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阳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411&run=13

岱阳观,位于肥城市孙伯镇驻地东2公里护鲁山口处。东经116°39′、北纬35°10′。2006年12月泰安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阳观,俗称“护鲁山口奶奶庙”,又称“天仙圣母行宫”、“泰山行宫”、“碧霞元君祠”。清康熙十年(1671)命名“岱阳观”而流传至今。
岱阳观始建于唐,兴盛于明清。因创修碑已损坏,据发掘碑文记载:“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重修天仙圣母行宫,重点修复圣母祠堂,下设门楼和十五配殿(即现渡仙楼),发起人是以雷氏宗族先生为首的社众等。……康熙十年重修寝宫(即现圣母大殿),发起人有社首信女袁九江、赵氏等26人。”
岱阳观原有庙产,土地面积2000多亩,道众四五十人,建筑占地面积6.5亩,城堡式建筑形式,设计为梅花朵式三进三出布局,为省内独有。主要建筑有圣母大殿、娘娘殿、山门、钟鼓楼、渡仙楼、财神殿、文昌阁、吕祖殿、王母楼、贵屋、崇经堂等;古遗址有藏经楼、亭子坑、龙王庙、禹王庙、七星亭等几十处;百年以上古树60多棵,岱下独奇树一株;更有古桥、古井、古御道等景点多处,整组建筑布局严谨、排列有序。
岱阳观自古以来的四月八日庙会远近闻名。其商贾云集、涉及面广范围可达江西、辽宁、徐州、济南、山西、淄川等地,会间既有说书、唱戏的民间艺术表演,还有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的交易活动,但更多的则是前来祈祷的善男善女。据清乾隆四年的碑文载:“每逢四月八日,香人蔼蔼络绎不绝,游人不下数万焉,各声响彻大半个中原。”
清末民国期间,由于外国侵略、军阀混战等外患内乱,此观屡遭破坏,加之“文化大革命”,致使庙貌全非,变成一片瓦砾。2001年,当地政府对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筹资800多万元,复建起了岱阳观、青石牌坊,兴修了2公里硬化路面和1300米的上山盘道,并架设了通讯供电线路3000多米,使岱阳观基本具备了开发的硬件。近些年逐步整修了门楼、渡仙楼、娘娘殿、财神殿;重建了圣母大殿、药王楼、玉皇庙,修复了院墙、文物展室、藏经楼等20处景点,并恢复了传统的四月八庙会,每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