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禅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379&run=13

白马禅寺,坐落在岱岳区道朗镇境内的三官山之阳,处于道朗镇大王村与北张村之间(古时属道郎村),其南面距离道朗镇驻地约2.5公里。东经116°56′3″,北纬36°14′11″,海拔301米。始建于宋代,明、清代及民国均有重修。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泰安府志》卷七《祠祀志》载:“白马寺……在道郎(朗)村。”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舆地志建置》载:“北白马寺,在三绾山前西偏,明弘治间敕建,颇有岩壑之胜,寺前清冷泉,澄澈甘美,下有浴马池二,广可数十亩,夏秋之间,莲香清远,红蓼翠竹,涉目成趣,到者生隐心焉。”
据传,古代洛阳白马寺僧人路经此地,在此建寺取名白马;另说因寺后有3块巨石,像卧着的一匹白马,故名白马寺。
白马禅寺是古时泰山西麓有名的大寺院,占地1公顷,为对称的四合院,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北面是禅房、大雄宝殿,东西各有配殿,中部是地藏王殿、韦驮殿、伽蓝殿。地藏王殿前是穿堂,南面是前厅山门。大雄宝殿3间,供奉弥勒佛一尊,并塑有十八罗汉像,形态各异,活灵活现,雕梁画栋,壁画色彩鲜艳、人物栩栩如生。有东西厢房各3间,院内有黄楝古树一棵,其树干粗达成人一搂有余,有青桐树5棵,菩提树11棵,柏树3棵。白马寺兴盛时有佛僧29人,寺院杂工20余人,伙夫5~8人,拥有土地400多亩。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游击队常驻此地。
新中国建立后,寺内仍住有许多僧人,后因年老谢世,或因返俗,僧人渐无。
寺院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神像拆除,一度成为“下乡知青”或农村干部的培训之地。大殿、厢房也因年久失修,渐成废墟。
白马禅寺遗址内,现存有生长茂盛的古树和清代、民国时期的重修碑。分别是:清道光十四年(1834)《重修碑志》、清同治三年(1864)《三圣堂碑记》、清光绪八年(1882)《重修白马寺碑记》。中华民国《重修白马寺碑记》、清同治三年(1864)《三圣堂碑记》中记载了一段捻军转战泰安的史料:
三圣堂碑记……“咸丰辛酉之乱,时智远上人(指白马寺住持)主其地已既四十年。二月初十日,天将巳时,贼众(捻军)自西南蜂拥而来,上人登高而望,见南至汶河,北连寺下,贼众殆不可数计。不觉凄然谓:‘生民何罪,遭此涂炭,杀伤将不知几十万众,神若有灵,不乘此显大法力,需何时耶?’未几,见乡众之逃避者纷然进山,出入贼中贼若未之见者。乃移时,贼众四合拥至,势将搜山,乡众男女老少数万人,惊恍奔窜。正在危急,忽见贼众分头退走,若有所追逐者。于戏!生民之福也,抑神圣之灵也。厥后一二年间,贼过泰安境凡五六次,皆远道过,不至其地也。今赖圣天子洪福,双亲王神威,歼贼既尽,宇内复现承平。山人同乡众追述其事,欲永志神惠于不忘,复建三圣神堂于旧刹(指白马寺)西偏。非以壮观赡,盖力勉乡众同思修善禄福,用答神贶无替云。”
白马禅寺,1956年泰安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1957年7月4日,泰安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应保护文物古迹。1996年6月,泰安市郊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禅寺遗址处,其南面有泰安至肥城的铁路和公路,北面在道朗镇与济南市长清区的分界线上有齐长城遗址,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地。