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亭山古建筑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392&run=13

云亭山遗址,位于岱岳区大汶口镇马家大(音代dai)吴村北云亭山平坦的山顶上。东经117°9′30,北纬36°0′44,海拔141.5米。新石器至商周时期遗址。泰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记·封禅书》载:“伏羲氏、神农氏、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唐玄宗《纪泰山铭》曰:“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禅云云,或禅亭亭。”经专家考证,云亭山即是古代帝王禅地的亭亭山。
古时的云亭山,周边有水,山上树木茂密。山顶上修有规模宏大的庙宇和禅地的祭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汶水又西南,迳亭亭山东,黄帝所禅也。山有神庙,水上有石门,旧分水下溉处也。”
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到泰山举行盛大封禅活动时,封亭亭山神为广禅侯,建亭亭山广禅侯祠祀之,并立《广禅侯祭告文碑》。元、明屡有重修。明弘治《泰安州志》卷一《祠庙》载:“广禅侯祠:在州南五十里,宋真宗东封赐额。”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舆地志建置》载:“广禅侯祠,县南亭亭山,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封山神为广禅侯,遣秘书丞直史馆姜屿致祭,有御制碑。元知州张郁、知县张佺重修。又有明嘉靖九年十月重修碑记,浦正撰并书。”
在云亭山山麓北大吴村坎堰上,今存三碑:一为明嘉靖九年(1530)残碑,额:“不朽”;一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碑,尚完整;一为《重修玉皇三官观音庙记》,半掩土中,可见文字有“泰安州南六十里”“泰山之阳徂徕之阴”“治九年九月初”“广修缮亭亭山庙宇”“玉皇广禅侯子孙庙十八□关公”等。当为明、清间之碑。
据传,古时从云亭山南登百余级石阶到达山顶:山顶有广禅侯祠庙,庙门朝东,内祀亭亭山神;向西过二门有玉皇大殿,二层楼阁,黄瓦盖顶,金碧辉煌,殿堂内供奉玉皇大帝,神像栩栩如生;殿后有黄帝禅地的祭台;祠前南有奎星阁;东有泰山奶奶庙,祀泰山碧霞元君。祠庙内外有苍松翠柏,每年春季有庙会,自农历二月二十八日始至三月二日结束。在祠东南、金街以东,各建有戏台。庙会期间,唱戏杂耍,三教九流,商贾云集,善男信女,烧香祈福,非常热闹。
山上祭台、庙宇等建筑物,在1938年遭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毁坏殆尽,道士韩扬阁及其外甥亦被日本侵略军杀害。
20世纪70年代建“大寨田”时,云亭山又被下挖采石。山上现仅遗留部分庙基和碎石砖块,近年栽了一些杨树和松柏。
遗址南北长130米,东西宽77米,面积1万余平方米。遗址存留商周时代及之前各时期的陶片、陶鬲足、陶豆柄、陶瓦片、瓷片。平台之上残存一个高大土石丘,呈馒头状,称为祭台,直径约10米,高7.7米: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石质,高约2~3米;上层为明清时期的建筑遗址。土石丘四周散落大量陶片、瓦块,多呈汉代特征。土石丘南沿曾发现一陶鬲足及陶豆残柄,拟为商周时期的文化遗物。
2005年5月,岱岳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安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6月13日对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了界定:“云亭山遗址:以祭台为中心,向南、北各165米,向东、西各139米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四周向外延伸1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岱岳区有恢复重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