊辅书丹。此两通碑刻详实的记述了堽城坝水利工程的历史情况,是研究堽城坝和区域历史的宝贵资料。
清咸丰《宁阳县志》载:“殿前碑螭首有水痕,是名‘禹碑虹渚’;殿后老柏夭矫作龙形,是名‘虬枝歧柏’。邑八景庙中得其二。”所谓“禹碑虹渚”,即庙内东碑的螭首饰纹常年有水痕。碑屹殿前,殿矗汶滨,殿在渚中,汶如长虹,成为奇观,是为宁阳古八景之一“禹碑虹渚”。清代宁阳著名诗人宁讷赋诗赞誉:“古庙丹青临汶渚,丰碑屹立向庭隅。长虹横亘蛟龙窟,积雨斜侵赑屃趺。岣嵝奇文徒仿佛,至元残迹半模糊。我来小立回廊上,云水微茫入画图”。所谓“虬枝歧柏”,即院内老柏向东南方向伸一巨枝宛如蛟龙,正翘首张翼,龙须飘飘,恰似腾云驾雾,探爪欲飞。可惜,此枝于清代晚期突然干枯,现唯有干裂的“龙骨”。当地人说此飞龙柏下原有一口井,蛟龙探身是为了饮水,后人把井填埋了,蛟龙无水可饮,既慢慢枝叶脱落,变成如今模样。与此同时,院内还有一株古柏,被称为大禹化身,树干直径达1.52米,号称“齐鲁第一柏”;庙门内的两株桧柏形如华盖,树干直径均在1.5米以上,尤其令人称奇的是一株开花、一株结果,当地人称为“夫妻柏”。
禹王庙1985年时仅存正殿5间。1994年至1998年累计投入80多万元,对禹王庙实施修复工程,清除院内淤土两万立方米,移至庙后堆筑成五亩土丘;重修禹王庙大殿、东西两庑、大门、庙墙,并开辟庙前广场大道、雕塑禹王像及制作神龛;又栽植一批柏树、银杏树,并对11株古柏树设置铁栏保护,逐步使禹王庙恢复本来的面貌。1999年初禹王庙正式对游人开放,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几百年来,禹王庙承载了中国远古大禹治水、明代堽城坝水利工程、以及相关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内涵,为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2000年5月,禹王庙被山东省建设厅和文化厅联合公布为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

【附录】
禹碑虹渚
清·黄恩彤
禹庙临清汶,苍凉一片碑。
风雷犹拥护,苔鲜半迷离。
水落渴虹下,天晴积雨垂。
字青兼石赤,岣嵝记曾窥。

虬枝歧柏
清·黄恩彤
双歧夸瑞麦,虬柏更矜奇。
翠鬣连铜干,苍髯傅铁枝。
攫挐鳞爪现,摧剥雪霜知。
莫漫悲枯槁,龙头属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