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界清真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383&run=13

西界清真寺有两座,称为西寺和南寺。因西寺窑殿顶部为青瓦覆盖,南寺窑殿为黄硫璃瓦覆盖,故当地百姓又称西寺为黑寺,南寺为黄寺,位于岱岳区马庄镇西界社区前营村。西寺,东经117°0′6″,北纬35°58′15″,海拔90米;南寺,东经117°0′11″,北纬35°58′11″,海拔91米。两寺均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及清代晚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界清真寺所在的西界前营村,以及其北面的后营村,是回族聚居的村庄。前营村的村志碑文记载:“元初探马赤军成营,落户屯田,驻守各处重镇,这里建有两营,一营在前,为现在前营村;一营在后,为现在后营村。”
从公元1219年成吉思汉征西至l258年忽必烈攻陷巴格达前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内,中亚、西亚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或被征发、或被俘虏、或自愿随蒙古军来到中国。这些人近百万之多,其中大部分是军士,他们被组成回回大军参加了忽必烈灭金亡宋战争,每到险关要塞,都要留下军营屯垦镇守。这些回回兵士“上马则备战”“下马则屯聚牧养”,以此著称于元代。公元1252年,忽必烈、兀良合台等统率十万蒙回大军兵分三路渡江南征云南,史称“北军南进”。
元时西界附近的马庄是赵王河码头渡口,是军事要塞之地。相传北军南进时征南留守将军麻朝阳留居屯守此处,当地百姓相传,麻朝阳将军的陵墓就在马庄附近,“土改”前后被垦为农田。麻朝阳将军信奉崇敬伊斯兰教,在前营村创立礼拜处一座。
1273年元统一全国后,命西域回回人组成探马赤军随处入社。原部队垦屯镇守之地,便成了“回回营”,前营村就是这样定居下来的。至今前营村落的建筑格局还保持着一个“回字”形,没有其他民族成分,而两座清真古寺都建在“回”字外围的两个对应角上。
回回营的建成与清真寺的诞生是同时的,因为清真寺是穆斯林集体礼拜和议事的地方。所以元初麻朝阳将军创立的礼拜处就是西界清真西寺的前身。如寺内碑文记载“前营清真寺始建于元初”。
西界前营清真寺自创立迄今,经历代回族先贤们的拓建与修葺,形成现有规模。“文化大革命”期间,清真寺损失极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宗教工作得到恢复和发展,对两寺先后多次修葺,尤其是1995年上级政府拨下专款,又通过各界穆斯林群众的募捐,投资28万元,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窑殿进行了大面积的维修,揭换了大殿顶部,抽换了糟朽檩檐、梁柱、修复了颓垣断壁、圈院隔墙等,基本上恢复了原来的风貌。
两清真寺北靠岱岳,东近大汶口遗址,南邻大汶河,既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具有阿拉伯宗教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规模宏伟。两寺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按照伊斯兰教所有礼拜寺都必须朝着圣地麦加“克尔白”的规定,两座清真寺都是坐西朝东,由低到高,拾级而上。主体建筑,大门、二门、前殿、中殿、窑殿排列在一条东西中轴线上,左右对称,三进院落,具有中国宫殿式的建筑特征与阿拉伯建筑艺术之特色。院内石、几、凳搁放有致,古柏苍槐,枝繁叶茂,给人以幽深肃穆之感。
西界清真西寺,大门楼高7米、宽4米,外出里厦,单檐砖石结构,檐下两鬓悬垂珠,适中木雕镶花檐,甚为壮观。按照伊斯兰教在装饰画面上不采用人物和动物,只用经文和花卉作图案的规定,大门楼上所呈现的龙凤麒麟等吉祥之物均施以砖雕木刻,形体上全用花卉图案拼凑而成,素有“似兽非兽、似花非花、远看是兽、近看是花”之说。另外还嵌有砖雕伊斯兰教焚香用的炉瓶及经卷之图案。大门正面匾额题“亘古清真”四个大字。
西寺二门是单檐偏脊道冠式、迎面五扇屏风、两厢三环套月门。平时走两厢三环套月门,每逢大节和大型聚礼时方敞开屏风门。
西寺二门里面为著名的古树“柏抱槐”。一棵古老的柏树,树干粗大,枝繁叶茂。然而,树干中间已朽空,从树干胸围以上多个树枝分开围成了一圈。奇特的是,居然从古柏树空心中长出了一棵如巨柏同样高的大槐树。古老柏树的老树干环紧紧抱着粗大的槐树,两棵树都生机盎然,形成了西界清真寺的著名景观“柏抱槐”。可惜,此“柏抱槐”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现寺院重修后,为了恢复原来的景观,又在原地补栽了柏树、槐树。
院中窑殿前台阶上有3棵古柏树。老树已干枯,但仍巍峨挺拔地屹立在殿门前。现紧贴枯柏亦补栽了柏树,给人焕然一新之感。
西寺大殿(即礼拜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建筑面积为32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上千人礼拜。大殿采用了3座并列的连造方式来加大总进深,是由前殿、中殿和窑殿三个相连的部分勾连而成,前殿面阔3间,进深一间;中殿面阔3间,进深两间,窑殿面阔3间,进深3间。窑殿采用无梁大木结构通天木柱支起,窑殿底部突出部分是“米海拉布”(壁龛的音译),是木制雕刻间架而构成的领拜亭。领拜亭左侧是“敏班”,也称作宣讲塔,按照教规“这是穆斯林来寺礼拜,宣讲员登临此塔,宣传教门的地方”。
整个大殿平面呈现一个“主”字形,“米海拉布”为“主”字的一点,前殿为“主”字的下横,窑殿为“主”字的上横,进殿礼拜的主道为“主”字的竖笔,正符合礼拜殿是“主的天房”的意思。大殿起台1米,前殿两侧石柱上刻有楹联“圣迹起天方教传万里来东土,奇功翊唐代化被千年迄盛朝”。
整个窑殿三层叠檐,翼角羽飞。圆中突起的窑顶似一枚寿桃,牢牢地把握在窑体的顶端。从正面看,大殿是有前殿、中殿两个歇山顶连结窑殿三层叠檐的下层,三位一体,组成了“主”字的一点三横。用中殿顶上的试风旗杆的投影替代“主”字的中竖,寓义是主无(午)时不有,无(午)时不在。仰望其余三面,寓义是“主的尊大”。西寺窑殿南北两面各有一门,门外各有二根石柱支撑门外出厦。放眼观之,整座大殿犹如大将披挂,戈戟森严,俨然有不可侵犯之概和泰山压顶的气质。
西寺北讲堂、南学堂肃立两厢,构成南北配殿,坐落在二门以内大殿前院的两侧。北讲堂5间,建筑面积80平方米,锁头硬山前廊式,横坊和墀头有阿文图案,正脊、垂脊高大,均为花脊,造型古朴典雅。北讲堂前厦柱上有马坚题的楹联:“古兰内容包罗万有阐哲理唯物辩证,回教宗旨和平真一祛迷信科学实际。”北讲堂是大学班开学阿訇给海里凡(学生)讲经的地方,也为藏经阁。
西寺南学堂5间,建筑面积80平方米,阿拉伯文音译为马克塔伯,是儿童念经的教室。
西寺水房(亦称沐浴室)4间,与南学堂西山墙衔接在大殿右侧(南边),建筑面积60平方米,是清真寺必备的场所,为上殿礼拜前做大、小净的地方。《古兰经》规定,礼拜和进行宗教仪式前必须沐浴,沐浴分大、小净,大净在单室内进行,小净是许多人都在一个池边用汤瓶子壶冲洗。只有沐浴(带水)后才能进行宗教仪式。水房4间,内有大净单室11间,另外有小净处两排,水嘴一排,能同时容纳三十多人大小净。
西界清真南寺,占地1768平方米。
南寺建筑格局,同西寺大致一样。前、中殿建筑式样与西寺相同,后厅为黄琉璃瓦三重檐四阿顶(1912年重修时换黄琉璃瓦)。南北各有出厦,由18根巨柱支撑。蔚为壮观。殿堂建筑面积408平方米,内有天花板208块,大小明柱40余根。天花板和梁头、横木均彩绘八卦、太极图及花卉。前厅北墙上所嵌清乾隆四十六年修寺抱厦碑记载:“前营清真寺创立于乾隆初年”,其前厅即抱厦建成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岁次辛丑榴月端阳谷旦”。
西界清真寺于1957年7月4日被泰安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应保护文物古迹。1979年12月,泰安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6月,泰安市郊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